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南海里的博览群书
16877200000006

第6章 读书,行万里路

《新青年》提倡新文化,反对旧礼教,提倡科学和民主,反对迷信和独裁,提倡劳工神圣,反对剥削制度。

这些新思潮无疑在毛泽东的思维中注入了一针兴奋剂,促使他更进一步去思考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他对当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非常向往,并且寄希望北上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湖南还没有新文化,全中国也没有,全世界也只有一枝新文化的小花发现在北冰洋岸的俄罗斯。”

毛泽东出身于农民家庭,生于国难深重的年代,从小同贫苦农民生活在一起,深切了解,十分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和要求,他认识到拯救人民脱离水深火热的生活,挽救国家的危亡是每个人的职责,这也构成了毛泽东刻苦学习的原动力。无论是启蒙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无论是学校生活还是自学生涯,他都注意阅读进步书报,关心国家大事。通过学习,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觉悟,他明白了世界上存在多数人遭受痛苦的不合理的现象,是因为社会制度不合理。他认为要消灭这种不合理的现象,就要革命。革命靠谁?就得靠青年。青年能够做的事情很多,所以青年人责任重大,前途广阔,要勇于承担社会与历史赋予的重任。

《新青年》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是颇深的。毛泽东始终是《新青年》的热心读者,有一段时间,毛泽东看书、说话和思考问题都离不开《新青年》。《新青年》提倡新文化,反对旧礼教,提倡科学和民主,反对迷信和独裁,提倡劳工神圣,反对剥削制度,这些新思潮无疑在毛泽东的思维中注入了一针兴奋剂,促使他更进一步去思考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他对当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非常向往,并且寄希望北上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1918年,毛泽东因组织留法勤工俭学来到了北京,通过杨昌济先生的介绍,他加入了新文化运动,使他得以在他崇敬的人物李大钊手下工作,任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胸怀大志,热心追求真理的毛泽东,充分利用这一优越的条件,不断地吸收周围一切好的东西。他除了孜孜不倦地阅读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外,还经常去拜访名流学者,虚心求教,工余时间去北大旁听他所喜欢的课程。他参加了北大的哲学研究会和新闻学研究会,积极地去寻找马克思主义,开始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毛泽东当时没有选择出国求学的道路,他认为他的前途,中国的前途并不在西方,他的心灵已被中国的传统、美丽的山河和近来所受的耻辱所占据。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认为我对自己的国家还了解不多,我待在中国或许更有用。”

在北京,使毛泽东对政治的兴趣与日俱增,思想愈来愈激进了,如果说在1915年前后,他的思想还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的大杂烩,他憧憬的是19世纪的民主,乌托邦主义和旧式的自由,那么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毛泽东已开始结识马克思和列宁了,开始涉猎马克思主义了。尽管这时毛泽东还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在他心中占主导地位的还是无政府主义,但是毛泽东知道他所反对的东西。由于他还没有认识到知识武器可以用来反对军阀主义和帝国主义,因而不知道如何去与之抗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这对要求革命的中国人民无疑如同夜行人见到了灯光,迷航者找到了指南针,使无数关心中国前途和命运的人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和方法,探索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1920年,毛泽东读到了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这本共产主义的启蒙刊物,这本书使毛泽东确立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并且使他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开始了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艰苦历程。

《共产党宣言》是全世界无产者的理论武器,是宣告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必然灭亡,共产主义事业必然胜利的战斗檄文。《共产党宣言》不仅为毛泽东指出了共产主义的光辉远景,还给予了他在中国实现这一美好理想的思想武器。毛泽东开始全面清理自己的思想,彻底同以前的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思想决裂。从他给蔡和森等人的信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已经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无政府主义予以清算,认为无政府主义在中国行不通。因为它主张依靠教育实现共产主义,但是教育离不开人、财、物,而这些均把持在资本家手中,因此无政府主义只是理论上说得好听,事实上做不到。可以说,毛泽东从一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起,就不以背诵马克思主义的词句为满足,他时时注意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解决中国的问题,正如他自己所说,读了《共产党宣言》这本书,“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

毛泽东在北京逗留了6个月,其间还深入京汉铁路工人中进行了一系列调查,了解中国的现状,了解贫苦大众的愿望,可以说,北京之行为毛泽东成为我国第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奠定了基础。五四运动期间,毛泽东赴上海,拜会了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主将陈独秀,随后返回到了长沙。

回到长沙之后,毛泽东为了唤起和组织民众,在长沙创办了第一所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宣传马列主义的文化书社,毛泽东为此而发表了《文化书社缘起》一文,阐明文化书社的宗旨。文章说:“湖南还没有新文化,全中国也没有,全世界也只有一枝新文化的小花发现在北冰洋岸的俄罗斯。”又说:“没有新文化,由于没有新思想;没有新思想,由于没有新研究;没有新研究,由于没有新材料。文化书社愿以最迅速、最简便的方法,介绍中外各种新书报杂志,以充实青年及全体湖南研究的材料。”自此文化书社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成为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发行网。

(阿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