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科考篇:风云际会考场路
17199900000003

第3章 春风得愈马蹄疾

1.喜报家书

多年寒窗苦读,朝名扬天下。放榜之后,无论今后还有多少坎诃难关要度过,新科进士们总是要尽情陶醉于美酒名花的狂欢之中。

进士放榜大多是在黎明。放榜时要击鼓打钟,气声金鼓辟金扉,十仙才上翠微。康骄《剧谈录》说:放榜前一夕,就不断有消息传出。应试者大多不能入睡,坐听消息。富贵之家准备有多种佳肴,贫穷举子只好独坐寒斋,直到五更鼓鸣、傍放。新进士要以泥金帖子附在家中,作为喜信。泥金是用金箔和胶水制成的金颜料,榜上帖有这种金花,所以叫金花帖子,这种帖子,除书写登科者的姓名外,还有知贡举官的花押,由专人差送到及第进士的住所。高退之在考试完毕后,归居于长安郊区周至县的山村,傍放后,由进士团派人把榜帖送到家。何事感恩偏觉重,忽闻金榜扣柴扉。诗中所说的金榜,就是金花帖,要是权贵之家的子弟登科,榜帖送到家,就要大摆宴席,广请宾客,以示庆贺。杨汝士为东川节度使时,其子杨知温及第榜到之日,汝士开家宴相贺,营妓咸集,汝士命人与红续一匹。诗曰:郎君得意及青春,蜀国将军又不贫。一曲高歌红一匹,两头娘子谢夫人。刘覃进士及第后,其父刘邺别出心裁,购得初上市的樱桃数十珠,大宴公卿。

2.曲江大会

曲江在唐长安城东南角,平湖曲岸,碧波千顷,绿树环合,鸟语花香,是游览胜地。江岸各种楼阁亭台,宫殿园林鳞次栉比。尤其是春日,踏青赏花,士女如云,“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用他那饱含才情的诗笔,描画了这京师第一胜景。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新科进士的曲江盛宴开始了。曲江宴原是为慰藉下第举子而设的。因筵席极其简单,后来逐渐被及第进士所占。曲江宴设于曲江岸边的杏园,此时正当杏花怒放之时,又被称为及第花。宴会中,新进士中要选出两名最年轻者充当两街探花使气或称探花郎,后世科举考试中称进士第三名为探花,骑马遍游曲江两岸或长安各处的名园,采摘名花。如果有他人先折得名花,如牡丹、芍药,就要受罚。长庆年间王起为主考官,进士放榜后,张籍作《喜王起侍郎放牒》诗:东风节气近清明,车马争来满禁城。二十八人初上第,百千万里尽传名。谁家不借花园看,在处多将酒器行。共贺春司能鉴识,今年定合有公卿。刘沧于大中八年登进士第,也有描写及第后参加探花宴的诗句: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紫毫粉笔题仙籍,柳色箫声拂御楼。霁景霞光明远岸,晚空山翠坠芳洲。归时不省花间醉,绮陌香车似水流。皮日休咸通八年(867)登进士第,也有述参加杏园宴的诗句:雨洗清明万象鲜,满城车马簇红筵。

曾经做过探花使的翁承赞,乾宁二年登进士第。他在《擢探花使三首》诗中写道:“洪崖差遣探花来,检点芳丛饮数杯”;“深紫浓香三百朵,明朝为我一时开”;“探花时节日偏长,恬淡春风称意忙,每到黄昏醉归去。纻衣惹得牡丹香。”探花使的得意心情,与恬淡的春风。牡丹的香气,都写得非常和谐。探花使韩握诗曰:“解寄缭绫小字封。探花宴上映春丛。”韩傀这里写的月探花宴上映春丛,是长安的一位歌妓伎。这说明曲江赛有许多歌伎参与,她们与少年进士共庆及第的欢乐。写探花最有名的,还应算是孟郊的《登科后》一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十二年中进士。已四十六岁,自然当不上探花郎,但也兴致勃勃地放荡一番。跟着走遍全城采花。回想起昔日累试不第,穷愁潦倒的蹉蹉日子,此刻真是扬眉吐气,充满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对这种心情的表露,真是没有比春风得意马蹄疾一语更为生动传神了。

曲江大会这一天,皇帝登紫云楼垂帘观看。达官显贵们则在新进士中选择成龙快婿。杂剧西厢记描写唐代张生中状元后,崔莺莺谣闻他入赘于宰相之家,这一情节,显然不是作者凭空捏造。新进士为迅速授官升迁,与权门联姻也确是一条门路。进士及第的身份再加上朝中权贵的背景,那么侧红杏园中客,金变殿里臣就是指日可待的前景了。随着世改时移,几经战乱,曲江水也逐渐干涸。宋代张礼游长安城南,倚大雁塔。下瞰曲江宫殿,乐游燕喜之地,皆为野草。到明代中叶,曲江两岸,已都是一片庄稼了。昔日的繁华已成为陈迹,后人只能凭文字记载去追想少年进士们游赏的豪兴了。

北宋建都汁京,但人们缅怀曲江大会的盛况,采摘名花的风习仍然沿袭下来,不过已不是在长安的杏园,而是在沐京皇城内的琼林苑内。奇怪的是,北宋后期,竟以杏园为文人死后精魂会集之所,如时人都说苏轼、秦观死后,英灵聚集杏园。这种传说与唐代及第者杏园之宴的风尚恐有一定的关系。

3.雁塔题名

进十宴集于慈恩寺塔下,并即席题名于塔身,谓之题名席,或称题名会,慈恩寺塔即大雁塔。据传,当时有双雁飞翔,忽一雁而坠,人遂座雁建塔于上,故名雁塔,就是今天西安大雁塔,是唐长安最高建筑,登塔可俯瞰曲江。雁塔题名始于何时?一说是唐人韦肇进上及第偶然题名于寺塔,遂为故事。另说唐人张营进士及第去寺中闲游,戏题同年之名于塔身,后人因而仿效。慈恩寺本是游人繁杂之地,新进士中可能有人偶然题于雁塔,由此后来遂渐演变为登第者游宴题名的场所。大盖题名之举是由新进士推同年中善书法者为之,以后如有人官至将相之位,则用朱笔徐其名。白居易及第时,年方二十七岁,有诗云: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得意之色映于字里行间。五代时由于移都洛阳,雁塔题名之风遂止。

4.月灯阁打球宴

月灯宴以月灯阁而得名,主要节目是打毽,时间是在清明前后。咸通十三年三月,新进士集于月灯阁为鞠之会。击拂既罢,痛饮于佛阁之上,这也是新进士及第后的一种豪举。这种击毽之戏,四面有看拥,颇似现在的足球赛。

乾符四年,新进士聚集于月灯阁打毽,这时忽然来了一批兵士,毯场被他们所占,新进士对这般武人无可奈何。同年中有叫刘覃者,说:我去打打这些人的骄气,让他们退走!

说罢,他就跨马执杖,冲向正在打毽的兵士说:新进士刘覃拟陪奉,可乎砂兵士似乎轻看了这一介书生,就让他一起打毽。覃驰骋击拂,风驰电逝,彼皆愕际。俄策得韧子,向空碟之,莫知所在数辈惭沮,侃挽而去。这时月灯阁下观看们毯的有数千人,因之人呼笑,久而方止。唐言卷三中的这段描写十分生动,刘覃的高超毽艺说明唐代学子有着多方面的才能,并非仅是文弱书生。

除此之外,新进士的宴集还有樱桃宴、牡丹宴、看佛牙宴及关宴。关宴又叫进士关试,是中进士的最后礼节。关宴之后,就各奉吏部的调遣,赴各地仟职,此后再没有共同集会的机会。因此关宴又叫作离筵气。

5.亲故改容

曲江盛宴、雁塔题名固然是及第举子至荣至乐之事,但最令他们陶醉的还是名誉地位的突然变化:原来平常人,现在忽然成了天上的滴仙;原来被人极视的,现在立即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顷刻之间,真可谓天地为宽,山川变色。甚至自己的妻子,态度都会因此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唐人《说荟·玉泉子》记载的一则材料就很有典型意义。考生杜羔萦举不中,将归家,其妻刘氏寄以诗曰:“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如今妾以羞君面,君到来时近夜来。”

丈夫失意,竟遭到老婆的如此奚落,真可谓难堪之极。后来杜羔登进士第,其妻又寄诗:“长安此去无多地,郁郁葱葱佳气浮。良人得意正年少,今夜醉眠何处楼。”

砂杜妻的两首诗,语气一据一恭,判若两人。唐人诗文中反映这类内容的还很多。

如曹那及第诗:“白日探得珠,不待骊龙睡。匆匆出九衢,僮仆颜色异。”

说的是及第后憧仆态度的改变。再如李昭象见杜苟鹤及第诗:“深岩贫复病,榜到见君名。贫病浑如失,山川顿觉清。”

说的是见朋友及第自己也高兴得贫病如失。章孝标及第后寄李绅诗:“及第全胜十任官,金汤镀了出长安。马头渐入扬州廓,为报时人洗眼看。”说的是及第得意自比于镀金。

再如朱庆余送李余及第归蜀诗:“从得高科名转盛,亦言归去满城知。发时谁不开筵送,到处人争与马骑。剑路红蕉明栈阁,巴村绿树荫神词。乡中后辈游门馆,半是来求近日诗。”

说的是及第后不仅受人巴结,连旧日诗篇也被人看重。唐彼言中有一则记载,更能反映这一社会现实。王播少孤贫,曾客居扬州木兰院,随僧斋食。僧人们看不起他,常斋罢才击钟,王播到时饭已吃完。其后王播登进士第,至扬州,贫践时在寺中所题之诗,现已用碧纱保护起来。王播曾作诗记述其事:“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总之。举子及第后的种种得意,是难以用笔墨尽述的。

不过,由及第者的得意,自然可以想见落第者的痛苦。曹邺有故衣未及换,尚有去年泪。如果再把孟郊落第时写的诗句弃置复弃置,情如刃刃伤,江篱伴我泣,海丹没人惊,题诗怨不怨,问易蒙复蒙,本文字达,今因文字穷等,和他及第后的诗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两相对比。其失意悲怨与得意狂放之情有着天壤之别。

6.平康宿妓

押妓冶游,选艳征歌,是考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风尘女子的目挑心许、娇容冶态比之自家糟糠的板滞当然更具风情,更易引起回味。于是出现了种种风流才子与烟花女交往的风流韵事,有关才子与佳人的戏曲也成为常演不衰的保留剧目。

唐代新科进士除了有各种宴集活动外,还可以自由宿妓,其风特盛,因为将来一旦为官,就有不便了。平康里,是长安妓女云集之地,为风流蔽泽。唐代妓女多能诗,新科进士押妓宴游,常常互以诗作相酬。咸通十四年(872),郑昌图考中进士,夜宿平康里,妓女楚儿赠诗:“应是前生有宿冤,不期今古恶因缘。蛾眉欲碎巨灵掌,鸡肋难胜子路拳。只拟吓人传铁券,未应教我踏青莲。曲江昨日君相遇,当下遭他数十鞭。”

唐言载斐思谦状元及第后,作红笺名纸十数,到平康里留宿,赋诗日:“银缸斜背解鸣璫,小语偷声贺玉郎。从此不知兰麝贵,夜来新惹桂枝香。”

厂郑合敬进士及第后,宿平康里,春来无处不闲行,楚闰相看别有情。好是五更残酒醒,时时闻唤状头声。这些男女欢爱之诗,雅而不俗。宰相刘邺之子刘覃,少年登进士第,在平康里结识名妓天水仙哥。刘覃不惜花重金与仙哥一会。

举子迷恋于青楼,一般只是为情欲的宣泄,都是逢场作戏。但有时也有例外。应试举子中。不乏年轻才俊、未有妻室或婚姻不美满者,首次接触到这些烟花女,她们的举止、喉、舞姿、入时的妆束、多情的眼波和万般风情,都使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万分倾倒。考生欧阳詹与太原妓笃于爱情、死生不相负便是一例。欧阳詹,贞元八年中进士,游太原,与青楼中一女子相好,感情弥笃。两人山盟海誓,约定欧阳詹回到京都,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即来迎娶她。欧阳詹离去之后,祈盼中的烟花女经不住感情的折磨,一病不起。病危中,割下一结青丝,藏在匣中,并遗诗一首:“自从别后减容光,半是思郎半恨郎。欲识旧时云髻样,为奴开取缕金箱。”绝笔而逝。待欧阳詹派人来迎娶她时,只见青丝,诗作,欧阳詹悲痛而亡。

听起来真有点传奇色彩对烟花女子来说,选择一位及第进士托附终身,当然是最好的归宿。但这种愿望常常会因社会舆论、世俗成见的压力而难于兑现。一本专写唐代妓女生活的书籍北里志,其作者孙集本人就碰到过一位多情的烟花女。女子展向他抛绣球,期望委身于他。但孙集没有像欧阳詹那样大胆地去接受红尘女子的爱情,造成终身遗憾。据作者本人说,这位女子名叫福娘,通情达理,体态炯娜,举止适度。酒宴之际,总是郁郁寡欢,心事重重。孙集间她。回答说:青春易老,像这祥的场面能持续多久呢!并有诗赠孙集:日日悲伤未有图,徽将心事话凡夫。非同橙水应收得,只问仙郎有意无,广向孙集大胆求爱。可孙集很明白自己只是逢场作戏,寻欢作乐还可以,真要娶了一位青楼女,岂非有辱门媚?于是婉言谢绝。后来孙集几次去青楼寻访福娘而不得,很是悔恨。

唐代诗人中与妓女过从最密、唱酬最繁的莫过子元棋和白居易。贞元九年,二人同登进士科,交情甚厚,为金兰之好。二人也都对妓女倾注过深挚的感情。有些妓女,如秋娘、商玲珑、杨琼、薛涛等,还是他们共同的风密友。其中元镇与蜀妓薛涛的一段因缘常被后人称道。薛涛八岁能吟诗,十六岁人乐籍,隐居于成都西郊院花澳。四十岁时,与元镇相会。两人不仅是诗坛知己,还存有一段深深的恋情。自元梢离去后,人到中年的女诗人只能泪湿红笺怨别离,夜深闲共说相思元代戏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就源于元梢的会真记,主鹿都是愿普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据宋人赵令畴考证等;有的是后来重新改编的,如女马、秦香莲等。不过,文艺作品毕竟不同于历史事实,而且就是文艺作品中的描写,也有一些是作者把原始素材拔高了。例如,玉堂春中后来中了状元的王金龙,在明代小说《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中,名叫王景龙,只中了个进士;西厢记中的张生,在唐传奇会真记中,只是个书生,连进士都没考上。就历史事实来说,状元做附马、娶公主的,是极为罕见的现象,比表现这种题材的文艺作品要少得多。因此,我们不妨看看史实。

清代,有着满汉不能通婚的严格规定。清代的一百多位状元,只有顺治九年,十二年的满汉并行两科,产生了麻勒吉、图尔两个满族状元,同治四年又出了个萦族状元崇绮,但都与公主无姻缘。清代公主中只有乾隆一女嫁给第七十二代衍圣公孔宪培。照曲阜城流传至今的一种说法,这桩婚事也是别有起因。据说这位公主虽受乾隆钟爱,但脸上生有一块黑痣,宫廷术士说这痣主灾,只有嫁个比王公大臣的地位还要高的丈夫,才能消灾。这样的丈夫到哪里去找?远嫁异国,乾隆帝舍不得,而且有和亲之嫌。最后终于想到了至圣先师的后代。为了回避满汉不能通婚的矛盾,这位公主是先认了一个于姓大臣为义父,然后才下嫁到孔府去的。

明代,马尚主皆不用衣冠子弟,但于条辅良家,或武弃家,择其俊秀者尚之。咐马虽类为禁禽,然出人有时,起居有节,动作食息,不得自由。而奶姆阉竖之老者,威震六宫,掌握由己,都尉反愧首听节制,凡事务结其欢心。稍不如意,动生谗间。也就是说,明代也没有一个状元马,而且读书人也不愿当挽首听节制的马宋代,从《宋史·公主传》来看,从建国起,公主都是招功臣子弟、武将或外做附马,连与士族通婚的现象都极少见。只是到了南宋后期的宋理宗开庆元年,才决定改变祖制,为心爱的女儿选个状元驸马。到开庆二年开科取士,特地选了个尚未成婚的周震炎为状元,打算以他为公主的驸马。在理宗召见周震炎的时候,这位公主从屏风后而看了看,很不满意。理宗不好勉强,只好另在景定二年选了杨太后的侄孙杨镇,仍然是个武弃。

唐代,能够查到的成婚公主共1人,婚姻147件。状元驸马只有1人,即唐宜宗的万寿公主嫁给了状元郑颜。原来,从唐初开始,公主们主要是嫁给开国功臣和外戚之家、目的是通过盘根错57的婚姻关系,巩固政权。唐太宗择婿,倒也并不排斥士人,但只限于唐代的著名文臣之子,而对自北朝以来的崔、卢、李、郑和王等历史悠久、门第最高的著名士族,却是有意进行抑制。但是,上述几个大姓士族,有着较大的文化优势和极有影响的门风声望,所以在考试人仕的道路上有着一定的竟争优势,由考试这一正途入官者颇多。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门第利益,也总是互为婚姻,而不轻易与门第较低的新贵通婚。这样,追求与士族大姓的婚姻,成为一种风尚武则天时的宰相李日知,为了迫求高门第,几个孩子,都是在幼年时,就利用权势与著名士族定了亲。另一宰相薛元超,虽然富贵过人,仍以未曾娶门第最高的崔、卢等五姓女子为妻作为生平的一大遗憾。

这种追求门第婚姻的风尚,也影响到皇室。唐肃宗当太子的时候,经常在兄弟们中夸耀说,他之所以与弟弟延王李份特别亲密,是因为外家皆关中贵族。唐宪宗为爱女岐阳公主选驸马,决定改变一下历来都是从外戚、武将家选择的旧制,要从士族中选一个。可是大臣们皆疾辞,只有二等大姓出身的杜棕应选,宪宗仍很高兴。唐文宗要为太子选妃子,想在著名士族的朝臣家挑选,但消息一传出去,士族均拒绝,中外为之不安。文宗无可奈何,只好作罢。文宗时的宰相郑覃,有个孙女,宁肯嫁给著名士族出身的九品小官崔皋,而不与太子联姻,使得唐文宗又嫉妒又慕。于是,文宗又请郑覃为自己两个爱女真源、临仙二公主找士人做附马,并且说: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郑覃不好推辞,但找到最后,也只找到二等士族出身的杜中立和门第更低一些的卫蛛,文宗也很高兴,马上分别许婚必。

实际上,历史上唯一的一位状元附马即唐代状元郑顺,也是因逼和骗才和公主成婚的。当时,唐宣宗不仅倾慕与士族的婚姻,也好儒雅,自称乡贡进士,并把这几个字和自己的名字一起刻在殿柱上。他决心要为最心爱的女儿万寿公主找个士族骑马,请宰相白敏中代为物色。白敏中与郑覃那些人不同,虽贵为宰相,门第却不高,而且也想借此巩固自己的地位,所以非常热心。但他办这件事时又非常缺德。他明明知道名门士族出身、前几年才中了状元的郑顺,正在迎娶新娘的准备中,还把郑顾推荐给唐宣宗,并以朝廷公务为名,要郑颜暂停迎亲,立即回京。宜宗一见找了个名门出身的状元女婿,喜不自胜,立即答应,并且连续颁发了意在巴结士族的两道诏书:万寿公主奉舅姑,宜从士人法。在这种情况下,郑顾只好退掉与另一著名氏族卢氏的婚姻,改娶公主,尽管以后宣宗对他格外优待,但郑顾心里总是不痛快,又不便于向宣宗和公主表露,只好向白敏中这个媒人发泄,一有机会就给白敏中颜色看。后来自敏中也感觉到了,非常害怕皇帝和女婿一起整他,就主动向宣宗诉苦。原来,宜宗一直在保护着这个媒人,他打开一个大箱对自中说,郑弹劫你的奏章,已经满满一箱子了,我知道其中原因,都压了下来。

俗话说:皇帝女儿不愁嫁,唐宜宗为相个状元马,为什么那样巴结?郑颜对于娶个公主老婆,又为什么一肚子委屈?这除了有从南北朝时已经形成的七族门阀观念,到唐代仍然相当强烈的原因以外,还因为皇帝女儿不一定个个品貌兼全,却有着皇家特有的娇骄二气。她们招马,总以为是低就,所以虽然当了人家的妻子,仍然仗着娘家的权势,气势凌人。这就使得一般人,尤其是非常讲究夫唱妇随的士族之家,最难忍受。所以,许多士人,都把娶公主视为危途。东汉时人杨乔,为了拒娶公主,宁肯饿死。唐玄宗想把一个女儿嫁给有仙术的张果,张果回答说:娶妇得公主,甚可畏也厂坚辞不肯那个嫁给郑的万寿公主,结婚以后,根本不理睬父亲宜从士人礼的诏书,竟然在郑籁重病之际,撇下丈夫,到慈恩寺看戏取乐,以至唐宣宗也生气地说:我怪士人不欲我为亲。良有以也。在宋代,甚至有谁娶了公主,谁就得和自己的父亲变为平辈的规定,以免公主把丈夫的父母当作公婆侍奉。这更让极讲礼仪的十人受不了。此外,状元们很难成为马,还和古代早婚的习俗有关。公主们凭着权势,往往年幼时就许了人家,并在十五岁左右就成婚。历代的状元们,也绝大多数是在中状元之前就已结婚或已许婚。即使是未婚的状元,其门第,年龄也不一定就能与公主般配。由于这些原因,状元驸马十分罕见,也就不奇怪了。

相比之下,状元娶宰相千金小姐的婚事,比娶公主要稍多一些。这是因为,宰相本人往往是考试的正途出身,本身就是士族或士人。他们的千金,虽然也难免有骄娇二气,但因为家庭教育、环境与公主的不同,一般说吏加知书识礼,不像公主那么难侍侯。而且,宰相虽然是当朝一品,官高势重财多,却没有那么多的皇家规矩,那么难接触。但同样因为早婚习俗和双方年龄、品貌、门第等多种因素,这种婚姻也并不多见。因此,像北宋著名的文人宰相晏殊那样,有状元蔡齐、进士出身的宰相李杭、宏辞出身的著名宰相富弼三个女婿,而连中三元的冯京,又是富弼的女婿,就被史家视为十分单见的盛事。冯京宅己连中兰元震动京师之时,是个尚未成婚的青年,宋仁宗的老丈人张尧佐,曾想把另一个女儿嫁给他,想当一个皇帝并状元的老泰。因此,在殿试唱名结束以后不久,就派了一批人把冯京拥到家中,亲自给玛京束一条金带,并说,要冯京娶皇帝的小姨子,正是皇帝的意思。果然,说话之间,在深宫中的张皇后就为妹妹送来一套非比寻常的嫁妆,要冯京亲自观看。但冯京只是笑,不肯看嫁妆,待到张尧佐硬要他当场答应的时候,他坚决地推辞了。冯京认为,自己靠本事连中三元,张尧佐则完全靠女儿是皇后才连连升官。再说,与皇帝做连襟,一生都要一个在天,一个在地,所以坚决不肯。北宋后期的傅察登上金榜之后,权倾朝野的蔡京就想招他为婿,但因为蔡京名声太坏,他坚决不肯。不过,傅察仍然娶了名门之女宰相赵挺之的女儿。北宋末期,洪皓到京城参加进士考试,朝官王峨见洪皓品貌兼全,不等发榜,就要把妹妹许给洪皓,缺洪皓拒绝。发榜之后,洪皓名在前列,权奸朱又以上万两银为嫁妆和以很快升官相诱,要洪皓娶自己的女儿,洪皓又一次拒绝。而只娶了一个小官的女儿。不久,贵极一时的王肚、朱酌,均以奸败,人们就十分欣赏洪皓不慕权贵。后来,洪皓的儿子洪遵、洪适、洪迈等都成为南宋著名学者。傅察、洪皓拒婚成功,还算幸运。南宋的郭知运登上甲科以后,被秦桧看中,强逼他娶自己的亲属。郭知运虽然不高兴,但不能拒绝,只好停婚另娶。后来秦桧垮台,郭知运只好跟着倒霉。

在状元婚姻中,也有双方都十分满意的。唐代的著名散文家、哲学家李翱,很受应举青年的崇拜。有一天,年轻的卢储把自己的文卷呈给李翱。希望加以推荐。李翱的女儿也颇有文才,见到器宇轩昂的卢储,就有了好印象,待她先看了卢储的文卷后,更加佩服,就对父亲说,此人极有文才丁一定能考上状元。李翱亲自看了文卷,也非常欣赏。他知道女儿已有意卢储,主动向卢储提出婚事,卢储听说小姐这样有眼力,也一口答应。果然,卢储一举中了状元。他在前往李家迎亲之时,先送上了一首《催妆诗》:“昔年将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许状头,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莺凤下妆楼。”这很有点自主婚姻的味道,在封建社会中是不多见的。

7.状元要妓女

状元娶妓女,可算奇闻。元代的金线池等七种杂剧,都是写书生与妓女恋爱,但倍受磨难,只是书生考上了状元以后,才得以正式结为夫妻。这种主题,自然和元代知识分子社会地位低下大有关系,却毕竟和状元、进士必娶名门闺秀、必严求贞操的传统观念唱了对台戏。

清代伺怡七年的状元洪钧,曾纳妓女傅彩云为妾。光绪年间他被任命为出使俄、德、奥、荷四国的大使时,夫人听说到了外国不仅要抛头露面,还要和外国男人亲嘴,吓坏了,死也不肯同去,就让傅彩云以如夫人身份代替自己。傅彩云出国后,很快学了些日用外语,再加上年轻漂亮,成了上层社会很活跃的状元大使夫人。洪钧回国去世后,傅彩云离开洪家,重操旧业,取了个赛金花的花名,倾倒许多士大夫和阔佬,成为状元婚姻史上少有的一件奇闻。

清代浙江状元吴鸿,乾隆二十二年出任广东学政,在南下途中遇到不仅美貌,而且谈吐为文雅的名妓小姑,纳为妾,百般宠爱。吴鸿任满回乡时,大概是怕其夫人伤心,便把淡小姑留在了潮州。此后,潮州人都称溪小姑为状元夫人。乾隆二十八年吴鸿在京病世,小姑设灵哭莫,并绝食而死。毕玩,乾隆二十五年中状元,在陕西任巡抚时,曾纳宝和戏班一位名伶李桂官为妾。李桂官不仅色艺双全,而且通文墨,兴致高雅,深得士大夫们敬重,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赵翼还作了一首续(徐)中说:苏州有一名妓蒋四娘,小字双,不仅美貌,而且精于琴棋书画,并善言谈吕宫状元及第后,在一次宴席上相识双双,用千金将双双从青楼赎出,携至京师。到京之后,吕宫把双双锁闭于为其专门购置的花市画楼,穷极珍奇供其享用,名为玉堂金屋,说自已与双双是人间佳配。但双双却认为自己成了琼英芙蓉,雕笼鹦鹉,从此不得自己,因而觉得事与愿违,终日怏怏不乐,顺治十一年除夕之夜,二人一起饮酒辞岁,吕官拿出两只玉危行酒。他先把一只旧玉危斟满,双手捧给双双,说:这是我家祖传之物,请卿满饮。双双却自己把另一只新玉危斟满,仍将旧者还与吕宫,说:君虽念旧,妾自怀新吕宫闻听此言,心中颇不高兴,第二年使将双双放归苏州。回苏州后,双双筑室于南园,颇有花木之盛。昆山一个姓徐的书生,是她昔年相好。她到处寻访,终于找到,并留其饮茶攀谈。徐生说:四娘已作状元妇,何不为状元生儿育女,白头偕老,而要重寻旧游呢?双双说人常说嫁逐鸡犬,不如得富贵婿。我不以为然。譬如置铜山宝林于前,与之齐眉举案;悬带金鱼于侧,与之比肩偕老。既乏风流之趣,又少鲜宴之欢,则富贵婿犹鸡犬也,又有什么可眷恋的?

回忆过去跟从吕宫在京城时,风光虽好不能使我悦目,丝竹虽妙不能使我娱心。每当夜深人静,我倚于曲栏之间,怅望广庭之内,常有不胜孤独寂寞之感。此时如有一二个才鬼从空而坠。我也会拥之如无价宝。人生几何,难逢仙遇。若不是脱此苦海,我今口哪能与君相对而坐啊。吕宫金屋藏娇,又得而复失,真是遗憾!

当然,也有娶妓女为妻的进士。晚唐诗人杜牧一度落魄江湖,与扬州歌妓张好好相慕,结为夫妻,作遣怀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律名举子中,也有品行恶劣者。宋人刘斧青琐富议中载有两桩轶事:庆历年间,进士解普候缺,留京数年,囊空如洗,生活全靠洋京妓女云娘接济,他对云娘许诺说补官后立即娶她为妻。但解普在家乡已有妻室,根本不打算与云娘作长久之计。后来这位解进士被授官秀州青龙县尉,赴官前竞将云娘推坠进水中淹死。

朱代另一进士陈叔文,久候京师,得补官为常州宜兴县主簿,穷得连赴任的旅费都无着落,平时与他相好的妓女崔兰英拿出全部私房钱资助他,而陈叔文则答应娶她为妻,携以赴任。三年任满返乡,恐家中妻子告他停妻再娶气顿生恶念,在返乡途中,将崔兰英推入江中淹死。北宋的杨孜中就更为典范。杨孜中考进士以前,和一个妓女相恋,并且是靠着这个妓女的资助,才得以上京应考。考上进士以后,他感到自己地位变了,如果承认与妓女的关系。就会丢他的脸面但如果只是断绝来往,这妓女就难免找上门来,或者把两个人的关系张扬出去于是,杨孜中定下了恶毒的杀人灭口之计,假意带着这个妓女一起还乡见父母,并把妓女的积蓄全部骗到手,在半路七,灭绝人性地把这个妓女杀死了。

由此,人们很容易想起,宋代即已产生今天仍在上演的王魁负桂英剧中状元王魁所作所为,和杨孜中几乎一模一样。

8.秦淮八艳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江、浙古称佳丽之属,南京又是六朝金粉所聚。明太祖建都于此,更是笙歌妓乐始终不衰,秦淮何两岸,河房栉比,多妹丽佳妹,应试举子,常游宴其中,醉生梦死。

晚明之际,在秦淮河边众多的烟花女中,兀现出秦淮八艳,即:董小宛、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这八人不但个个国色天香,而且人人各擅绝艺。董小宛善诗词书画,陈圆圆柳腰善舞,李香君擅唱传奇,春兰秋菊,争奇斗妍。更为可贵的是,这些青楼弱女,面对明清之际风云变幻的社会态势,她们能辨忠奸,识忠义,与富有正义感的举子们一起参与了跟权宦的斗争,使杜牧传颂千古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之说要大打折扣。明清鼎革之际东林遗绪、复社党人如钱谦益、张溥、陈子龙、吴伟业、侯方域、冒辟疆等常应考而聚于南京,畅言时事,抨击权奸,俱得秦淮欣妓钦墓,遂敷衍出很多韵事佳话。

江苏才子冒辟疆,4岁时已文思如翻,驰誉文坛。自见到董小宛后,认为是生平第一位让他一见动心的女人,不仅出银子兰千两为小宛清偿了债务,而且还除去了她的乐籍,有情人成了眷属。冒辟疆和董小宛婚后相爱了九年,据张明弼冒姬董小宛传述:日坐画苑书圃中,抚桐瑟,赏茗香,评品人物山水,鉴别金石鼎彝,闲吟得句与采辑诗史。必捧砚席为书之。相得之乐,两人恒云天壤间未之有也。时值动乱之际,董小宛因在两次逃难、三次护理垂危中的冒辟疆时劳累过度,大伤元气,患恶疾,年仅二十八岁。一代奇葩就枯萎凋落。就将其葬于她生前最喜爱的影梅庵旁。并写下亡妾董小宛哀辞、影梅庵忆语追念小宛。这些哀辞悼语因其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而广为流传,甚至被译成外文,受到国外读名的喜爱。

崇祯十二年,晚明复社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至南京准备参加本年乡试。经友人介绍,认识了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据板桥杂记中卷说:李香君躯短小,肤理玉色,慧俊婉转,调笑无双,人名之为香扇坠。他两人从国家大事到江南风光、人物,无所不谈。说到当政大臣的误国,侯长叹道:放眼天下,目前是享乐者多,忧国者少,大事堪优啊!每至此,滴面含忧。李香君感到侯方域名不虚传,因而对忠臣义士的敬仰,对侯的爱慕之情油然而升。临别,香君母请侯题诗留念,侯挥笔写下一首五绝:南国佳人佩,休教袖里藏。随郎团扇影,舞动一身香。表而歌咏的是扇坠,实际写的是李香君,因为李香君的雅号正是香扇坠。在友人的几经撮合下,侯、李喜结良缘。吉日那天,阮人械送来数箱妆,白银三十两。阮本是东林党人,后投靠魏忠贤,残害忠良,此时想借侯方域办喜之际,倾向纳结,以改变自己的形象。李香君知道事情的原委后,粉面生怒,把阮送来的礼物让来人一一拿走。李香君这股傲然正气使侯方域益发敬重。在江山移主之际,阮大械为报羞辱之分,将侯方域投入牢狱,掠李香君入宫卖唱卖身。但自李香君嫁侯后,发誓守节,不得已时卖唱不卖身,并骂阮义子从新用,绝不了魏家种。阮恼羞成怒,把她毒打一顿,丢在雪中,想将其冻死。经多方义士搭救,才回到媚香楼。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孔尚任后来将其写成桃花扇一剧,千古留传明万历进士钱谦益,任南京礼部尚书时,娶秦淮八艳之一柳如是为妾,伉俪情笃。但在明亡后,柳劝钱以死殉节,钱不从。柳自己欲着身沉池水中,但为家人所阻。烟花界中难得有这样的烈女。但钱本人终究辜负了柳的一片心意,耐不住寂寞而仕清。

八艳之一的陈圆圆与冒辟疆也有一段痴情。冒曾答应娶陈为妾,但因为当时冒急于省父,约定归来之日商量迎娶事宜,并作绝句八首赠给陈圆圆。新年后,冒正准备应乡试,在扬州听说陈圆圆已被外戚田宏遇劫往北京,深为遗憾。后来辗转之中,陈圆圆成了明末驻守山海关的将领吴三桂的姬妾。李自成攻下北京,其手下大将刘宗敏将陈圆圆掠为已有。吴三桂本打算投奔李自成义军,听说爱姬被夺,一气之下降清而引兵入关。吴伟业的圆圆曲中有冲冠一怒为红颜句,而吴入京后,重获陈圆圆争得蛾眉匹马还。可见这位烟花女还曾影响到中国历史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