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向有差异的平等迈进:英国基础教育公平政策发展研究
16883600000001

第1章 序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英美两国基础教育政策演进研究——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视角”[11YJA880076]成果之一

2012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12HQ43]

《向有差异的平等迈进——英国基础教育公平政策发展研究》这本学术专著是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倪小敏博士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英美两国基础教育政策演进研究——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视角”的成果之一,并得到了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后期资助。作为她在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导师,我为自己学生的学术成果出版感到十分的高兴,并表示由衷的庆贺。

教育公平是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当前国际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但在我国教育学术界,系统研究英国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的成果并不是很多,总的来说,《向有差异的平等迈进——英国基础教育公平政策发展研究》一书有独到见解,在国内相同研究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该书从一个国家的层面对英国教育公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必将会推进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深度思考。在这个意义上,倪小敏博士这本学术专著的出版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在英国基础教育公平政策发展研究中,倪小敏博士以惊人的毅力和勤奋的精神,多方收集和精心梳理相关资料,最后完成了前后跨度约140年的英国基础教育公平政策发展研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倪小敏博士作为访问学者又赴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院访学,收集了很多相关资料,对初稿进行校正修订,形成了现在即将付梓的书稿。

现今,国内有关教育公平研究的成果也不少,但相比之下,作为一个具有前沿性的研究领域的成果,《向有差异的平等迈进——英国基础教育公平政策发展研究》一书凸显出以下一些学术特点:

首先,该书是一本系统研究英国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的专著。以教育公平为视角进行历史的梳理和分析挖掘,将19世纪70年代迄今英国基础教育公平政策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普及初等教育、人人受中等教育、追求更大的机会均等、效率优先下的教育公平以及向有差异的平等迈进等五个阶段,准确地把握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清晰地呈现了英国基础教育公平政策的演进轨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最后一个阶段“向有差异的平等迈进”的区分具有创新性意义,超越国内普遍认为的三个阶段划分,即从入学机会平等到过程平等再到结果平等的理论诠释。

第二,该书构建了一个清晰简明的框架结构。运用系统分析法,就英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政策目标以及实施策略与效应,形成了完整的政策分析框架,将教育公平政策置于时代背景中加以考察,考察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和教育公平的理论成果等因素对政策形成过程以及政策目标的转向产生的影响,因此,整个研究是一种动态的政策研究而有别于纯政策文本的静态研究。

第三,该书不仅收集大量资料,而且对资料的分析上坚持客观的科学态度,抓住教育公平这条主线,避免落入人云亦云的俗套。该书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例如,通过五个历史时期意识形态对教育公平政策的整体考察,发现政治意识形态对教育公平政策的影响日渐淡化,而旨在人的充分发展的教育本质逐步得到彰显,这就雄辩地解释了为何前面四个阶段未能很好地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又如,工党推动综合学校政策是国内外教育史学家公认的进步运动,它取消了“11岁选拔考试”,摧毁了与社会地位相联系的等级的学校制度,使学校制度更加民主化,因而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然而英国民众仍希望保留文法中学,以使自己的孩子得到高质量的教育,而非低水平的平等的教育机会。该书提出综合学校政策在推进英国基础教育公平的进程中并非是解决当时教育公平问题的最好策略,综合学校政策更多地体现了工党民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追求平等权利的诉求,而忽略了“每个儿童充分发展”这一教育本来的目的。

第四,该书对每个历史阶段的政府有关教育公平的政策采取纵向描述,并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述,从而凸显出政策执行情况,如受阻、变异或深化的动态发展的过程,例如,第四章发展综合学校策略,经历了多边学校的设想——综合学校实验——发展综合学校政策确立——综合学校的推广。又如,第五章发展特色学校策略,经历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的特色学校——促进薄弱学校、综合学校向特色学校转型—— 中等学校全面特色化——走向伙伴关系的特色学校,向读者揭示了这一政策是如何形成发展的、是否解决了教育公平问题,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教育公平问题。

第五,该书以英国基础教育公平政策目标发展为主线,同时还贯穿了一条辅线,即教育公平内涵的发展。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所追求的教育公平是人人具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的权利,包括入学机会平等、教育结果平等和教育过程平等。从本质上讲,是公民权利的延伸,属于政治学上的概念。所有儿童有同样的权利发展他们的能力,在教育领域简单地转化为所有儿童有相同的能力,只要接受相同的教育,人人都能通向上层社会;但是,到撒切尔和梅杰执政时期,则运用经济学原理解释教育公平,即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市场提供机会平等,凭各自能力竞争到的结果是最公正的。显然,这两种解释都有失偏颇,经不住实践的检验。直至20世纪90年代一些英国教育家、政治家提出重新解释公民权——承认人的差异性,提出对不同的儿童提供不同的教育,适切的教育才是最公平最有效率的教育,至此教育公平的内涵便包含了“有差异的平等”意义,也获得了教育领域中有质量的公平的含义。

最后还应该提到,《向有差异的平等迈进——英国基础教育公平政策发展研究》一书框架清晰,资料丰富,观点明确,论述得当,文字流畅。它的出版不仅是对倪小敏博士多年学术努力的一种肯定,而且反映了她在学术研究上的态度和功力。

进入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前,倪小敏博士已是具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和较多的实践经验的大学教师。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她在学习上刻苦认真,在学术上敏于思维,因而在学业上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在表示庆贺的同时,我期盼倪小敏博士能够在自己的学术道路上发展得越来越好,并取得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成果。

魏贤超

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