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体育健康促进服务体系研究
16181700000003

第3章 健康概论

远古时代,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人们利用自然的能力极其有限,常常过着食不饱腹、衣不遮体的日子,并遭受着来自外界的各种威胁。生命本是种痛苦,人们无法或根本不愿意思考生命的意义。那时的人“不求缓死,只求正死,不做任何非分之想”,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逐渐克服了自身的孤独感、挫败感和绝望感。利用自然的同时也慢慢尝试着改造自然,在适应和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大量的经验,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人们也逐渐振奋了精神,开始慢慢思考活着的意义。长生不老是人们生命意义的终极目标,为了能够实现它,多少仁人志士都在艰辛地探索着长寿之道,神农氏尝遍百草也反映了这种本性上的追求。中国古代西文昆仑、西方蓬莱两大神话系统中说神仙之所以能够永生,都是因为有不死之药。出于对长寿的美好憧憬和向往,从帝王将相到道教信徒,无不为得到长生不老药而历尽心血。然而这些都是古代人们对长生不死的一种美好愿景,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到了近现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住环境、医疗卫生、物质条件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人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对生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不仅要活得长而且要活得健康,活得有质量。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巴封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成果认为,哺乳动物的寿命一般为生长期的5~7倍,例如牛的生长期约为6年,寿命则约为30~42年。人类的生长期约为20~25年,其自然寿命应为100~175岁。但这样的人类寿命预期到现在为止并没有普遍实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人类自身因素造成的,诸如破坏生态环境系统、药品毒品的滥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但不管怎样,人们追求健康的脚步从未停歇。在不同历史阶段,由于人们对健康认知、疾病预防的重点有所不同,健康内容也不断更新。以美国为例,1875年~1925年属于环境时代。人们普遍认为,糟糕的环境是造成疾病爆发流行的根源所在,所以这一时期特别注重环境卫生的清洁,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生物疫苗的研发与使用,以避免大规模传染病的流行,特征是普及天花免疫接种、强化外科消毒、完善公共卫生服务;1925年~1950年属于医药时代,试图通过药物来抵抗和治疗疾病,从而保证人们的机体健康,各种抗生素的使用有效遏制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特征是磺胺药、青霉素、抗结核药物的广泛运用;1950年~1980年属于外科手术时代,主要是通过手术的手段来修复受损的躯体,特征是进行肿瘤切除术、心脏移植、冠状动脉搭桥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30年后,也就是2009年,美国人认识到疾病的发生是有一定规律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健康饮食结构、不良生活习惯、缺乏运动锻炼都是影响健康的潜在因素。不能等疾病发生以后再去治疗,要想把疾病发生率控制在最低水平,必须对现有医疗卫生体制加以改变。总统奥巴马这样阐述和呼吁改革美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正是医疗领域过高的成本,构成了对我们经济巨大的威胁。这是摆在我们家庭和企业面前的越来越高的障碍,是摆在联邦政府面前的一颗棘手的定时炸弹,更是美国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奥巴马的这番话表达了政府对医疗体制的担忧。的确,美国二战后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医疗、保险、科技创新等各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即使是这样也并未给国民的健康带来普遍增长,反而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富贵病患病率越来越高,这种困扰至今仍在。目前,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已将对抗疾病的战略重点转移到预防领域,就是为了更好地应对生活方式变化给人们健康带来的挑战,由单纯的治疗转变为防治结合,预防为主。这一思路的转变有效减少了国民的患病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对于我国而言,也存在同样的健康威胁,亚健康人群不断增多、慢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频繁发生,促使政府提出“预防前移战略”,从而更好地应对健康挑战。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现代人对健康的理解已不仅仅是局限于医疗领域,也不再是简单地动用药物、手术等方式来对抗疾病保护健康,而是转向防治相结合的策略。对于未患病人群,主要采取预防措施,努力将健康危险因素控制在最低水平,减少发病率;对于已患病的人群,则要采用相应的医疗手段来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并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以干预调节,从而加快机体的康复进程。

第一节 健康的多维概念及影响因素

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没有了健康,什么都无从谈起。它具有个人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只有每个个体都健康,社会才是健康的。

人类对健康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渐发展完善的过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主要受到当时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思想认识的制约。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贝克尔从医学的角度将健康定义为:“一个机体或有机体的部分处于安宁的状态,特征是机体正常的功能,没有疾病”,通俗地说就是“无病即健康”,这一医学定义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人们广泛认可。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单从躯体健康的维度来解释健康未免太过狭义,并不能代表健康的全部内涵。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它的宪章中所提到的健康概念:“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Healthisastateofcompletephysical, mentalandsoc ialwell-beingandnotmerelytheabsenceofdiseaseor infirmity)。这个定义包含了3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突破了“无疾病即健康”狭隘的、消极的、低层次的健康观;二是对健康的解释从“生物人”扩大到“社会人”的范围,把人的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和健康联系起来,同时强调了社会、政治和经济对健康的影响;三是从个体健康扩大到群体健康,以及人类生存空间的完美,这里强调了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要求人们主动协调人类机体与环境的关系,保持人的健康与社会环境和物质环境的高度统一。这一概念强调了应从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或者说三维健康模式来评价人的生命状态。其中,身体健康是指人体结构完整,体格健壮,各组织、器官功能正常,没有自我觉察到的明显不适感;心理健康是指智力正常,内心世界丰富、充实、和谐、安宁,情绪稳定,自我意识良好,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社会适应良好是指能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保持良好接触,并对周围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人际交往正常,能有效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三维健康观的提出将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水平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更加完善了健康的内涵。1989年,WHO又提出了健康的新概念,认为“除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外,还要加上道德健康,只有这四个层次的健康才算是完全的健康”,这是最新的最具权威性的关于健康的表述。他们认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四者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作用于人体的健康。当发生躯体疾病时,心理情绪必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限制了人们参与社会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反过来,社会适应能力差,也必定使人产生心理压力,长期的不良情绪也可能会诱导躯体疾病的发生,道德不健康则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在社会适应方面也极易出现问题,所以这四个维度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关系。从以上人们对健康含义的不断理解和感悟我们可以看出,健康是一个多元化的系统集合而非一方面的独立构成。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健康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连续的过程,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只有多方面的协同发展,积极增加健康储备,才能使有机体保持正常的运转状态,若其中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

一、躯体健康

1.躯体健康的概念

躯体健康是指人体的结构完整和生理功能正常。人体的生理功能指以结构为基础,以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为目的,各系统协调一致的复杂而高级的运动形式。生理健康是其他健康层次的基础,没有了它一切将无从谈起。

2.影响躯体健康的因素

影响躯体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不良生活习惯等。对于个人而言,我们应尽量不去人口稠密的公共场合,以减少传染病感染的可能;尽量少吃油炸食品、烟熏食品和一些小作坊生产的三无食品,减少因不健康食品摄入对机体造成的损害。同时我们还应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酗酒、吸毒、久坐、熬夜等,以维系机体的健康运转。

二、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是一个非物质的存在,它看不见、摸不着,是一种无形的却又十分重要的东西。它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因而对它的概念界定从人们最开始认识它一直到现在也还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定义。心理研究机构和广大学者从各自的视角和理论出发,阐述了心理健康的概念,多达数百种之多。在1946年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心理健康(mentalhealth)被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后来,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又提出过许多论述。《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本身及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指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英哥力士(H.BEnglihs)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主体在那种状态下能作出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这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状态,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己”。早期精神病学家麦令格尔(KMneninger)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环境及相互间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状态。不只是有效率,也不只是有满足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要三者同时具备。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的人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心情”。波蒙(w.wBoemn)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合乎于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G.Jung)认为,“心理健康是有意识地指挥和引导潜意识的力量,以达到人格的一体化和协调、对人性的认可和容忍,以及对未知和神秘事物的认可”。我国《心理学大辞典》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心理健康也称心理卫生,是指个体的各种心理状态(如一般适应能力、人格的健全状况等)保持正常或良好水平,且自我内部(如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体验等)以及自我环境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状态”。而以罗杰斯为代表的自我理论学者则认为,“心理健康指在各种自我之间,即在主观自我、客观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之间的和谐关系”。日本学者松田岩男教授认为,“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心理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认可的形式进行适应。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时,心理不会失调,都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进行克服。凡具有这种耐心的状态就可以说是心理健康状态”。他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从以上诸多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对于心理健康在文字表达上有所不同,但人们对其核心要义的理解还是趋于一致的。从广义上来说,心理健康既是一种高效而满意、持续的心理状态,是以促进人们的心理调节、发展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使人们在各种环境中保持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从狭义上来讲,心理健康是人的心理活动内容完整和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的完整和协调一致,能适应社会,和社会保持同步。

2.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人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地调节自身心理状态来适应环境的变化,否则很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压缩的方式体验着现代社会的急剧变迁。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意味着这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和利益结构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重大调整和变革,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社会矛盾与冲突,人们的困惑和焦虑日渐增长,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并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是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当遇到应激事件的刺激时,怎样处理和解决好问题取决于个体对事物的认知、评价以及对它的应答能力。一般来说,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可分为主观性因素和客观性因素。客观性因素即人类的生理遗传和人类的生活环境,主观性因素即人类参与社会活动的社会因素总和。

2.1生物遗传因素

遗传是一种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似现象,父母可以通过细胞内的染色体把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传递给子女,如人体的构造、形态、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特征等。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统称为遗传素质。在遗传素质中,对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人脑的结构和机能特征。遗传素质不仅是生理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心理发展所必备的重要条件。

2.2生活环境因素

人的生活环境能够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人出生后首先接触的是家庭环境,它对人的心理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将奠定人一生健康心理的基础。家庭结构是否完整,家庭成员关系是否和谐,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得当,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以及家庭生活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例如在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由于他们所处的家庭结构不完整,得不到父亲或母亲的呵护,而看到别人一家和睦完美时,心理就会感到失落甚至会产生自卑心理。相反,如果家庭氛围和谐愉快,孩子的人格就会更加完整,心理会更加健康。所以,家庭对孩子的心理影响相当大的。作为家长来说,一定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及行为方式,发现不良苗头时要及时与其沟通,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帮助。当他们慢慢长大,接受学校教育时,学校的自然环境、学风、校风、教师、学生等都会对他们心理成长产生一定的作用。进入社会后,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3社会环境因素

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感受到了空前的竞争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优质资源的稀缺性将使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范围更加广泛,趋势更加明显,它将渗透到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各个方面。并且它已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扩展到人与动物及自然界的全面竞争。竞争必然有压力存在,这种压力也可能转换为加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成为打开通往胜利之门的钥匙。但对于心理素质不良的人来说,这种压力也可能成为一根无形的锁链或精神负担,制约其前进的步伐,甚至被压得喘不过气来,进而产生焦虑、抑郁、神经衰弱等心理障碍。有的可能因害怕竞争而退缩、逃避,有的可能因竞争失利而自责、懊悔、埋怨、迁怒,出现不良情绪和过激行为。同时,人们为了各自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需要进行相互分工协作,使得人际关系趋向复杂化。在具体的竞争和协作过程中,利害的趋避、行为的取舍矛盾冲突常常与我们为伴。失败的痛苦与胜利的喜悦常常如影随形,难以长久分离。要求人们在享受竞争成功喜悦的同时,还必须能够承受失败的打击、牺牲的痛苦。如果缺乏应有的人际交往能力及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内心就会产生冲突、失去和谐,引发心里痛苦,影响心理健康。已有研究表明,不良情绪和恶劣的心境最易伤身,而愉快、积极的情绪对身体有益。我国的中医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对此方面就有极其丰富的文献记载。《黄帝内经》一书中指出,情志的改变可以使人发病。“情志”即“七情”、“五志”。情志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其物质基础的,古人认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喜、怒、悲、忧、恐,称为五志。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志的变化和脏腑密切相关,一定的脏腑由一定的情志所主,心主喜、肝主怒、脾主思、肺主忧、肾主恐。正所谓:“暴怒伤肝火上头,肺病最怕添忧愁,思虑过度伤脾胃,惊恐伤肾尿自流,过喜气缓心无主,真心剧痛命自休”。如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和心情压抑等,容易使人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降低,可以使人体各系统机能失调,可以导致失眠、心动过速、血压升高、食欲减退、月经失调等症状的出现。严重的可以诱发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消化和神经系统疾病和癌症。所以具有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情绪,能经得起胜利和失败的考验。做到淡然处之,是保证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三、社会适应

1.社会适应的概念

适应(Adaptation)源自拉丁文中的“Adaptare”一词,最早出现于生物学领域,被认为是生物所特有的普遍存在现象。达尔文在其进化论理论中指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关系。生物体的进化本质过程就是优胜劣汰,是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也就是说生物进化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适应,意指生物有机体调整自身生存形态以顺应已改变了的生存环境的活动形式。达尔文对“适应”的界定,给“适应”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定下了基调。但对于社会学领域来说,“适应”的内涵不仅仅是纯粹的生物适应而包含了更为广阔的意义。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对社会适应的理解有所差异,定义有几十种之多,它们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著名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P.Paget)从认知和智能的层次对适应作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个体每一个心理的反映,不管指向于外部的动作,还是内化了的思维动作,都是一种适应。适应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而达到这种平衡的形式包括同化和顺应。如果机体和环境失去了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这种不断的平衡、不平衡、再平衡……的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也就是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后有学者对皮亚杰的适应过程理论作了进一步补充和拓展,指出适应是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主体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的能动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使主体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过程。这里的环境包括了自然环境和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国心理学研究的先驱朱智贤教授与我国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教授在研究社会适应时则更多地关注个体的行为,朱智贤教授在其《心理学大辞典》中将个体的社会适应界定为:“个体接受现存的社会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过程”。张春兴教授则认为,“个体的社会适应(socialAdjustment)指个体不断地学习或修正各种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求符合社会标准与规范,而与社会环境维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学家眼中的“适应”则更多地强调适应主体与社会环境在适应过程中的互动,是一个博弈的过程。英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也详细阐释了社会适应的概念。他将适应分解为:人在社会中定位及社会这棵大树在个人心目中生根两个方面,并分析了适应形成的机制。他认为,“人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本体安全感和信任感,而这种本体安全感和信任感得以实现的基本机制是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惯例。惯例形成于人们的实践中,并能通过对实践的重复在人们的意识中促发一种指导人们行为举止的实践意识。这种意识不需要言说,不需要意识形态话语的宣扬,就能够对行动起制约作用。由于个人受着实践意识的潜移默化,所以他们大凡能够反思性地监管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使自己和他人达成一种默认的共识,从而得以适应社会”。《社会学词典》中将社会适应解释为:个人和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并将适应行为理解为:个人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行为。个人通过社会化,明确自己的社会权利与义务,形成了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性格,就会在社会交往与社会行动中采取符合社会要求的行动。反之,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就会陷入困惑之中,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适应环境的过程。

虽然不同领域的学者由于视角的不同,对社会适应理解侧重方向有所区别,但他们普遍认为:社会适应是指人为了在社会更好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它是反馈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高低的间接表现,是个体融入社会,接纳社会能力的表现。社会适应过程既是个体满足自身需要,发挥自身潜能,树立自我形象的个性化过程,也是个体通过掌握各种社会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的行为模式的社会化过程,更是个体在必要的时候协调自我的需要与外在环境要求二者之间关系的过程。在适应的过程中,个体受教育程度、认知水平、人格个性的影响表现出能力上的差异。社会适应能力根据其构成要素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从个体适应环境空间角度可以分为:环境适应取向、人际适应取向和个体发展取向。环境适应取向是指个体在处理事务和应对环境变化中的表现,主要特征集中体现在处理事情的过程行为上;人际适应取向是指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对群体之间各种关系把握和处理的特征表现,主要特征集中在人际关系上;个体发展取向主要是指在社会适应过程中个体本身的调整和适应性改变的特征表现,主要特征表现在个体的适应性变化和提高发展方面,这三种取向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亦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从社会适应能力发展过程的时间维度上可以分为:认知取向、适应取向和行为取向。认知取向是在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的初始阶段个体对环境应激性地认识和评估过程,主要体现个体受环境的影响后,内化为个体认知的意识变化;适应取向主要是指在环境认知后到表现出相对稳定行为之前的过程性个体反应,对认知的怀疑和坚信,对不稳定行为的指导和修正是适应阶段的主要特征表现;行为取向是在前两者发展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具有某种价值取向的、相对稳定的个体行为表现,其主要特征是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表现。根据上述社会适应能力的构成要素分析可知,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过程性和稳定性两大特征,它由3个基本组成部分:(1)个体。社会适应过程的主体。(2)情境。与个体相互作用,不仅对个体提出了自然的和社会的要求,而且也是个体实现自己需要的来源,人际关系是个体社会适应过程中情境的重要部分。(3)改变。是社会适应的中心环节。它不仅包括个体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而且也包括个体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己的需要。比如当前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还是按照旧的传统观念或思维模式去考虑问题的话,很可能会导致心理失衡,从而产生社会适应困难。社会环境是一个整体氛围,不是一己之力能够改变的,它具有时代的特征和现实需求性,这就需要个体对不符合社会环境的行为加以改变,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当然,个体在适应过程中也不是一味地改变自己去寻求适应,有些时候我们还应从自身做起,去影响和改变自身所处的环境。比如在有的地方,官员贪污腐化成风、奢侈浪费现象严重,如果我们去主动“适应”它,那就会更加助长这种歪风邪气,给社会和人民带来危害。正确的做法是,从我做起,廉洁奉公,勤俭节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改变他人,净化社会环境。

2.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

社会适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已有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较多集中于对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研究。研究发现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会对社会适应行为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2.1危险性因素

危险性因素最早是从流行病学研究中引入的,最初是指那些增加人们不期望的消极结果等可能性的相关变量。危险性因素被研究者广泛接受,并用于解释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一种危险性因素是指个体或环境的一种特征或特点,这种特征或特点与一种消极结果可能性的增加有关。如尔富和约翰森(Rolf, Johnson,1990)认为危险性因素是指那些已经证明了的或者假设的能直接增加不良适应结果可能性的变量,这是目前得到公认的危险性因素的定义。寇帕(Kopp,1975)把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危险性因素分为两大类:遗传或基因方面的因素、环境方面的因素。学者们对抑郁情绪、行为问题、问题行为等诸多问题的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危险性因素包括气质与人格(例如神经质)、提前进入青春期、冲动性、低智商和低教育成绩、父母不佳教养方式、父母低水平的监督、低父母依恋、虐待孩子、父母之间的冲突、破裂的家庭、反社会性父母、人口多的大家庭、社会经济因素、同伴影响、学校与社区影响等等。例如布莱克(Black,2001)发现父母年轻、父亲嗜酒、住在贫困区、母亲烦躁不安等因素都是儿童产生身体攻击行为的危险性因素。派瑞(Parry,2004)发现周围朋友喝酒的青少年更容易喝酒。在对危险性因素的研究过程当中,研究者发现,一些处于危险环境中的儿童和青少年克服了困难,没有产生问题行为。这是因为存在某些调节、缓冲或隔离危险性因素的变量,即保护性因素。如原来有过这方面的教训,受已有经验的影响没有继续犯同样的错误。

2.2积极性因素

研究者对于保护性因素的理解各不相同,归纳起来总共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保护性因素是在危险情景中能缓冲、调节危险性因素从而使个体在危险情景中产生一些适应性的结果。例如卡麦兹(Garmezy,1983)最开始给保护性因素下的定义是那些个人的、环境的、情形的和事件的特征,这些特征能够阻止处于危险状况中的个体产生精神病理学的后果。虽然如特(Rutter,1987)提出保护性因素只有在面对困境时才有其意义,但是在大多数研究当中保护性因素只被简单地定义为危险性因素的另一端——积极端。例如:贫穷是危险性因素,但是富裕却不一定就产生积极的结果。针对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这种概念上的混乱,赛莫如夫(Sameroff,1999)又提出了促进性因素(promotivefactor),促进性因素是指那些无论是否处于危险情景,都与积极结果相关的个体特征和环境特征。实际上,促进性因素的提出与对保护性因素概念的第二种观点是一致的。第二种观点认为保护性因素是那些个体内部或者外部与积极结果(或较少的消极结果)有关的那些变量。第二种观点扩展了保护性因素的研究范围,指出了保护性因素不仅局限于危险情景,无论在危险情景中还是在正常情景中,保护性因素都会对个体产生积极结果。例如库帕斯(Compas,2004)认为保护性因素是指与弹性结果(resilieoutcomes)有关的个体或环境的特征。归纳起来保护性因素主要也包括两大类:个体方面的因素与环境方面的因素。例如:自尊、自我效能、责任感、成就动机、计划能力、积极归因、内控、高期望、自律、批判思维、热情、乐观、好脾气、敏捷、积极行动、高智商、问题解决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等等。除这些个人资源外,还有一些与弹性有关的外部环境资源。例如,在家庭方面有温暖的家庭氛围、良好的亲子关系、和谐的夫妻关系、一致的行为规范、对孩子提供关爱和支持等;在家庭外部方面包括亲密的同伴友谊、成人导师式的指导、良好的角色榜样、安全的学校氛围、有序的社会环境以及宗教信仰等。皮库(Piko,2004)的研究结果表明了宗教信仰、参与学校社团和体育社团是药物滥用的保护性因素。古特曼等(Gutman,2002)发现父母一致的教育措施以及父母对子女在校表现的关注程度对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有积极的作用。

四、道德健康

1.道德健康的概念

道德健康是指不能损坏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按照社会认可的行为道德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具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道德健康是新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培养道德健康的社会公民为目的,通过运用健康管理的方法,以人文环境的改善为主,校园环境、功能环境的改善相配合,运用知识教学与环境塑造相结合的方式,注重从思想上与行为上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修养。

2.道德健康的影响因素

“道”,既是指人在自然界及社会生活中待人处世应当遵循的一般规律、规则、规范等,也是指社会政治生活和做人的最高准则。“德”是指个人的品德和思想情操。可以说,道德是人类所应当遵守的所有自然、社会、家庭、人生的规律的统称。违反了这些规律,人们的身心健康就会受到伤害。道德健康是平衡健康的第一要素,健康应“以道德为本”。最主要的是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美丑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认为规范的准则约束、支配自己的行为,能为人类的幸福作贡献。一般来说,在某些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并获得人们的尊重的人,都具有较高的道德健康水平。而那些专门损人利己、自私自利的人道德健康就差,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内心也不会安宁。

2.1家庭教育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家长的教育和引导会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文化素养、道德素养等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所以,我们应充分利用和孩子接触的机会,适时、适当地进行道德教育,使他们从小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培养辨别是非的能力。

2.2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环境对青少年正确道德认识的形成具有指引方向的作用。主要是让学生对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理论、规范等有正确的理解,加深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提高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学校道德教育是人们形成和发展自身品德的认识基础,是人们道德情感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人们形成良好道德行为的先导。同时它也会对青少年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具有熏陶和感染作用,对学生的行为起到重要的约束、规范和激励作用。

2.3社会环境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的形成及其行为习惯培养的整个工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社会德育环境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在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中所形成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积淀和巩固。从思想道德形成的规律和发展、完善的全过程看,无论是在学校所接受的德育教育,还是在家庭所受到的德育熏陶,要转化为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无时无刻都离不开社会德育环境的作用。如果社会德育环境的熏染与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的内容要求相互冲突,那么学生从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中所受到的正面影响就会大大削弱,很难积淀为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所以政府部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应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为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道德成长环境。

第二节 怎样才算一个健康的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早已脱离了“无病即健康”的肤浅认识,而是朝着更加深入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逐渐从微观走向宏观。大健康观是根据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与疾病谱的改变而提出的一种全局性的理念。它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以及人的生老病死,关注各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误区,提倡自我健康管理。它追求的不仅是个体身体上的健康,还包含精神、心理、社会、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完全健康。提倡的不仅有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更有正确的健康消费价值观等。它的范畴涉及各类与健康相关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也涉及到各类组织为了满足社会的健康需求所采取的行动。大健康观就是紧紧围绕着人们期望的核心,让人们“生得优、活得长、不得病、少得病、病得晚、提高生命质量、走得安”。大健康理念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是“治病”,更是“治未病”;消除亚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减少痛苦,做好健康保障、健康管理、健康维护;帮助民众从透支健康、对抗疾病的方式转向呵护健康、预防疾病的健康新模式。大健康观是一个涉及到政府、医疗、企业、个人等方方面面的战略构想,它的提出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张宏伟的健康蓝图,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最终实现的目标。

对个人而言,我们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健康的人,但由于受教育程度、认知因素的限制,目前还有很大一部分人片面地认为“我身体没有哪里不舒服,没病没灾的就是健康的”,他们并不了解健康的全面含义。判断一个人整体健康状况主要还是根据WHO对健康的最新定义,一个健康的人应同时具备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这四个方面中的一方面如果出了问题,那么就不能称为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一、躯体健康的衡量标准

人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是社会的人,人具有社会属性是马克思的哲学观。人的成长是由自然人逐渐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生长发育更是心智上不断走向成熟。这一过程也具有个体差异性,有的人身体发育很快但心理成熟较慢,我们称之为“稚嫩”,有的人身体发育缓慢但心理很成熟,我们称之为“老成”,但不管怎样,个体要想顺利地完成学业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作为必定要有好的身体作为基础。曾有哲人说过“我们要想挣脱那外在的肉体,闪耀我们心中永恒不灭的人性之光,首先就应该重视身体健康,健康高于一切。”没有一个强健的身体,一切将无从谈起,由此可见躯体健康对人的生存质量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从总体上来说,身体健康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躯体主要脏器无疾病,生理指标处于正常范围,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工作能力,这是身体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躯体对疾病有较强的免疫能力,即维持健康的能力。例如,有些人平时没有疾病,也没有身体不适感,经过医学检查也未发现明显异常状况,看起来很健康,但当周围所处环境稍有变化,或受到什么事情的刺激,或遇到致病因素的作用时,身体机能就会出现异常,说明其健康状况非常脆弱。只有能够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应对各种心理、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侵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身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衡量现代人躯体健康的标准,通俗地说,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五快:(1)吃得快:表现为有饥饿感,吃饭时胃口好,不挑剔食物,饭量正常,能以正常速度吃完一餐饭,说明肠胃的消化、吸收等功能正常。(2)走得快:表现为腿脚灵活,无需借助外力而能正常行走,活动敏捷,说明精力充沛,身体平衡状态良好,肌肉、关节无明显损伤。(3)说得快:表现为语言表达正确,说话流利,口齿清晰,逻辑性强,表明大脑神经冲动活跃,思维清楚而敏捷,反应良好,无明显意识障碍。(4)睡得快:表现为作息规律,到睡觉的时候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睡的沉,少梦,睡后精神饱满,头脑清醒,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抑制功能协调,且内脏器官无病理信息干扰。(5)便得快:表现为一旦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且感觉良好;排便规律,无便秘,说明胃、肠、肾功能良好。

二、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

由于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加上人们对心理健康认识的不同,心理健康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定的标准可言,下面我们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评判标准,供大家参考。

1.国外评定心理健康的标准

国际心理卫生协会早在1946年就提出了心理健康的4个具体标准:(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能适应环境,在人际关系中彼此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1)认知过程正常,智力正常;(2)情绪稳定乐观,心情舒畅;(3)意志坚强,做事有目的、计划、步骤、方法,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4)人格健全,性格,能力价值观均正常;(5)养成健康的习惯和行为,无不良行为;(6)精力充沛地适应社会,人际关系良好。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提出10条经典的标准:(1)对外界有充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如果惶惶不可终日,终日提心吊胆,人便会很快衰老。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的失调,甚至会导致病变。(2)对自己有适当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的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制定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不做超乎自身能力的事情,不给自己过大压力,能从容地应对生活。(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因为人的精神需要是多层次的,与外界接触,一方面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便更好地适应环境。(5)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个性中的能力、兴趣、性格与气质等各种心理特征必须和谐统一,方能得到最大的施展。(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得心应手,少走弯路,以便取得更大的成功。(7)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有正向积极的关系,也有负向消极的关系,而人际关系协调与否,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8)能适当地宣泄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据优势的,虽然也会有悲、忧、愁、怒、恶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他能适当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虚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畏缩恐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规范允许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心情总是开朗的、乐观的。(9)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人的才能和兴趣爱好应该充分发挥出来,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否则,会引起人际纠纷,徒增烦恼,无益于身心健康。(10)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规范下,个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当然,必须合法,否则将受到良心的谴责、舆论的压力乃至法律的制裁,如果是这样的话自然就毫无心理健康可言。

2.我国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我们在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诸多心理问题。学习中,由于社会上用人制度的变革,人才竞争愈演愈烈,想取得好的成绩,就要参加各种校内外辅导、入学考试、阶段测验、毕业考试等,还要面临就业及再就业等压力。工作中,要迎接竞聘、考核、晋升的挑战,稍有闪失就会受到领导的批评,遭受经济上的处罚甚至还会有下岗的危险。生活中,要面临购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等压力,真是让人疲于奔命。由于要承受种种压力,引起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就像雨后春笋般蔓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面对方方面面的压力,需要我们具备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有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的态度,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于心理健康的评判标准,我国学者也有各自的见解。

国内的著名心理学家王登峰等根据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合理的归纳总结,较为详细地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几条指标:(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都能做到恰当、客观的评价。(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他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在生活的集体中能融为一体,乐群性强,既能在与挚友团聚之时共享欢乐,也能在独处沉思之时而无孤独之感。(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他们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把工作看作是乐趣而不是负担。他能把在工作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存贮起来,便于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4)面对现实,接受现实,适应现实,改变现实。心理健康的人能够从容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现实,在条件许可时进一步地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作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他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责备社会环境对自己不公而怨天尤人,因而心中总是充满着不平衡,无法适应现实环境。(5)人格和谐完整。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平衡发展。人格即人的整体精神面貌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异常的行为反应,能够与步调合拍,也能与集体融为一体。(6)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不同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同年龄段大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我国学者季浏(199(5)也提出了4条简明的心理健康标准:(1)智力正常,表现为在该年龄阶段应具备的智力水平;(2)适当的情绪控制能力,当遇到应激事件的刺激时能够较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性地处理问题;3)对自己能作出恰当的评价,能正确认识自身的能力,不高估自己也不妄自菲薄;(4)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与周围人群的关系,融洽地和他们相处。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包括了心理状态和心理调节能力这两个关系密切的部分。心理状态是指个体在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里自我感觉、心理状况的好坏(尤指情绪、心境的好坏),心理调节能力是指个体能够把自己的心理状态调节到适当水平的能力。这种能力的高低对人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当一个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我们常听旁人劝说“自己要想开一点,没什么大不了的“等等,这也就是说要当事人积极调整心态,乐观地看待和解决问题。当然,心理健康的标准是相对的,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极端的健康是精神完美状态,极端的障碍是精神病状态,而绝大多数的人则是属于两极之间的状态。人们在确定心理健康标准时常常具有完备性,意指一种理想的美好境界。但实际上,心理健康标准只是反映了社会对个体良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所应有的心理状态的一般要求,而不是最高境界。心理健康的标准很复杂,因为它涉及到众多的维度。对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年龄、性别、职业、学历)、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心理健康也可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们不能根据某一标准简单地评定谁是健康的或不健康的。另外,心理健康还具有发展性、变化性的特点。人只有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完善自身能力,在不懈的努力中感受快乐和满足,才能获得真正的心理健康。

三、道德健康衡量标准

道德观念反映在个体身上,是指道德品质,亦称为品德。它主要以“观念”形式表现,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规范等,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道德是一个无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对于人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一个人道德败坏,即使这个人有再大的本事,人们也会鄙视他,不会受到人们的尊敬;如果一个人道德高尚,即使是普普通通的人做着普普通通的事也会受到人们的敬仰和推崇。道德准则的意义在于,它是关于价值取向的准则和规范,既体现着道德理性,又体现了人性追求。道德必须也一定能够控制认知的活动;驾驭情感起伏变化的程度与方向;调整动机目标的确定和意志的指向。道德容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感染,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现代社会,各种思潮和舆论层出不穷,人们稍不留神就会越过道德的底线,导致错误行为的发生,甚至跌入犯罪的深渊。我国查处的很多骄奢淫逸、贪污腐化、职务犯罪等现象都是因为这些国家公务人员道德健康出了问题,被权力和美色迷失了双眼,丧失了信仰,最终走向犯罪的道路。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从中受到警示,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培养和提高道德健康,用正确的思想引导自己,不做违背道德的事情,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有健康、积极向上的信仰。良好的信仰是形成道德健康的基石。一般来讲信仰的形成,世界观的确立,是经过了较长时期的思想活动、心理活动、生理活动和社会活动而取得的,这些活动本身就促进了人体的健康与发展,同时健康、积极向上的信仰又不断促进人体健康的多种因素的发展,形成更为完善的人体健康发展体系,这是道德健康的主要特征。(2)具有高尚的品德与情操。这是道德健康的重要特征。它不仅表现在外在的素质,更表现在内在的修养,也就是一个人的内心,全部的精神体现。(3)有完美的人格。健全的人格是指人格的健康和全面的发展,即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与外界社会发展的完美结合。健全人格具体表现在:①内部心理的和谐发展与成熟;②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情;③把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能获得成功的工作和事业上来。相应的独立人格才是做到道德健康的真正着力点。在道德意志健康方面,人格独立表现为道德信念正确而且坚定,正确而坚定的原因在于人格独立的支点在于信仰的保持。独立的健康人格的获得,与家庭的潜移默化、学校的理论教育密切相关,更与整个社会的人文关怀包括大学的人文教育密切相关。

四、社会适应良好的标准

社会适应良好是指能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保持良好接触,并对周围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能有效应对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压力,正常地进行工作、学习和生活,主要表现为:

1.环境适应。(1)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即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特别是在新环境中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如有的大学新生入学后,周围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干什么事情都不如在家里方便,所以就怨声载道,产生了生活上的不适应。(2)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对社会现状和未来有正确和清晰的认识,采取现实的态度,用积极的方式和社会保持一致,有较强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参与性,否则的话就很难适应。如有的大学生性格内向,很少与外界接触,毕业参加工作后,发现现实社会与自己想象中的相差很远,心理落差加大,从而产生社会适应不良。

2.学习适应。即具有恰当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包括学习的主动性、计划性和方法性等内容。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如有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学习模式与高中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没有人“逼”着学习反而不会学习了,丧失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

3.人际关系适应。即有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和周围的人和平相处,关系融洽。善于和他人进行言语交流,能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如有的人遇到事情需要解决时,不懂得与人沟通,常常自作主张,自以为是,这样不仅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反而会引起更大的矛盾。

4.应激适应。即面对挫折和失败或突发应激事件能够采取恰当的行为方式,无过强的应激反应,自我调控能力强。遇事心态平和,不冲动,不做失去理智的事情。俗话说“冲动是魔鬼”,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人在冲动的时候情绪会失控,常常做出丧失理智的事情。事后再回过头来想,往往会对自己当时的莽撞行为懊悔不已。

第三节 人们面临的健康威胁

人类的健康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且这些因素是动态的,并非一成不变。影响健康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两大类。当危险性因素过大而超过人体的防御能力或承载限度时,机体就会遭受损伤。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环境影响。在已有研究中,人们普遍认为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四种,即:生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及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一、生物遗传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是指人类在长期生物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遗传、成熟、老化及机体内部的复合因素。除了明确的遗传疾病外,许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的发生,亦包含有一定的遗传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它对人类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在探索和利用遗传与生物因素的特点,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如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等生物制剂的研制和使用。遗传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具有先天性、终生性和家族性等特点。目前已发现的就超过3000余种,据权威医疗机构估计每100个新生儿中约有3~10个患有各种程度不同的遗传病,有的为显性,有的则为隐性。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遗传病有:

1.高血压

最新医学研究表明,目前科学家已成功培育出一种“遗传性自发高血压”的老鼠。这种老鼠会把高血压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它们的子孙发生高血压的概率是100%,这是高血压与遗传密切相关的最典型例子。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高血压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通过高血压患者家族谱系调查发现,父母均患有高血压者,其子女今后患高血压概率高达45%;父母一方患高压病者,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是28%;而双亲血压正常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概率仅为3%。

2.糖尿病

糖尿病是近些年来在我国高发的一种疾病,除了生活条件因素外,该病还具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尤其是临床上最常见的2型糖尿病)。通过家族谱系研究发现,有糖尿病阳性家族史的人群,其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家族史阴性人群。而父母都有糖尿病者,其子女患糖尿病的机会是普通人的15~20倍。由此说明糖尿病也是一种高概率的遗传性疾病。

3.哮喘病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哮喘病发病的遗传因素大于环境因素。如果父母都有哮喘,其子女患哮喘的几率可高达60%;如果父母中有一人患有哮喘,子女患哮喘的可能性为20%;如果父母都没有哮喘,子女患哮喘的可能性只有6%左右。此外,如果家庭成员及其亲属患有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或食物、药物过敏等,也会增加后代患哮喘的可能性。

4.抑郁症

抑郁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严重心理疾病,给人们造成的伤害的相当大的。尤其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个人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与挑战,若不能采取有效应对策略,这些负性情绪就很可能会堆积在人的心理,难以消解,久而久之就可能患上抑郁症。患者常常表现为消极悲观、情绪低落、对一切事物没有兴趣;对生活失去热情、对工作失去积极性(一般已无心工作),适应不了上班生活,激动易怒,往往因为小事怒不可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甚至会莫名其妙发火;封闭自己,喜欢独处,不愿意和陌生人接触、甚至是相熟的朋友、同学同事与自己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跟社会格格不入、有明显被排斥的感觉。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走入抑郁症的行列,著名歌手张国荣因不堪抑郁症的折磨而跳楼自杀,就连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也自曝患有抑郁症。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但许多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抑郁症患者的亲属中患抑郁症的概率远高于一般人,约为10~30倍,而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概率越高。据国外报道,抑郁症患者亲属中患抑郁症的概率为:一级亲属(父母、同胞、子女)为14%,二级亲属(伯、叔、姑、姨、舅、祖父母或孙子女、甥侄)为4.8%,三级亲属(堂、表兄妹)为3.6%。

二、环境因素

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空间及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活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之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与人相互对立又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环境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一切必要的条件,而人类通过调节自身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同时也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有利于自身生存、发展的环境条件。但世间万物都具有两面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凡事有利必有弊。人类对环境的改造能力越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就越强。人类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将大量的废弃物带给了环境,造成了环境污染。另外,温室效应导致的厄尔尼诺现象以及极端恶劣天气都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1.自然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自然环境又称物质环境,是指围绕人类周围的客观物质世界,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如阳光、水、空气、土壤及其他生物等。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中的恶劣气候、有害的水和气体、噪声和污染物等,都随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自然环境对健康危害的呈现区域化特征,一般具有浓度低、效应慢、周期长、人数多、范围广、后果重,以及多因素协同作用等特点。

1.1废气排放

近几年,我国中东部特别是华北地区频繁出现大量雾霾天气,这一现象引发了社会对大气污染的关注。事实上,我国早在几年前,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已经展开,自2002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各项政策,加大了节能减排的力度,如2002年1月30日发布的《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政策从能源合理利用、煤炭生产加工和供应、煤炭燃烧、烟气脱硫、二次污染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2012年8月,我国发布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政策中对电力与非电力行业脱硫脱硝效率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以上各项节能减排政策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企业仍然在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产业转型升级慢这一顽疾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研究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是来自于工业端排放,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工业二氧化硫废气排放中,电力行业所占比例高达47.52%,而钢铁、水泥建材、有色冶金行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达10.64%、13.26%、6.04%。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最新数据,从我国大气污染排放量来看,2000~2011年,中国工业废气排放量年均增速为19.06%,由2000年的138145亿标立方米增长至2011年的674509亿标立方米,11年间增长了2.39倍。有研究显示,空气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实验证实,有30余种空气污染物具有强致癌作用,其中最突出的是多环芳烃化合物,以3,4-苯并芘为代表。它是煤炭、石油、天然气、木材等燃烧不充分所形成的一种高活性致癌物,在煤烟、煤焦油、汽车废气、飞机尾气、柏油路灰尘中都能分离出3,4-苯并芘。由于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汽车、工厂排出大量废气,使大气含有过量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物等,使空气质量下降。2000年,全国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995.1万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65%来至于“两控”(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内;全国烟尘排放总量为1165.4万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81067.7万吨,排放量3183.1万吨。根据世界银行专家的估算,中国目前因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大体占GDP的3.5%~7.7%。长期生活在低浓度污染的空气环境中,机体可受到慢性潜在性危害,使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如目前吸烟引发肺癌、石棉引起石棉肺、二氧化硅致矽肺等已为人们所共知。

1.2水质污染

水是人体的基本成分,也是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物质,水是一种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水体是以陆地为相对稳定边界的天然水域,如果外界许多物质被混入天然水源,降低了水质,通过稀释、混合、挥发、沉淀等物理方法,氧化、还原、酸碱中和、化合、分解等化学方法,以及水生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过程,使杂质下降,这就是水体的自净能力。当排入水中的物质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物理与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水质变坏,降低了水的使用价值,则称之为水体污染。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绝大部分河流、湖泊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9大水系污染触目惊心,全国有700多条主要河流,河道有一半以上受到污染或严重污染。全国主要流域的I~III类水质断面占64.2%,劣V类占17.2%,其中,海河流域为重度污染,黄河、淮河、辽河流域为中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仍然突出,56个湖(库)的营养状态监测显示,中度富营养的有3个,占5.2%;轻度富营养的有10个,占17.2%。虽然1995年后国家就启动了对”三河三湖”的治理(三河:辽河、海河、淮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但是这些区域目前仍然处于严重污染的状态。另外,城市用水得到有效处理的只占25%,饮用水中大肠杆菌超标严重,每年有许多人因饮用不洁水而致病。另外,工业”三废”中排出的废水含有铅、镉等重金属毒物,灌田后可以通过稻米造成慢性镉中毒(疼痛病)和铅中毒;含砷、汞农药污染土壤引起慢性砷中毒和汞中毒;”三废”和农药污染土壤后,使土壤失去自净能力,再经雨水冲刷而污染地面水和地下水,人们通过饮水、食物以及家畜通过饲料都可引起中毒。据有关权威机构统计,国内近几年每年水污染事故都在1700起以上。2013年1月山西天脊集团发生苯胺泄漏事故,当地政府事后瞒报,导致苯胺污染了漳河下游,影响了山西、河北和河南等多地居民的正常饮水和生活。2012年2月的广西龙江镉污染,2010年7月紫金矿业水污染和吉林松花江哈工污染,是近几年来影响非常严重的水污染事故。

1.3噪音污染

凡是干扰人们正常休息、睡眠和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思考和谈话等不协调的声音,均属噪声。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它被认为是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我国规定每天工作8小时岗位的噪声强度:新建企业不得超过85分贝,现有企业适当放宽至90分贝。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体现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几方面,其中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最直接、最显著。长期接触噪声会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噪声还可引起头痛、头晕、耳鸣、心悸及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症;对心血管系统损害主要表现出心率加快或减缓、血压不稳;对消化系统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食欲减退、消瘦、胃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等。医学专家经人体和动物实验证明,长期接触噪声可使体内肾上腺分泌增加,从而使血压上升,在平均70分贝的噪声中长期生活的人,可使其心肌梗塞发病率增加30%左右,特别是夜间噪音会使发病率更高。调查发现,生活在高速公路旁的居民,心肌梗塞率增加了30%左右。有调查结果表明:1101名纺织女工,高血压发病率为7.2%,其中接触强度达100分贝噪声者,高血压发病率达15.2%。目前,我国城市噪音污染严重,成百上千的工地夜以继日的施工、KTV、酒吧的巨大音响,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干扰。同时晚上城市闪烁的霓虹灯,发光字等光污染造成的“光压力”和“不夜天”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睡眠质量,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2.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社会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中相互间形成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其主体包括个人和群体。社会环境是由政治制度、经济文化、教育水平、人口状况、人的行为方式等要素构成的,是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质所创造的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的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社会环境也被认为是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疾病的发生和转归直接或间接地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健康与社会发展的双向作用已被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实践所证实。例如国家间或一个国家内部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健康状况存在明显差异,高收入者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卫生保健的机会,从而整体健康水平也较普通人高。

三、食品安全因素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一部分社会从业人员在”一切向钱看”的错误价值观的影响下,竭力追求商品利益的最大化而丝毫不顾产品质量,导致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电视、报纸等媒体时常报道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新闻真是让人大跌眼镜,触目惊心,三聚氰胺、苏丹红、地沟油等事件的发生,我们不禁会问,现在还有什么能吃?吃什么才是安全的?的确,食品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食品质量缺乏保证,那么人的健康就是空谈,食品安全应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1.农用化学制品的滥用

为了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保证产量,提高收成,很多农业生产人员就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兽药、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品,这从源头上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氮肥的使用量高达2500万吨,农药超过130万吨,单位面积使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和2倍。过量地施用化肥,会造成蔬菜中硝酸盐积累较多,而硝酸盐会进一步形成强致癌物质亚硝胺,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兽药、激素和生长促进剂使用不当,以及养殖环境的污染,所生产的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经人们食用后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还导致了人畜共患疾病发生率显著增加。

2.食品生产加工问题突出

食品在加工生产过程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1)超量使用、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2)生产加工企业未能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操作,微生物杀灭不完全,导致食品残留病原微生物或在生产、储藏过程中发生微生物腐败而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3)应用新原料、新技术、新工艺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曾对生产酱油所用菌种进行了黄曲霉毒素产毒能力的研究,结果发现4种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的菌种。研究表明,食品工业用的黑曲霉、米曲霉等也会产生霉菌毒素而对人身健康造成危害。另外,保健食品原料的安全性问题、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辐照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等也已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按照卫生部提供的统计数字,我国最近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上报食物中毒报告例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都有较大的增长。从目前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例数约为2万~4万人,但专家估计这个数字尚不到实际发生数的1/10,也就是说我国每年食物中毒例数至少在20万~40万人,这只是被发现的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更可怕的是,还有多少千千万万的没有发生的却在不断影响人们健康的事件,因为人们即使吃下去不安全的食品在很多情况下也不会立刻出现明显的躯体症状,这种危害是在慢慢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集中爆发。

四、生活方式因素

美国学者J.ThomasButler认为,在人类健康(疾病与死亡)归因中,遗传因素占16%,环境因素占22%,卫生服务占8%,生活方式占54%。生活方式对于健康的重要作用已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20世纪70年代,许多研究机构以大量的案例调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多数健康问题都可以追溯并归因于个人的生活习惯”。美国学者JohnKnowles也认为,个人健康最大的敌人就是人本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

1.不健康生活方式对健康产生的影响

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不良的生活方式会给个人、群体乃至社会健康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它对机体具有潜袭性、累积性和泛影响性的特点。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但人们不禁会问,毛泽东、邓小平抽了一辈子烟,不也活了八九十岁吗?这一观点代表了很多人的心声,但他们不明白,由于个体具有特异性,抽烟对他来说可能影响较小,但对另一个人影响就可能是致命的。由于人们普遍存在从众心理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影响的长期性和隐蔽性,往往得不到人们的重视,具体来说,不良生活方式对人们产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潜伏期长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取决于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强大与否。当人们各器官、系统功能处于旺盛期时,身体抵抗力强,受到细菌、病毒的侵染时能够动用免疫调节进行防御,人们很少生病。我们经常听到30岁左右的年轻人说,“我都几年没进医院了,连感冒都很少得,即使感冒了也不用吃药过几天就好了”,“我抽烟、熬夜身体也没出现什么明显的不适”。的确,当人年富力强时,身体抵抗力强,疾病发生几率较小,但这不代表不存在隐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可能是长期性的,并慢慢累积下来,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显现出危害。当人随着年龄的增大或抵抗力下降时,这种危害就可能集中爆发,导致疾病的发生或成为加快疾病发展的助推剂。

1.2差异性大

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危害大小、发生时间早晚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这取决于个体耐受力的大小。比如有的人抽烟会得肺癌,而有的人抽同样多的甚至更多的烟也不会患肺癌。即使是同时开始不良生活方式,以同样的量作用于同样长的时间,其结果也不尽相同。这主要是因为人体内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集成,对遭遇的环境刺激和摄入的各种物质都会产生应答反应,并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1.3特异性差

与致病模式的特异性不同,不良生活方式和疾病之间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比如大家通常认为抽烟可能导致肺癌,但抽烟还可能使机体脂肪积聚、血管闭塞,更容易患冠状动脉心脏病。所以,一种不良生活方式与多种疾病相关,而一种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出现又与不良生活方式中的多种因素相关。比如长期酗酒、熬夜、吃油炸食品等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从而引发肝脏疾病。

2.人们对生活方式的认识过程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很早就认识到生活方式与健康有关,但由于危害人类生命的各种传染病一直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因而将大部分的时间、精力用于对抗此类疾病。同时,由于生活方式疾病又是一个隐性的过程,发病周期长、影响因素复杂,因而对生活方式因素对健康产生的危害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19世纪60年代以后,人们才逐步发现生活方式致病因素在全部死因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据统计,1976年美国年死亡人数中,约50%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中岛宏博士告诫人们:预计到2015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人的死亡原因大致相同,而行为、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将成为头号杀手,约占致病因的60%~70%。以美国为例,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人口死亡率在先进医疗技术的强大支撑下仍不能明显下降,有关部门结合死因分析和人群的随访观察,发现不良生活方式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1979年美国卫生署发表《健康人民》(Healthypeople)的文件,宣告发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共卫生革命”,指出:美国人民健康的进一步改善不只是增加医疗照顾和经费,而是国家重新对于疾病预防以及健康促进所做的努力。由单纯的“治病”转变为“治病和治未病相结合”。通过健康教育和政策引导,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许多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明显下降。如美国居民食用动物油脂量下降了38%,植物油和鱼类消费增加57.6%和22.6%,仅此一项,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就分别下降近40%和50%。欧洲一些国家运用教育与政策引导策略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芬兰北卡地区于1972年开始,在全区实施全方位的干预计划。经过15年的努力,居民总吸烟率从52%下降到35%,血清胆固醇水平下降11%,中年男性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下降38%。可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健康是多么重要。合理、卫生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将促进、维护人类的健康,而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将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特别是在我国,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人民健康的影响日益严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精神生活也多姿多彩,外界充满了各种诱惑,人们在享受的同时也付出了健康的代价。吸烟、酗酒、吸毒、纵欲、赌博、滥用药物等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导致一系列身心疾病正日益增多。已有研究显示,癌症、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吸烟、酗酒、膳食结构不均衡、缺少运动及精神紧张等存在正相关关系。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尽量减少因生活方式不合理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

3.几种典型的不良生活方式

3.1饮食不规律不合理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消耗着能量,通过食物的摄取可以及时有效补充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保障人体的能量供应。营养过剩或营养缺乏都不利于健康,前者表现为超重、肥胖,后者则为营养不良。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和上班族,如长期不吃早餐、挑食、食物种类单一、暴饮暴食、拿饮料当水喝等。有的人由于想睡懒觉,就不吃早餐,还有的为了减肥,也经常不吃早餐或只吃点水果。殊不知,当不吃早餐感到饥饿时,胃酸等消化液分泌后得不到食物中和,胃酸可直接侵蚀胃黏膜,加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可引起急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在三餐定时情况下,人体内会自然产生胃结肠反射现象,可使排便规律,有利身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否则,可造成胃结肠反射作用失调,产生便秘等症状,身体排毒不畅,还容易引起皮肤疾病,如痤疮等。所以要想保持健康,我们应该尽量做到饮食有规律,不能饥一顿、饱一顿,要平衡人体消耗和摄入热量的比例,避免因营养过剩而引起肥胖,同时应多吃蔬菜、水果等健康的食品,减少油炸、熏制等食品的摄入。

3.2吸烟

吸烟有害健康,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很多人由于存在好奇心理或出于人际交往的需要,毅然加入烟民的行列。特别是已跨入社会的职场人员,由于他们摆脱了家长的束缚,同时又有了经济上的来源,对抽烟更是有恃无恐。当人们在吞云吐雾寻求快感的同时,危害也在悄然发生,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那时后悔已经晚了。下面我们列举几组数据,希望能让那些烟民或即将成为烟民的人警醒。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把吸烟称为“20世纪的瘟疫”,是全世界慢性病唯一最重要的风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吸烟是肺癌的最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特别是鳞状上皮细胞癌和小细胞未分化癌。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13倍,如果每日吸烟吸烟在35支以上,则其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45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高10~13倍。吸烟者如同时接触化学性致癌物质(如石棉、镍、铀和砷等)则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将更高。烟叶烟雾中的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需经多环芳香碳氢化合物羟化酶代谢作用后才具有细胞毒和诱发突变作用,在吸烟者体内该羟化酶浓度较不吸烟者高。吸烟可降低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从而削弱机体对肿瘤细胞生长的监视、杀伤和清除功能,这就进一步解释了吸烟是多种癌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同时,一些研究认为,吸烟还是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者的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及周围血管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统计资料表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中75%有吸烟史。冠心病发病率吸烟者较不吸烟者高3.5倍,冠心病病死率前者较后者高6倍,心肌梗塞发病率前者较后者高2~6倍。病理解剖也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前者较后者广泛而严重。高血压、高胆固醇及吸烟三项具备者冠心病发病率增加9~12倍。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中的30%~40%由吸烟引起,死亡率的增长与吸烟量成正比。烟雾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是公认的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有害因素,但其确切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多数学者认为,血脂变化、血小板功能及血液流变异常起着重要作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前列环素(PGI(2)的生成,PGI2是最有效的血管扩张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物质。吸烟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引起血清HDL-C降低,胆固醇升高,PGI2水平降低,从而引起周围血管及冠状动脉收缩、管壁变厚、管腔狭窄和血流减慢,造成心肌缺氧。尼古丁又可促使血小板聚集。烟雾中的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影响红细胞的携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从而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由于组织缺氧,造成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使血粘滞度增高。此外,吸烟可使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加,导致凝血系统功能紊乱;吸烟还可影响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使PGI2生成减少,血栓素A2相对增加,从而使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性增加。以上这些都可能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由于心肌缺氧,使心肌应激性增强,心室颤动阈值下降,所以有冠心病的吸烟者更易发生心律不齐,发生猝死的危险性增高。据报告,吸烟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2~3.5倍;如果吸烟和高血压同时存在,中风的危险性就会升高近20倍。此外,吸烟者易患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和闭塞性血栓性动脉炎。吸烟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COPD),最终导致肺原性心脏病。另外,吸烟也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慢性气道阻塞的主要诱因之一。实验研究发现,长期吸烟可使支气管粘膜的纤毛受损、变短,影响纤毛的清除功能。此外,粘膜下腺体增生、肥大,粘液分泌增多,成分也有改变,容易阻塞细支气管。一项以狗为被试的实验中,接触大量的烟尘可引起肺气肿性改变。中国医科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吸烟者下呼吸道巨噬细胞(AM)、嗜中性粒细胞(PMN)和弹性蛋白酶较非吸烟者明显增多,其机制可能是由于烟粒及有害气体的刺激,下呼吸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被激活,活化的AM除能释放弹性蛋白酶外,同时又释放PMN趋化因子,使PMN从毛细血管移动到肺。激活的AM还释放巨噬细胞生长因子,吸引成纤维细胞;以及PMN释放大量的毒性氧自由基和包括弹性硬蛋白酶、胶原酶在内的蛋白水解酶,作用于肺的弹性蛋白、多粘蛋白、基底膜和胶原纤维,从而导致肺泡壁间隔的破坏和间质纤维化。据报道,1986年美国患COPD者近1300万人,1991年死亡9万多人,吸烟是其主要病因。吸烟者患慢性气管炎较不吸烟者高2~4倍,且与吸烟量和吸烟年限成正比例,患者往往有慢性咳嗽、咯痰和活动时呼吸困难。肺功能检查显示呼吸道阻塞,肺顺应性、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降低及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即使年轻的无症状的吸烟者也有轻度肺功能减退。目前,我国的烟草消费量约占世界的28%,吸烟者3亿以上,并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被动吸烟受害者达7亿。调查显示,吸烟者患有呼吸疾病的占80%,与吸烟量、时间成正比;吸烟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者高达16.2%,冠心病患病率是不吸烟者的2倍,碎死者高达2.5倍,肺癌则高达10~15倍。据专家预测,2000~2030年我国现有20岁以上成人死于肺癌的人数将增长7倍,吸烟、传染病和癌症将成为3只“吃人的老虎”,构成影响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的3大公害。

鉴于吸烟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我国政府一直以来对禁烟的态度是明确的,并已采取一系列行动来加以实施。2003年,我国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于2006年1月9日在我国生效。截至2012年,已有100多个国家制定了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法或控烟综合性立法,其中44个国家施行了全面无烟法律。但是,我国还没有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方面的专门法律、行政法规。为减少和消除烟草烟雾危害,保障公众健康,根据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2013年卫生计生委启动了《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起草工作,经不断修改完善,形成了送审稿。2014年年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得在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公共文化场馆、公共交通工具等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吸烟,在其他有禁止吸烟标识的公共场所要带头不吸烟。

专家表示,这次在国家层面通过立法的形式对禁烟场所、责任主体、法律责任予以明确,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全面加强控烟,维护公众健康。

3.3酗酒

适度饮酒对身体是有利的,它能加快血液循环速度,消除疲劳,促进睡眠质量的提高,但过量的饮酒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长期酗酒容易导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最终导致酒精性肝硬化。酒精对食管和胃黏膜损害很大,会引起黏膜充血、肿胀和糜烂,导致食管炎、胃炎、胃溃疡等消化道疾病。同时,酒精主要在肝内代谢,对肝脏的损害特别大,肝癌的发病与长期酗酒有直接关系,若每天坚持饮160克以上白酒,有75%的人在15年内会出现严重的肝脏损害,还会诱发急性胆囊炎和急性胰腺炎。研究还表明,当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达到0.1%时,会使人感情冲动;达到0.2%~0.3%时,会使人行为失常。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酒后驾车发生事故的报道,不仅给自己造成了伤害,也给别人的生活蒙上了阴影。

3.4熬夜

睡眠是新陈代谢活动中重要的生理过程。没有睡眠就没有健康,睡眠不足,不但身体消耗得不到及时补充,而且由于激素合成不足,会造成体内环境失调。美国的免疫学家在对睡眠和人体免疫做了一系列研究后认为,睡眠除了可以消除疲劳,还与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有着密切关系。有充足睡眠的人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均有明显上升,而这两种细胞正是人体内免疫力的主力军。困倦是大脑相当疲劳的表现,不应该等到这时才去睡觉。只有养成定时睡觉的习惯,保证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才能维持睡眠中枢生物钟的正常运转。但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业或工作,人们牺牲了应有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另外,由于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各色各样的夜生活已在大大小小的城市兴起,有的在深夜还泡在舞厅、歌厅里、酒吧里,看通宵电影或参加其他娱乐活动。熬夜是一种不良的行为方式,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黑眼圈、长痘痘或是肝火上升那么简单,它对身体所造成的危害极大,可使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甚至使机体器官受损而出现各种疾病。如果长期熬夜,更会慢慢地出现失眠、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过度劳累使身体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体内主要的器官和系统失衡,比如发生心律不齐、内分泌失调等等,严重的就会导致全身的应激状态、感染疾病的几率大大提高。疲劳症状强烈的人比一般人患上呼吸、消化系统、循环器官等各种感染症的机会也增加许多。人经常熬夜可造成免疫力下降,感冒、胃肠感染、过敏等等自律神经失调症状都会出现。青少年熬夜会对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为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都是在夜间睡眠时才分泌的。前者在黎明前分泌,具有促进人体糖类代谢、保障肌肉发育的功能;后者在入睡后方才产生,既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也能延缓中老年人衰老。女性长期熬夜或者失眠会改变身体原有的生物钟,从而引发机体生命节律发生紊乱。这种紊乱将导致一系列内分泌功能的失调,进而影响女性的排卵周期。一旦排卵周期被打乱,就可能出现月经不规律,随之会使孕激素分泌不平衡。而一些女性高发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病变、乳腺病变等,都与雌、孕激素的分泌异常有着密切关系。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经常上夜班的女性患肿瘤的比例是白班女性的1.5倍,而且上夜班次数越多,风险越大。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是维持健康的重要因素,不可掉以轻心。

3.5运动缺乏症

据统计,1955年全球城市人口仅占32%,1998年为45%,到2025年将达到59%。在我国,到2010年,城镇人口将超过6.9亿,城镇率将达到50%。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将导致人口密度增大,活动空间急剧缩小,这也给人们的锻炼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科学技术革命和现代社会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和方式,计算机、电梯、电话、传真的诞生,使人不出房间就可以完成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宅男、宅女”大量涌现。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简报称,即心血管疾病、肿瘤、脑中风后,缺乏锻炼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据相关资料统计,90年代人的运动量仅是60年代的1/3,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由机械化初期的9:1发展到全自动化时代的1:9。人们面对电脑可以连续静坐几个小时,加班时也可以一动不动地忙上半天。殊不知,长此以往会对颈椎、腰部骨骼产生不利影响,容易导致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已有研究结果显示,缺乏运动的人,其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大大高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缺乏运动还会造成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降低,削弱抵御病菌和病毒的能力,从而增加患病的风险。运动缺乏症另一个可怕的后果是“营养过剩”,由于运动减少,脂肪摄入后得不到消耗而大量堆积,动脉硬化发生率明显增多。近年来,我国人口体重超标率逐年上升,城市成年人体重超标的比例约为35%~45%,一般在20%~30%,上海、北京的某些小学平均每10名学生就有2名是胖墩儿。新生儿童肥胖症,青年人过早发胖,中年人出现老年的体态,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

四、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是指卫生机构和专业人员为了防治疾病、增进健康,运用卫生资源和各种医疗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个人、群体或社会提供必要服务的活动过程。它既包括医疗机构所提供的诊断、治疗服务,也包括卫生保健机构提供的各种预防保健服务。一个国家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拥有、分布及利用将对其人民的健康状况起重要的作用。缺医少药、水平低下的卫生服务能力、昂贵的医疗费用会极大阻碍人们对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与利用率,导致广泛的健康损害。为此,需要建立健全的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才能担负起卫生服务的社会责任,促进人们的健康。同时,医疗保健知识的普及和宣传也非常重要,目前我国居民对保健知识的了解和认知还相当匮乏,高血压作为常见的多发病,患病率约在8%,我国现有患者1亿多人,而高血压患者的认知率小于50%,高血压患者的服药率小于25%,这对于疾病的康复和机体健康的维护是非常不利的。

上述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相互依存,共同作用于人类的。生物遗传因素虽占较小的比重,但一经发生疾病,常常导致不可逆转的终身伤残。在环境因素方面,人们首先要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采取一切可能措施保护好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作为政府组织来说,也要创造积极的社会环境,加强社区医疗服务,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把健康知识教给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都能懂得和掌握保持健康的知识和方法,不断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才能提高健康水平。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个人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尽量避免危害健康行为的发生。

第四节 怎样维系机体的健康运转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与此同时,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呈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趋势。现代社会的物质进步在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与舒适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激烈的竞争,紧张的人际关系,营养过剩,身体运动量不足等社会现实问题,使人类脆弱的心理、生理随时有可能遭受到致命的打击,引发许多现代文明病。科学研究表明,平衡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睡眠、心理健康是维护健康的四大基石。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学者布瑞斯洛(Breslow)等对7000名11~75岁的不同阶层、不同生活方式的男女居民进行了9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证实,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远远超过所有药物的影响。发现只要采取7种基本的健康行为,就能明显地提高人的健康状态。它们是:(1)每日正常而规律的三餐,避免零食;(2)每天吃早餐;(3)适量运动;(4)每晚7~8小时的睡眠;(5)不吸烟;(6)保持适当的体重;(7)不饮酒或少饮酒。2009年卫生部召开《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情况。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仅为6.48%,即每100人中不到7人具备健康素养。从健康素养的3方面内容看,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素养的人口比例分别是14.97%、6.93%和20.39%。这个结果提示我们应该大力推进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刻不容缓。

一、饮食结构科学合理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为了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人们需要从外界摄取食物以补充营养,如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和维生素等,但这些营养素都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摄入过多或不及都会对机体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平衡膳食是尤为重要的。通常来说,摄取的各种营养素比例要恰当,摄入量与机体需要量应保持基本平衡。即所需热能与热能来源配比平衡,氨基酸平衡,脂肪酸平衡,酸碱平衡,维生素平衡及无机盐(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平衡。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由于身体代谢速度快,常常会产生饥饿感,暴饮暴食成了他们的生活常态,久而久之,体内的营养物质过剩,堆积成脂肪,因而造成肥胖。当然,也有与此相反的例子,比如现代一些女孩子为了拥有靓丽的体型,保持苗条的身材,她们每餐只吃很少的主食,或者一顿只吃一点水果了事,长此以往就容易导致营养不良,会对肠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以上两个例子说明,要想维持机体健康,摄入营养过多或过少都是不科学的,都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另外还要注意的是,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可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因此不可偏食。常规膳食每天应包括谷、薯类、动物性食物、大豆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等。即使是同一类食物也要经常变换不同的品种,还要结合多种副食进行食用。下面我们就从营养学的角度来阐述怎样进行科学饮食。著名营养学家Willett教授认为,健康膳食就像一个金字塔,这个金字塔总共可分为七层,最顶端的一级是甜品与黄油,接下来依次为:乳制品、鱼类或少量红肉、坚果与豆类、蔬菜与水果、全麦食品与植物油,最下面一层则与食物无关——长期而适当的体育锻炼。

第一层:黄油与甜品

无论是老式金字塔,还是Willett教授最新提出的金字塔模型,无一例外都把黄油与甜品列在最顶端。由此可见,这一类的食物除了能够增加热量与脂肪,几乎没有其他的作用,更谈不上对身体健康的益处了。如果你想保持苗条的身材,最好远离这一层的食物;但如果你需要从事大运动量的体育训练,比如长跑和游泳,你可以在运动前吃一块巧克力或奶油蛋糕来补充体力,以应对长时间运动对机体能量的损耗。

第二层:奶制品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基础,在体内不断的合成与分解,是构成、更新、修补组织和细胞的重要成分,它参与物质代谢及生理功能的调控,保证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并供给能量。在老式金字塔中,奶制品是与肉类同在第二层的。Willett教授之所以把奶制品单独提出来放在第二层是有依据的。最新科学研究表明:摄入过多的奶制品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从而导致胆固醇升高,其副作用甚至比肉类更大。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由于营养知识的缺乏,加之各种媒体的广泛宣传,片面地认为奶制品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能够增加体内钙质,特别是有利于青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所以就尽可能多地让他们摄入奶制品。实际上奶制品并不是惟一,也不是最好的获取钙质的途径。实验证明,两杯牛奶所提供的钙质仅相当于几口豆腐为身体补充的钙量。当然,你也不必改变每天喝牛奶的习惯,只是尽量喝脱脂奶以减少脂肪的摄入量,或者控制牛奶的总量,以避免过度摄入蛋白质。

第三层:鱼类或少量红肉

禽、肉、鱼、蛋等动物性食品每天可食用150~250克,并且应该保证每天一只鸡蛋。宜选择新鲜的瘦肉、鸡蛋,新鲜淡水鱼、海鱼、禽肉、虾等。其他的“红肉”类食物,如猪肉、牛肉、羊肉等,过多地摄入会导致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升高,特别是动物内脏,如肝脏、肾脏、肠子等最好不要经常食用。即使是年轻人,过高的胆固醇指标也会为将来身体健康埋下祸患。海鲜类的肉质被称之为“白肉”,这些肉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各类氨基酸,而且不会转化为脂肪,因此可以每周适当摄入2~4次。

第四层:坚果与豆类

这一类食物在老式的金字塔中被忽略掉了,而Willett教授恰恰认为它们很重要。许多人都认为坚果油脂大,会导致脂肪堆积,但实际上坚果中的油类都属于植物性油脂,比起动物体内的油脂更清洁,所含的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也相对更多。豆制品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特别是钙元素的含量所占比例很大,这对于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很有帮助,每天摄取量应为200~300克。另外,也可食用大豆50克,或豆腐150~300克,或豆干50~100克,或豆浆、酸奶等100~200毫升,以保证体内钙的含量。

第五层:蔬菜与水果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须的物质,需求量虽少,但由于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因此,每天要吃一定量的蔬菜和水果。理想的摄入量为:每天至少食用500克左右的蔬菜,品种为2~3种。其中,最好要有深色带叶蔬菜,如油菜、菠菜、小白菜西兰花、茼蒿、韭菜等,这是因为它们主要含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以及更为丰富的胡萝卜素、微量元素;水果每天可食用150~200克,品种以不少于两种为宜。水果不但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及其他营养。不同的水果功效也不尽相同,如吃葡萄增强免疫抗衰老、吃火龙果缓解重金属中毒。所以,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取舍。蔬菜、水果是提供维生素的主要营养来源。蔬菜与水果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无需过多地强调。但需要注意的是,水果虽好也要因人而异,如果患有糖尿病等疾病,就要严格控制水果的摄入量,避免病情的加重。

第六层:全麦食品与植物油

谷物及薯类俗称主食,包括大米、小麦、玉米、甘薯等,是人体能量物质的主要来源,全天可食用量为250~400克。其中谷物中的粗粮、杂粮的合理量为50~150克,薯类50~100克,其余为精细粮。另外,要适当控制像大豆油、色拉油等含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摄入,增加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如小磨香油的摄入,尤其是患有高血脂的病人,一定要注意控制油脂。

第七层:长期而适当的体育锻炼

Willett教授出人意料地把体育锻炼列为了金字塔的“根基”。他认为,一个完美的饮食结构应该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基础。生命在于运动,只有将运动与科学的饮食相结合,才能够让身体保持最佳状态。

二、进行适量体育锻炼

身体活动是指由骨骼肌收缩产生的身体活动,也是指在基础代谢的水平上,身体能量消耗增加的活动,其内涵比通常所说的体育锻炼更加丰富,包括休闲时间各种活动、职业性活动、家务劳动和交通出行。大量科学证据证明缺乏身体活动是除不健康饮食、吸烟、酗酒之外导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是导致全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包括心脏病,中风,糖尿病和癌症等)的第四大原因,每年有三百万人因此失去生命。现在,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也越来越普遍。根据最近研究数据统计,全球约有60%的人口缺乏可以维持健康所需量的身体活动。因此,鼓励人们积极参与身体活动成为了多数国家健康促进的优先策略,同时世界各国致力于制定促进健康的身体活动指南来指导大众开展有效的身体活动。早在1978年,美国运动医学会就发布了以提高心血管功能水平为目的的身体活动指南,建议提高人们的有氧运动能力,强调高强度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从而促进健康。在这之后十年不断累积的数据表明,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及各种意外死亡,身体活动的公共卫生推荐量相应地从人群较难接受的高强度身体活动转为人群较易接受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中等强度及中等强度以上的身体活动从而被称为“促进健康的身体活动”。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针对各个年龄段人群身体活动指南,重新肯定了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在促进健康方面的重要意义。

运动对人体可以产生—次急性、短暂的生理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其慢性、长期的综合效应。掌握了运动的基本知识后,我们应结合自身年龄、性别、爱好等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有规律地锻炼,提高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从而最终改善生活质量。适当的运动能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协调,从而提高神经系统的工作效率,加强对各脏腑组织功能的调节作用。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呼吸道阻力减少,可反射性地使呼吸加快、加深,使呼吸肌(主要是膈肌和肋间肌)活动增强,动员更多的肺泡参与气体交换,肺通气量和摄氧量较安静时增加近10倍,呼吸功能增强,并能保持肺组织的良好弹性,使人体供氧充足;有氧运动还可以增加潮气量和氧弥散,用于增加呼吸肌强度,改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肺通气功能。运动持续数秒钟以上时,就能迅速激活人体复杂的心血管调节功能,其调节的幅度取决于运动的强度,其作用在于满足运动肌肉对氧和能源物质的需要与代谢产物的清除,以维持正常的肌肉工作环境。长期坚持有规律的适度运动,可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和心肌供血,使每搏输出量增多,安静时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平稳;在定量运动中能以相对较低的心率、排血量与血压反应相适应,增加心脏的储备能力,以保证在剧烈运动中应对更强烈反应的需要;运动能使胃肠道蠕动增强,促进粪便排泄,且腹式呼吸时膈肌大幅度运动,对腹腔脏器起到了良好的按摩作用;运动有利于胆汁合成和排出,可降低肌肉中的胆固醇,促使粪便中的胆固醇排出。另外,运动应激反应作为机体受到刺激后发生的非特异性适应反应,主要特征为交感-肾上腺髓质及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增强,引起血中各种相关激素和神经肽水平的改变。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为代表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适度运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增加人体的抗病能力。但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都会受到影响,最常见的表现是上呼吸道感染率增加和容易得淋巴结炎;运动对维持骨的结构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国内有不少研究者认为太极拳等练习有助于提高骨密度,可增加骨皮质厚度与硬度,增加骨质储备;同时运动对软骨起着维持营养的作用,因为软骨并无直接血管供应,其营养主要来自软骨下骨组织的血液以及关节液;而关节液进入软骨主要依靠运动对软骨所产生的“挤压”效应,使关节液“渗入”软骨,使软骨得到所需的营养。不同方式的运动对骨骼肌功能的影响不同。耐力运动可增加肌细胞内线粒体数量、体积,提高线粒体酶活性,在运动中节省糖原,减少乳酸形成,增加肌耐力;而力量性运动则可使肌肉横断面积明显增大,肌纤维增粗,肌力增强。另外,运动还可使体内工作肌、辅助肌和拮抗肌更为协调地工作。长期定时参加适度的健身运动,还能使关节灵活,关节活动幅度保持在正常范围;运动可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对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均有良好的影响。长期定量运动可提高体内脂蛋白酶活性,加速对人体有害的三酰甘油(甘油三酯)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增加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提高人体氧化利用脂肪酸的能力。运动中水、电解质代谢明显加强。有研究发现,从事3年以上太极拳练习的老人体内骨矿物质的自然丢失减少,能有效维持骨钙-血钙平衡;运动可反射性引起皮质和下丘脑包括下丘脑部位兴奋性提高,使丘脑中的“愉快中枢”发放冲动,并通过交感神经产生营养性影响,促进机体代谢过程,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使人更为积极乐观地投入健身运动中去,并能从中获益。同时,因为健身运动大多为群体性项目,互帮互学、集体练习,也可促进良好氛围的形成,使参与者始终保持愉快的心境。2015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播出了一期《当健康遭遇危机》栏目,记者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张海澄主任医师进行了采访,张医生向人民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案例,他有一个病人来看病的时候同时吃着五种降压药、还吃着降糖降脂药,可以说是拿药当饭吃,后来张医生给他建议,让他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半年后该患者找到张医生,说自己现在每天早、晚各锻炼一小时,经过半年时间的练习,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等都正常了,现在一片药都不吃了,张医生听后非常吃惊,都有些不敢相信。随即抽取了患者的血液进行检测,果然各项生理指标都趋于正常了。这虽是个案,但也能给我们很多启示,坚持规律性的体育锻炼是保障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人人都需要睡眠,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就像水和空气一样,是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生理、心理过程,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睡眠不是简单觉醒状态的终结,而是不同生理、心理现象循环往复的主动过程。人体睡眠和觉醒的交替与昼夜节律相一致,这种昼夜节律的变化是人体生物钟体系的重要功能之一。在睡眠中,人的大脑仍然在活动,其身心活动仍保持一定的水平,做梦就是神经活动的反应。正常的睡眠时间和节律与人体生理及心理健康关系密切,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良好的睡眠能够协调大脑皮层及增强肌纤维的功能,使人体内若干相应脏器合成并制造大量能量物质。最活跃的大脑皮层及骨骼肌纤维细胞,经过一天的紧张学习或工作,代谢产物大量增加,人便会昏沉欲睡,哈气连天,全身关节、肌肉酸痛乏力。这时就需要通过睡眠来松弛和缓解,并且在睡眠状态下排泄其代谢产物。在睡眠时,机体内的细胞会制造出一种”胞壁酸”的化学物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使兴奋和抑制过程达到新的平衡,而且能够消除疲劳,从而为接受新的信息做生理上的准备。良好的睡眠能改变脑和肝脏的血流量。经研究测定:人体处于卧位时,脑和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位时血流量的7倍。而脑和肝脏血流量的增多,是营养脑和肝细胞的有效保障。因此,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由于学习和工作紧张,大脑容易出现疲劳,特别要注意及时卧床休息,以保证有良好和充足的睡眠。当出现长期睡眠障碍时,中枢神经系统内的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褪黑素、前列腺素等睡眠物质相互调节和拮抗功能就会失调,不仅能使上行网状激动系统功能紊乱,而且也会影响心理活动,如产生认知障碍、情绪紊乱和行为失常等。另一方面,长期或过度强烈的情绪因素,也会使与睡眠关系十分密切的大脑催眠系统和唤醒系统失去平衡,造成唤醒系统过于兴奋,而使人难以入睡,睡眠障碍又常伴有抑郁、紧张、焦虑、易激怒、敌对等情绪障碍。长期睡眠较差,可促使老年人外貌老化,机体自由基增多,引发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紊乱,产生大分子量的免疫抑制蛋白(SPSS),抑制T、B淋巴细胞转化,抑制T细胞产生IL-2等,从而导致机体免疫能力下降从而加速老化过程。

四、维持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各行业都发生着巨大变革,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也与日俱增。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更高的社会声誉或实现自我价值,他们经常加班加点,拼命工作,太累、太疲劳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流行词”了。心理疲劳正在成为现代社会、现代人的“隐形杀手”。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疲劳是由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反复的心理刺激及复杂的恶劣情绪逐渐影响形成,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长年累月,在心理上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在精神上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并可能引发多种心身疾患,如紧张不安、动作失调、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工作效率下降等,以及引起诸如偏头痛、荨麻疹、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月经失调、性欲减退等躯体性疾病。心理健康是一个人身心健康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有关研究证明,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关系非常密切。某种生理变化或疾病对人的心理活动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健康的心理对人的身体健康的良好作用是药物所不能代替的,而不健康的心理对身体健康的危害不亚于病菌。确实,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开来,心理健康能促进生理健康。现代人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这些无形的压力使得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很多人人际关系糟糕透顶,都源于他们存在人格缺陷和病态心理,这不但使他们自身不快乐,也会造成社会不和谐。而人格完美、心理健康的人,他们不但人际关系良好,而且还更容易取得事业的进步和成功。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财富,都源于一个健康的心理。很多人在问鼎成功之时,由于精神压力过大和心理不健康,最后精神崩溃或自杀而死,空留世人无尽遗憾。也有很多成年人,由于心理不健康,使他们没心思工作,即使工作,效率也极低。心理不健康的人,这些非智力能力都会有所削弱。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有严重心理问题者,大都一辈子一事无成。心理不健康会给个体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使他们痛苦不堪,有的人甚至会选择极端的方式来减轻这种痛苦,比如自残、自杀等。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要放好心态,做好自我心理调节,遇事泰然处之就能够保持心理的健康。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它取决于人的个性、处世态度以及人生阅历,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自信、乐观、从容地面对生活,开心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