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1949年以后的中国新闻史
16370300000001

第1章 正文(1)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闻事业的一个断代。就新闻业发展来说,以前的新闻业基本消失。中国共产党执政,党的传媒替代了原来执政的国民党的传媒,也替代了解放前各大城市出版的影响全国的商业媒体,逐渐成为国家的传媒,同时党的传媒性质不变。这种情况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了解1949年以来新的新闻业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1949年9月召开全国政协会议,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在这一条件下,成立了政务院新闻总署。在当时的新民主主义环境下,存在各种进步的民营报刊、出版社、广播电台,需要政务院有一个管理这些媒体的机构,于是成立了新闻总署。当时新闻总署署长是胡乔木同志。1949年年底在新闻总署召开的全国报纸经营会议上,提出了“报纸企业化经营”的口号。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发展,新中国的新闻业可能会有一个新的局面。但是,毛泽东在50年代初对刘少奇的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提出了质疑,他要求迅速转变成社会主义。于是到1952年,开始对民营的出版社、报纸、广播电台全部实行国有化,8月7日撤销新闻总署。至1952年12月底,中国所有的大众传媒不再有私营。

1949年时,根据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的要求,由陆定一领导的中宣部发布了一份文件,文件的内容是:“今后的行政区、省、区的主要报纸都不必公开宣传是中共机关报,也不必说是政府机关报,只称某地某报即可”。这一思想就是要淡化当时报纸的政治性,把面向领导干部的报纸转而面向社会。但是这一文件在1968年“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定性为“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新闻路线”的一部分。结果这一思想在实践中无法得到落实。

新中国成立新闻业界的第一件事情是形成新的党领导的国家新闻体系。

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报纸的核心是《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成为全国的指导性报纸,同时也形成了按“大行政区—省—地市”这样的级别阶梯形成的党报系统。当时各大行政区的党报分别是:东北地区机关报是《东北日报》、西北地区是《群众日报》(《群众日报》的前身是1940年创办的《边区群众报》)、华东地区的机关报是《解放日报》(第一任总编是范长江)、西南区的机关报是《新华日报》,以及华南区机关报《南方日报》。1954年发生“高饶事件”,毛泽东不放心,他认为大区容易搞独立王国。于是撤销了大行政区。这些大区的机关报也缩回成为大区内主要省份的省报。例如《东北日报》缩回到辽宁改为《辽宁日报》,《群众日报》缩回到陕西成为《陕西日报》,《解放日报》变成上海市委机关报,《南方日报》变成广东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则改成了现在的《四川日报》,这是当时报纸行业的格局。《人民日报》的发行量1949年底为9万份,1952年为48万份,逐渐成为全国性的报纸,它是党报,但同时应该是面向社会的报纸、全国性的报纸。

1949年以后我国的新闻政策是收紧的,而且要加强对新闻媒体的控制。1949年时,中央颁布文件规定,公告或公告性新闻都由新华社统一发布。1950—1951年又规定,国际新闻和评论完全集中于中央,经中央审查后统一由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发表,也就是说各个报纸没有发表国际新闻的权利;同时规定,未经中央批准不得发表任何新闻和评论。这些要求当时有一定道理,中国被帝国主义包围着,国际新闻很敏感。总之,中央使用报纸要像“如身使臂,如臂使指”那样,来贯彻上面的精神。我们报纸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播新闻,而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这在当时,适应了建国初期信息发展的需要。

现在需要与时俱进了,因为人民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已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可以注意一下2009年10月9日胡锦涛主席在世界传媒峰会上的致辞,致辞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大媒介集团的老板们,需要讲出国际同行能够共同接受的职业理念,胡锦涛提出的是“遵守新闻从业基本准则”。这就说明中央领导是在尊重新闻传播的规律的前提下讲话,但是,具体的管理部门,观念上还没来得及发生变化,各级党报仍然按照较为陈旧的思维模式来运作,这样下去中国很难让世界听到我们真正的声音。

1949年成立中央广播事业处,最初属于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1954年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中央广播事业局”。原陕西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2月进驻北京,1949年12月5号正式更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这个呼号一直使用到现在。此后,各大行政区、省和地级市逐步建立“当地地名+人民”的广播电台体系。1954年大区撤销,大区人民广播电台也跟着撤销,并入所在地的省级台。1950年,全国有各级人民广播电台65座,并且建立了各地新闻节目联播制度。每早7点都会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

1950年3月,新华社被宣布为集中统一的国家通讯社。战争时期,新华社和党的报纸实际上是一个机构两个牌子,所以全国有几百个新华社的分社。集中统一后,大部分新华社分社撤销,合并到原来的党报编辑部。新华总社在全国建立了30个左右的分社,大约一个省一个,此外还有一些驻外分社,变成了集中发布新闻稿的中央级的信息总汇,成为全国新闻信息总的出入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