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北大微讲堂导读1
16370600000002

第2章 中国文化的精神

部分书单

作者:楼宇烈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的精神》聘请楼宇烈教授讲述:反顾20世纪中国文化的处境,主要有两个不平衡:一是人文与科学的不平衡,二是传统与西学之间的不平衡。这两大不平衡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和国人的心灵困境。环顾现今世界文化,其发展呈现出两大动向:即向传统的回归,以及对东方愈来愈关注。在此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值得我们重新审视。首先要澄清的是,关注和学习传统是否要求我们盲从?其次,西方世界在历史上及当今是如何看待中国文化的?在世界文明之林中,中国文化的特点和根本精神是什么?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又有怎样的内涵?

作者简介

楼宇烈,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国学院导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全国宗教协会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国艺苑创办人,并兼任校内外几十家中国文化社团的顾问和指导。楼宇烈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中国佛教史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发表了《王弼集校释》、《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合编)、论文集《温故知新》、《中国的品格》、访谈集《人文立本》等多部著作和数十篇论文。楼宇烈教授以身载道,为中国思想和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不懈的努力。

书评

肯·威尔伯在其著作《事事本无碍》说过:“西方科学一路颠颠仆仆所挣来的知识,东方人早知道了。这是因为东方人从来不曾对那些界限认真过。界限并未根深蒂固地种在他们的脑袋里,使自然与理智分道扬镳。东方人只有一个途径,就是道,就是法。它在人为的界限下指出一个整体的现实来。”

当今世界的文化动向,简单而言,一是向传统回归;一是向东方文化回归,对人文人本精神思想的关注。因此在21世纪的今天,回头去重新认识和发现我们固有的文化传统和精神,不但紧跟潮流,而且滋润心灵。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里,有没有抽象意义上的纯理性哲学?有没有自己的宗教?中国文化中强调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为什么会在当下受到西方的追捧?中国的中庸之道该如何解读?……楼宇烈教授的《中国文化的精神》就像一场及时雨,带来一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根本精神的深入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