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演讲技法大全(超值金版)
1600300000079

第79章 提高演讲技能的方法(2)

三、抒情语段

难忘啊,妈妈临终前的那双眼睛!她躺在病床上,苍白的脸上挂着两道恋恋不舍的泪痕。她紧紧地拉着我的手,那双充满期望和慈爱的眼睛似乎对我说:“孩子啊,你要顽强地生活下去,将来做个有出息的人。”我多么希望那闪烁着母女之爱与希望之光的眼睛永远看着我啊!可是无情的病魔还是夺走了妈妈年轻的生命。任凭我喊破了喉咙,哭干了眼泪,任凭我扑在她的身上,摇着她瘦小的身躯,妈妈的眼睛还是永远地合上了。哦,亲爱的妈妈,您睁开眼睛,再看一看您心爱的女儿啊……

四、质疑语段

我来竞选厂长。我一不是党员,二没有金灿灿的大学文凭,三没有丰富的阅历,我只是一个25岁的小伙子,你们有百分之百的理由,怀疑我能否担当起吉安市水表厂厂长的重任……但是,工友们,请你们仔细想一想,我们吉安水表厂长期处于瘫痪状态,难道是因为我们的历届厂长,没有党票、没有阅历、没有文凭吗?

演讲思维模式的训练

口语表达是思维的外在表现,可以说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语言表达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思维的结果表述出来的过程,是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转化。人要确定说什么是一种思维活动,在说什么与怎么说之间又进行着快速转换:思想?邛句子类型?邛词汇?邛语音。这个过程是完整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会影响表达的顺利进行。我们有必要进行相关的训练。

◎ 定向思维训练

定向思维是指按常规模式进行的思维。定向思维的训练可培养我们对问题做深入思考的能力,有助于我们养成深入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良好思维习惯。

你可以拟订一些比较容易的叙述、说明、介绍方面的题目进行训练。为了使思维有条理,可在表达中插入一些常用的语言链。比如,关联词因为、所以、于是、之所以……是因为……、首先……其次……再次……。还可以按时间的先后和位置的移动进行表达,采取先总后分、先分后总等方式进行练习。

◎ 逆向思维训练

逆向思维即反向思维,变肯定为否定,或变否定为肯定;变正面为反面,或变反面为正面。例如,世人一般把“这山望着那山高”喻为“贪心不足”而赋予其贬义;如果你化贬为褒地想一下,将其用于对人类勇于向新的科学高峰攀登的赞颂,岂不是赋予其褒义了?用运动员一次次刷新纪录等事例说明人就是要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进取精神,批评那种“无为而顺其自然”的“知足常乐”的消极态度。进行逆向思维训练能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独立发表见解的能力。

◎ 发散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是使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的新的信息,从而达到创新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是帮助人通过即兴讲话走向成功的最佳的思维方式。这里介绍三种训练方法。

一、连接法

承接上一位表达者的话往下说的训练方法。

戴尔·卡耐基在训练学员即兴演讲时就常用此法。比如,卡耐基叫一个学员以绝妙的词语开始叙说一个故事,这位学员说:“前几天我正驾着直升飞机,突然注意到一大群飞碟正朝我靠近,于是我开始下降,可最靠近的飞碟里却有个小人开始向我开火,我……”说到这里,卡耐基要求他停下,然后要另一位学员接着说。

二、连点法

将头脑中闪现出的人、事、物等散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和结构连缀成篇。比如,散点。

①花儿;

②气息;

③跑。

它可以以下文的形式连缀起来。

“置身各位青年朋友之中,我似乎感觉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大家都很年轻,都有花儿样的青春、花儿样的年龄、花儿样的生活。愿大家做航船,乘风破浪,挺进大海;愿大家做骏马,飞奔未来,跑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三、联想法

联想法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训练方法。其特点是闻一知十,触类旁通,使说话具有流畅性与变通性。你可以运用以下题目进行训练。

①出示一根玻璃棒,要求训练者通过联想,迅速说出它像什么。

②出示一个红色的球,要求训练者通过联想,讲述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演讲的应变训练

演讲者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对难题、怪题能做到应变自如,对偶发事件的处理也要做到心中有数。也要做好准备应对别人对演讲的反对意见等。这是演讲者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要求。

◎ 针对难题怪题的应变训练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讲他刚入学时问先生“怪哉”虫是怎么一回事,先生说不知道,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从问者来说,自然是一种单纯的求知欲,但先生的反应就有点让问者失望了。

也许人们一般喜欢避重就轻,趋易畏难。但生活中往往就有很难的、很怪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言谈中也不例外。遇上有人向我们提出难题、怪题,一时回答不出来,这时首先不要惊慌失措,不要畏缩,而是要沉着冷静,认真分析一下对方提出问题的动机,提问时的场合。如果对方的确出于求知,的确是希望我们帮助他解决问题,我们如果又确实难以答复,就不妨诚实谦虚一些,不要不懂装懂,以不知为知。孔子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我们必须遵守的。不过,话并不是到这里就算了,我们还应该告诉对方这个问题自己临时拿不准,待自己回去查查书,好好想想,请对方也一起想,下次商讨切磋。这样的话不仅不会丢面子,还会给对方以严谨的好印象。如果对方有意出难题、恶作剧、刁难,这时不妨应对得巧妙一点、艺术一点,或变退为进,或回避,或以问为答,或暗示告诫。

处理好难题、怪题是个人修养的问题,可以让对方认清自己的为人。有时候别人看的并不一定是知识的多少,而是看对问题的态度,看你是诚心对待,还是敷衍推诿;是下工夫求解,还是不了了之。

◎ 针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训练

陈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时到亚洲某国访问,这个国家的宗教领袖代表僧众向陈毅赠送佛像。大家都知道共产党不信宗教,都盯着陈毅,看他如何应付这件事。陈毅高高兴兴地接过佛像,大声说:“靠佛祖保佑,从此我再也不怕帝国主义了。”在20世纪60年代亚非拉各国兴起反帝反殖民运动高潮时说这样的话,自然引来如雷般的掌声和笑声。

还有这样的情况,老师正上着课,外面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雨声引得学生都往窗外看去。老师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回来?他当然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说:“雨有什么好看的?”但这未免太草率了些。如果他能随口吟出杜甫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再意味深长地说:“真是一场知时节的好雨啊,不过我们太去注意反而要辜负春雨润物的美意了。”这样,老师既自然而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上来,又让学生在真情实景下体会了诗句的美妙。

◎ 针对反对意见的应变训练

我们说话当然愿意对方同意自己的话,这无疑会鼓励我们继续讲下去。但事实上,常会有不同意,或是持激烈反对我们言辞的意见。这时,我们先要弄清他们反对的是不是有道理。如果我们的确错了,就应持诚恳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表示接受对方的反对意见,还应该感谢对方的批评指正,顽固地坚持错误是不明智的;如果我们所讲的问题属于有争议、无定论的范围,各家说法均可站得住,这时应与对方以平等的地位辩论,实在不易说清的可以存疑,没必要争个是非曲直;如果对方与自己所说只是思路不同、结论近似,我们更应把握好情绪,耐心听取对方的意见,从中还可以吸收一些于己有益的东西,补充自己的叙述。

◎ 互问互答训练

互问互答训练可以在平时进行。请自己的朋友设计一组常识性问题,然后向你快速提问,你做快速流畅的回答,看看在100秒钟内能正确地回答出多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