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微心理:让你在第一时间获得成功的N个心理学定律
17112800000008

第8章 皮尔斯定理:意识到无知,是知道的开始

【定律阐释】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才能进步。美国贝尔电话电报公司实验室著名科学家、“卫星通信之父”约翰·皮尔斯说过:“意识到无知才使我们充满活力。”做人贵有自知之明,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弥补这一不足。

最大的智慧是看到自己的无知

在古希腊雅典的一个神庙里,有一道神谕,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苏格拉底。而苏格拉底却说:“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之所以说苏格拉底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因为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天下最大的智慧就是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这个世界上从不缺少妄自尊大的人,却缺少那些真正意识到自己无知的人。越是有智慧的人,越能看到自己的无知。一个自以为无所不知的人,却往往是个真正一无所知的人。

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想想看,孔子本身就是一位老师,是一位智者,但他却并不认为自己无所不知,反而谦虚地认为自己还有很多不知道的东西,遇到的人中肯定会有自己的老师。不仅如此,孔子还说要“不耻下问”,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是进步的起点,要真正取得进步就要靠不耻下问来填补自己的无知。大家都知道孔子一生收了不少徒弟,却不知他也拜了不少老师,只要他有不懂的问题就立刻向别人请教。也许,正是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拥有不耻下问的精神成就了孔子。

美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总统——林肯也是如此。林肯的父亲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木匠,母亲是一位平庸的家庭主妇。而林肯却有着超凡的文笔、极强的处理事务和管理的能力。更让人吃惊的是,他一生中进学校的时间还不满一年。那他是如何获得那些学识和能力的呢?原来,林肯从小就能看到自己的无知,无论是农夫、商人、律师还是村儒学究,他都能从其身上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他说:“每个人都可能做我的教师。”正是这种态度,让他不断积累知识,让他不断增强能力,最终成为美国的总统。

为人应谦虚。真正的谦虚,是在对自我进行清晰剖析后,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而流露出来的真实态度,而不是表面上做做样子。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真诚的建议,促进自己改正不足。

学海无涯,没有人是无所不知的。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并没有什么好丢脸的,反而是促进自己弥补无知的前提。无论你的人生追求是什么,雄心壮志是什么,在达成这些之前,首先要把自己做好。换句话说,只有先把自己做好了,才能达成你的人生追求、雄心壮志。

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放在最前面,就是因为这是以下几项的前提和根本。只有先修好身,才可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修身修什么?首要的就是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然后不断地去完善自己;意识到自己的无知,然后不断地去填补空白。如何修?就是要不断地自省。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才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与不足。慎独,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人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不要让自大阻挡你前进的步伐。又有言曰:“大智若愚。”那些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从不自以为是,而是处处都以“无知”的面目示人,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谦虚待人,不耻下问。

人贵有自知之明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孙子兵法》中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都是一个道理:人要懂得看清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那些有所作为的人,大多是有自知之明的人。如果你不想虚度自己的人生,就先从看清自己做起吧。

春秋时期,有一段时间越国政治混乱,兵力疲弱。作为“五霸”之一的楚庄王认为,这正是攻打越国的好机会,于是就要出兵讨伐越国。这时,有一个名叫杜子的人前来劝阻。他问楚庄王:“大王要攻打越国,为的是什么?”楚庄王答:“因为越国现在政治混乱,兵力疲弱!”杜子听后,意味深长地说道:“一个人的智慧就好比人的眼睛,能够看清楚很远的地方,却始终无法看见自己的眼睫毛。自从大王的军队被秦国打败,楚国已经丧失了许多的国土,这是兵力疲弱;有人在国内造反,官吏却无法制止,这是政治混乱。目前,楚国兵弱政乱的情况与越国不相上下,而您还要出兵攻打越国,难道您就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吗?”听了这一席话后,楚庄王立即取消了攻打越国的计划。

有很多人都像楚庄王一样,只看到别人的不足,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这样是很危险的,不自知的人很可能在战争中送命,在生活工作中失败。所以,无论何时都要谨记中国的那句古训:人贵有自知之明。

据说有一只乌鸦,看到老鹰总是能抓到羊吃,而自己也一样长着翅膀、尖嘴和爪子,于是它就想自己肯定也能抓到羊吃。可是,当它扑向羊的时候,不但没有抓到羊,还被羊角给扎死了。

其实,人无论在何时,处于何等的高位,都要做到有自知之明。应该说,越是处于高位,越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被别人的恭维蒙蔽了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