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有道 领导无形大全集(超值金版)
1607300000060

第60章 用人——每个人的才能都能施展(3)

清代学者阮元在一首诗中写道:“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把种子散在最适宜生长的地方,方才喜得丰收果实。我们从这首诗中应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如果我们把人才比作一粒种子,要想让人才在单位发挥最大能量,取得最大利益,作为管理者就要掌握单位各类人才的专业特长,根据单位岗位设置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优秀人才配备相应岗位施展其才能。把人才放在最适宜成长的位置,做到了知人善任,不仅是一种用人观念,更是一种智慧。

某单位新来一名省财政学院的大学毕业生,其所学专业是计算机应用与维护。当时单位财务科有一空岗,领导将其安排在财务科担任会计,但他不懂会计专业,感觉到工作无所适从,整个人忙得焦头烂额。领导看他焦急忙乱的样子,找其谈话后方知虽然是财政学院毕业,该员工所学与所做专业不对口。为此领导把他调到信息科,让其负责单位网站建立和微机管理工作。自从进入信息科,该员工工作得得心应手,如鱼得水,每项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圆满出色地完成信息科的各项工作。

在当今企业界中,更多的领导者认识到了人尽其才的重要性,并用之于实践,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老板丰田喜一郎充分信赖销售专家神谷正太郎,让其不受任何约束地工作就是一个突出的典型。事实证明,丰田喜一郎是正确的,神谷正太郎无愧为一个销售天才。他为丰田汽车公司的飞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用尽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且他对丰田始终忠诚不贰。人尽其才的任人准则在此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和证明。领导者们应该加以借鉴和应用。以减少人才资源的浪费,促进企业或事业的发展。

引入用人的竞争机制

有这样一则寓言说,猎狗追逐一只兔子没有追到,旁边有只狐狸问道:“今天你跑的怎么这么慢,全没往日的威风啊?”猎狗答到:“现在主人为我准备食物,我已不需要自己猎食了。你要知道,为了生存而奔跑与嬉戏时的奔跑是完全不同的。”在这则寓言里,有一个道理就是生存的竞争往往能激起人最大的能量来,使一些看似无法做到的事变成现实。

在用人方面,也应充分运用这一生存规律,做到竞争优先,优胜劣汰。在竞争方面,有人一度把它作为私有制条件下的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不正常现象。实际上,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组织行为,并不为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而是客观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社会的前进离不开竞争。用人方面不仅需要竞争,而且也无法排斥竞争。

实践证明用人必须改变那种只上不下,只进不出的封闭僵化体系,而始终保持一种有上有下,有进有出的开放式流动体系。人若是处于这样一个流动的体系中,不仅充满了进取心,而且也有到危机感,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会有丝毫的大意。

一个组织中的活力,主要来自于具有开拓创新精神、永不服输的拔尖人才。过去渔民从远海捕捞沙丁鱼,在运回海港后总有很多死掉,渔民们使用了很多方法,想使沙丁鱼能活着运回去,但收效甚微。后来聪明的渔民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在运沙丁鱼的水池中放入一些生性好动的鲇鱼,鲇鱼在池中不断追逐,使沙丁鱼在运动中延长存活时间,终于安全运到了海港。有领导者从中受到启发,便在组织中安插了几位充满活力的人才,使原本死气沉沉的组织一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并形成竞争向上的气氛。

人的才能往往是以潜能的形式存在的,没有竞争,就很难发现其潜在的能量。伯乐相马,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让马奔跑起来,给每匹马都创造平等的表现机会,展开公开的竞争,让马充分地表现自己,那时千里马自然就会脱颖而出了。用人亦是此理,如果人人都坐太平椅,吃太平饭,那么天才和庸才即使有天大的差别,也表现不出来了。

在当今和平年代,把人推到死亡的边缘然后让他们放手一搏是没有必要的,但使用这—方法,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优存劣汰,也可以收到陷于死地而后生的效果。

竞争可以产生忧患,忧患促使人们更加努力地工作,以期在竞争中获胜。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效果呢?这是因为它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现代科学原理认为,在生存的竞争中,人们会不遗余力地奋斗求生,充分发挥潜在的能量,爆发异乎寻常的勇气和力量,从而做到平时难以做到的事情。例如在一次火灾中,一位妇女竟把一只大木柜子从二楼搬到了楼下,火灾过后3个强壮的男子才勉强把它搬回原来的位置。这样的事在生活中虽比较特殊,但是危机可以激发人们的潜能,都是人们所认同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达尔文留给后人最重要的命题。竞争,是任何时候都避免不了的,在工作岗位中引入竞争机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宋代欧阳修曾说:“夫用人之术,任之必专,信之必笃,然后能尽其才而可共成事。”他强调的就是领导者在用人时不能三心二意,而要一心一意地信任之。《金史·陈起传》言道:“疑则勿任,任则勿疑。”这句话是说:有怀疑就不要任用,任用了就不要去怀疑。这也是任人的一条重要准则。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国后,一日对管仲说:“我不幸既好打猎又好女色,这会不会影响我称霸的事业呢?”管仲说:“不影响。”齐桓公又问:“那么,什么能影响称霸的事业呢?”管仲说:“不知贤,影响称霸;知贤而不用,影响称霸;用而不给职权,影响称霸;给了职权却又不完全信任,影响称霸。”齐桓公说:“对极了。”于是专任管仲,尊其号为“仲父”,宣布“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可见,齐桓公在用人上真正做到了用之不疑、疑之不用。事实证明,管仲没有辜负齐桓公,他对齐桓公忠诚效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干,为齐国称霸天下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反,明代亡国之君朱由检为人猜忌多疑,结果明朝在他手上败亡,其深刻教训值得当今领导人思考。最典型的就是朱由检听信谗言、疑忌著名将领袁崇焕谋反,将其错误斩杀,结果弄得军心动荡而又朝中无将,无人抵挡清兵入犯,明朝很快就分崩离析。用人不信的危害可见一斑,领导者一定要吸取教训,勿犯同样的错误。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对立统一的。所谓用人不疑,是指既用之就充分信任;疑人不用则指对于信不过的人,坚决不予任用。在现实中,疑人不用容易做到,而用人不疑对许多领导者来说都是一道难关。因此领导者必须有着宽广的胸怀、长远的眼光以及极大的勇气和自信。也只有这样,员工的潜能才能完全被挖掘出来,企业才能发展。

激起下属的好斗心理

什么是激将法?简单地说,就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用反面的话激励别人,使之决心做什么事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一般来说,激将法有如下几种。

1. 明激法

明激法就是针对对方的心理状态,直截了当给以贬低,用否定的语言刺激,刺痛之、激怒之,使之“跳起来”,从这激将的过程来观察识别对象的真正的志气和志向。

2. 暗激法

暗激法就是不就事论事,而采取隐晦、旁敲侧击的方法去激励下属、刺激下属。

有一次,查尔斯·史考勃手下的一名工厂经理来向他讨教,因为他的员工一直无法完成他们分内的工作。

“像你这样能干的人,”史考勃问,“怎么会无法使工厂员工发挥工作效率?”

“我不知道,”那人回答,“我向那些人说尽好话,我在后面推他们一把,我又发誓又诅咒的,我也曾威胁要把他们开除,但一点效果也没有。他们还是无法达到预定的生产效率。”

当时日班已经结束,夜班正要开始。

“给我一根粉笔,”史考勃说。然后,他转身面对最靠近他的一名工人,问道:“你们这一班今天制造了几部暖气机?”

“6部。”

史考勃不说一句话,在地板上用粉笔写下一个大大的阿拉伯数字:“6”,然后走开。

夜班工人进来时,他们看到了那个“6”字,就问这是什么意思。

“大老板今天到这儿来了,”那位日班工人说,“他问制造了几部暖气机,我们说6部。他就把它写在地板上。”

第二天早上,史考伯又来到工厂。夜班工人已把“6”擦掉,写上一个更大的“7”。

日班工人早上来上班时,当然看到了那个很大的“7”字。

原来夜班工人认为他们比日班工人强,他们当然要向夜班工人挑战。他们加紧工作,那晚他们下班之后,留下一个颇具威胁性的大“10”字。情况显然逐渐好转。

不久之后,这家产量一直落后的工厂,终于比其他的工厂生产得更多。

原因何在?让史考勃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明就是,要使工作能圆满完成,就必须激起竞争,指的并非是赚钱的卑鄙手段,而是激起超越他人的欲望。

超越他人的欲望!挑战!是振奋人们精神的一项绝对可靠的方法。

3. 自激法

自激法就是一味地褒扬对方光荣的过去的状态而不提及其现在,无形中就否定了下属现在的工作,从而激励起对方改变现状的决心。

4. 导激法

导激法激将法不能只采取简单的否定或贬低,而要“贬中有导”,既要激励他的意志,又要指明奋斗方向。

在识人过程中,采用“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要注意分寸。“反话”容易使人泄气。所以,采用这一识人方法时出发点一定要正确。不是为了整人去挑拨是非,而是为了选用合适的人才,用是变非、变非为是来探明被考察者的志向变化,观其在是非曲折中能否承受这样的考验。如果受了一点委屈,被误解就破罐子破摔,这样的人是成不了大才的。应该有大将风度,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