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名著快读1000部
16820200000002

第2章 中国(一)

1.《诗经》

【点击作者】《诗经》先秦时称《诗》或《诗三百》,相传为春秋末期孔子编定,作为其传授弟子的教本。其中包括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创作。自从汉儒尊《诗》为经,后人递相沿袭,遂以《诗经》称之。

【情节浓缩】《诗经》共收诗歌305篇,另有6篇只存题目而无内容,叫做“笙诗”。这样,实际存在着311个题目、305篇诗歌。这些诗歌按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指《国风》,是周南、召南、邶、鄌、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曹、豳、桧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共160篇。在这些诗篇中,“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表现了下层民众的生活、斗争和思想情感:有的反映了人民的觉醒与抗争;有的反映出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有的描摹了社会的动乱和统治者荒淫无耻的生活;更多的是表现“男女情爱”,为我们展现出先民丰富的情爱世界。

《雅》是周王畿的乐歌,周人称周地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共105篇,因为音乐特点和应用场合不同,又分为大小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大雅都是西周时代的作品;小雅除少数篇目可能是东周作品外,其余都是西周晚期作品,主要有政治讽喻诗、周族史诗、婚姻爱情诗、农事诗、宴饮诗、颂德诗、贵族怨愤诗、民生疾苦诗等。与《国风》相比较,《雅》反映的社会生活面更为广泛。

《颂》共有40篇,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大体上是祭歌、赞美诗,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乐章,旨在歌颂祖先的丰功伟绩和鬼神的巨大威灵。一般说来,《颂》的文学价值不太高,但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下面是几个精彩篇章的简介。

《周南·关睢》:是一首千古传唱的优美情歌,最为人们熟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四句不知促成了世间多少美好姻缘。它描写一个青年男子思恋一个美丽的女子,相思之苦使他彻夜不眠,一闭上眼就会浮现出她在河边采菜时的优美身姿。于是他脱口而出,将对女子的爱慕之情化为一曲婉转悠扬的歌来表达他的真情。千百年来,这首诗不知撩动了多少少女的芳心。

《召南·摽有梅》:表现了待嫁女子因尚无配偶而唯恐耽误青春的心理。余冠英先生译作:“梅子纷纷落地,还有七分在树。有心求我的小伙子,好日子休要耽误……”诗分三章,表现女子一天比一天更迫切的期望。

《邶风·静女》:写男女情人的幽会,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显示了青年男女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首先以一个小伙子的口吻说:“静女”约他到城角幽会,却躲着不露面,急得他抓耳挠腮。见到面后,“静女”送给他一株白茅草,非常好看。之所以觉得好看,是因为这是“静女”送他的。

《伐檀》与《硕鼠》反映了这一时代人民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人民的不满、怨愤和反抗情绪。

【作品赏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积淀了丰厚的上古文化内涵,具有不朽的诗史意义;开创了中国诗歌关怀现世、注重民生疾苦、再现普通民众思想情感的诗歌之路;它的赋比兴手法更是后世诗歌艺术表现的基本法则。《诗经》标志着中国文学史的光辉起点,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源头。

2.《左传》

【点击作者】《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官左丘明所撰。它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西汉时称《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情节浓缩】全书共30卷,按鲁国13位国君在位的顺序分年记史,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悼公四十年(前454年),共记载了269年的史实,计18万余字,内容十分丰富,是一部史实叙述甚为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书中比较系统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周王朝及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所发生的事件,比如聘问、会盟、征伐、搜狩、城筑、婚丧、篡弑、族灭、出亡等。下面介绍《左传》中三个较为有名的故事。

《郑伯克段于鄢》:郑国国君的妻子武姜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就是后来的郑庄公,老二是共叔段。因生庄公时难产,所以姜氏憎恨庄公,而宠爱共叔段。姜氏想让共叔段继承皇位,可是郑武公不答应。郑武公去世后,郑庄公即位。姜氏就乘机要求把“京”这个地方封给共叔段,庄公答应了。共叔段不断在京地扩大自己的势力和规模。庄公的臣子们屡次劝庄公警惕,庄公只是静观事态发展,并认为共叔段不义之事做多了,只能自取灭亡。

共叔段果然偷袭国都。姜氏准备开城迎接。庄公此时才决定讨伐共叔段。京地的人民不听共叔段的号令,共叔段没有办法只好逃亡,在庄公的紧追下,最后走投无路,自杀身亡。

庄公怨恨姜氏有偏心,就把她安排在城颍住,并发誓与母亲不到黄泉永不见面。不久,庄公又后悔了。有个叫颍考叔的人看到后,就对庄公说,若是掘地见水,在地道中相见,谁能说这不是“黄泉相见”呢?于是,庄公就听从了他的意见,与母亲在挖好的一条通往泉水的隧道中见了面,从此恢复了母子感情。

《曹刿论战》:鲁庄公十年,齐桓公为了报一箭之仇,以强凌弱,发兵攻打鲁国。曹刿向鲁庄公请战,他认为根据鲁国的政治环境和民心向背可以作战。于是,曹刿和鲁庄公一起去往长勺跟齐军会战。

在战场上,庄公要擂鼓进军,曹刿认为不可。齐国军队三次擂鼓进攻后,曹刿方下令击鼓进军,齐军大败而逃。这时庄公要乘胜追击,曹刿又阻止。他下车来仔细观看齐军的车辙,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瞭望齐国军队,才下令追击齐军。

打完胜仗后,庄公问曹刿为什么要那样指挥。曹刿说:“打仗最重要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士气最旺盛;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已经减退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快没有了。而这时我军擂鼓进军,士气最旺,所以可以打败他们。齐国是个大国,追击时恐怕有埋伏,但是当我看到他们的车辙一片混乱,看见他们的军旗也倒了,所以才请您下令追击。”

【作品赏析】《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主要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错综复杂的角逐,深刻地揭示了社会内部的变革及其趋向。它叙事完整、繁简适当,体现了高超的记事能力。在叙事中又着重写人,让人物在历史的矛盾冲突中呈现出不同的性格;通过故事性、戏剧性的细节描写,揭示人物的面貌,对后世史学、文学皆有重要影响,是我国古代史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

3.《论语》

【点击作者】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与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一部书,大约编订于战国初期。

【情节浓缩】《论语》内容相当广泛,涉及到哲学、政治、文学、教育、伦理等,是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全书20篇、498章。其中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1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1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

《论语》融政治、道德与教育为一体,中心是做人的道理,其中包含了许多有普遍意义的原则。孔子强调,道德与行政不同,单纯依靠刑罚和行政手段不行,百姓慑于刑罚,不敢做坏事,却也不会有知耻之心;只有实行德治,才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自觉不做坏事。他提出了正人先正己、先富后教、取信于民等重要原则。

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在《卫灵公第十五》中,孔子对子贡说:“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非也,予一以贯之。”这个“一”,佛家叫“佛”,道家叫“道”,儒家则称为“仁”。

在仁学中,孔子一方面倡导爱人、匹夫不可夺志,提倡独立的人格精神;另一方面又要求以仁为己任,见利思义,见义勇为,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提出了一种把个人人格与社会责任、社会义务相统一的人生观。

在人我关系上,他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的原则;提出了孝、悌、忠、信、恭、宽、敏、惠、勇、直等一系列道德规范;还特别强调“为仁由己”,启发每个人的自觉道德精神,提出了不少重要的修养方法;并且论证了道德思想与礼仪规范的关系,要求人们仁礼兼备、文质彬彬。

在教育方面,孔子提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启发式教学等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中国教育和文化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与4位弟子课余闲谈,孔子让他们各谈志向。急性子的子路抢先谈。他的志向蛮有气魄,孔子微微一笑。细心的冉求说起话来谨慎谦虚。轮到颇有外交官风度的公西华,一开口果真是外交官的口吻:“非曰能之,愿学焉……”。三人情态声口各异,在一边悠然鼓瑟的曾皙拨完最后一音,起身不慌不忙地回答:“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睿,咏而归。”清雅从容的曾皙说出了老师的心声,孔子喟然感叹:“吾与点也!”这样的讨论、这样的教育犹如春风化雨、怡人性情。

【作品赏析】《论语》是语录体著作,语言简明、质朴、精确,有许多句子闪烁着智慧的光辉,耐人寻味,并成为格言流传于后世。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作“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不朽价值。

4.《大学》

【点击作者】《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由曾子记录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情节浓缩】《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亲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

【作品赏析】《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5.《中庸》

【点击作者】《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实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情节浓缩】北宋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朱熹又作《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宋、元以后,《中庸》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庸》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郑玄注:“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

《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中庸》要人们贯彻孔门相传的“忠恕之道”,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正是孔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的发挥,要求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合于“中庸之道”。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作品赏析】《中庸》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6.《尚书》

【点击作者】这部书的写作和编辑年代、作者已很难确定,但在汉代以前就已又了定本。据说孔子曾经编纂过《尚书》,而不少人认为这个说法不可靠。

【情节浓缩】《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最早时它被称为《书》,到了汉代被叫做《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汉代以后,《尚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所以又叫做《书经》。

《尚书》所记载的历史,上起传说中的尧虞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历史约1500多年。它的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军臣谈话记录,由此可以推断作者很可能是史官。《尚书》作为我国最早的政事史料汇编,记载了虞、夏商、周的许多重要史实,真实的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天文、地理、哲学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对后世产生过重要影响,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珍贵史料。

《尚书》用散文写成,按朝代编排,分成《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它大致有四种体式:一是“典”,主要记载当时的典章制度;二是“训诰”,包括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和祭神的祷告辞;三是“誓”,记录了君王和诸侯的誓众辞;四是“命”,记载了帝王任命官员、赏赐诸侯的册命。《尚书》使用的语言、词汇比较古老,因而较难读懂。

流传至今的《尚书》包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两部分。《今文尚书》共二十八篇,《古文尚书》共二十五篇。从唐代以来,人们把《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混编在一起。后来经过明、清两代的一些学者考证、辨析,确认相传由汉代孔安国传下来的二十五篇《古文尚书》和孔安国写的《尚书传》是伪造的,因此被称为《伪古文尚书》和《尚书伪孔传》。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已成为定论。

现存二十八篇《今文尚书》传说是秦、汉之际的博士伏生传下来的,用当时的文字写成,所以叫做《今文尚书》(《古文尚书》用古代文字写成)。其中《虞夏书》四篇,《商书》五篇,《周书》十九篇。

【作品赏析】《尚书》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一部历史文献,是中国儒家经典中的“五经”中最重要的一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神圣的地位与重大影响。荀子称它为“政事之纪”(《劝学》),司马迁也说《尚书》是“记先生王之事,故长于政”(《太史公自序》)。它也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从政为官,治学做人所必修的课程。

7.《山海经》

【点击作者】《山海经》一书的作者和成书时间都还未确定。过去传为禹、益所作,现代多数学者认为,它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到西汉刘歆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其中许多内容可能来自口头传说。

【情节浓缩】《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

《山海经》大致可分为《山经》、《海经》、《大荒经》三部分。《山经》主要介绍山脉等自然地理资源,《海经》、《大荒经》主要都是神话传说。《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等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早已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

《山海经》的今传本为18卷,其中《山经》(又称《五藏山经》)5卷,包括《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海内经》、《海外经》8卷。《大荒经》及《海内经》5卷。

《山海经》中最具有地理价值的部分《五藏山经》,是全书中最为平实雅正,从形式至内容都以叙述各地山川物产为主,尽管也杂有神话,但比例不大,无疑是一部早期地理书。

《山海经》记载的山川比早些时代《禹贡》丰富,其记载山岳共15000字,其篇幅之长,相当于《禹贡》导山部分的14倍。《禹贡》所记山岳仅4列,而《山经》则发展成26列。

【作品赏析】《山海经》在地理学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作者以《中山经》所在地区为世界的中心,这在科学发展的今天来看似乎是天真可笑的,但在2000多年前《山海经》的作者已认为世界不是不可知的,而是可以认识的,世界是有极限的,是可以测量出的,这在研究地理学史上是极为珍贵的资料。

8.《黄帝内经》

【点击作者】它是一部由战国至两汉时期许多不同时代的医家,搜集当时医学成果,分别整理加工和补充成篇后,汇集而成的医学总集。

【情节浓缩】《黄帝内经》是一部集医理、医论、医方于一体的综合性著作,它采用了对话的形式,以黄帝和上古几位著名医学先知歧伯等人相互问答医学知识的形式,阐述了重要的医学理论。这一著作是战国至两汉时期集多人的力量,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完成的,可以说汇集了当时中医界优秀理论的“百家之言”。其后,《黄帝内经》就被历代医家视作了无上的经典,成为从古至今中医学不可背离的“立医之本”。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各九卷,每卷九篇,合为162篇。从整体上看,其理论的来源不外乎“阴阳五行”和“整体观念”两大基本内容。天地浑然一体,顿分阴阳两极,又化生出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行实际上就是用自然界的五种基本物质来取类比象的一种思维方法。比如“木”,我们见到的木头可以钻木取火,烧火也用木柴,而它又生长在土地上,因此就有了木生火、木克土的生克关系。然后,先知们又把自然界和人体的一切事物归到阴阳合五行的体系当中。例如,升为阳、降为阴,热为阳、寒为阴,人体的背为阳、腹为阴等归类于阴阳;酸苦甘辛咸五味、肝心脾肺肾五脏、东南西北中五方、目舌口鼻耳五官等归类于五行,让万物都有所属,也互相依赖,相互制约。整体观也由此体现了出来:自然界本身存在各种阴阳转化的关系和生克制化的关系,自然界就是一个整体;人身各部分与自然界密切相关,人与自然又是一个整体;同样。人体自身的各脏腑气血之间互相联系,牵一发而动全局,也是一个整体。几千年来,显著的临床疗效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这种思维方式和哲学观进行了无数次的验证,充分证实了这一理论体系的合理性、超越性和极高的实用价值。

同时,《黄帝内经》还对中医学的致病因素、诊断方法、治法治则、预防养生、运气学说、脏腑经络、针刺方药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洋洋洒洒几十万言,可谓中医史上一大壮举。对于所有学习和研究中医的人来说,它既是初学者必不可少的指路石,又是对中医学家的理论和临床有着重大指导意义的医学宝典,同时,也是研究古代哲学的专家们不敢轻视的思想学巨著。

【作品赏析】《黄帝内经》是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具体应用和良好诠释,其哲学思想令世人感到荡气回肠。这部医学著作在其他很多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学术水平,令人叹为观止。

9.《周易》

【点击作者】《周易》成书于何时,作于何人,迄今尚无定论。从其内容看,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成书时间当不晚于战国。

【情节浓缩】《周易》是中华文明史上一部内涵精深、影响广泛、流传久远的典籍,有“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之称。几千年来,《周易》以其外在的魅力(奇特的结构形式和抽象的符号显示),以及博大精深的内涵(千古永辉的义理和复杂神奇的运算机制),吸引着人们在各个领域对其进行研究和应用,形成了庞大的易学研究体系。

《周易》一书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构成,从总体上看它是一部指导人们和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著作。其中,《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结果进行高度总结概括后而形成的。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易传》则是对《易经》进行解说,用来阐发义理的哲学典籍。

《周易》历数千年沧桑,已成为中华文化之根,《周易》的品格和精神深藏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中。易道讲究阴阳相济、刚柔有应,提倡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作品赏析】《周易》一书相当广泛地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结构以及生活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心理结构等。它与儒、道、墨、法、名、阴阳各家思想体系的形成,有密切的联系。

10.《孙子兵法》

【点击作者】孙武,春秋末年吴国名将,字长卿,齐国乐安人(今山东东营市广饶县)。孙武在世时适逢齐乱,遂奔吴国,潜心钻研兵法,著成《孙子兵法》一书,被后世尊为“兵圣”。

【情节浓缩】《孙子兵法》全书共13章,分别论证了“计”、“作战”、“谋攻”、“军形”等问题,对当时的战争经验作了充分总结,提出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命题:

其一,《孙子兵法》首次对战争的致胜条件进行了全面论述,如《计篇》中指出“道、天、地、将、法”五大致胜因素。其中“道”指的是政治策略;“天”指的是天气条件;“地”指的是环境、地形;“将”指的是将帅才能;“法”指的是部队纪律与训练。在这五大因素中,孙武特别强调“道”的作用,主张军事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而完善的政治是军队获胜的根本。

其二,孙武在《孙子兵法》中还提出了许多著名的军事命题,其中许多已成为成语,至今广泛流传。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等,这些问题反映了战争的一般规律,不仅为中国历代兵家所重视,也为各国军事家所重视。

其三,在大战略上,孙子主张“必于全争于天下”,他所谓的“全”,包括谋略、外交、军事等多方面。孙武并不推崇盲目地炫耀武力,认为这样会过早地暴露己方实力。在《谋攻篇》中他指出,不经过战斗便能使敌手屈服的谋略,才是真正的“善之善”。

其四,在具体的战术学角度,孙子主张速战速决,这与其在战略学方面不主张轻举妄动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如《作战篇》中,孙子指出持久的战争必然会对社会生产力造成破坏,而虚耗兵力本身便是败亡之道,故用兵贵在神速,惟如此,才能使其不与其政治目的相冲突,在最大程度上免除战争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下面是《孙子兵法》几个主要章节的简单介绍:

《虚实篇》:孙子指出,要通过分析判断来了解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得失;要通过观察敌军来认识敌人的活动规律;要通过佯装示形来掌握制敌于死地的关键所在;要通过战斗侦察来掌握敌人兵力的虚实强弱。伪装佯动运用到绝妙的地步,就可不显示出任何形迹,这样,敌人对我们也就束手无策了。

用兵的规律就好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所以,用兵打仗没有固定刻板的模式,就像水的流动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够根据敌情变化而克敌制胜,就叫做用兵如神。

《形篇》:孙子指出,兵法的基本原则有五条: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其核心就是要创造条件,对敌构成以“镒”称“铢”那样的绝对优势。这样,就能如同在万丈悬崖决开山涧的积水一样,在战斗中所向披靡、势不可挡。这就是军事实力的“形”,也是实现“自保而全胜”战略意图的物质前提。

【作品赏析】《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兵学的杰出代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精博深邃。该书自问世以来,对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极其深远,被尊奉为“百世兵家之师”。直到今天,《孙子兵法》的许多合理内核仍然闪烁着真理的光泽,对现代军事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11.《老子》

【点击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曾作过周朝守藏室之史。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著有《老子》五千言,后世道教将他尊奉为祖师。

【情节浓缩】现在通行的《老子》共5000余字,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下篇第一句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因此,后人取上篇的“道”字和下篇的“德”字,将《老子》称为《道德经》。

《老子》一书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以“道”为宇宙的根本,阐述了“道”的本质、特点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

首先,老子提出了“道”的概念。而“道”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它是宇宙唯一的、绝对的物质存在,不会随物的变化而消失,也不会因外在的力量而改变;而其本身不断运动变化,从而产生出天地万物。

其次,“道”是万物的本源,是“万物之母”。其产生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产生万物后,寓于万物,使万物得到营养生长。

第三,“道”是具有规律性的。“道”虽然恍恍惚惚,但它作用于天地万物时,又表现了某种规律,这是人们可以认识和遵循的。老子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相辅相成的、恒常的、规律性的道,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第四,“道”的特性是自然无为。“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以其自身的矛盾运动、不靠外在其他的原因,永恒地运动变化着,以其自然而然的状态为依据,不对万物干预,让万物顺应自然。按“道”办事的人,只是依照万物自然的状态去发展。是辅助,而不是约束和强制,这就是“无为”。

第五,主张致虚守静,柔弱不争。老子认为,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的,这“虚”状的东西,呈现为“静”态,它的作用是无尽的。“弱者道之用”,它希望避开世间的纷争,保持内心的平静,回到虚静状态中。所以道家隐居山川,与世无争。

下面是《老子》几章精彩简介:

第二章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通过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存在都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阐明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确立了对立统一的永恒的、普遍的法则。并且老子还提出了“无为”的观点。即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帮助人们寻找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客观发展的规律。他以圣人为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是强作妄为。

第十七章体现了老子的政治思想主张,他把统治者按不同情况分为四种:其中最好的统治者是人民不知道他的存在,最坏的统治者是被人民所轻侮,处于中间状况的统治者是被老百姓亲近并称赞,或者是被老百姓畏惧的。老子理想中的政治状况是:统治者要讲诚信,他悠闲自在,很少发号施令,政府只是服从于人民的工具而已,政治权力丝毫不得逼临于人民身上,即人民和政府相安无事,各自过着安闲自适的生活。当然,这只是老子的主观愿望,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政治幻想。

【作品赏析】《老子》是一部以政治为中心的哲理著作,也牵涉个人立身处世的准则。但书中把两者和自然性的宇宙本质——“道”联系起来,所以“形而上”的特征很强。

《老子》的文体,既非如《论语》那样的语录,也非一般意义上的“文章”。它的语言无所修饰,但所包含的道理玄奥而深刻,常常揭示出事物向其反面转化、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断转变的规则,以及从反面取胜的途径,反映出中国先秦时代哲学思想的透彻性。一位美国学者预言说,中国的《老子》将是未来大同世界家喻户晓的一部书。

12.《墨子》

【点击作者】墨子(约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名翟,春秋末战国初鲁国人,原是手工工匠,善于制造守城器械等,学过儒学,后创墨家学派。《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

【情节浓缩】《墨子》原有71篇,现存33篇,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墨子》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兼爱非攻。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第二,天志明鬼。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它不仅决定自然界星辰、四时、寒暑等的运动变化,还对人世间的政治起支配作用。因“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对于鬼神,墨子不仅坚信其有,而且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也会赏善罚暴。

第三,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他还认为上面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尚贤是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他特别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

第四,节用。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君主、贵族都应像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而且要求墨徒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

下面是非常有名的《墨子·公输》一篇的简介:

工匠公输般,为楚国制造了一种称为用于攻打敌国城墙门的兵器云梯,云梯造好之后,楚国将准备攻打宋国。

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后,来拜见公输般,希望能够阻止这场战争。但是公输般却说他已经答应了楚王。

墨子又拜见楚惠王:“楚国土地很大,方圆五千里,地大物博;宋国土地不过五百里,土地并不好,物产也不丰富。大王为什么有了华贵的车马,还要去偷人家的破车呢?为什么要扔了自己绣花绸袍,去偷人家的一件旧短褂子呢?”

楚惠王虽然觉得墨子说得有道理,但是不肯放弃攻宋国的打算。公输般也认为用云梯攻城很有把握。

墨子不慌不忙地说:“你能攻,我能守,你也占不了便宜。”楚王为他们准备了道具,包括城墙、守城的器械、云梯及其他攻城的兵器。公输般模拟攻打宋国的城墙,结果任由他多次改变攻城的战术,都被墨子抵挡住了,公输般攻城的器械用完了,墨子守城的方法还有余。

此时,公输般想杀了墨子,但墨子说他已将守城方法传给了弟子,即使杀了他,也不能攻入宋国的城门。

楚惠王听了墨子一番话,又亲自看到墨子守城的本领,知道要打胜宋国没有希望,只好决定不进攻宋国了。

【作品赏析】《墨子》内容广博,较多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由于墨子的倡导和启蒙,墨家养成了重逻辑的传统,并由后期墨家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逻辑学的体系。墨子的哲学思想反映了从宗法奴隶制下解放出来的小生产者阶层的二重性,他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为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其神秘主义的糟粕也为秦汉以后的神学目的论者所吸收和利用,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13.《孟子》

【点击作者】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城市)人。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由于他景仰并弘扬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儒家的又一大名师,被后世尊为“亚圣”。与其弟子一起著有《孟子》七篇。

【情节浓缩】《孟子》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7篇。其思想的核心是性善论,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其仁政学说和修养学说。战国时期,人性问题成为百家争鸣中的重要问题。孟子在与各种人性学说的争论中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人都有天赋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是人与禽兽的区别之所在,也是仁、义、礼、智等善的萌芽,而恶则是后天受到外界影响而产生的。孟子强调,天赋的善性是人所共有的,在这点上,尧、舜与人同,人皆可以为尧、舜;只要自觉努力,任何人都可以成为道德完善的圣人。孟子大力提倡自觉修养,反对自暴自弃。

孟子还认为,尽心、知性就可以知天,知天的途径就是修养心性。据此,就把“天”落实到人的心性上来,这样,对于天,不必去祈祷、占卜,不必外求。孟子的这些思想鼓励了人们进行道德修养的主体自觉性,同时也阻断了中国文化向宗教方面发展的道路,对于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其仁政学说中,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著名论点,进一步发挥了民本思想。他认为,在政治生活中民众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君应该以民的意志为标准来任免或处罚官吏。他劝告当时的各国统治者,要想取得天下,关键在于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西周以来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了得民心,孟子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措施,并且认为,保证百姓的温饱是进行道德教化的重要基础。

在修养方面,孟子强调人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自觉精神,明确提出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因此在生与义二者不可得兼的时候要“舍生取义”;提出了要养浩然之气,培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自觉接受艰难困苦的磨炼等极有价值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寡人之于国也》篇中,梁惠王向孟子请教治国保民的良策,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单靠小恩小惠是不能奏效的,接着就阐述了他的“王道”、“仁政”主张。“仁政”的具体内容,包括发展农业生产、保障人民生活、注重礼义教化、反对贵族奢侈等,这些当然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提出的,但在战乱不止、民不聊生的当时,多少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孟子用一个通俗贴切的比喻将梁惠王推入两难困境,不仅借机陈述了“王道”、“仁政”的实施方案,又不动声色地指责了梁惠王推卸责任的行为,迫使梁惠王不得不承认他的观点。此种论证方法应该说非常巧妙。

【作品赏析】《孟子》主要记述了孟子的言行。它善用比喻的方法说明道理,语言形象生动,议论雄辩有力,是先秦诸子作品中杰出的散文著作。它不像《论语》那样以简约、含蓄取胜,而是言辞犀利、感情充沛、富于论辩性,不仅表现了一个思想家机敏的辩才,而且文章也写得曲折尽情、酣畅透辟。此种风格对后代散文的发展影响深远,如贾谊、韩愈、苏洵等著名散文家,他们说理的痛切、感情的激烈、气势的奔放、词锋的锐利,都吸取了《孟子》的长处。

14.《庄子》

【点击作者】庄子(约公元前369~约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蒙城(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著有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

【情节浓缩】《庄子》现存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作,外篇、杂篇是庄周弟子及后学所作。《庄子》是庄子学派的著述总集,道家的重要典籍。

庄周的思想是以老子为依归的。但《老子》的中心是阐述自然无为的政治哲学,而《庄子》的中心则是探求个人在沉重黑暗的社会中如何实现自我解脱和自我保全的方法。在作者看来,最理想的社会是上古的混沌状态,一切人为的制度和文化措施都违逆人的天性,因而是毫无价值的。

对于人生,《庄子》强调“全性保真”,舍弃任何世俗的知识和名誉地位,以追求与宇宙的抽象本质——“道”化为一体,从而达到绝对的和完美的精神自由,即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对现实有深刻的认识和尖锐的批判,他主张“无为而治”,这可以说是最早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庄子不同于其他人只是从统治者的残暴来看问题,他更为透彻地指出,一切社会的礼法制度、道德准则,本质上只是维护统治的工具。

《庄子》中的名篇《逍遥游》开头对“鲲鹏”的描绘:“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充分显示了鲲鹏冲破一切网罗的意志,作者借此表现出了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精神。

下面再举一个《庄子》里有一个有名的故事——“濠梁之辩”。

庄子和朋友惠子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

庄子看着水里的游鱼,说:“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无疑也没法知道鱼是不是快乐。”

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问‘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这就表明你已经肯定了我知道鱼的快乐了。”

这个故事很有名,受到了古今中外读者的欣赏。他们的辩论究竟谁是谁非,谁输谁赢,历来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从逻辑上说,似乎惠施占了上风,因为人和鱼是不同类的,人怎么知道鱼的心理呢?但从审美体验上说,庄子也是有道理的,任何动物的动作、表情,痛苦或快乐,人是可以凭观察体验到的。

【作品赏析】《庄子》一书多用寓言来说明哲理,文字优美,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文章结构也很奇特。看起来并不严密,常常突兀而来,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变化无端,有时似乎不相关,任意跳荡起落,但思想却能一线贯穿。句式也富于变化,或顺或倒,或长或短,更加之词汇丰富,描写细致,又常常不规则地押韵,显得极有表现力,极有独创性。后代文人在思想上、文学风格、文章体制、写作技巧上颇受《庄子》的影响。

15.《荀子》

【点击作者】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名况,号卿,赵国(在今安泽一带)人。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曾游学于齐,后去楚,春申君任为兰陵令。死于楚国。《荀子》为后人编订而成。

【情节浓缩】《荀子》共32篇,全书体系完整,内容涉及政治、哲学、军事、教育、典章制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主要观点如下:

1.荀子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功能,认为学习对人是至关重要的,“学不能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在《劝学》中,作者从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论述了为学的意义、目的和方法等问题,强调勤学、专一、礼法、良师益友的作用。

他认为教育决定了人后天的成长,知识和德性修养是通过积累而成的。此外,荀子还认为学无止境、后来者居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强调“学”的目的就在于“为”,“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2.荀子在《天论》中指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具有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性,人世间的祸福、吉凶、贫富、治乱完全取决于人们自身的行为。因此,他主张从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规律性出发,去驾驭自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迷信天命、无所作为。荀子的这一系列富于唯物论性质的思想,在先秦诸子关于天道观的争辩中独树一帜,高扬了理性的精神,因此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3.荀子在《解蔽》中指出,世界是可知的,它通过人的形体机能而进行。认识的过程是通过“天官”(感官)接触外界事物,再由“天君”(思维器官)进行理性的加工(“征知”),即主客体相结合。

但是,他认为人们认识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是一大“蔽”,若要解蔽就须“知道”,“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主张认识事物要虚心、专心、静心,以达到主观上的大清明境界。

4.荀子在《性恶》中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如果任人顺性发展,人与人之间就会互相争夺,使社会陷入混乱;必须由圣人制定礼义,进行教化,才能使人转而为善,使社会正常安定。所以,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而善则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善不是性,而是“伪”。他与孟子一样,也肯定人人都可以经过自己的努力而成善成圣,只是成善成圣的途径与孟子所说的不同。他不是强调尽心知性,而强调学习、积累和“注错习俗”,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来给人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5.《礼论》中“礼”的思想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观念。荀子提出,“礼”是“先王”为了调节人们的欲望、避免战乱而制定出来的“度量分界”。荀子认为,“礼”的内容虽包含“事生”、“送死”、“祭祀”、“师旅”等等,实质不外乎“养”(“养人之欲”)和“制”(“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强调,“礼”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和治国的根本,即“人道之极”,同时也是至高无上、永恒存在的最高原则。

【作品赏析】《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16.《韩非子》

【点击作者】韩非(约公元前280~公元前233)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他出身韩国贵族,是荀子的学生、战国后期重要的法家代表人物。因建议韩王变法未见用,著《孤愤》、《五蠹》、《说难》等,受到秦王的重视,被邀出使秦国。后被李斯陷害,自杀于狱中。

【情节浓缩】《韩非子》共55篇。韩非思想的主体是政治思想,他倡导一种纯粹的君主独裁论,也就是古人称道的“帝王之学”。具体地说,就是法、术、势兼治的专制论。

韩非所说的法,是一种法律条令。作为君主统治臣民的工具,落到实处,就是两种手段:刑与德即罚与赏。他强调要厚赏重罚、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他举例道:卫嗣君时,一个罪犯逃到了别国,卫君想方设法务求归案法办,即使割地赔城都在所不惜。这种维护法治的严肃精神至今令人叹服。

韩非子在《五蠹》中指出:学者(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刺客)、患御者(逃避兵役的人)、商工之民(商人和手工业者),以上五种人是腐蚀国家的蛀虫,应予以清除,以便更好地推行法治。

韩非所讲的术,是君主对臣下的统治手段,是藏于君主胸中的心计。他煞费苦心地考察与研究了奸臣的各种行径,并给君主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防治手段。他认为要想办法做到“有功则君有其贤,有过则臣任其罪”,即君主行事要叫人捉摸不透,让群臣感到高深莫测,把一切功劳归于自己,将一切错误推给臣下。要做到这样,就必须察奸、识奸、治奸、防奸,于是他归纳出“八经”、“八奸”、“备内”、“三守”、“用人”、“南面”等一系列政治权谋,目光从层层官吏一直扫射到帝王后妃、夫人、嫡子,其大胆、犀利、露骨,令人惊叹。他所记下的权术,其中有很多都是非常卑污的,对这些政治权谋作如此深入的研讨,并进行如此赤裸裸的描述,在古今中外的典籍中是十分罕见的。

韩非所说的势,即指权势、统治权。法和术的实施前提是大权在握,法和术的实施结果是大权握得更紧。以上种种对充满野心和统治欲的政治家来说,无疑极具诱惑力,因而也有人指责这“完全是一种法西斯式的理论”。综观历史,在事实上,中国古代各种学术思想的实际政治效应和操作手段实在没有超过韩非的。

韩非对中国人另一个重大的贡献是他在中国逻辑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矛盾之说”,给矛盾律提供了正式的称号。他的这一创见,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与称道。

《韩非子》又为我们保留、记录了先秦的许多史事、传说、寓言、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伦理、民俗、技艺、医术,甚至儿童嬉戏都在搜罗之列,而与之相关的词语也渐渐积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流传至今。如《韩非子·五蠹》记载《守株待兔》的故事:宋国有个种庄稼的人,一天在田里干活,忽然看到有只野兔从远处奔过来,撞在田里的一个树桩上,折断头颈死了。第二天,农夫再也不下田干活了。他就坐在那个树桩边,希望还能有野兔撞树桩而死。可是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农夫再也没有等到第二只撞树桩的野兔,自己却成了宋国人的笑柄。

【作品赏析】韩非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先秦法家思想,还吸取了诸子百家之长,建立起了自己的一个理论体系。其思想主张符合新兴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反映了新兴的统治阶级夺取和巩固政权的要求,是与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的、具有进步思想性的散文集。

《韩非子》中不但以其锋利深刻的思想光芒照耀千古,它的文学价值也相当高,郭沫若曾将它视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之一。他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是各有千秋”。

17.《楚辞》

【点击作者】《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一批诗人以“楚辞”体写成的诗作总集,由西汉刘向收集整理而成,包括屈原、宋玉、淮南小山、东方朔等人的作品十六卷。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是我国古代第一位爱国诗人。

【情节浓缩】《楚辞》中可以确定由屈原所作的诗歌有8卷25篇,即:《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卜居》、《渔父》。这些作品都是屈原卓越的艺术才能与浪漫、神秘、丰富多彩的楚文化尤其是楚民间文化相融合的结果,具有“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特点。

以下是对几篇主要篇章内容的介绍。

《离骚》题目的意思是遭遇忧患,也有人解释为牢骚。它是《楚辞》中最重要的作品,经常被用作《楚辞》的代名词。全诗共373句、2490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最长的政治抒情诗。全诗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诗人首先自叙家世生平,从学识、才能、修养、品质等方面谈起,他勤勉不懈地追求自我修养,希望引导君王,兴盛国家,实现“美政”的理想。但由于“党人”的谗害和君王的动摇多变,使自己蒙冤受屈。在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下,屈原表示要坚守高尚的情操,宁折不屈。第二部分作者借助幻想境界,上天下地,时而大声疾呼,时而娓娓叙述,深刻地表达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以及追求失败后的痛苦心情。第三部分诗人向神灵请求指示道路,并听从神灵的意见去楚远游,但终不忍离开祖国,并表示以死殉国,充分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

《山鬼》是《九歌》中最美丽的一篇。在朦胧的深山幽曲处,美丽的山鬼闪现了一下,她披萝带荔,乘豹从狸,含情带笑,以山中女神特有的风韵神采出场了。匆匆赴约的路上她没忘记折一枝香花给自己的情人,还自我埋怨别误了幽会。她带着最热切的期待和渴望来到相约的地方,登山眺望,急切找寻着情人。忽然间,浓云昼暗、东风飘雨袭来,但痴情的山鬼仍苦苦等待,幻想着相会场景,又感叹年华易逝、青春难再!徘徊,徘徊,等待,等待,半信半疑的幽怨与暮色一起渐浓渐重,情人还是没有来,夜雨滂沱,猿狖哀鸣,风声飒飒,树叶萧萧,山鬼一片痴情却未得到应有回报,她陷入了深深的思恋与惆怅中。

《天问》是一首奇特的长篇抒情诗。天问就是问天的意思,诗人在这首长诗中大约提出了170多个问题,关系到天地形成、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近代及当代的政治等方面内容。诗的主题思想是通过问天,提出了宇宙自然和历史社会的各种问题,企图探索自然现象、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讽喻。因此,这首诗体现着诗人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

《九章》是诗人所作的一组抒情诗歌的总称,共9篇,都是屈原流放于江南时所作,但并非出于一时一地,各篇的艺术风格和成就也不一律。

【作品赏析】屈原作品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变化多端、热情奔放、雄奇瑰丽,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屈原是我国浪漫主义诗人之祖。《楚辞》更是开中国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和浪漫主义艺术创作精神的先河。它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发展到一定的艺术高度。其中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篇政治抒情诗,鲁迅曾称赞屈原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世人称《楚辞》为“骚体诗”,并与《诗经》并称“诗骚”。

18.《战国策》

【点击作者】《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国别体历史著作,作者不明。主要记述了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二百十多年(公元前452~公元前216年)。大概是秦汉间文人杂采各国史料编纂而成。后来西汉时刘向重加整理,定名为《战国策》。

【情节浓缩】《战国策》共33篇,其基本内容是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它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

春秋以来,长期分裂战乱,人民无不渴望解甲息兵,恢复和平统一的生活。诸侯中的强大者,都想“并天下,凌万乘”。所以战国末年,秦、齐二国皆各自称帝。由于社会变革的影响,秦国变法以致富强,打破了六国均势的局面。从此以后,秦以新兴力量向外扩张,企图蚕食诸侯、统一海内,引起了各国间的复杂矛盾和斗争。在这种情况下,诸侯间的胜负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武力,但也取决于谋臣、策士的胜算和纵横势力的消长。所谓“横成则秦帝,纵成则楚王”,那就是说胜负的最后关键并不完全取决于军事,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政治的巧妙运用。这时候,春秋时代所讲的礼法信义,不得不变为权谋谲诈;从容辞令的行人,不得不变为善谈雄辩的说士。所以,《战国策》中所载一切攻守和战之计、钩心斗角之事,正是这一时代政治斗争的反映。这些谋臣、策士们急功好利、玩弄权术的行为以及耸人听闻、放言无惮的辞令,反映出战国时代的政治大事和各种社会矛盾。

其中非常有名的有“苏秦以连横说秦”的故事。苏秦,家贫,学业有成之后,立志有所作为,于是他用连横之策上奏章十次游说秦惠王,主张扬秦国武力,兼并诸侯,吞灭天下,但是却没有被秦王接受。苏秦得到如此待遇却未“心灰意冷”,反而回到故里,更加勤奋地学习。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头悬梁、锥刺股,刻苦攻读有关兵法、医学、经济和法令等方面的书籍。对当时各国的具体形势作了充分的研究。

当时,列国之中,齐、楚、燕、韩、赵、魏、秦最为强盛,而七国之中又首推秦国最强。于是,苏秦经过反复思考,初步形成了一个促成六国结盟以共同对抗秦国的战略思想,即“合纵”。于是,他改用合纵之策游说赵王。他对赵王说,秦国强大,早就有入侵中原之念。凭各国的实力,都难以单独抵抗强秦,如若各国都争相讨好秦国,将来势必被秦国各个击破。若各国联合,则“地五倍、兵十倍于秦”,攻一国而各国援助,则秦虽强,亦不敢轻举妄动,各国亦可相安无事。因此,苏秦请赵王出面倡议六国合纵抗秦。赵王当即就采纳了他的建议,并且拜苏秦为相国,派他去游说各国,以订立合纵盟约。苏秦遂又以赵国使者的身份,去其余各国说以利害,并成功地得到各国君主的赞同。

回到赵国之后,被封为武安君。此时,苏秦非常得势,千金、车马任他使用,路上往来威风十足。回到家中,父母对他刮目相看,妻子和嫂子对他俯首帖耳,再也不敢对他轻视了。

【作品赏析】《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此外,《战国策》虽然是历史著作,但它与《左传》、《国语》等有很大的不同。因为书中有许多记载,作为史实来看是不可信的。

19.《贾长沙集》

【点击作者】贾谊(公元前200~公元前168),西汉著名的大儒,人称贾生、贾子、贾长沙。代表作有《吊屈原赋》、《鵩鸟赋》。其最为人称道的政论作品是《过秦论》、《治安策》和《论积贮疏》。

【情节浓缩】贾谊年轻时学识渊博,很有抱负,曾针对时弊提出了一套改革政治、法律的主张,但遭到了守旧的贵族和大臣们的打击和诬陷,被迁为长沙王太傅他深为忧伤愤懑。四年后改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自伤未尽大夫之责,经常哭泣,以至郁郁而死,年仅33岁。后人辑他的文章为《贾长沙集》。

以下是精彩的部分章节《过秦论》: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兒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遁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过秦论》总结了秦代兴亡的教训,实则昭汉之过。《陈政事疏》和《论积贮疏》是批评时政之作,提出用“众诸侯而少其力”的办法,巩固中央集权制;要“驱民而归之农”,巩固政权。其文说理透辟,逻辑严密,气势汹涌,词句铿锵有力,对后代散文影响很大。

【作品赏析】贾谊是汉代骚体赋的代表作家,其散文也堪称文采斐然,著名文论家刘勰称其奏疏是“理既切至,辞亦通畅,可谓识大体矣”。

20.《史记》

【点击作者】司马迁(公元前145~约公元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县南)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他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名著《史记》。

【情节浓缩】《史记》纪事的时间,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规模宏大,全书共130篇。按编排顺序,包括“本纪”(历代帝王的传)12篇,“表”(用表格的方式,将历代帝王、诸侯之间的大小事简明扼要地排记)10篇,“书”(典籍、文献)8篇,“世家”(诸侯、贵戚及有重大贡献的将相名臣的历史,《孔子世家》与《陈涉世家》是例外)30篇,“列传”(各个时代各个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不同民族重要历史人物的传记,其中包括最后一篇《太史公自序》)70篇。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的名篇。郑板桥说:“《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其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为最。”下面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项羽参加秦末农民起义,在灭秦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后来在楚汉战争中失败。司马迁不以成败论人,认为项羽在灭秦之后曾一度左右政局、发号施令,因而将他的传记列入本纪,视同帝王,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项羽本纪》记叙了项羽由起兵到灭奏、由楚汉战争到兵败自刎的全过程,歌颂了他的英勇善战和在反秦战争中的不朽功绩,鞭挞了他的残暴不仁和一系列政策上的失误,展示了其必然灭亡的悲剧命运。

“巨鹿之战”是项羽“暴兴”,成为西楚霸王的起点。公元前208年冬,秦军主力击败项梁军,又过河包围了赵都邯郸,气焰嚣张。而被派去救赵的义军主帅宋义,目光短浅、自私自利。项羽果断地杀死宋义,担任了义军的领导。他带领将士们破釜沉舟,誓死抗敌,击溃了秦军主力,奠定了起义军反秦胜利的基础。

“鸿门宴”则是项羽由成功转向失败的关键。当项羽钳制住秦王朝主力战时,刘邦趁秦王朝后方空虚,进入关中,攻下咸阳,并想阻挡项羽入关。项羽进关后,要与刘邦一决雌雄。当时项羽军队有四十万,刘邦只有上万,形势显然对刘邦不利。为此,刘邦假意到鸿门向项羽谢罪,表示自己没有称王的野心。

在酒宴期间,项羽的谋士范增曾多次暗示项羽杀掉刘邦,但是项羽没有同意。项羽的手下项庄舞剑,意在寻找机会杀死刘邦,却又被项羽的叔父项伯所挡。正在危急时,刘邦的随从樊哙在张良的示意下进营,保护刘邦。骄矜粗疏的项羽轻视了敌手,使刘邦借口上茅厕而逃走。范增得知后断言:将来与项羽争夺天下的,一定是刘邦。

“垓下之围”写项羽最后败亡,慷慨别姬,勇敢突围,斩将杀敌,所向披靡,虽刚愎自用,但知愧对江东父老,不肯渡乌江,自刎而死,凄凉悲壮,震撼人心。

【作品赏析】《史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历史巨著,是中国古代三千年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历史的总结。它不同以前史书采用的编年体或国别体,而是采用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这是史学体例上影响极为深远的创举。

同时,《史记》还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把中国的历史散文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史记》的巨大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所给予的高度评价和精辟概括。

21.《汉书》

【点击作者】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班固的父亲班彪是一个史学家,曾作《后传》六十五篇来续补《史记》。《汉书》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

【情节浓缩】《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这一部分,《汉书》常常移用《史记》。但由于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易。

《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食货志》是由《平准书》演变来的,但内容更加丰富了。它有上下两卷,上卷谈“食”,即农业经济状况;下卷论“货”,即商业和货币的情况,是当时的经济专篇。

《汉书》八表中有一篇《古今人表》,从太昊帝记到吴广,有“古”而无“今”,因此引起了后人的讥责。后人非常推崇《汉书》的《百官公卿表》,这篇表首先讲述了秦汉分官设职的情况,各种官职的权限和俸禄的数量,然后用分为十四级、三十四官格的简表,记录汉代公卿大臣的升降迁免。它篇幅不多,却把当时的官僚制度和官僚的变迁清清楚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作品赏析】从思想内容来看,《汉书》不如《史记》。司马迁不完全以孔子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而班固的见识却不及司马迁。但《汉书》开创了断代为史和整齐纪传史的编纂体例,保存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文献,在《史记》的基础上增补了国内外各民族史的资料,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22.《曹操集》

【点击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汉魏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子曹丕称帝后,追谥其为魏武帝。后人将其作品辑为《曹操集》。

【情节浓缩】曹操的诗歌,极受乐府影响,现存的诗歌全是乐府歌辞。这些诗歌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缚,却又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挽歌,曹操却以之悯时悼乱。《步出夏门行》原是感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曲调,曹操却以之抒述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北征归来所见的壮景。

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种: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汉末大乱,曹操又南征北讨,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故多有亲身经验和体会,如《蒿里行》谓汉末战乱的惨象,见百姓悲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故后人谓曹操乐府“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曹操生于官宦,怀有统一之宏图,《短歌行》有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资明。其进取之心亦可见出,如《龟虽寿》言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言己虽至晚年仍不弃雄心壮志。

一代枭雄,纵风光一世,亦有星落殒灭之时。曹操对此也感到无能为力,只有作诗感,无可奈何。如《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伤,《秋胡行》之低沉情绪,《陌上桑》等游仙作品中都可见他的消极情绪。

曹操的诗歌形式是十分创新的。他尤擅写五言体和四言体。《蒿里行》原是杂言,曹操却以五言重写,非常成功。四言诗自《诗经》之后已见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却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传统,以四言诗反映现实,抒发情感。《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均是四言诗之佳作,使四言诗重生而再放异彩。曹操诗文辞简,直抒襟怀,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华美辞藻并不常见,惟形象鲜明,如《观沧海》一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寥寥数笔,即能以辽阔的沧海景象,表现诗人的胸襟,不加润饰。

【作品赏析】曹操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歌,开启了建安文学的新风,也影响到了后来的杜甫、白居易等人。

23.《悲愤诗》

【点击作者】蔡琰(约177~?),字文姬,陈留人。蔡琰之父蔡邕,为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音乐家。有《东都赋》、《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杰作。

【情节浓缩】《悲愤诗》有五言及骚体各一首,写作者自己的悲惨遭遇,也反映了人民在当时战乱中所受的痛苦。以下是五言诗的部分精彩章节: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失意几微间,辄言弊降虏。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作品赏析】蔡文姬的五言《悲愤诗》不光具有极高的思想性,而且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女子创作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4.《曹子建集》

【点击作者】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曹操之子,字子建,封陈王,谥思,后称陈思王,“三曹”之一。主要作品为《曹子建集》,代表作有《野田黄雀行》《七步诗》《洛神赋》等。

【情节浓缩】曹植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死后,明帝曹叡曾为之集录著作百余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30卷,又《列女传颂》1卷、《画赞》5卷。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辑录诗、赋、文共206篇。

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小的,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相传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之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作一首诗,做不成就要杀头。结果曹植应声而出,作了一首《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诗中以萁豆相煎为比喻,控诉曹丕对兄弟们的残酷迫害。取譬生动贴切,感情沉郁愤激。诗人从煮豆的过程中产生诗的联想:豆萁与豆子本是同根所生,而今却成了敌对的双方,一方无情摧残,一方受尽煎熬。诗人由此联想到自身处境,不是也正受同胞兄弟的残酷迫害吗?一个“燃”字,一个“泣”字,形象地刻画出萁豆相煎的情景,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把一方凶残,另一方惨痛的情境,鲜明地表现了出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写豆发出悲愤的控诉,语意双关,揭示题旨,表面上是豆责豆萁,实际上是曹植对曹丕的责问。这两句语意警切,感情愤激,言在此而意在彼,妙在含蓄不露。

【作品赏析】曹植的诗歌辞赋散文艺术成就都很高,堪称“建安之杰”。其诗作以曹丕即位为界,前、后期内容上有很大差异。前期生活优裕,志满意得,为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情调开朗雄健;后期诗作题材广泛,内容深厚,写了一些愤慨不平、暴露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反映人民疾苦的作品,风格沉郁悲壮。

25.《洛神赋》

【点击作者】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曹操之子,字子建,封陈王,谥思,后称陈思王,“三曹”之一。主要作品为《曹子建集》,代表作有《野田黄雀行》《七步诗》《洛神赋》等。

【情节浓缩】对《洛神赋》的思想及艺术成就,前人曾予以极高的评价,最明显的是常把它与屈原的《九歌》和宋玉的《神女》诸赋相提并论。其实,曹植此赋兼二者而有之,它既有《湘君》、《湘夫人》那种浓厚的抒情成分,同时又具宋玉诣赋对女性美的精妙刻画。此外,它的情节完整,手法多变和形式隽永等,又为以前的作品所不及。因此它在历史上有着非常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其中的部分精彩章节: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而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休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

【作品赏析】《洛神赋》抒情优美,富于神话色彩,对后世影响甚大,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人神恋爱的题材在西方文学中屡见不鲜,但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却并不多见。《洛神赋》从人神双方入手,抒写彼此的相慕相恋之情,甚为难得。

26.《阮步兵集》

【点击作者】阮籍(210~263),字嗣宗,三国时期魏陈留尉氏(今河南)人,曾为步兵校尉,魏高贵乡公时官散骑侍郎。他的主要作品是八十二首咏怀诗,格调高昂,在五言诗发展中占重要地位。有《阮步兵集》。

【情节浓缩】阮籍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于散文和辞赋。今存散文九篇,其中最长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传》。另又存赋六篇,其中述志类有《清思赋》、《首阳山赋》;咏物类有《鸠赋》、《狝猴赋》。考《隋书·经籍志》著录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明代张溥辑有《阮步兵集》。

下面是其中的部分精彩诗篇:

《咏怀》(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其四):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春秋非有托,富贵焉常保。清露被皋兰,凝霜沾野草。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

《咏怀诗》(其二):月明星稀,天高气寒。桂旗翠旌,佩玉鸣鸾。濯缨醴泉,被服蕙兰。思从二女,适彼湘沅。灵幽听微,谁观玉颜?灼灼春华,绿叶含丹。日月逝矣,惜尔华繁!

【作品赏析】阮籍透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征、寄托等,藉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27.《嵇中散集》

【点击作者】嵇康(224~263),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字叔夜。谯国铚县人(今安徽宿县西南)。为“竹林七贤”之一。所著有《嵇中散集》,后人辑本,以鲁迅所辑校《嵇康集》最为详备。

【情节浓缩】嵇康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善鼓琴,工书画。在哲学上,他认为“元气陶铄,众生禀焉”,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之说,主张回到自然,厌恶儒家各种人为烦琐礼教。在政治面目上表现为刚肠嫉恶、锋芒毕露。嵇康遭钟会陷害,被司马昭所杀,临刑前,奏《广陵散》一曲,从容赴死。嵇康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文风犀利,泼辣洒脱,他一生勤奋著述,其诗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中有较高地位,“心写心声不失真”是嵇康诗文最突出的特点。

下面选取其中的精彩章节:《答“难养生论”》里的《克五难》:“养生有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虚精散,此五难也。”

【作品赏析】嵇康曾隐居山阴,谈玄说理。在嵇康身上,入世与出世,有着深刻的矛盾。

28.《诗品》

【点击作者】钟嵘,字仲伟,颍川长社(今河南许昌)人,生卒年不详。他在齐梁时代曾作过参军、记室等小官。

【情节浓缩】《诗品》所论的范围主要是五言诗。全书共品评了两汉至梁代的诗人一百二十二人,计有上品十一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七十二人。在《诗品序》里,钟嵘谈到自己对诗的一般看法:“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从这一段话来看,他对诗的看法,一是强调赋和比兴的相济为用,一是强调内在的风力与外在的丹采应同等重视。这和刘勰的看法大体接近,仅仅在对比兴的解释和重视程度上略有不同。

钟嵘论诗有一个重大特色,这就是他善于概括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他概括诗歌风格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着眼:一是论赋比兴,例如说阮籍的诗“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说左思诗“得讽谕之致”;说张华诗“兴托不奇”,是着眼于比兴寄托。二是论风骨和词采,例如说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说刘桢诗“真骨凌霜,高风跨俗,但气过其文,雕润很少”;说张协诗“雄于潘岳,靡于太冲”,“词采葱倩,音韵铿锵”,是风骨和词采相提并论。三是重视诗味,在序里他已经说五言诗“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又说诗应该使人“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反对东晋玄言诗的“淡乎寡味”。四是注意摘引和称道诗中佳句,在序里他曾经摘引“思君如流水”,“高台多悲风”等名句,称为“胜语”;论谢灵运诗,称其“名章迥句,处处间起”;论谢朓诗,称其“奇章秀句,往往警遒”;论曹操诗也说他“甚有悲凉之句”,都是注意奇警秀拔的诗句的例子。除以上四点以外,他还善于运用形容比喻的词语来描绘诗歌的风格特征,例如评范云、丘迟诗说:“范诗清便宛转,如流风回雪;丘诗点缀映媚,如落花依草。”用语非常新鲜贴切。

【作品赏析】钟嵘《诗品》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论诗的著作,对后代诗歌的批评有很大的影响。唐司空图,宋严羽、敖陶孙,明胡应麟,清王士祯、袁枚、洪亮吉等人论诗都在观点上、方法上、或词句形式上受到他不同程度的启发和影响。

29.《论衡》

【点击作者】王充(27~97),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今浙江上虞),东汉著名思想家。著有《论衡》一书。

【情节浓缩】《论衡》一书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现存文章85篇。

东汉时代,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占据主导地位,但与春秋战国时期所不同的是,儒家学说被打上了神秘主义的色彩,掺进了谶纬学说,使儒学变成了“儒术”。而其集大成者并作为“国宪”和经典的是皇帝钦定的《白虎通义》。王充写作《论衡》一书,就是针对这种儒术和神秘主义的谶纬说进行批判。

《论衡》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衡”字本义是天平,《论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论衡·对作》篇),因此,它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

正因为《论衡》一书“诋訾孔子”,“厚辱其先”,反叛汉代的儒家正统思想,故遭到当时以及后来的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冷遇、攻击和禁锢,将它视之为“异书”。

汉儒思想体系是董仲舒提出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其核心是“天人感应”说,由此生发出对其他一切事物的神秘主义的解释和看法。“天人感应”的要旨就是“天帝”有意识的创造了人,并为人生了“五谷万物”;有意识地生下帝王来统治万民,并立下统治的“秩序”。《论衡》书从宇宙观上反对这种见解,针锋相对的提出自己的观点。

《论衡》一书首先从宇宙观上否定了“天人感应”的“天”,还世界的物质性面貌。不过,《论衡》书中所描述的宇宙观,是一种自然主义的宇宙观:“天地合气,物偶自生也”,“及其成与不熟,偶自然也”(《论衡·物势》篇)。所以,这种宇宙观只能是人能利用自然,辅助“自然之化”,但终究不得不听命于自然力的支配。这是古代唯物主义的最大缺陷。

【作品赏析】《论衡》作为一本反映汉代人科学思维水平的著作,是有其不朽的历史价值的。在《论衡》一书中,王充为论证自己的哲学观点,广泛运用一些自然科学上的例子,从而使得这部著作记载了大量当时人们熟知的科学知识,为后人保存了可贵的史料。

30.《说文解字》

【点击作者】许慎(约58~约147),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郾城县)人,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赞赏。他是汉代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他于公元100年(东汉和帝永元十一年)编著的《说文解字》,是中国首部字典。

【情节浓缩】《说文解字》旧称字书,又简称《说文》,按今天观点看,它是我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同时,它创立了汉民族风格的语言学——文献语言学,《说文》就是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稍后于许慎的东汉学者如郑玄注三礼,应劭、晋灼注《汉书》,都曾援引《说文》以证字义。

《说文》完整而系统地保存了小篆和部分籀文,是我们认识最早的古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桥梁;《说文》的训解更是我们今天注释古书、整理古籍的重要依据。所以《说文》在今天仍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说文》这样一部巨著,是在经学斗争中产生的。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是汉代学术思想领域中最重要的一场论争。秦以前的典籍都是用六国时各国的文字写的,汉代称六国文字为“古文”,用古文书写的经书称为古文经。秦始皇出于愚民政策的需要,把这些用古文字写成的《诗》《书》等典籍付之一炬。西汉初年,一些老年儒生凭记忆把五经口授给弟子,弟子用隶书记下来。隶书是汉代通行的文字,称“今文”,用今文书写的经书,称今文经。后来陆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经书。这样在汉代经学家中就分成了今文经学家和古文经学家。

两派的区别不只表现为所依据的经学版本和文字不同,更主要的表现为怎样使经学为封建统治服务上。今文经学家喜欢对经书作牵强附会的解释和宣扬迷信的谶纬之学;古文经学家则强调读懂经典,真正理解儒学精髓,为此侧重名物训诂,重视语言事实,比较简明质朴。许慎属于古文经学派,他编著《说文》是要以语言文字为武器,扩大古文经学在政治上和学术上的影响。

【作品赏析】《说文》首创部首编排法,为后世字书所沿用,对传统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巨大影响,后世所说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字,大体不出《说文》所涉及的范围,而《说文》本身则形成一个专门学科。

31.《伤寒杂病论》

【点击作者】张仲景(150~219),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省南阳县)人,为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他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情节浓缩】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本书内容包括六经辨证、杂病辨证、平脉法,特别是载有六气主客、伤暑病脉证并治、热病脉证并治、湿病脉证并治、伤燥病脉证并治、伤风脉证并治、寒病脉证并治等篇,对六淫病邪风、寒、暑、湿、燥、热等论述较为详尽,这是本书与其他医书不同之最大特点。同时,书中还列举了许多病例,并保存了大量有效方剂。本书内容丰富,理、法、方、药连贯紧凑,理论联系实际,至今还是学习中医必循的一本重要医著。

在这部著作中,张仲景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方法。

【作品赏析】《伤寒杂病论》成书近2000年的时间里,一直拥有很强的生命力,它被公认为中国医学方书的鼻祖,并被学术界誉为讲究辨证论治而又自成一家的最有影响的临床经典著作。书中所列药方,大都配伍精当,有不少已经过现代科学证实,后世医家按法施用,每能取得很好疗效。

32.《太平经》

【点击作者】于吉(?~200),东汉末期道士,琅琊(今山东胶南)人,学界一般认为他是道教经典《太平经》的作者。

【情节浓缩】《太平经》,又名《太平青领书》,早期太平道奉为主要经典。从道教的出现来看,《太平经》是道教第一部经。

《太平经》主要采用的是问答体,即真人(弟子)问,神人(天师)答。《太平经》的基本内容,《后汉书·襄楷传》中说是:“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亦不、有兴国文嗣灾害术。“范晔说是:“以阴阳五行为宗,而多杂语。”《神仙传》说是:“专论阴阳、否泰、灾眚之事,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云治国者用之,可以长生,此其旨也。”以上分析,大致正确。

《太平经》的经义,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构筑了早期道教的神学思想及体系,提出了神仙不死、身中神、求长生等观念。二是为帝王治太平提出的一套统治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以“无为而无不为”的黄老学说为治国方针。认为天人一体,人的一切能够影响天道,人治不得,天必降以灾祸,小则损伤疾病,大则灭国亡家,均与治道有关。并且提倡儒家的伦理道德,表示对明君清官的拥护和向往。还以神的权威,劝诫和警告昏君和贪官污吏,谴责他们的贪婪,不劳而获和残暴。要求平等,反对过度剥削,提出一种以建立人人劳动、周济贫穷的平等社会为目标的太平思想。在一些篇章中,还提出保护山林和土地等利于农业生产的主张。三是关于教徒的修养方法,其中主要的就是守一之道,认为守一既久,可使形化为神。并提出了辟谷、食气、服药、养性、返神、房中、针灸、占卜、堪舆、禁忌等诸般方术。书中还有丰富的中医中药知识。同时,还重视符咒,宣说服符诵咒能够驱邪求福、治病长生,要求信徒进行斋戒、首过、祈禳、叩拜及育经等活动。四是书中包括有浓重的劝善思想,提出了“承负”的善恶观,认为先人犯有过失,积累日多,由后辈子孙负其过,前人为“承”,后人为“负”。如果为善,则前人积福,后人受荫。这是对“一家三代”的祸福根源而言,与佛教的“三世因果”并不相同。而且推而广之,认为天地人三统共生,如果人类作恶太多,则天地必降灾异,殃及后人。正是因为有这种天道所决定的承负,因此劝人为后世子孙着想而行善积德,并方信修正道,可以断除承负而度成仙。

【作品赏析】《太平经》包容了古代道家、方仙道、黄老道思想,是这些学术思想向宗教信仰转化的产物,也是道教教团最初酝酿和形成过程中的一部宣言书。

33.《三国志》

【点击作者】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北)人。

【情节浓缩】《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

陈寿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因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

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就记事的方法来说,《先主传》和《吴主传》,也都是年经事纬,与本纪完全相同,只是不称纪而已。陈寿这样处理,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足见他的卓识和创见。《三国志》总起来说记事比较简略,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蜀国灭亡时陈寿三十一岁,他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比较真切,按说是有条件搜集史料的。但因为时代切近,有许多史料还没有披露出来;同时,因为恩怨还没有消除,褒贬很难公允,也给材料的选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魏、蜀、吴三书直到北宋才合而为一,改称《三国志》。

由于《三国志》叙事过于简要,到了南朝宋文帝时,著名史学家裴松之便为其作注,又增补了大量材料。

【作品赏析】《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

34.《乐府诗集》

【点击作者】郭茂倩,南北朝时期宋人,生平事迹不详。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为学术界所重视。

【情节浓缩】 “乐府”原指汉武帝设立的采诗制乐的官署,东晋以后渐渐演变为一种诗体的名称。《乐府诗集》辑录了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歌谣。一般认为现存汉代乐府民歌,大多是东汉乐府机构所采集的。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收入了宋代郭茂倩所编的专书《乐府诗集》。《乐府诗集》体裁多样,其内容所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其中比较知名的有《上邪》、《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木兰诗》、《敕勒歌》等。下面对其进行简单的介绍。

《上邪》:这是一首女子发誓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情歌。她先对天发誓,然后一口气列举了五个能使自己改变誓约的先决条件。但是这五个条件显然都是不可能出现的。这首诗以反证正,构思巧妙,感情热烈火辣,很具有民歌本色。

《陌上桑》:描写了一个美丽的采桑女子机智拒绝太守无理要求的故事。美丽的罗敷如同耀眼的太阳出现在城南,牢牢地吸引住了众人的目光;过路的太守垂涎罗敷的美貌,贸然上前求爱,被罗敷一口回绝,接着她通过夸耀自己的丈夫嘲笑了太守的不自量。全诗分为三段:第一段,写罗敷的美貌,劳动人民为之倾慕;第二段,写太守觊觎美色,向罗敷提出无理要求;第三段,写罗敷拒绝太守,并盛夸丈夫以压倒对方。该诗通过对封建官吏妄想霸占农家采桑女罗敷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揭露了酷吏的罪恶行径,歌颂了劳动人民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精神和聪明才智。

《木兰诗》:这是一首优秀的叙事诗,全诗分六段:第一段写木兰得知征兵消息,决心代父从军。第二段写木兰做好从军准备,踏上征途。第三段写木兰十年征战,得胜而归。第四段写木兰立功不受爵,辞归故里。第五段写木兰归来时亲人的欢迎以及换妆后伙伴的惊讶。第六段以双兔作比喻,赞颂木兰。全诗叙事头尾清楚,语言生动活泼,充满传奇色彩,成功地塑造了木兰这一出色的艺术形象。

《孔雀东南飞》: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全诗长达353句、1765字,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长篇叙事诗。它描写了一个封建社会中常见的家庭悲剧。男主人公焦仲卿是庐江府小吏,与其妻刘兰芝感情十分好。但焦仲卿的母亲却不喜欢儿媳,逼儿子休妻再娶。兰芝被遣回娘家后,在兄长的逼迫下答应再嫁而暗自决定以身殉情。在新婚之夜,兰芝赴水自尽;随后仲卿也自缢身亡。两家将他俩合葬在一起。

他们以自己的生命向吃人的封建礼教进行了最后的抗争,表明了至死不渝的忠贞爱情。作者描述上述悲剧后,又添以浪漫的结尾,在枝叶相通的墓上栖落一对鸳鸯鸟,夜夜相鸣到天明,仿佛告诫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技巧上,此诗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发生过很大的影响,直到现在为止,它还被不断改编为各种剧本,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它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作品赏析】《乐府诗集》是成书较早、收集历代各种乐府诗最为完备的一部重要总集,对文学史和音乐史的研究均有重要参考价值。乐府民歌不仅在题材上有重要开拓,在艺术水平上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其中叙事诗已具备了完整而不失曲折的情节,集中而强烈的冲突、鲜明的人物,结晶为中国民歌史上一批难得的优秀篇章,标志着其走向了一个新的、更趋成熟的阶段。

35.《抱朴子》

【点击作者】葛洪(283~343或363),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出身江南豪族。系三国方士葛玄从孙。因葛玄称为“葛仙翁”,世称葛洪为“小仙翁”。

【情节浓缩】《抱朴子》一书由《抱朴子内篇》和《抱朴子外篇》组成。

葛洪因道书事多隐语,道士臆断妄说者众,故著是书“粗举长生之理”。《内篇》以玄、道,一为宇宙本体,论证神仙之存在,提出道本儒末。备述金丹、黄白、辟谷、服药、导引、隐沦、变化、服炁、存思、召神、符箓、乘跻、诸术。是书集汉晋金丹术之大成,并杂有医药、化学等方面知识。是研究我国古代道教史和科学技术史的重要资料。

例如:《畅玄卷第一》论宇宙本体“玄”,认为“玄”为世界万物的始祖。要人“思玄道”,称得玄则长生。他这一学说与魏晋玄学互为影响。《对俗卷第三》认为仙道与孝道相一致,求仙需积善去恶。该篇还著录了不少种古佚道书。

《外篇》论时政得失,托古刺今,讥评世俗,述治民之道,主张任贤举能,爱民节欲。《四库提要》谓其“辞旨辨博,饶有名理”,鲁迅赞其“论及晋末社会状态”。

《外篇》还阐述了进步的文学观,强调要注重思想内容和社会作用,主张立言必须有助于教化,同时提倡文章与德行并重。认为文学是发展的,今胜于古,既要反对唯古是尊,又要反对厚今薄古;强调文学批评要注意作者的风格、个性,要广录博收,反对偏嗜和浅尝。

【作品赏析】葛洪在《抱朴子》一书之中,将玄学与道教纳为一体,将神学与道学纳为一体,将方术与金丹纳为一体,将丹鼎与符炁纳为一体,将儒学与仙学纳为一体,从而确立了道教的神仙理论体系。又集魏晋炼丹术之大成,同时也是研究中国晋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宝贵材料。

36.《搜神记》

【点击作者】干宝(?~336),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省)人。东晋时期的史学名家,著有《晋纪》,时称良史。又好阴阳术数、神仙鬼怪。

【情节浓缩】《搜神记》内容十分丰富,有神仙术士的变幻,有精灵物怪的神异,有妖精卜梦的感应,有佛道信仰的因果报应,还有人神、人鬼的恋爱等。其中保留了相当一部分西汉流传下来的历史神话传说和魏晋时期的民间故事,优美动人。全书共有神话轶闻故事四百多个,如《干将莫邪》、《朝凭夫妇》、《吴王小女》、《宋定伯捉鬼》、《东海孝妇》等都是其中有名的篇章。

《干将莫邪》:楚国的干将、莫邪夫妇是当时有名的铸剑师,他们奉命为楚王铸剑,整整耗时三年才铸好雄雌两剑。楚王很生气,要杀他们。干将对将要临产的妻子莫邪说:“大王要我去送剑,我很可能回不来了。你如果生了男孩,待他长大以后告诉他雄剑藏匿的地方,让他拿着雄剑为我报仇。”

于是干将只带着雌剑去见楚王,楚王果然杀死了他。莫邪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赤比。赤比长大后知道了父亲的事,便来到家对面南山的松树下,从岩石后面找到那把雄剑,日夜寻机报复楚王。楚王梦见有一个眉间相距一尺宽的男孩要杀他,此人即是赤比,于是楚王就悬赏千金缉拿他。

赤比逃到山里,遇见一侠客。侠客答应替他报仇,但说要用赤比的头和剑才能成功。赤比便将自己的头割下来,和剑一起交给了侠客,待到侠客接受了,方才倒下。

楚王见侠客带着赤比的头来见他,甚是高兴,他听从侠客的话,将赤比的头放在汤镬里煮。那头三天三夜也没有煮烂,楚王亲自到水锅前观察,侠客挥剑砍去,楚王的头随即落入滚水中。而后侠客挥剑自刎,头也落入滚水中。三个头都煮烂了,无法辨别。楚王手下人就将水和肉分三份埋葬,他们的墓被叫做“三王墓”。

《韩凭夫妇》:宋康王见韩凭的妻子何氏美丽,便夺为己有。韩凭见妻子被抢,非常恼怒。妻子写给他的信件落入了宋康王手中,韩凭被迫自杀。他的妻子知道后,也跳楼自杀了,并留下遗书希望能和韩凭合葬。宋康王非常生气,没有让他们二人合葬,而是让二人的坟墓隔而相望。结果一夜之间,二人墓中长出大树,根相交而枝相错,又有一对鸳鸯栖于树上,悲鸣不已。这则故事控诉了统治者的残暴,歌颂了韩凭夫妇对爱情的忠贞。结尾部分是民间故事中常见的诗意般的幻想。

【作品赏析】《搜神记》代表了魏晋南北朝时志怪小说的最高成就,内容涉及神祗灵异人物的变化和神仙五行释氏说。其中有些作品是宣扬宗教迷信的,有些则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爱憎和要求,充满了美丽的幻想,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搜神记》是中国最早的笔记小说中最成功的一部,由于其反映内容深广、思想涵义丰富、有许多成功篇目,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中国小说之源。

37.《金刚经》

【点击作者】鸠摩罗什(343~413),龟兹人。他的先代本出婆罗门族,在印度世袭高位。译经35部,294卷,中有《金刚经》、《法华经》等。

【情节浓缩】《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是佛教的经典,经意为参诵此经能修成金刚不坏之身,能修得悟透佛道精髓智慧,能脱离三界而达到苦海彼岸。内容主讲诸法性空幻有,一切事物均皆无常,瞬息即逝,事物的真正相状是空,是非相,因而不应执著留变,无系无念,无所住才能真正得到解脱。它主要通过释迦牟尼佛与弟子须菩提的对语,来启迪修佛者,必须身在修行佛法,而心中绝无佛法,心念虚空而不执迷于虚空,才能修成正果。

此经以一实相之理为体,以无住为宗,以断疑为用,以大乘为教相。卷末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被称为一经之精髓。意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空幻不实,“实相者则是非相”,认为应“远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对现实世界不执著或留恋。由于此经以空慧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篇幅适中,不过于浩瀚,也不失之简略,故历来弘传甚盛,特别为惠能以后的禅宗所重。《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译本最为流行。

【作品赏析】《金刚经》讲述了彻底解放心灵奴役的大智慧,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其文字艰涩、思想深奥、读时宜参看历代佛学大师注解。

38.《洛阳伽蓝记》

【点击作者】杨炫之,北魏时北平(今河北定州市)人,作过期城(河南泌阳)太守、抚军府司马、秘书监等官职。

【情节浓缩】《洛阳伽蓝记》是以记佛寺为纲的具有文化与文学价值的历史文献。与《水经注》一道被人们誉为中国北朝散文著作的双璧。

作者的记述是以洛阳的寺院为纲而展开的。全书共分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五卷。作者先从城内开始,由里及外,并且表列门名,兼记远近市里、官署、道路、桥梁、时人第宅与名胜古迹。全书记载了洛阳大大小小八十多所寺院(按,此指洛阳城内外寺院,《闻义里》篇中所记西域寺院不包括在内)。记寺院先记立寺人、立寺时间、寺院方位,再记建筑经构、周围环境并其兴废沿革。市里、官署、道路、桥梁、时人第宅及名胜古迹等也多交待其地理位置,有的还兼记遗闻佚事。这些记载都是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现代人完全可以据此正确地绘出一张北魏时期京城洛阳地理图。而且,作者特别对那些较大的寺院建筑作了详细的描绘渲染。这些描写既有微观的,也有宏观的;有立体的,也有平面的;有单个的建筑,也有综合的建筑群。

本书不仅使我们领略到了一千多年前那宏丽优美的宗教建筑艺术,更使我们通过它想见到北魏盛时佛教的繁荣兴旺景象。书中对永宁寺宝塔的描写,对瑶光寺中西游园的描写,对冲觉寺寺塔佛殿的描写,以及景林寺、河间寺园林的描写等就是很好例证。至于书中所写景明寺四月八日的法会,更是把人们带入一个动态的宗教氛围之中,使我们看到当时从皇帝到王公大臣,从僧侣到庶民百姓,对佛教的追捧达到了何等狂热的地步!

【作品赏析】《洛阳伽蓝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内容虽以记载洛阳的佛寺为主,且以此为书题,但实际上包括了当时的政治、人物、风俗、地理以及传闻故事等许多记载,对现代人理解北魏时期洛阳都城的建制、佛寺的建筑和历史的古迹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加之杨炫之叙事简括,文笔优美,又使之成为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39.《陶渊明集》

【点击作者】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文学家。出身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著有《陶渊明集》。

【情节浓缩】陶渊明的诗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十分深远,今存诗125首、文12篇,多为归隐后所作。田园诗是他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创举。陶渊明在田园诗中歌咏了劳动生活。这些诗感情朴素而真挚,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如《归园田居》之三中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诗人的真实感受和安贫苦节的决心。

陶渊明还创作了不少咏怀诗,主要有《饮酒》、《杂诗》、《咏贫士》、《读山海经》等。这些诗作贯穿了诗人对社会的认识和对人生的体会,表现了他对尘俗的厌恶和对腐朽的统治者的蔑视。在一些诗篇中,他还以松菊、孤云自比,表现了孤芳自赏、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但有些诗篇,也流露出壮志未遂的苦闷无奈和乐天安命的宿命论思想。他还有一些借咏史而咏怀的作品,如《咏荆轲》等,借对古代人物的热烈歌颂或诚挚同情,抒发自己的满腔悲愤,寄托自己坚强不屈的意志,被鲁迅先生称为“金刚怒目”式的诗篇。

陶渊明的文、赋作品虽数量不多,但几乎都是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作。《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感士不遇赋》等都一扫晋宋文坛雕章琢句的华糜之风,感情真挚而强烈,风格质朴而自然,使人可以洞悉诗人袒露的胸襟,听见他那诚挚而又激愤的心声。欧阳修曾几度评价他的作品,甚至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兮来辞》而已!”

下面是部分经典篇章的介绍。

《桃花源记》:晋太元年间,湖南武陵(今常德县)有一个渔夫划着一条小船沿溪捕鱼,偶然进入了桃花胜境。他出了桃林,来到溪水的源头。这里有座小山,山上有一个洞,洞里仿佛闪闪有光。渔夫便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走了几十步,便看到一片令人惊奇的景象。这里与世隔绝,民风古朴淳厚,自给自足,无剥削,无压迫,人人劳动,个个欢乐,热情好客,互相无争斗。渔人出来后,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后人也无法找到。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详姓氏,因宅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平生不慕名利,爱好读书,但不求甚解。性嗜饮酒,不知主客之分。虽然居室简陋、衣衫破旧、缺吃少喝,却常为文自娱。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一边饮酒,一边吟诗,真如同生活在古朴淳厚的上古社会的人。

【作品赏析】陶诗的艺术风格以平淡自然著称,语言质朴而简练,用字不追求新奇和华丽,而是努力寻求精当的语句,自然贴切恰到好处。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钟嵘在《诗品》中称誉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可以说,历代有成就的诗人,无不受到他的艺术熏陶,以至后世的“拟陶”、“和陶”诗不下上千首。

40.《世说新语》

【点击作者】刘义庆(403~444),笔记体小说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封临川王,官至尚书左仆射、中书令。他崇尚儒学,召集当时的文人学士收集编撰了反映魏晋名士风貌的《世说新语》。

【情节浓缩】《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东汉末年至东晋时期约二百多年间士族阶层人物逸闻轶事的笔记体小说集,尤详于东晋。《世说新语》通行本为3卷篇。按内容分德行、语言、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等36类。书中崇尚清淡,宣扬魏晋名士风度,也有一些揭露黑暗现实、抨击残暴奢淫、表彰美德善行的记述。

《世说新语》的大部分篇幅是描写“魏晋风度”、“名士风流”的。这些魏晋名士有的故意玩弄风度、风流自赏;有的则崇尚“自然”,主张适意而行,不受任何拘束。如《任诞篇》记载刘伶纵酒放荡,甚至在室中脱衣裸形,有人看见了讥笑他,他却说:“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

《世说新语》另一些记载则暴露了豪门士族穷奢极欲的生活。例如《汰侈篇》载:武帝尝降王武子家,武子供馔,并用琉璃器,婢子百余人,皆绫罗绔罗,以手擎饮食。丞屯肥美,异于常味,帝怪而问之。答曰:“以人乳饮炖。”帝甚不平,食未毕便去。

此外,还有一些记载暴露了士族阶级凶残暴虐、贪婪悭吝等丑恶本性。例如《汰侈篇》载:石崇每宴客,常令美人行酒,客饮不尽,即斩美人。一次大将军王敦去作客,竟“固不饮以观其变,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当丞相王导责让王敦时,他却说:“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石崇的凶暴,王敦的残忍,都令人吃惊。

又《俭啬篇》记司徒王戎:“既贵且富,区宅僮牧、膏田水碓之属,洛下无比。契疏鞅掌,每与夫人烛下散筹算计。”很能说明士族贪得无厌的本色。可是这位“既贵且富”的司徒,却吝啬异常,女儿出嫁时,向他借了数万钱,此后,女儿每次归家,他都颜色不悦,直到“女还钱,乃释然”。他家有好李,怕别人得到种子,竟先“钻其核”而后出售。

《世说新语》也记载和称颂了一些好人好事。《言语篇·新亭对泣》一则表现了爱国思想:“过江诸人,每至暇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简傲》、《方正》、《规箴》等篇还记载了一些不阿附权势的事例。《简傲篇》载:锺会往访嵇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旁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锺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锺曰:‘闻听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德行篇》载: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通过管宁、华歆对金钱、对权贵的不同态度,揭示了两人品格的优劣。

【作品赏析】《世说新语》基本上是对人物、事件的客观描绘,刘义庆把握住历史素材,将当时的社会风貌,做了最真实的呈现。它的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但一般是用大笔勾勒,较少刻意描绘。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就其中一些优秀篇章的艺术成就说,这评语是确切的。《世说新语》是记叙轶闻隽语的笔记小说的先驱,也是后来小品文的典范,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41.《水经注》

【点击作者】郦道元(469?~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属河北)人。历仕北魏宣武帝、孝明帝两朝,先后出任冀州刺史于劲镇东将军府长史、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后迁御史中尉。

【情节浓缩】《水经注》是中国古代地理名著。旧传三国时人桑钦著《水经》,郦道元为之作注,名《水经注》。原四十卷,北宋初已亡佚五卷,后人分割所余三十五卷以足四十卷之数。

该书以水道为纲,连带叙述了流经地区的山陵、湖泊、郡县、城池、关塞、名胜、亭障,以及土壤、植被、气候、水文和社会经济、民俗风习等各方面情况,还记载了各地有关的历史故事。郦道元注意到了水道源头的伏流,和故河道之下还有相当多的地下水等现象,对于水源的大小、湖泊的盈竭、水色的清浊、泥沙的堆积、洪水的涨落等水文变化,都很重视。他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考察地理现象,对每条水道都追溯到可能追溯的最早时期。他还记载了各地水利设施近三十处,称颂了许多伟大工程。对于从书本中或实际调查都未能弄清的问题,郦道元则采取谨慎态度,表示“未知所从”、“非所详也”,这样的存疑有七十余处。

郦道元好学博闻,广览奇书。足迹所至,大至从长城以南,到秦岭、淮河以北。他在书中征引的前代和当时地理著作,即达三百七十余种,包括一些南朝人的著述。自序说“访渎搜渠,缉而缀之”,所以很多材料是实际调查所得。《水经》只记载了水道一百三十七条,而郦注却有一千二百五十二条,增加八倍多,注文共约三十万宇,也比经文增多二十倍。

【作品赏析】《水经注》对中国地理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在中国乃至世界地理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书中还保存了大量历史和历史地理的资料。《水经注》中对山川景物有精采的描写,作为文学作品,也得到很高评价。

42.《文选》

【点击作者】萧统(501~531),字德施,兰陵人(今江苏常州西北),梁武帝萧衍长子,中国南朝梁代文学家,被立为太子,然英年早逝。除《文选》外,后人辑有《昭明太子集》。

【情节浓缩】《文选》是现在所能见到的中国最早的也是影响最大的一部诗文总集。以下介绍《文选》中的一些精彩篇章。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其主要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抒发游子的羁旅之怀;一是抒发思妇的闺愁之情。它不是一时一地之作,作者也都没有留下姓名。从诗作所描写的内容来看,一般认为它们的作者大都是漂泊在外求取功业的游子,抒发浓重的思乡情绪、对功业未成的追恋、对时间的高度敏感以及从对方角度来描写思念之苦等等。其抒情委曲婉转、反复低回,其用语明白晓畅而又句句醇厚,堪称古代抒情诗的典范。《古诗十九首》对后代文人诗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曹植、陆机、陶渊明等都不同程度地学习借鉴了它的风格。

《毛诗序》: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但只有毛诗一直流传至今,其余三家都失传了。毛诗每篇之前都有一篇题解,而在全诗的首篇《关雎》的题解之前有一篇有关《诗经》的总论,于是后人一般把各篇题解称为小序,而把总论称为大序。《文选》所录《毛诗序》即毛诗大序。关于诗大序的作者究竟是谁目前还有争议,不过一般认为它的作者当是汉武帝时代的人。《毛诗序》主要阐发以下几点思想:一是发挥了“温柔敦厚”的诗教说,认为诗歌应该“发乎情,止乎礼义”,提倡“主文而谲谏”。二是提出了“六义”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日风,二日赋,三日比,四日兴,五日雅,六日颂。”三是情志统一说:一方面认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另一方面又说诗歌是“吟咏性情”的。

诸葛亮《出师表》:此表作于建兴五年(227)蜀师北伐曹魏之前。身为蜀国宰相的诸葛亮在此表中分析了当时三国鼎立的局面中蜀国的危急情况,告诫蜀国的幼主刘禅应该继承先父的遗志,善于听从忠臣的意见,并表示了北伐的决心。全文感情真挚,说理透畅,特别是作为一国老臣所表现出的深重的忧患意识,尤能打动后来的读者。宋代的陆游在《书愤》一诗中评价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作品赏析】从全书所选作品来看,萧统有意识地把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区别开来,反映了当时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已趋于明朗。由于《文选》基本上选录了前代在思想和艺术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从而使得这一诗文总集成为历代文人学习文学的首选教材。

43.《齐民要术》

【点击作者】贾思勰,益都(今属山东)人。史书中无传,其生卒年不详。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农业科学家。

【情节浓缩】《齐民要术》分为10卷,共92篇,11万字,其中正文约7万字,注释约4万字。另外,书前还有“自序”、“杂说”各一篇,其中的“序”广泛摘引圣君贤相、有识之士等注重农业的事例,以及由于注重农业而取得的显著成效。书中内容相当丰富,涉及面极广,包括各种农作物的栽培,各种经济林木的生产,以及各种野生植物的利用等等;同时,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各种家禽、家畜、鱼、蚕等的饲养和疾病防治,并把农副产品的加工(如酿造)以及食品加工、文具和日用品生产等形形色色的内容都囊括在内。

书中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农业科学体系,对以实用为特点的农学类目作出了合理的归划。对开荒、耕种到生产后的加工、酿造和利用等一系列过程作了详细记述,同时还论述了种植学、林学以及各种养殖学。

《齐民要术》中详尽探讨了抗旱保墒的问题。另外,他还论证了如何恢复、提高土壤肥力的办法,主要是轮换作物品种,并总结了绿色植物的栽培及轮作套种的方式,明确提出从事农业生产的原则应该是因时、因地、因作物品种而异,不能整齐划一。

【作品赏析】《齐民要术》是一部内容丰富、规模巨大的农业生产技术著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农书”之一,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广泛重视和高度评价。

44.《千字文》

【点击作者】周兴嗣(?~521),南朝梁陈郡项(今河南沈丘)人,字思篆。梁武帝时,拜安成王国侍郎。

【情节浓缩】《千字文》每4字一句,共250句,一千个字。其中有一重复的字,即“洁”字,此字在文中出现两次:“女慕贞洁”、“纨扇圆洁”。《千字文》通篇用韵,朗朗上口,其用韵数字是7个。

《千字文》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内容丰富。清代国学研究者将《千字文》分为四个部分,称之为四章。从第一句“天地玄黄”开始,至第三十六句“赖及万方”为第一部分;从第三十七句“盖此身发”开始,至第一百零二句“好爵自靡”为第二部分;自第一百零三句“都邑华夏”起,至第一百六十二句“严岫杳冥”为第三部分;自第一百六十三句“治本于农”起,至第二百四十八句“愚蒙等诮”为第四部分。最后还有两句“谓语助者,焉哉乎也”,没有特别含义,将其单列出来。

《千字文》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云雨、霜雾和四时寒暑的变化;也就有了孕生于大地的金玉、铁器(剑)、珍宝、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飞鸟游鱼;天地之间也就出现了人和时代的变迁。在此,《千字文》讲述了人类的早期历史和中国商汤、周武王时盛世的表现,即文中所说的“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千字文》的第二部分重在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也就是修身工夫。指出人要孝亲,珍惜父母传给的身体,“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做人要“知过必改”,讲信用,保持纯真本色,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及以下四句讲的就是这个意思。接着又对忠、孝和人的言谈举止、交友、保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千字文》的第三部分讲述了与统治有关的各方面问题。此章首言京城形胜,极力描绘都邑的壮丽,“宫殿盘郁,楼观飞惊”。京城之中汇集了丰富的典籍和大批的英才,“既集坟典,亦聚群英”,这是第三部分的第二层意思,重在叙述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和他们的文治武功。这部分最后描述了国家疆域的广阔和风景的秀美:“九州禹迹,百郡秦并……旷远绵邈,岩岫杳。”

《千字文》第四部分主要描述恬淡的田园生活,赞美了那些甘于寂寞、不为名利羁绊的人们,对民间温馨的人情向往之至。清代国学研究者认为这部分是讲“君子治家处身之道”,此观点有一定道理,但显得牵强,因为《千字文》第三部分讲述上层社会,第四部分讲述民间生活,在层次上是清楚的,完全不必从“治家处身”的角度去理解。

【作品赏析】《千字文》是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隋唐以来,《千字文》大为流行,背诵《千字文》被视为识字教育的捷径。它不是简单的单字堆积,而是条理分明,通顺可诵,咏物咏事的韵文,其内容又涉及到有关天文、地理、农业、气象、矿产、特产、历史、修养等多方面的知识。所选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因而便于识读。

45.《文心雕龙》

【点击作者】刘勰(约465~约520),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字彦和,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

【情节浓缩】《文心雕龙》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全书包括四个重要方面。上部,从《原道》至《辨骚》的5篇,是全书的纲领,而其核心则是《原道》、《徵圣》、《宗经》3篇,要求一切要本之于道,稽诸于圣,宗之于经。从《明诗》到《书记》的20篇,以“论文序笔”为中心,对各种文体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进行研究和评价。以有韵文为对象的“论文”部分中,以《明诗》、《乐府》、《诠赋》等篇较为重要;以无韵文为对象的“序笔”部分中,则以《史传》、《诸子》、《论说》等篇意义较大。下部,从《神思》到《物色》的20篇(《时序》不计在内),以“剖情析采”为中心,重点研究有关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是创作论。《时序》、《才略》、《知音》、《程器》等4篇,则主要是文学史论和批评欣赏论。下部的这两个部分,是全书最主要的精华所在。以上四个方面共49篇,加上最后叙述作者写作此书的动机、态度、原则,共50篇。

《文心雕龙》中虽然有某些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但构成它的文学思想纲领及核心的,则是儒家的思想。《文心雕龙》在论述具体的文学创作活动时,抛弃了经学家的抽象说教,表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文学观;而且,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文学的特点和规律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精湛透辟的见解,富于独创性。因此它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文心雕龙》还论述了在创作中,主观的“情”和客观的“景”,是互相影响、互相转化的,即“情以物兴”和“物以情观”(《诠赋》),“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神思》),认为作家观察外物,只有带着深挚的情感,并使外物染上强烈的感情色彩,艺术表现上才会有精巧的文采。

【作品赏析】《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一部名副其实的“体大而虑周”、“笼罩群言”、富有卓识的专著,是一份十分宝贵的遗产,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理论工作者越来越多的注意和重视。

46.《虬髯客传》

【点击作者】杜光庭,字宾至,唐末处洲缙云(今浙江缙云)人。著书甚多。但据近代学者考证,杜光庭可能只是改写过这篇传奇,而不是原作者。

【情节浓缩】本篇写李靖于隋末在长安谒见司空杨素,为杨素家妓红拂所倾慕,随之出奔,途中结识豪侠张虬髯,后同至太原,通过刘文静会见李世民(即唐太宗)。虬髯本有争夺天下之志,见李世民神气不凡,知不能匹敌,遂倾其家财资助李靖,使辅佐李世民成就功业。后虬髯入扶余国自立为王。

篇中故事情节和两个主要人物红拂、虬髯客均出虚构,主旨在表现李世民为真命天子,唐室历年长久,非出偶然,由此宣扬唐王朝统治的合理性。描写人物颇为精彩,红拂的勇敢机智,虬髯的豪爽慷慨,刻画尤为鲜明突出,文笔亦细腻生动,艺术成就在唐传奇中属于上乘。

红拂的侠气主要体现在对李靖、杨素和虬髯客的态度。红拂与李靖初次见面,全凭第一眼的观察,便识李靖为英雄;其夜五更初,到旅店找李靖,投奔而来,来到旅店,脱衣去帽,露出十八九佳丽之形貌,并说“丝萝非独生,愿托乔木”,即为以身相许,这是侠气之爱。置奢华富贵的生活于不顾,视“重权京师”的杨素为“居尸余气”的废物,这是侠气之舍。虬髯客闯入逆旅,卧看红拂梳洗,行为无礼,而红拂处变不惊,揣度虬髯客非等闲之辈,从容梳妆,镇静应酬,不卑不亢,以礼相待,最终为李靖赢得一位豪友;这是侠气之态。一个十八九岁的殊色佳丽,竟侠气冲天,见识胆量非凡,不仅有惊人的美丽,更有惊人的事迹,年轻貌美却没有一点忸怩之态,行为坚决果断,处事干脆利落,实为女中豪杰。

【作品赏析】中国古代小说受史传影响颇深,而这篇小说却不从主人公的身世介绍开始,而是截取生活的横断面,按人物的活动依次推进,这篇小说力求摆脱史传的束缚,弥足珍贵。

47.《大唐西域记》

【点击作者】唐玄奘(602~664),俗名陈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唐代著名高僧、佛学理论家与翻译家。

【情节浓缩】《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为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共十二卷,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为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其中,包括玄奘游学五印,大破外道诸论的精彩片段。

《大唐西域记》实际是一部玄奘西行的实录。在西行求法的征程中,经历了数年时光,所到国家上百,山河城关成千上万,观礼佛寺宝塔成千上万,亲历事故和接触的人物不计其数,该书记述了128个国家和地区的都城、疆域、地理、历史、语言、文化、生产生活、物产风俗、宗教信仰,此外,还记述了其他十余国家的情况。本书是继晋代名僧法显之后又一取经游记巨著。书中除生动描述了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印度雁塔传说、那烂陀学府以及诸如佛祖成道、佛陀涅磐等无数佛陀圣迹,还有很多佛教传说故事。内容全面系统,详实生动,先后被译为英、法、德、日等国文字广为传播,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佛教历史及交通史、民族史的珍贵资料。

【作品赏析】书中对诸国的自然环境、民族语言、社会经济、宗教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都作了较为可信的叙述。各地佛寺和有关传说,则有着详细介绍。此书还保存了大量古代印度和中亚、南亚各地的史料。叙事谨严简要,文笔优美流畅。

48.《王子安集》

【点击作者】王勃(650~676,一说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四杰”之一。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主要作品为《王子安集》。

【情节浓缩】王勃最为人称道、千百年来被传为佳话的作品,是他在滕王阁即席所赋的《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是一篇记述盛会的序文。王勃在探望父亲途中,到达洪州,正好赶上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滕王阁成,宴请宾客,阎都督听说王勃之才,因此邀请王勃参加。作者用生动的文笔,由地理风貌到自然、人文景观,再到宴会,层层铺叙,突现了滕王阁的壮丽,描绘出欢饮娱乐的场景;并且即景生情,抒发了他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在表现技巧上,文章的词藻极为丰富华美,其中不乏精辟之句,受到时人和后人的赞赏。文章多用典故,简练含蓄。结构也很紧凑,前后互相呼应,脉络十分清楚。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也因其开阔的意境,宏大的气势,而成为千古绝唱。

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限制,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

【作品赏析】王勃诗文俱佳,不愧为初唐四杰之首,在扭转齐梁余风、开创唐诗上功劳尤大,为后世留下了一些不朽名篇。他的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杰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成为千古名句,至今常被人们引用。

49.《陈子昂集》

【点击作者】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少任侠。其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有《陈子昂集》。

【情节浓缩】陈子昂主张改革六朝以后绮靡纤弱的诗风,恢复《诗经》的风、雅传统,强调比兴寄托,提倡汉魏风骨。现存诗100余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感遇》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公元696年,契丹攻陷了营州,陈子昂奉命出征,带兵的将领是个草包,接连打了几次败仗。陈子昂提了很多建议,也未被采纳,眼看着报国的良策无法实现。有一天他登上了幽州台,想起了战国时广招天下的燕昭王,悲愤之极,写下了著名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俯仰古今,深感人生短暂,宇宙无限,不觉中流下热泪。这是诗人空怀抱国为民之心不得施展的呐喊。细细读来,悲壮苍凉之气油然而生,而长短不齐的句法,抑扬变化的音节,更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他的律诗较少,但《晚次乐乡县》、《渡荆门望楚》、《春夜别友人》、《送魏大从军》等五律,音节响亮,风格雄浑,显示出近体诗趋向成熟时期的特色和刚健有力的诗风。

陈子昂亦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前驱者。他的散文虽仍夹杂部分骈偶语句,但大体上质朴疏朗,接近先秦两汉古文,改变了唐初文风,但其散文成就不及诗歌。陈子昂死后,其友人卢藏用为之编次遗文10卷。明弘治年间杨澄校刻杨春本《陈伯玉文集》10卷,收辑作品较多。今人徐鹏校点的《陈子昂集》比较完备。

【作品赏析】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其诗思想进步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都从中受到了启迪。

50.《贞观政要》

【点击作者】吴兢(607-749),唐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唐代史学家。曾与刘知几等人共修《则天实录》。

【情节浓缩】《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本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贞观政要》全书10卷40篇,8万余言,所涉及的内容有权力、体制、政策、人事、品德、知识、欲望、名份、淫乐、竞争、奖罚、征伐等十分广泛的内容。其中不仅涉及到唐代的名流,也包括了唐以前正反各方的代表人物,所提到的每一个人物,都富有个性,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取譬机警,妙智横生;举例巧妙,诘问尖刻,立论精辟,令人叹为观止。

《贞观政要》写作于开元、天宝之际。当时的社会仍呈现着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兢已感受到了唐王朝衰颓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皇朝的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贞观政要》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政治目的而写成的,所以它一直以其具有治国安民的重大参考价值,而得到历代的珍视。书中所记述的封建政治问题全面而详备。吴兢把君主作为封建政权的关键,他在开卷的第一篇《君道》中,首先探讨了为君之道。他列举唐太宗的言论说明:要想当好君主,必先安定百姓,要想安定天下,必须先正自身。他把安民与修养自身当作为君的两个要素。对于君主的个人修养,他以唐太宗为例,说明清心寡欲和虚心纳谏是相当重要的,做到这两点,是唐太宗成功的关键。从历代统治者的施政实践上看,这两条对于政权安危具有普遍意义。

【作品赏析】《贞观政要》在史料学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唐代起居注、实录、国史已不传,《贞观政要》是现存记载太宗朝历史较早的一部史书。书中保存了较多的重要史实,比它晚出的《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书所记的贞观年间史实,有些方面也不如它详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