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做好群众工作60法
16949100000003

第3章 接访群众

接访,是领导和上级机关接待群众上访。上访是群众反映意见、领导和上级机关了解民意的一个重要途径。接访也是新时期各级干部了解联系群众的重要路径。

接访,不仅有平日里的常规接访,也有在某一时段里的集中接访。不管是哪种方式的接访,都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接待上访群众要热心。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接待上访群众,接访者一定要有热心。有热心,才会有热情的笑脸,才会有温暖的话语,才会拉近接访者与上访群众之间的距离,从而了解上访群众的真实困难。

第二,解决疑难问题要尽责。群众上访,多是有疑难问题要解决。对于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接访者一定要按照职责权限,尽心尽力地帮助解决。即使暂时解决不了,也需要多做解释工作,按照政策法规帮助上访群众。

第三,学会换位思考。群众上访,是有问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给予解决,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群众就会上访不止,诉而不停。因此,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做好接访工作的核心。在上访人群中,有些群众反映的问题,在他人看来似小事,但上访人认为则是大事,因此,接访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把上访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一定不能相互推诿。

【实例】领导干部大接访,四个步骤解难题

2012年初,海南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县(市、区)委书记大接访和政府系统领导干部联合大接访活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决定于2012年5月至年底,在全省开展县(市、区)委书记大接访和政法系统领导干部联合大接访活动。

此次大接访活动是按“公示、接访、包案、落实”四个步骤逐项进行。各县(市、区)、省直机关各单位在当地新闻媒体、公共场所、信访接待室等醒目位置公示了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情况和信访工作程序,并坚持“谁接访、谁负责,谁包案、谁负责”的原则,采取“一个案件、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方法,不得“转包”、“代包”和“挂名包案”。

《实施方案》要求各级干部在接访中要严格依法按政策办事,坚决防止为一时一事的解决而随意突破政策底线,引起连锁反应或攀比效仿。

据介绍,此次大接访活动以“事要解决”“人要回去”“案结事了”“息诉罢访”为工作目标,通过集中开展大接访活动,进一步扩大接访覆盖面,全力引导信访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阶段,着力解决当前发生的信访突出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热点难点问题。

为确保大接访活动抓出实效,海南省委群工部、省委政法委采取了现场观摩、明察暗访、重点抽查等方式,加强对接访工作的检查指导。同时,进一步完善了领导干部接访考核评价制度,把领导干部接访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述职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马跃峰:《海南启动领导干部大接访》,2012年5月11日人民网)

【点评】

大接访,是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了解民众诉求,做好群众工作所运用的一种重要工作方法。这种方法是以主动的姿态来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的困难,帮助群众解决难题。

海南省委省政府所启动的全省领导干部大接访就是如此。他们按照“公示、接访、包案、落实”四个步骤,坚持“谁接访、谁负责,谁包案、谁负责”的原则,采取“一个案件、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方法,以“事要解决”“人要回去”“案结事了”“息诉罢访”为工作目标来进行大接访工作,确保了大接访工作的实效。

海南省委省政府所启动的全省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大接访,要注重接访实效,形成长效机制。大接访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群众的困难,解决群众的难题,因此,必须注重实效,避免形式主义。矛盾的复杂性和随处随时存在,决定了“大接访”工作应该长期坚持,形成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