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全面战争一帝国
17041200000043

第43章 整编

恰逢新年,为了稳定军心,陈浩和部下商议一番后,决定在怀庆府境内的一处名为莲花池的地方休整两日。

义军在河南两战成名,实力毋庸置疑,地方驻军也不敢轻撼其锋。

义军公平买卖,不骚扰地方的作风也被传诵为为仁义之师,因此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前来投军。

陈浩等人奇怪为什么当地会有那么多良家子来投军,通过当地百姓之口才知道:

黄河北岸的三个河南布政使司下辖州府因为有水利优势,农业比较发达,相对富庶,人口也多,但是由于土地资源有限,许多人不得不离开故乡去外地讨生活,这些来投军的年轻人家中都是土地有限,不够兄弟们分了,年纪小的他们只能拿些盘缠,自行谋生:有的落草为寇,有的卖身为奴,有的投军报国……

恰逢此时义军过境,许多年轻人都动了心思,来投的丁壮成群结队,有的以村为单位,有的以乡为单位,三府都有,数量上千。

几个将领也都认为此时义军钱粮颇丰,在河南声望正隆,正是扩充实力的好时候,毕竟这年头以实力为尊,有兵才有权,即使将来关中不容义军,也能凭实力杀出条血路。

陈浩见这些确实都是农家子弟,能吃得苦,比较可靠,决定一口气扩充一千人,他将周云的军官团从前局抽出,作为新兵部队的骨干力量,再由伤愈归队的士兵补充前局的空缺。

其他人对于扩军也没什么意见,但负责后勤的诸葛达表示后勤压力骤然增加,义军的钱粮将入不敷出。

陈浩搁置了这个问题,先把军队扩充起来,有兵还怕没钱么?通过这些日子的经历,陈浩明白,在眼下这个时代,手上有可靠武力,才是第一位的。

…………………………………………

随即陈浩以周云的军官团为骨干,结合河南三府丁壮建立第二个团级作战单位。

人数的扩充给义军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原来千人级别的作战和生活方式已经不适用了,陈浩为了正规化义军,索性在这里进行了一次整编。

他将全军改编为两个团,自己任最高指挥官,称“帅”。

戚威任担任副指挥官,称“副帅”并兼任直属队队官,诸葛达为副,同时直属队扩大,诸葛达与陈充带领的后勤保障人员也编入其中;增加了一个炮队,集中有一定经验的炮手指导使用、管理军中火炮;骑兵队分成前后队,五十骑为轻骑担任侦查、传令、战场游击职责,五十骑为重骑,担任破阵、反骑的职责。

魏长文为第一团团指挥官,刘锐为团训导官,卢毅为团参谋官,各自兼任一个营的营指挥官,其他各级军官各有提拔。

周云任第二团团指挥官,以系统军官班子与新兵组成第二团。

战法方面,第一团任然沿用老战法,几个团级军官的职能虽然叫法不一样,但实际除了魏长文为团指挥官行使“团”一级战时指挥权,其他团级军官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别,造成这一点的原因是因为第一团其实仍是旧式军队。

第二团则紧锣密鼓的开始“普式”线列战术训练,新兵们以同村亲近的十二人为一队,各旗队的五个小队则都来自不同地方,这样可以提高小队内部的凝聚力,也能避免老乡情在军中另立山头,影响指挥的顺畅,甚至埋下军队成建制变节的隐患。

新的战法强调团队力量,只要同队,同旗,乃至同团队的士兵能齐心协力,那么将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同时这也是一种快速成军的方法。

由于时间仓促,义军只能给这些新兵装备一根削尖的木枪或者竹枪,陈浩给这些新卒的定位也是“抗线”而已,新兵们都有些失望,感觉义军也没什么前途,靠着些破木头怎么打仗?

陈浩便解释说长枪是最最实用的武器,只要训练和使用得当,战力并不差,明太祖朱元璋当年也是靠着几百万根破枪横扫中外云云……

陈浩知道近代军队将会把刀剑之类发挥个人武勇的兵器淘汰,成规模的长枪将是战场上的王者,等到将来自己有了根据地,能够自行生产火枪后,可以将他们迅速转成线列步兵,祭出“排队枪毙”、“拼刺刀”的大杀器后,战斗力更能产生质的飞跃,靠半真半假的花言巧语稳定住军心后,陈浩美滋滋的想着。

招兵与初步整训花了五天时间,钱粮物资如流水一般飞速消耗,以诸葛达为首的勤务保障分队再次向陈浩警示。

迫于无奈,陈浩决定让第一团在怀庆府内展开剿匪,因为之前在卫辉府歼灭的绿林们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怀庆府,此时怀庆府的绿林空有钱粮但无人员守护,地方驻军要不是胆小怕死,恐怕山贼匪寇就在北岸一带绝迹了,义军去攻打当能取得一定成果。

随后剿匪的第一团以营为单位,分成三路攻击怀庆府内的山贼悍匪,由于有受山贼迫害的百姓通风报信,义军以很小的代价便攻克了几处山贼寨子,获得的钱粮暂缓了燃眉之急。

第二团的整训时间按计划只有短短三天,闲暇期间还要自己扩建营房,转运物资之类的。训练时间越发捉襟见肘,陈浩很烦恼。

初一这天,陈浩看着乱哄哄地修建营房的新兵们,邹起了眉头,他现在感觉他把事情想的太理想化了,这些农家子弟字都不识,更是不通道理,说服他们亲自修建营地都让他们的上官说破了嘴皮子,要教会他们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太难了。

当初他在顺义募兵练兵是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进行,而且士兵们报仇心切,才会非常配合他的严格管理。

但这批人不一样,他们纯粹是为了吃饭才跟着自己的,义军在行军途中也很难像四面封闭的顺义城那样管控严格,对新兵而言,如果这里待的不顺心,离开就是了,天下之大,还能找不到活命的地方么?

这时诸葛达正好来找陈浩汇报事务,看陈浩心事重重,便主动给陈浩解难,诸葛达听完陈浩的忧虑后,想了想建议道:“大帅所虑者无非是新兵刚入营却无法得到良好的训练,怕错过训练的最佳时机,散漫之气养成,不堪大用。某意不妨招募流民来帮忙修建营寨,现在要求也不高,只要能住人即可,想来流民应当能胜任,只需付出些许钱粮罢了。而后新兵从琐事中脱出身来,严格训练,趁早裁汰不合格者,这样如何?”

陈浩听后思考了一番,松了口气,拍拍诸葛达的肩膀,高兴的说道:“你愿意拿出钱来就好,哈哈,就这么办!”

诸葛达摇扇笑笑:“为大帅解忧乃属下职责!”

于是新兵得以扎扎实实训练了三天。

被招来工作的流民很高兴,只要按照义军的要求干活,他们就有饭吃。而且因为陈浩比较大方,给的粮食让一个人吃饱还有的多,所以出工流民的家属也能吃上饭,这就导致有上千流民因此跟上了陈浩的部队,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支军队有活给他们干,能给他们饭吃,这支军队又能打官兵、剿匪,能保护他们……

初五那天,出去剿匪的第一团都带着缴获返回。

好事成双,周云报告新兵已经基本稳定。

陈浩便和众人商量:“这里的余粮就快被我们买完了,只有继续西行,早日去陕西,将来获得一块地盘,义军才不用再做无根的浮萍。”大家深以为然。

于是大年初五,拜财神的日子,义军合计两千二百兵马,还有上千流民跟随,再次启程,沿河而上,往王屋山而去。

……………………………………………

怀庆府接报:彰德军被义军击败,流贼贼首姓陈名浩。

同时彰德府因为怕陈浩去而复返报复他们,所以隐瞒了一部分信息,怀庆府不知道陈浩出身天雄军,只当他是土贼,便以陈贼称之。

怀庆府官府和士绅都很焦急:陈贼已在境内修武县停留数日,兵势更盛,且开始裹挟流民,至于河南总兵陈永福的兵马被调到洪承畴麾下平叛去了,此时根本无援可求。

官府生怕流贼聚集起强悍实力,攻杀怀庆府,若这样,大家都要倒霉了。

初五怀庆府接报流贼起兵西来,但并无攻城之意,于是知府、通判等联名急令怀庆卫各部坚守城池,任何人不得出战,只待流贼过境,若是秋毫无犯那便最好。

怀庆卫侦知陈贼聚众数千,且有精锐上千后,根本不敢做出任何挑衅举动,更别提进攻剿匪了。陈浩因此得以安然通过怀庆府,顺利进入王屋山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