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指南:学习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
16476500000005

第5章 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快经济发展是统一的

习近平同志指出,“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只要把两者关系把握好、处理好了,既可以加快发展,又能够守护好生态”,并形象地把二者的关系比喻成“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系列论述,为我们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加快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科学遵循。

第一节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习近平同志关于“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从辩证的角度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加快经济发展统一起来,深刻体现了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和治理经验,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

习近平同志指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这一论述科学指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统一性,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以自然环境作为基础。不管人类以何种方式生存,人总是要把自然环境纳入其劳动过程之中,自然环境是人类劳动活动的构成要素。所以,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相互统一的。生态环境作为生产要素,主要体现在对生产效率的改善与提高上。马克思曾指出:“同一劳动在丰收年可以物化为两蒲式耳小麦,在歉收年或许只物化为一蒲式耳小麦。在这里,因为自然条件的贫瘠还是富饶决定着受自然条件限制的特殊实在劳动的生产力,于是似乎是自然条件决定着商品的交换价值。”马克思特别注意到了生态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他说:“农业劳动的生产率是和自然条件联系在一起的,并且由于自然条件的生产率不同,同量劳动会体现为较多或较少的产品或使用价值。”恩格斯也十分重视自然生态的重要性,他指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

绿水青山是宝贵的资源,就应该充分发挥其经济社会效益,不是要把它们破坏了,而是要把它们保护得更好。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尽管人们受自然环境制约的程度相对减轻,但就人类物质生产活动而言,在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中,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性作用依然是十分明显的,人类不可能离开自然环境而生产。正像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当前,人类社会物质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如果不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统筹好,如果青山不在、绿水不流、天空不蓝,人类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更不用说“金山银山”了。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要求,科学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统一性,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守护好生态环境。

二、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双赢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双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是辩证的统一体,二者并不矛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就是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习近平同志提出,我们不但要推进经济发展,也要保护生态环境。经济的发展必须以特定的生态环境作为依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就是要求人们尽可能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干扰,就是要使经济发展的依托更坚实。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尽可能减少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只有这样才能保住绿水青山。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中,人们需要通过消耗环境资源获得产品,同时还要向生态环境排放废弃物。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就需要在资源和产品两个环节之间增加废弃物利用环节,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生产新模式,彻底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在这一过程中,生态环境作为重要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经济得以健康、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绿水青山”是一个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指出:“‘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谁会不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来投资、来工作、来发展、来旅游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本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可以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能够更好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从财富增加的角度来讲,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既实现了物质财富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又促进了生态财富的增加。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青山、绿水、碧云、蓝天,往往更能吸引外来投资和人才,实现人才、技术与资金的聚集,实现当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在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因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促进经济发展的国家和地区不胜枚举。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业、瑞士的精密制造业与会展业、巴拿马的热带旅游,都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成功范例。

作为辩证的统一体,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众所周知,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减少对空气、水源、土壤的污染。扩大林地面积,可以改善气候条件和动植物的生长环境,丰富农产品种类,提高农产品的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因此,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既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又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途径。

面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一传统发展模式中的“两难”矛盾,只有自觉地认识和把握这一对矛盾统一体,以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为统领,努力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要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实现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向两者协调发展的“双赢”转变,真正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同步提升,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步发展,在保护好绿水青山的同时,培育好金山银山。

三、首先要发展

习近平同志指出,“强调发展不能破坏生态环境是对的,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不敢迈出发展步伐就有点绝对化了”。因此,习近平同志要求,首先还是要发展。这就表明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任何时候都要扭住发展不放。

发展之所以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习近平同志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指出,“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所以,统筹好加快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也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只有抓好经济发展,才有可能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经济支持。目前,各地发展并不平衡,部分地区甚至还没有完全脱贫。我们尤其要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如果我们仅仅追求绿水青山而不要金山银山,不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势必导致这些地区的人民群众长期处于贫穷状态,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最终也保不住绿水青山。贫困不是社会主义,全面现代化离不开经济发展所提供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生动活泼的经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决不意味着不发展,长期贫穷保护不了生态环境。“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活品位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也会逐步提升,必然会促使人们更加珍惜和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只有经济发展了,我们才会有更多资金支持科学研究,带动技术进步。只有不断的技术进步,才能够促进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从而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因此,对一些生态脆弱地区而言,虽然不强调考核国内生产总值,但决不等于不要发展经济,而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走污染更少、效益更好的绿色发展道路。

四、发展的关键在于不能再走老路

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关键在于发展不能再走老路。”“如果经济发展了,但生态破坏了、环境恶化了,大家整天生活在雾霾天气中,吃不到安全的食品,喝不到洁净的水,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这样的发展路子一定是走歪了。”近年来,一些地方过度追求金山银山,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承载能力的透支。一些地方雾霾天气频发、水污染和食品污染事件不断发生,给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敲响了警钟。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高增长必然带来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剧增,造成更加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只追求金山银山而不顾绿水青山,甚至牺牲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无异于饮鸩止渴、竭泽而渔。“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走欧美老路是行不通的。先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大都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这条发展道路的弊端如今显而易见,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耗费已经将增长的红利损耗殆尽。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国目前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诸多特点,不允许我们走发达国家过去的老路,必须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环、高效益、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按照习近平同志要求,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社会、经济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既不为发展而牺牲环境,也不为单纯保护而放弃发展,既创建一流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又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而走上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保护型、循环经济型的经济发展之路。这不仅有利于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突破资源利用程度低、环境容量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而且有利于整合和重新配置有限的生态环境资源,更加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经济质量,从而为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既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客观要求,又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只有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让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方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才能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只有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才能取得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我们既要追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更要努力实现生态良好,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只有这样,才能在得到金山银山的同时,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白云和绿水青山。

第二节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要绿水青山,还是要金山银山,这是当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出现矛盾时面临的选择。习近平同志关于“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对这一命题给出了科学的回答,那就是宁可不过分地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也要保住我们的生态环境,深刻指明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在更高层次上的相互统一。

一、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彻底转变观念,就是再也不能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一定要把生态环境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的突出位置。”这一论断切中积弊,对澄清模糊认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客观地看,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状况、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及价格总水平变化的一个基础性指标,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确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了30多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道路,国内生产总值跃升到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提高,发展成绩举世瞩目。但是,由于传统的国内生产总值计量方式没有将生态环境的损害纳入统计范围,造成了一些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重短期效应、轻中长期目标,重资源利用开发、轻生态环境保护的现象比较突出。究其原因,以追求国内生产总值为目标的政绩观是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地方存在着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中心,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是硬道理,把发展是“第一要务”理解为只有发展经济才是第一要务,等等。其结果必然导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习近平同志曾以青海、西藏为例,对以国内生产总值论英雄的做法提出批评:“青海是中华水塔,西藏是世界屋脊,如果把青海、西藏污染了,多搞几百亿的生产总值又有什么意义呢?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不纠正以国内生产总值论英雄的发展观,生态环境还会继续恶化,最终将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乏力,陷入恶性循环。

因此,必须加强对地方政府政绩观的引导,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状况”,而不是简单地以国内生产总值来对经济发展进行判断。习近平同志提出,既要看经济增长指标,又要看社会发展指标,特别是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不仅要为今天的发展尽力,更要对明天的发展负责,为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和可以永续利用的资源与环境。只有将生态环境的变化放在考评体系的突出位置,才能科学地衡量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

二、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从全局和历史的视角看,“绿水青山”可以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但从局部或某个短时期来看,加强环境保护会在不同程度上给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约束。面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可能产生的冲突,我们该如何取舍?对此,习近平同志要求,“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并强调,要正确处理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习近平同志曾针对日益严重的海洋污染情况指出:“目前,我国近海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海洋污染、海洋灾害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会影响社会稳定。”事实上,不仅海洋污染问题是这样,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碍,也正是我们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困境。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已经难以支撑当前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产方式的扩张。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非常严峻,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到首位。如若不然,快速增长造成的能源大量消耗、环境大面积污染、生态过度透支,与所获得的经济效益相比,是得不偿失的。尤其是当前,国际可持续发展出现了新趋势,世界上主要国家都把绿色发展作为首要目标,以过度消耗资源环境而生产的产品已经开始受到一些国家的抵制,环保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不从根本上改变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模式,一些国家的“绿色壁垒”将更难突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发展是为了让人民过得更好一些,如果付出了高昂的生态环境代价,把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都给破坏了,最后还要用获得的财富来修复和获取最基本的生存环境,这是得不偿失的怪圈。这种怪圈,就是为了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为了今天的经济效益牺牲明天的生态效益,不计成本、不顾条件盲目发展所导致的。以牺牲环境去换取GDP的高增长,最终只会陷入“破坏环境—治理环境—破坏环境”的恶性循环。实践表明,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换来的金山银山,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发展难以持续,最终得为修复环境付出更大的成本和代价。

以过高的环境代价换来的经济增长,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后,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需求越来越强,对于干净的水、清洁的空气、健康的食品、优美的生活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衣食足而知生态”逐渐成为人民群众的普遍共识。破坏生态环境而获得的生产总值,已经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发展,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三、发展不能断送了子孙的后路

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不能断送了子孙的后路。粗放型增长的路子,‘好日子先过’,资源环境将难以支撑。因此,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历史和现实启示我们,金山银山固然珍贵,绿水青山更要珍惜。生态环境属于全人类,也包括子孙后代。当代人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时,如果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就会牺牲后代人的利益,这种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当代人经济福利的行为,已经明显地使生态、资源在代与代之间失衡,后代人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

我国既是资源大国,也是资源贫国。从资源总量来看,我国部分资源总量在全球名列前茅,是一个资源大国。但在人均资源量方面,我国却是一个贫国。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十分惊人,国内资源已难以支撑传统工业的持续增长。每一代人都有利用生态资源生存发展的权利,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一旦被消耗就很难再生甚至不可能再生。当代人为了自身利益过度利用和消耗自然资源,甚至肆无忌惮地破坏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就等于是剥夺了后代人生存发展的权利。

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必须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为代价换取当代人的“富足”。经济发展最终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一个地方的水脏了、空气浊了、土壤坏了,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经济指标再高又有什么意义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注重永续发展,实际上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仔细权衡发展天平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分量,作出明智的选择。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终究会被历史洪流所淹没。

第三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同志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讲话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深刻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破解了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中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两难”悖论,体现了我们党对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化,对发展与保护关系的把握更加科学。

一、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习近平同志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坏了,而是要把它保护得更好”,并强调,“发展上适当稳一点,也不要建立在生态环境破坏基础上的快”。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度越来越高。生态环境越好,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凝聚力就越强。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生产力,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孕育万物的能力,也包括各类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条件对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作用。前者是一种自然生产力,是与人的劳动无关的,如墨子所言,天地“兼而有之,兼而食之”;后者是一种社会生产力,通过人的劳动得以实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社会生产力有增值的作用,恶劣的生态环境则对社会生产力有贬值的作用。对此,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初期对包括风力、水力、蒸汽、电力等在内的各种自然力的使用情况。他认为这些自然力作为劳动的要素,它们属于资本,被无偿地利用于生产过程,使劳动具有更高的生产能力,从而带来超额利润。这是因为自然力是能够作为要素加入生产但不需要代价的自然要素。“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撇开自然物质不说,各种不费分文的自然力,也可以作为要素,以或大或小的效能并入生产过程”。不管社会经济制度如何,自然力作为生产要素进入生产过程,成为社会生产发展的构成要素,这是所有社会生产方式所共有的,具有超越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特点。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生态环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生态环境仅仅被视为人们随意攫取的资源库和肆意排放的废料场。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随着人类攫取自然资源能力的空前提高以及消费欲望的高度膨胀,人类甚至不顾自然规律,无休止地向大自然索取,对自然生产力造成了巨大破坏。如今,不顾自然规律、对自然资源肆意掠夺的行为在许多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四溢的废水、排放的废气,不仅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而且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伴随经济高速增长而来的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逐渐从局部扩展到全球,越来越明显地威胁着地球的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影响和制约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全世界无数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例已经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害,如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印度博帕尔事件以及我国的滇池水污染事件等,严峻的现实使我们警醒,牺牲生态环境追求发展的行为就是对生产力的破坏,最终将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要对现有的生态环境资源加以保护,使生态系统不再遭受人为因素的过度干扰与破坏,从而保证合理利用生态环境资源,使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健康、良性循环。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下最大决心、用最大气力,坚定不移地完成环境保护各项目标任务,突出抓好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防控、重点区域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环境综合整治、环境执法和综合监管等工作,切实解决好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

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习近平同志不仅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还强调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把人类的劳动过程划分为三个基本要素:“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在这些基本要素中,自然生态环境是最基础的要素。这是因为,无论是劳动对象,还是劳动资料,都包含有自然因素,它们是天然自然物或人工自然物,而劳动能力本身也是以人的自身进入劳动过程,是人的活的体力消耗,即人体自身的自然耗费,它是以生产劳动中的一种自然因素的消耗构成劳动过程的一个要素。将生态环境纳入社会生产力范畴,是习近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和生产力理论的发展。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指的是通过人力、财力的投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对已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为尚未破坏的生态环境提供预防方案,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提供保障条件。树立“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对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同时,努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生态生产力。

在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出现以前,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更新主要依靠自然界本身的力量来完成。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生态退化、环境污染日益严峻,仅靠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已经难以恢复,必须通过人工干预,借助人的力量对生态系统进行科学恢复和重建。作为地球上最有智慧、最有力量、受益最大的物种,人类必须将自己置于自然万物的大系统中,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而非人类利益作为衡量的尺度以及行为的出发点,对整个系统的和谐、平衡负责任,充分运用现代高新科技,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建立一种合理协调、共融共通的关系,使社会生产力与自然生产力相协调,使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够长久地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只有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要素,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坚持保护优先的方针,牢牢把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能源结构、生活方式;只有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进一步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走绿色发展之路,才能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构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丽家园,真正把优美的生态环境留给子孙后代。

三、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习近平同志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并强调指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财富,就能带来更多的财富,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习近平同志关于“绿水青山”就是财富的论述,继承了马克思关于“自然界是物质财富源泉”的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感。马克思认为,“正像在生产的第一天一样,形成产品的原始要素,从而也就是形成资本物质成分的要素,即人和自然,是携手并进的”。习近平同志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我们不但要推进经济发展,也要保护生态环境。”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高度依赖的要素,并越来越显示出其“内部自然要素”的属性,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重点发展具有技术含量、就业容量、环境质量的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样才能既培育好金山银山,又保护好绿水青山。

习近平同志指出:“只要指导思想搞对了,只要把两者关系把握好、处理好了,既可以加快发展,又能够守护好生态。”这表明,能不能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良性互动,首先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取决于思想上的重视程度和发展思路。在这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例如,新加坡作为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的小国,之所以能连续40多年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实现了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再如,有着“欧洲花园”之称的瑞士,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领悟到创造、保护自己的天然家园的重要性,主动采取相关措施,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认真总结成功做法,端正指导思想,完善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径,提高统筹协调发展的能力,努力实现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互动双赢。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推进特色化、集聚化、绿色化发展,优化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关系,谋求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