书城文化尊师重教
157726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传统,也是古典教育思想中念兹在兹的一个突出特色。

历代关于尊师的论述很多。《礼记·学记》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是由秦汉以来的思想演生而来的。

现在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崇道祠仍保留一块匾额,上写“斯文正脉”四字,意思是说这是尊师之道的主流。在岳麓书院讲堂的门上,山长旷敏本还撰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下联是:“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教坛如祭坛,将师者的使命、责任、义务庄严地传达出来。

古代儒家以天、地、君、亲、师为人伦的五种基本关系,长期以来,民间专门设置牌位祭祀。钱穆曾考证说:“天地君亲师五字,始见于《荀子》书中,此下两千年,五字深入人心,常挂口头,其在中国文化、中国人生中之意义价值之重大,自可想象。”[1]在古人看来,一旦作了教师,成了受教育者的“教父”(或教傅、保傅),与学生缔结了自然血统之外的另外一种文化关系:“学统”(道统),人们常说“师徒如父子”,师生关系可以比附血缘关系,足见师者在文化传统中地位之重大,也使得人们对教师的遴选、师资的建设有着几近苛刻的要求。

关于重教的论述就更多了。《礼记·中庸》第三十一:“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礼记·大学》第四十二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教与学又有密切关系,古人对通过学习提升自我、拓展自我、成就自我,有非常明晰深邃的认识,《孟子·离娄下》中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荀子·劝学篇》云:“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这也引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观点:学以为己或为己之学[2]。古代文献中重教敬学的材料汗牛充栋,现代的研究也林林总总,我自己也曾先后撰写过《我之大学教育观》、《大雅:传统文化视域中的高等教育资源》等文章[3]。文章的题目虽叫作“我之教育观”,但实际上主要是体会、汲取、提炼或援引传统教育思想宝库中仍有生命活力的一些命题和金句,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读以求通观。

尊师与重教是互为因果、互为体用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师与教的关系类乎鸡与蛋的关系,互相依存,互相作用,剪不断,理还乱。

古代有关尊师重教的内容既见于《礼记·大学》、《礼记·学记》、《荀子·劝学》等专题文章之中,但更多地散见于浩如烟海的文史文献中,包括家训、家规、家约、家书中。著名的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郑板桥家书》、《曾文正公家书》等。现代学者傅雷所著《傅雷家书》,也包含很多启人心智的教子训子内容。也有没有用这样的名称的,如《了凡四训》,但内容上也属于这一类。

本书将有关尊师重教的内容分为师礼学则、诏令奏疏、庙记学记、师论学论等几类,分类虽有些勉强,也有些交叉,主要是希望纳入更多内容,采摭更多资料。按照本套丛书的总体要求,将相关资料分门编类,每篇都有一个解题,并对入选文字简注,标注出处,以便于读者了解阅读。

当然,这还仅仅是一个很粗浅的选本,对尊师重教的话题如欲进行更深入专业的了解,可以参读和研修中国古代教育史方面的专门成果。有些专题可能过去学界涉猎较少,希望有心者以此为出发点再进行更深入专门的研究。譬如积薪,后来居上。

2015年春节期间,万德敬君越过黄河来西安看望我,我非常高兴,我就把人民文学出版社准备出版“中华传统价值观丛书”的事宜告诉了他,希望他与高淑君、和谈几位能够参与《尊师重教》的编写工作。万君慨然应允,迅速组建了工作群。三位编写者在搜集资料、选定篇目、制订体例的过程之中,反复辩难,集思广益,遇到不能商定的问题,能够及时地向我提出来,充分表现了认真负责的态度。由于和谈远在边疆,高淑君有一年多在境外工作,遇到出版社催问,我更多地把压力推在万德敬身上。万君也当仁不让,任劳任怨,在统稿的过程中,对于版本的校订、注释的深浅、文字的打磨以及体例的统一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万、高、和三位都在高校教学科研一线,年富力强,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多有创获,已开始崭露头角,但都能尊师重教,弘扬河汾事业。因他们过去曾与我有师生之谊,本书的撰写我也有推荐之责,故略写几句以为弁言。

李浩

* * *

[1]钱穆《晚学盲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页。有关“天地君亲师”的观念最早出现于何时、源于何典籍说法较多,较新的研究参见徐梓《“天地君亲师”源流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2]较详细的阐释参见李弘祺《学以为己:传统中国的教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

[3]前文收入拙著《课比天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出版,后文刊于《文学与文化》201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