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公安文化通论
16563500000002

第2章 前言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2012年成立了公安文化研究所,2013年承担公安部公安理论与软科学项目“公安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全所围绕这一课题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公安部宣传局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到广东、广西、四川、江苏、浙江、江西、山东、陕西、甘肃、青海、辽宁等地参观学习。调研中深切感受到各地公安机关和公安实战部门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更不断发现这些地区公安文化建设的喜人成就。自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制定文化战略以来,短短二三年时间,各地公安的文化事业建设已经如火如荼。

学习调研组对实地考察印象深刻,为各地公安文化的蓬勃发展而兴奋。研究这些材料,公安文化研究所决定编写一部公安文化理论研究著作,书名定为《公安文化概论》,既是对公安文化建设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对这项事业的发展提出的理论性建议。研究所委托我主持这项工作。所长张国星对本书的总体思路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李广仓、郭文丽、朱玫参与本书的框架设计和理论构思,王智慧、程郁、朱闻宇在资料采集和整理方面出力甚勤。书稿得以按时完成,是集体智慧和辛劳的成果。作为主持人,我对公安部宣传局孙洁局长和何涛涛等同志的鼓励和支持,对公安文化研究所工作的指导和鼎力帮助,表达无尽的感激。

2015年,项目如期完成结项。《公安文化概论》书稿也获得项目评审专家的认可,但我觉得调研得来的材料利用得并不充分,理论阐释方面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在其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对书稿一再推敲,反复修改,易名为《公安文化通论》,公安部发展战略研究所对本书的写作和出版也给予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书稿在项目结项后改动较大。本书在思想表达和事物分寸把握、材料运用、文字表述等方面如有不当,或者观念上的错误,都是我本人的责任。本书采取和引用的材料较多,为了全书的体例一致,无法一一标注,特向这些材料的作者表示由衷的感谢,并致以深深的歉意。

我的业务水平有限,学术能力不够,本书的缺点、失误,甚至乖谬在所难免,恳请方家名士多多谅解,如果能够不吝指出,则尤为感激。

王清淮

2017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