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茶经
17112600000004

第4章 茶之造

【原文】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1]。茶之牙者,发于丛薄之上[2],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靴者,蹙缩然[京锥文也[3]];犎牛臆者,廉襜然[4][犎,音朋,野牛也];浮云出山者,轮囷然[5];轻飙拂水者,涵澹然。有如陶家之子,罗膏土以水澄泚之[谓澄泥也];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经;此皆茶之精腴。有如竹箨[6]者,枝干坚实,艰于蒸捣,故其形籭簁[上离下师];有如霜荷者,茎叶凋沮,易其状貌,故厥状委悴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然[7]

自采至于封,七经目。自胡靴至于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正言嘉者,斯鉴之下也。以皱黄坳垤[8]言佳者,鉴之次也。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鉴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蒸压则平正,纵之则坳垤。此茶与草木叶一也。茶之否臧[9],存于口诀。

【注释】

[1]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薇、蕨,都是野菜。凌,带着。[2]丛薄:指有灌木、杂草丛生的地方。《汉书注》:“灌木曰丛。”扬雄《甘草赋注》:“草丛生曰薄。”[3]京锥文也:京,高大。锥,刀锥。文,同“纹”。全句意为:大钻子刻钻而成的花纹。[4]臆者,廉襜然:臆,指牛胸肩部位的肉。廉,边侧。襜,帷幕。全句意为:牛胸肩部位的肉,像侧边的帷幕。[5]轮囷然:轮,车轮。囷,圆顶的仓。意为:像车轮、圆仓那样卷曲盘曲。[6]竹箨:竹笋的外壳。箨,读音tuò。[7]籭簁:两字意思相通,读音亦同:shāi。皆为竹器。《集韵》说就是竹筛。[8]坳垤:土地低下处叫作坳,小土堆叫作垤。形容茶饼表面的凸凹不平。[9]否臧:否,读音pǐ,贬,非议。臧,褒奖。

【译文】

采摘茶叶,都是在每年农历二月、三月、四月间。茶芽嫩得像竹笋的,大都生长在山洼石隙的肥沃土壤中,等新芽条长到四五寸的时候,就像薇、蕨等野菜新发的嫩长细枝,这时要踏着早晨的露水及时采摘。茶的嫩芽,通常都生长在灌木杂草丛生的茶丛里。抽出的嫩枝有三枝、四枝、五枝,应该选取其中主枝挺拔的采摘。下雨的时候不要采摘,多云间晴的天气也不要采摘。天气晴朗了,就采茶,蒸青,捣碎,拍压,焙干,串扎,包封,这样茶饼就完全制成干透的了。

茶饼千形万状。大致说,有的像胡人的靴子褶皱蹙缩[像用钻子钻刻的皱纹];有的像野牛胸肩上突起的肉;有的像侧面墙壁上悬挂的帷帐;有的像浮云出山卷曲盘旋;有的如同清风吹拂的水面微波荡漾;有的如同陶工筛出的陶泥,用水澄清后,细润光滑[澄泚,就是用水把泥澄清];有的像新开垦的土地,遇到大雨冲刷,形成了条条沟壑。这些都是优良丰厚的好茶的形状。有的茶如同竹笋的硬壳,枝干坚硬,很难蒸熟捣烂,好像破竹筛一样。还有的好像经霜打过的荷花,枝干和花朵都衰颓凋谢,改变了原来的形态,显得枯萎干黄。这些都是粗老质低的茶叶。

茶叶的制作,从采摘到封存,一共要经过七道流程。从茶饼的形态颜色看,从像胡人皮靴到好似霜打的荷花,茶叶大概共有八个等级。有人认为又黑又亮、形体平整的茶饼品质好,这是不高明的鉴别品评;有人认为色泽黄褐、形体多皱的茶饼品质好,这是中等眼力的鉴别品评。如果对这两种茶饼,既能说出它的优点又能说出它的缺点,这才是鉴别品评茶叶的行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茶饼表面有茶汁浸润时颜色就光润;茶汁没有流出而含在茶饼里,表面就干缩起皱,制作时间久了、过了夜的茶饼颜色就黑,当天制成的茶饼颜色就黄;蒸得透、压得紧,茶饼就平整;不认真蒸压,茶饼就起皱凸凹不平。茶叶和其他草木叶子都是这种性质。所以鉴别品评茶叶的好坏,自有它行内的口诀,不能仅仅用“好”或“不好”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