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大道之行也天下
16969000000016

第16章 少女的祈禱

11月29日.星期三.2146·王曉孟家

少女拿起《聖經》,左看看,右瞧瞧。翻開之後,蓋起來,再翻開。最後得出一個結論,對王曉孟、李佳民說道:“這聖經裡面有圖畫耶!”

王曉孟:“…”

原本將手蓋在眼睛上的李佳民,把手拿開,看了少女的舉動後默默的吐嘈道:“《繪圖本聖經》,這不是在書的封面就有寫了麼?”

或許是周瑜綸擔心少女看《聖經》太難啃,於是拿兩本有插畫的繪圖本《聖經》給她,封面下方有著明這《聖經》是新標點和合本。

少女沒有理會哥哥吐槽她,對著李佳民、王曉孟說道:“我們翻開目錄,閉著眼睛,心中默默祈禱上天要給我們先看哪個章節,我數到三,一起指出那個章節名。”

看著一臉呆然的王曉孟、無所謂的李佳民,這讓少女感覺就像是她拉著兩人看《聖經》似的,便有點無力的對他們說道:

“你們這樣沒有回應,你們是不想看《聖經》麼…那行,我也不勉強你們,我還是自己回去看好了。”

看見少女沮喪沮喪的神情,和李佳民對看一眼,王曉孟從沙發站起來說道:

“沒這回事,我只是看書看太累了,需要活動筋骨一下。嘿咻!嘿咻…”,說完,他便開始做起國民健身操。

王曉孟起身後,李佳民也坐正姿態對少女說道:“妳想太悲觀了,我和王曉孟並沒有那樣的意思。陪妳一起看《聖經》我也能放心呀,往好的地方想,這也是我們三人難得一起相聚呢。”

王曉孟、李佳民都沒有不滿,少女也就放心了。

想想,她還真的多心了,老是擔心這個擔心那個。王曉孟、李佳民沒有反對少女的提議,三人一同閉上眼睛,聽少女倒數:“三、二、一…”

結果,睜開眼睛的少女、王曉孟分別比向了不同的章節…

見李佳民沒有動作,他聳聳肩對王曉孟和少女說道:“不好意思,我祈禱上天,腦海裡也沒出現想看的章節。”

“噢…沒關係。”少女見少年指著章節中的《以弗所書》,而她自己則指著《創世記》。

她也不明白是自己想要看《創世記》,還是老天啟示給她要看的…,正當少女猶豫時,李佳民在一旁提議到:

“既然選擇不同,要不如我制籤吧。我撕兩張一樣的白紙,其中一張做記號。你們各抽一張,誰有抽到記號,我們就讀誰指的章節。”

“也行”,王曉孟倒沒有什麼意見。

少女也認同抽紙條的辦法,於是就由李佳民做兩張籤,少女和王曉孟各拿一張。

“唔…”,少女打開她手中的紙條,其中並沒有做上記號。

王曉孟抽到的白紙後,攤開給少女和李佳民看,上頭有李佳民做的記號。

既然決定了,眾人翻到要讀的章節。因為從目錄的頁數去找,他們並沒有翻很久。少女、王曉孟各看一本,李佳民在旁邊等著聽他們唸。

都翻到《以弗所書》所在的頁數,少女唸單數節,王曉孟唸雙數節,把《以弗所書》第一章念完。

念完後,現場陷入沉默的氣氛…

唸過一遍《以弗所書》後,少女真的看不懂。她又再看了一次,還是看不懂…

終於,李佳民開口說道,打破尷尬的氛圍:“額…雖然我沒有看裡面的內容,但從我聽到的,我不知道看《聖經》對我們有什麼幫助。”

聽到李佳民說話,王曉孟從他在看的內容中回神,抬頭對少女和李佳民說道:

“我們現在讀《聖經》,是想尋找關於神的線索吧,別在讀過書後就忘了一開始的目的。

李佳民你幫你妹將書中有關神的事情,拿可以擦掉痕跡的筆圈出來。我也跟你們一樣,先圈出這章節有關神的句子。”

“好吧,聽你的。”李佳民沒說什麼,坐到少女旁邊。既然有了計計劃,他也不會違背陪伴少女的諾言。

眾人開始照著王曉孟的提議,圈出文章中有出現神的詞句。

分別在1節、2節、3節、4節、8節、14節、17節,找出有神的單詞。

圈完後,少女還是不了解這《以弗所書》在說什麼,這才是第一章而已…

李佳民看著少女苦惱的樣子,笑著對少女說道:“別在研究這些了,我們回去睡覺吧。靠自己的努力,遠比靠妳那上天的幫助還靠譜。”

王曉孟在旁邊感嘆道:“妳現在應該懂我學習英文的痛苦了吧…”

聽哥哥又再唱雖她,少女看向王曉孟。因著她之前完全沒有看過《聖經》,《以弗所書》裡面的人物、時代背景她完全不知道。

堅持她繼續看下去的,是王曉孟、李佳民的陪伴,以及她真的很想認識上天。

少女默默的感謝王曉孟、李佳民陪著自己任性,隨即正色的對著兩人說道:

“《以弗所書》中的人物、內容我們完全不明白,那就一個一個歸納、釐清。

內容是白話寫的,我想字面上我們都能看的懂。先不要提出哪裡有多奇怪,先把每一句的大意整理出來。”

聽見少女的提議,王曉孟、李佳民開始提起精神和少女討論。

第1節,保羅寫信給在以弗所的人。

保羅寫信:奉神旨意。

保羅身份:「基督耶穌」使徒。

以弗所人的身份:聖徒、(在「基督耶穌」裡)有忠心的人。

第1節的討論整理,三人沒有異議。畢竟文章寫的已經很白話了,只是再整理的更白話…

第1節整理意思沒有花多久時間。不過在整理完後,王曉孟向李佳民、少女兩人看道:

“我覺得,第1節可以整理出兩個疑問點。”

隨即,王曉孟便在「保羅寫信:奉神旨意。」和「(在「基督耶穌」裡)」畫上重點。向兩人提問:

“保羅是如何奉神旨意?聖徒又如何在「基督耶穌」裡?按照英文的文法來說,這兩個動詞的地方很特別。”

面對提問,李佳民看王曉孟一眼說道:

“面對記敘文出現看不懂的地方,你們要有一個觀念,文章是被「記錄」下來的。

因此,不是看紀錄的地方哪裡好像有問題?他做說的,不過是陳述一件事情。

你應該要這麼看,作者所描寫的是:

保羅能夠奉神旨意,或是神能夠給保羅旨意。

聖徒能夠在「基督耶穌」裡,或是「基督耶穌」能夠包裹在聖徒外面。”

說道這,李佳民擔心的看著少女。因為聽聞他的解釋,他見少女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少女似乎對神能夠給人旨意感到興趣…,李佳民對少女說道:

“奉神旨意,在現實生活中有可能麼?看到這裡,我已經想阻止妳繼續看下去了。妳看這個對妳沒有幫助,只會害妳陷入其中無法自拔。我很想就在現在摧毀妳的信念。”

少女察覺到了自己的興奮,會帶給她哥哥帶來危機感,連忙正色的對李佳民說道:“別往壞的地方想,樂觀一點,現在沒你想得那麼糟糕。”

她也沒想到李佳民這麼敏感,這才看《聖經》的一句話呢,就這麼激動…

王曉孟在一旁拍著李佳民,意識他不要嚇他自己的妹妹,沒事就說要毀人家信念什麼的…雖然知道他是很擔心自己的妹妹,王曉孟嘆了口氣說道:

“李佳民你太緊張了,我們現在只不過在歸納重點而已。”

看著少女有點緊張,和在一旁擔心妹妹的李佳民,王曉孟在一旁捂著頭,他們兩人簡直是矛與盾的綜合體啊…

王曉孟看著陷入自身情緒的兩人,無奈的開口道:

“讓我們繼續吧,

我們找到的第1節重點有兩個,

第一,神能夠給人旨意。

第二,基督耶穌能夠包裹在人外面

雖然不知道基督耶穌和神的關係,但這節令人在意的,應該就這兩點了吧!”

少女點頭表示同意。

李佳民也不再想別的。雖然他不相信有神,但他也認可王曉孟對第1節的總結,畢竟他是來陪少女的,而少女的目的是想認識神。

過程只是為了得到結論,而時間會證明結論是否存在。所記錄的,不過是給未來事情發生後的「證據」而已。

少女不知道她現在所記錄的證據,能給未來的自己有什麼幫助。

明白多想也沒用。她現在所做的,是將總結紀錄到日記本裡。

等未來的時間到了,自然也會明白。

看了看現在的時間,已經晚上10點24分了。

王曉孟見少女看時間,也覺得有點晚了,李佳民兩人也需要回去整理,於是對他們說道:

“你們先回去吧,先回去整理這一章所出現的動詞,《以弗所書》明天有時間再討論。”

見王曉孟如此說,一方面也覺得現在很晚了。另一方面,經過了剛才的討論,回去也有準備的方向。於是兩人起身和王曉孟道別。

少女到家已經很晚了。清潔完,將洗衣服丟進洗衣機,等洗衣機洗完還要拿出來曬,忙完都快到深夜12點了。

李佳民也要掃地,摺衣服之類的家事。少女忙完家事回房間,已經沒有時間寫東西,再不睡會打影響到明天的行程。

少女打開聖經,時間不多,她明白自己要尋找的方向:神是怎麼樣的一位神?

她快速的翻開到章節,在文章記述相關的地方劃線圈起來歸納。

第1節。神會給人旨意。

第2節。神會給人恩惠、平安。願,向神祈求。

第3節。神賜給人各樣(屬靈的)福氣。

第4節。神揀選人。神使人聖潔。

第5節。神愛人。神使人得兒子的名份。

第6節。神賜給人恩典。

第7節。神的恩典,使人的過犯得以赦免。

第8節。神賜給人充足的恩典。

第9節。神叫人知道祂旨意的奧秘。

第10節。神會安排。

第11節。神給人基業。

第12節。有點看不懂。

第13節。神給人聖靈當印記。

第14節。聖靈是神給人的憑據。

第15節。保羅陳述。

第16節。保羅感謝神。保羅常祈禱。

第17節。保羅的祈禱。願神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

第18節。保羅的祈禱。求神照明,使人知道神的恩召、基業。

第19節。保羅的祈禱。神向信的人所顯的能力何等浩大。

第20節。神在基督身上運行的大能大力。

第21節。神的能力遠超過一切。

第22節。看不懂。

第23節。教會是神所充滿的。

“哇!終於整理完了。”少女鬆了一口氣,聖經上所記錄的神,跟人還真是息息相關呢。就是不知道為什麼她沒有見過神,也不知道看聖經對她有什麼用?

她所能做的,也就是和神祈禱,向神感謝了吧!

不知道《聖經》所描寫的「神」,可不可以被她稱做上天?

應該是不行的…畢竟沒聽人將《聖經》中的神稱做上天,不過向神祈禱應該沒問題。

於是,整理完明天該帶書籍的少女累了一整天,躺到床上。她向神祈禱道:

“神啊,謝謝你。感謝您使我在看聖經的時候,更認識你。

也求您祝福我的家人,幫助他們都有一顆快樂的心,不論遭遇到任何難處,也求您來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祈禱結束。

少女閉上眼睛。未來,她不知道會遭遇到什麼,在面對挑戰的同時,她也會感到恐懼,那是對未來的未知感。

但,她也希望自己能夠更認識這個世界。除了現在學生的身份,她希望…所希望的也是現在無法看見的吧。

她期望不論經過了什麼環境,都能幫助任何需要幫助的人。

期望,她未來能夠更認識神。在這樣的意念中,少女進入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