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俄现代传媒文体比较研究
16956400000003

第3章 导论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众所周知,前苏联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在20世纪初和中叶对新中国的建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涉及了中国的新闻界,其中就包括对中国新闻理论和新闻写作方法的影响。

苏联新闻对中国新闻的影响开始于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社会主义革命在俄罗斯取得的胜利,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为了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2家进步报纸于1921年元月往莫斯科派遣了自己的特派记者。瞿秋白作为中国第一个赴莫斯科的记者,采访和报道了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1922年2月瞿秋白在莫斯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组织,他成为中国无产阶级的第一名外派记者。

纵观苏维埃政权在俄罗斯的建立和巩固过程,大众传媒始终作为苏共宣传其方针政策和控制舆论导向的工具。多数学者认为,苏联大众传媒的主要功能在于“宣传”。这正如列宁所强调的那样,“报纸应该是集体的鼓动者、宣传员和组织者”。[1]

对前苏联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媒体经营理念和独联体国家媒体目前的经营现状进行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20世纪中叶,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新闻工作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建设我国新闻事业新体制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苏联最终没能坚持住社会主义的道路而解体了。虽然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衣钵,但其社会体制发生了变化,其新闻职能也由“宣传”转变成为“信息传播”。

与苏联不同,中国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推行的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等方针政策深得民心,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与此同时,中国新闻领域正在推行着前所未有的改革,以建立快速发展、现代化、多功能、高效率、适合市场经济改革机制的大众传媒体系。这种改革涉及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发布制度、记者和全中国人民。

进入21世纪之后,中俄两国建立了21世纪战略伙伴关系,解决了边界上的一切历史争端。双方在经济、军事、能源、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开展了空前规模的合作。

新闻传播在这些合作中应该承担什么角色?两国媒体应该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什么作用?媒体是否应该继续传承国家和政党思想的导向、鼓动和宣传功能?中俄传媒文体有什么区别?两国新闻界在交往中应该注意什么?等等。弄清这些问题,对中俄关系的发展和中国新闻事业的建设是迫切而现实的。

本著作立足于20世纪俄罗斯新闻和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的建立及发展历程,对中俄传媒文体、新闻理论的建立和新闻写作方法等进行对比研究,目的在于找到中俄传媒文体和语言风格之间的共性及其区别。

该著作所研究的现实意义如下:

进入21世纪之后,中俄两国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同时主导并推行市场经济改革。由此而引发大众传媒走向市场,实施经济改革。在这种相同的大环境下,两国的新闻媒体应该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充当哪种角色?新闻媒体是否应该继续传承国家和政党思想的导向、鼓动和宣传功能?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满足两国新闻界相互交流的需要,选择了这一研究方向。

中西新闻媒体理论的对比研究出现于上世纪末期。但是,纯粹中俄媒体风格的对比研究著作,无论在中国还是俄罗斯都未曾有过。因此,该著作试图挺进这一盲区,以求发挥抛砖引玉的功效,掀开中俄传媒风格研究的篇章。

该著作不仅对比两国现代新闻媒体的现状,而且也涉及了媒体特点的同异研究,以便促进中俄新闻界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推动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

该著作的科研新意在于对中俄两国媒体的历史发展进程,进行同期同步的对比研究,罗列并分析一系列现代报刊语言方面的科研论著,对中俄现代报刊语言的特点进行陈述和归纳。

该著作的目的在于弄清中俄现代媒体语言的相同及其不同特点,研究和描述两国现代媒体语言在信息传播中所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为此而提出下列研究内容:

——从俄苏新闻对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所产生的具体影响角度,来研究中俄报刊文体政论体裁的历史发展特点。俄苏新闻对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的产生,以及对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创办都产生过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深入到了对新闻事件的描写技巧方面。

——从媒体语言的社会评价、政论特征和修辞手段角度,来弄清中俄现代报刊语言的基本原理。中苏新闻功能和新闻原则的相似性决定了媒体文章的写作方法,必须适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原则,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舆论需要。媒体文章的表达方法和修辞手段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精神。为此,新中国媒体文体从一开始就采纳了俄苏新闻体裁的表现手法、文章结构布局和新闻语言的使用原则。

——从媒体体裁分类、新闻文体的基本功能、修辞手段、新闻语言的结构和外语词汇扩张问题的角度,来分析中俄现代媒体风格的共有特性。新闻事业需要及时跟进社会变革。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中国受苏联的影响颇为深刻。两国在现代史上的发展步伐有许多类似之处,所以媒体事业在诸多领域也具有相同的特点。

——从新闻的功能、新闻文体的逻辑结构、作者“我”在新闻文体中的特殊作用和新闻事件的叙述方法角度,来分析中俄现代报刊语言的具体区别。由于俄罗斯社会性质在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之后,由社会主义制度改变成资本主义制度,其新闻原有的宣传功能也随之转变为信息传播功能。中俄两国之间的新闻功能产生区别。中俄两国记者在制作新闻稿件时所采用的方法发生不同,两国记者使用描述或者陈述,以及不同的逻辑结构来突出文章主题。

该著作运用历史比较、结构分析、体裁分析、修辞分析、逻辑分析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上述提出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研究和论述。

该著作立足于中俄媒体,对两国新闻文体领域的有关问题进行历史性、概念性和详实性描述,充分展示中俄现代报刊语言的相同与不同的特征。

在研究过程中,作者选用中俄当代媒体的大量出版物,比如《事实与论据》周报、《消息报》、《职业》周刊、《焦点》周刊、《俄罗斯报》、《独立报》、《莫斯科华人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南方日报》、《21世纪环球报道》、《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等50余种当代报刊。

该著作的理论基础立足于近年来中俄新闻学专业公开出版的教材、科研论著、报刊和相关文章。

作为理论研究基础,本著作主要参考了下列作者的科研论著:

瓦西利耶娃(Васильева А.Н.)《报刊政论体裁的语言风格》,莫斯科,Русский язык出版社,1982年出版;

维纳戈拉多夫( Виноградов В.В.)《俄语修辞问题》,莫斯科,Гослитиздат出版社,1981年出版;

瓦罗什罗夫(Ворошилов В.В.)《新闻》,圣彼得堡,Михайлова В.А.出版社,2002年出版;

格拉别利尼科夫(Грабельников А.А.)《媒体记者的工作》,莫斯科,РИП-холдинг出版社,2002年出版;

金(Ким М.Н.)《新闻作品的写作技巧》,圣彼得堡,Михайлова В.А.出版社,2001年出版;

科列斯尼科夫(Колесников Н.П.)《修辞与文学编辑》,莫斯科,ИКЦ 《МарТ》出版社,2003年出版;

科尼科夫(Коньков В.И.),《报刊文体的语言结构》,圣彼得堡,Михайлова В.А.出版社,1995年出版;

科尔科诺欣柯(Корконосенко С.Г.),《记者写作基础》,圣彼得堡,Михайлова В.А.出版社,2000年出版;

科斯托玛罗夫(Костомаров В.Г.),《俄语报章语言》,莫斯科,МГУ出版社,1971年出版;

拉普杰娃(Лаптева О.А.),《鲜活的广电语言》,莫斯科,УРСС出版社,2001年出版;

玛科希莫夫(Максимов В.И.),《修辞与文献编辑》(主编),莫斯科,Гардарики出版社,2004出版;

斯梅达尼娜(Сметанина С.И.),《文化领域的媒体文体》,圣彼得堡,Михайлова В.А.出版社,2002年出版;

索尔戈尼科(Солганик Г.Я.),《报刊词汇》,莫斯科,Высшая школа出版社,1981年出版;

索斯达科(Шостак М.И.),《记者与创作》,莫斯科,Гендальф出版社,1998年出版;

《20世纪末期的俄语概况》(1985-1995年),莫斯科,Языки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出版社,2000年出版;

王本华,《现代汉语实践修辞》,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年出版;

王春泉,《现代新闻报道的形式与写作》,西安,西安出版社,2001出版;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出版;

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宋兆宽,《新闻采访与写作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出版;

周圣等,《俄语功能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出版;

周胜林,《高级新闻写作》,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

沈爱国,《消息报道》,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姚里军,《中西新闻写作对比》,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出版;

张举玺,《新闻写作技法》,莫斯科,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

上述这些著作大部分直接研究和分析报刊体裁、新闻语言风格、修辞手段、新闻写作方法、新闻文章结构,一部分著作还涉及了对报刊语言社会功能的研究。大部分俄罗斯研究者的科研著作具有描写的特点(比如,科斯托玛罗夫、斯梅达尼娜、索尔戈尼科、格拉别利尼科夫等),他们理论地描述了大众传媒在俄罗斯的发展过程。学者们所争论的问题从早期传媒政论体开始,一直到现在众所周知的大众传播手段。准确地说,他们感兴趣的是如何提高媒体语言对受众的影响力。

该著作的理论价值在于它所包含的研究材料、主要见解、论述和结论等,有助于人们对中俄媒体语言和文体特点加深了解,促进两国新闻工作者相互理解和交流。这些见解、论述和结论可以运用于中俄两国新闻理论及实践的科研当中。著作内容适合于新闻专业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学习。同时,对中俄两国的新闻爱好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