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赢得信任的倾听术
1612300000004

第4章 Link——链接(3)

3、我们应该以什么身份出现在听话者面前?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这是哲学的一系列终极命题。甚至有人说,千百年来人类所有的哲学,也不过就是为了解决这几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来回答它们,但每个角度都只探讨问题的一个或几个方面。

而这里,我们要探讨的“我是谁”,不是哲学。而是说,我们在听话的时候,除了要关注说话人的身份,还应该明确自己的身份。也就是说,对于说话人来说,我们是他的谁?明确这一点,才能弄清楚说话人说话的目的和他所期待的我们对于他说话的反应,从而得体的应对。

安妮是Ada的闺蜜,两人气味相投,非常的要好。而安妮与Ada的男朋友又正好在同一间公司,平素安妮很不满Ada男朋友对女同事上下其手、大玩暧昧,对老板溜须拍马、奉承迎合,对同事欺骗利用、打压踩踏的行迹。但由于在Ada眼中,男友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安妮一直没有办法开口说Ada男朋友的不是。

有一天,Ada哭着跑到安妮家里,一边哭一边向安妮数落自己男友,并发誓如果自己不和他分手,就不得好死。原来,Ada和男朋友吵架,男朋友把她扔在高速公路边上,自己开车走了。Ada一边哭一边把心中存积的对自己男友的所有不满都一脑骨儿向安妮倾诉。安妮见 Ada愤恨无比,也就顺着她的话,把Ada男友平素在公司的恶劣行径向Ada讲了一遍。Ada一开始还附和两句,后来越听脸越黑,最后终于忍不住跟安妮吵了起来,指责安妮诽谤男友,并坚信男友不是安妮口中那个卑鄙的小人。两人不欢而散。

事后,无论安妮怎么跟Ada示好也无济于事。两个知心密友,竟然为这事形同陌路。

我们的周围有着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在我们心中的地位都是不相同的。所以我们在听话的时候,就一定要弄清楚自己在别人心中的身份地位。

安妮的错误就是典型的身份认知的错误。她面对Ada的抱怨,进行了错误的应对,一个重大的原因就是没有明确自己的身份。

Ada和男朋友之间发生的矛盾是情侣之间的内部矛盾,而不是对外的矛盾。俗话说,床头吵架床尾和,夫妻哪有隔夜仇。Ada即使对自己男朋友有再多的不满,她仍是深爱着他。她所述说的男友的缺点,在她看来也不过是情侣之间的个性不合。而安妮是Ada的朋友,Ada来安妮这里哭诉,她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安妮的安慰和开解,并不是为了听安妮发泄对自己男友的不满。在Ada的心中,安妮是她的朋友,一个能够安慰她,替她想办法的人。她希望在她的痛苦和难受的时候,安妮能理解她,支持她,鼓励她。而安妮听到Ada的抱怨男朋友时,反而开始对Ada发泄身为同事对Ada男友的不满。Ada不能忍受安妮对自己男友的大肆抱怨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安妮的错误告诉我们,我们在听别人说话的过程中,不但要明确对方是人是鬼,同时也要问问自己:Who am I?

第一个问题:我是他的谁?

这个问题似乎非常简单。但正由于回答起来太容易,往往不被我们重视。有的人甚至会觉得提出这样的问题非常的无聊。

它就好像是一个捉弄人的脑筋急转弯:小明的妈妈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小军,老二叫小华,请问老三叫什么名字?

老三当然叫小明。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吗?

我们在听话的时候,是不是也时时刻刻能够明白自己的身份呢?

比如,一个新婚的女人,她丈夫的嫂子闹着要跟他哥哥离婚,长辈召集全家老小开会,试图劝解两人和好。在这个家族会议上,嫂子把自己要离婚理由,以及对哥哥的不满说了,并且要求同为媳妇的弟妹为她评评理。这个女人在听到嫂子要求评理的话时,是不是应该站出来评这个理呢?

我们来看看这个女人的身份。首先,她是小辈。哥哥嫂子相对于她来说为长。中国自古长幼有别,这是传统,因此,长可以批评幼,而幼批评长就很容易给人“没大没小”的印象;其次,她是媳妇。也就是说,她和自己丈夫家庭成员没有血缘关系,在中国这个重视血缘的社会,媳妇一般被当作“外人”,很难插手家族事务。最后,她新婚,没有与丈夫家族成员长期共同生活的经历,彼此之间缺乏了解,贸然站出来,可能会让丈夫的家人产生反感。

因此,这个女人在听到替嫂子“评理”的要求时,想一想自己的身份只是“新婚的弟媳妇”,自然而然就会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在家族会议上对哥哥的行为作出评价。

社会是由各式各样的人通过亲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亲缘关系提示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差别。而社会关系提示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而这些不同的关系,恰好可以确定我们在社会中身份。我们可能是某人的丈夫,某人的朋友,某人的老师,某人的同事,某人的上司,某人的下属,某人的女儿,某人的母亲……这些身份是以某人(也就是对我们说话的那个人)为参照进行确认的,而这种参照的确认,如果能够常常在我们自己的心中进行强调,那么就能够很好的明确自己能说什么话,该做什么事。

第二个问题:我在他心中是怎样的位置?

他人与我们的亲或疏,他人对我们重视或不重视,决定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之交往的程度和相处的方式。也就必然应该在我们听话的过程中,成为我们做出判断和行为的依据。

我经历过这样一件尴尬的事情。一对兄弟对我抱怨自己的父亲太严厉。正好有我另外一个朋友在场,这个朋友和这兄弟二人彼此并不熟悉,也就是点头之交的程度。这对兄弟对父亲的严厉非常的郁闷,大吐苦水,就差没有声泪俱下了。我朋友听了他们的说话,客观的评价说,他们父亲的指出他们的错误虽然出于好意,但是方法有一点简单粗暴,希望他们多跟自己的父亲沟通,调整彼此沟通的方式。朋友上洗手间去了,这两兄弟立刻把脸垮下来,问我:“他谁啊?他以为他是谁?”

两兄弟对我的朋友身份的不友善的询问,代表了一种质疑——我朋友有没有这个资格对他们的父亲“说三道四”。

我们常遇到这样的事情,某个人自己可以说自己家乡这里不好,那里落后,但是我们如果顺着他的话题,跟着进行评论,就会引起他的不满。这便是因为,在这个人的心目中,他成长的家乡比我们在他的心目中更亲。

因此,我们对自我身份的认定,还包括了关系亲疏的认定。

同样是下属,上司对亲信和一般下属的态度往往有着巨大的差异。上司更倾向于把公司的困难与亲信分享,也更愿意接受亲信对于公司和上司本人的建议。

上司在私下问亲信:“你对公司这次的企划有什么意见?”与上司在公司大会上宣布了新的企划案,向下属进行例行的询问:“你们有什么意见?”显然话语的含义是不同的。

问亲信时,是想将企划当中不足的部分进行改善;问普通下属时,只是想获得属下的支持,而不是真的希望属下对该企划案提出质疑。

我们听话时,先在心中问自己,我是他的谁?我在他心中是怎样的位置?回答了这两个问题,我们才能清晰的明确自己的身份。这种身份不是孤立和割裂的,而是与说话者相对应的,以他为坐标原点标出的我们的位置。

而我们的位置,决定了我们听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