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所有营销都是娱乐营销
17234500000004

第4章 娱乐的六种特点和娱乐营销的八种方法

营销是没有专家的,唯一的专家是消费者,就是你只要能打动消费者就行了。

——史玉柱

史玉柱说营销的秘诀在于打动消费者,这话有道理,但还是有点笼统。斯科特·麦克凯恩说所有行业都是娱乐业,其实是提供了一个打动消费者的方法论,要你把企业把营销当成秀场当成表演区,赢得消费者的欢心。你能想象连最不该娱乐的棺材铺都开始当自己是娱乐业,都开始做娱乐营销了吗?这是真事:

案例:棺材铺都开始娱乐营销了!

1860年代在英国创立的棺材公司Coffins,2012年1月策划了一个“疯狂棺木”的特展。在这个展览上,他们展出的棺材有汽车、手机、滑板、吉他、芭蕾舞鞋各种造型。他们打破了世人印象中死亡用品的严肃感,让即使是为死人服务的商品也可以很幽默、很娱乐。

“我想要一个有趣的棺材。”一位住在英国的77岁老人说。他希望死了也要睡在自己喜欢的地方,而且更不要有人为他哀悼。

正是为了满足这类消费者的需求,Coffins设计了多种款式的棺材。这些棺材是由艺术家和设计师联手打造,客户希望什么造型,都可以设计,Coffins管理经理戴维·克兰普顿(David Crampton)表示,只要客户要求,没有不可能做到的事。

Coffins1990年开始为顾客订制专属棺木。一位英国男士,本身是一位机师,因为非常热爱飞机,所以为自己预定一个飞机造型的棺木。一位热爱滑板的年轻人,因为意外早逝,他的父母收起悲伤,为他准备一个滑板造型的棺木,让他能跟自己喜欢的东西永远在一起。

一般人面对死亡的心情多半是沉痛悲伤,为了尊重死者,更要以非常神圣严肃的方式办理后事,但是Coffins却给丧家一个另类选择,打破大家对棺木的想象,提供富有创意的产品。结果这个创新棺木,让很多人决定生前就抢着下订,希望死后能躺在自己独特的棺木里。这样有趣的产品设计,不仅消除人们和产品的距离,强化消费者对产品的好感度,更是让品牌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好策略。连死都要死得幽默好玩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不能做的娱乐营销呢?

听完上面这个故事,又通过第一章引经据典的铺垫,大家对娱乐营销应该有了多一层认识。在此,我们需要在此重申一下我贯穿始终的观点:

1.不是用电影、音乐、演出、明星等元素做营销就叫娱乐营销。

2.用娱乐元素做营销只是营销推广阶段要做的很小的一部分工作。

3.全面的娱乐营销需要从产品的功能研发、包装设计、促销活动、品牌推广等各个阶段做文章,给消费者带来最大的快乐满足感。

我们讲娱乐营销,要突出的其实是营销的娱乐性,因为只有你的产品和营销手段都具备了娱乐性,你的消费者才能从中感受到快乐。我们在第一章里做了很多娱乐营销概念方面的铺垫,在这一部分里我们来说相对实际一些,或者说更具操作性一些的东西。说说怎么样的营销才算是具备了娱乐性,娱乐性的六种特点,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娱乐营销的八种方法。

第一节 娱乐的六种特点

娱乐的六种特点绝对不是我们凭空想象出来的。我们在上面的内容里,一直在不断强化广义娱乐营销的概念——满足消费者好奇心、自尊心等高层次精神需求的营销方法就是娱乐营销。因此,我们所总结出来的娱乐性,也都是针对消费者的这些心理需求的。

首先要有趣

我们说消费者的好奇心很重,外加喜新厌旧。喜新厌旧可不是男性的专属特点,女性一样会有这样的特点。

如果仅仅从好奇心这一点上来谈,女性的好奇心应该比男性还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女人中八婆很多呀。什么叫八婆?我的理解就是特别八卦,到处探听别人的隐私,然后再通过女人之间的聊天来传播。喜欢背后八卦别人的隐私,那就是一种好奇心驱使呀。仅就这一点而言,男人只能甘拜下风!

而在喜新厌旧这一点上,貌似男人突出一点,但你们所指的都是对女人的欣赏上。如果抛开这一点,男女在喜新厌旧上应该没有数据显示男人胜过女人吧?

我们这里不争论男人和女人到底谁更喜新厌旧,谁好奇心更重。我们在这里要突出的观点是,因为男女都有好奇心和喜新厌旧的心理,所以我们必须要用有趣的东西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以此让他们获得满足感,获得快乐。这就是娱乐性的第一个特点。

这一点应该非常容易理解。有趣是我们每个人都喜欢的,否则我们会说:无趣!在有趣和无趣之间,我们倾向于选择有趣,这一点根据生活经验我们都能理解。

正是因为有趣是一个重要的娱乐性,所以我们在做娱乐营销的时候,很多东西都要围绕有趣去做文章。

注入艺术性

艺术听起来是一个高大上的词儿,离我们这些不是艺术家的人似乎挺远的。其实不然!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离不开艺术,而且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都在追求艺术性。

此话当真?绝对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艺术的东西通常都是美的,而美是我们每个人都追求的东西。我们不妨看看最贴近我们生活的艺术形式。比如:音乐、绘画。这些艺术形式通常都有一种很美的形式,让我们很愿意去接受它们。

当然,你也许会说,有些艺术形式没有特别的美感呀。是的,这正是我们要说的另外一个话题。除了美之外,艺术都是讲究意义的。不知道是不是我们的人生太无聊了,所以我们看到艺术相关的东西,总是愿意去探究意义。离我们生活比较近的电影、音乐、绘画、戏剧等艺术形式,我们无一不去探究他们形式背后的意义。看一部电影,我们总是喜欢知道它在表达什么意思,听一首歌、看一幅画、欣赏一出舞台剧,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意义追问。

只有找到了我们想要探究的意义,我们才会觉得这些东西有了艺术性。其实意义的最大秘密在于,它与我们的情感产生了沟通和共鸣。每个人欣赏艺术的时候,都是把自己的情感投射进艺术作品里面去的,如果从艺术形式里找到了自己认同和接受的东西,则表示有情感的共鸣。否则,便是无感或者反感。

我们当然不是要探究艺术,我们所说艺术性其实一种娱乐性。欣赏艺术能让人产生情感沟通和共鸣,进而产生娱乐的享受。这对我们做娱乐营销有很好的帮助。我们做产品、做营销活动、做品牌,都需要考虑艺术性这个特点。为营销注入艺术性,也就会因此获得娱乐性。

赋予主题的细分

娱乐的概念中提到的自尊心的满足能起到娱乐的作用,自尊心的满足其实有很多种途径。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人都喜欢突出自己是最特别的那个,有意无意之间都想去区别他人,让自己看起来更出色、更优秀。而满足这一心理的方法有很多种。有人是以名牌、奢侈品、豪车来装扮自己,让自己看起来更出色。有人则选择用个性化的东西来给自己贴标签。写到这里忽然觉得写一本营销书太不容易了,感觉是在写心理学的书,甚至是艺术类的书。

赋予主题的细分就是满足不同消费者对身份的认同需求。以手机为例,我们时常在手机网站上看到评价说某某机型是街机。街机的意思是,这款机器已经满大街都是,烂大街了!这种机器,对于追求个性的年轻人来说,显然就缺少了足够的吸引力。还是以手机为例,我们会发现有一些手机品牌定位自己是年轻人的机器,赋予机器一定的主题,比如音乐手机、拍照手机。也有定位其他人群的,如女性手机、商务手机等等。

赋予主题的细分为什么具有娱乐性呢?原因就在于我们之前提到的一个观点,在现代社会里,商品就是我们每个人在人生舞台上的表演道具。你用什么样的东西,间接帮助你塑造你的人物形象,满足你优于他人的虚荣心、自尊心。

跨界的娱乐性

我们说跨界也是一种娱乐性,也是跟人类的好奇心和喜新厌旧有关。我们很讨厌一成不变的事物,再美好的东西看多了都有审美疲劳的一天。正因为如此,跨界才具有了娱乐性,能满足大家的好奇心,给人带来精神层面的满足感。

有关跨界带来娱乐性的案例很多。比如我前几天去香港时,在地铁隧道里看到一张演出海报,海报的主视觉是一位美女小提琴家与一位咏春武师的照片,于是吸引到我驻足观看。原来,这是一个将小提琴与咏春跨界到一起的演出项目。我们暂且不去评论这样的跨界是否就是好的,至少它在形式上有了创新的地方,能够带给人不同的体验。新鲜的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娱乐性。

艺术创作上的跨界是比较常见的,跨界之于营销同样是具有娱乐性的。但我们这里讲的跨界,不仅仅局限于营销手段和营销方式的跨界,产品功能上的跨界,外形、包装方面的跨界,也是很重要的方式之一。你看,现在手机与电脑跨界了,电脑与电视跨界了,电视与厨房电器跨界了,汽车与电脑跨界了,营销与选美跨界了,营销与影视跨界了,营销与公益跨界了。虽然大家之前可能不清楚娱乐营销,不知道跨界的真正目的在哪里,但事实证明,跨界正以其特有的娱乐性吸引更多消费者,进而吸引商家去做跨界营销。

制造流行

流行是一种娱乐性应该也非常容易理解。流行的意思是某种东西在大众之间的认识度、接受度都比较高,因此大家有了沟通的基础。比如一句流行语,只要你说出来,大家就会会心一笑,知道这句话的笑点在哪里。否则,你说一句不流行的,甚至只有你才懂的话,会被当成冷笑话。

更重要的是流行其实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会让接受这个信息的人觉得自己还是蛮潮的,没有被这个时代抛弃,成为别人眼中的“Out”一族。看看现在的60后70后都在说90后00后的流行语你就知道,大众都有追求流行趋势的心理动力。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做一个时尚的老头、老太太总比做一个古董老头、老太太要好!

所以,如果你的产品能够流行,那说明你的产品已经是现象级的产品了,也说明你娱乐营销已经实现了很好的效果。

但我们这里所说的流行,不是单单指你一定要制造一款流行的产品,也不是每个营销都能制造流行,这个难度太高了。除了制造流行,我的意思还指你可以利用流行的事物做一些营销尝试。因为流行,所以群众基础就好,受众更容易接受。而且,因为流行意味着潮,所以它能够很好地满足受众的自尊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好娱乐营销。

品牌带来的娱乐价值

品牌的娱乐性对于中国人来说,应该是最容易理解的事。没有哪一个国家的人会像我们中国人那样热衷名牌吧。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我们的收入水平提升,全世界各地的奢侈品店里都是中国人在扫货。品牌在中国能带给消费者的娱乐性,可以说比在其他任何国家都大。最离谱的是,我们的消费者对品牌只有一个认知:只要是名牌就是好的。所谓的好,就是能够满足我们的虚荣心,让我们能在亲戚朋友、邻里同事面前扮演一个成功者、有钱人的角色。而至于这个品牌适不适合我的年龄、我的身份、我的职业,则一概不管!

所以,在这里讲品牌满足消费者自尊心的娱乐性,我觉得特别简单。无须多言,一说就明!我们暂时先不深究品牌到底怎样才能更好地赋予它娱乐性,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享乐需求。在这里,我们只需要先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品牌是具有娱乐性的,它属于娱乐的六个特点之一。

第二节 娱乐营销的八种方法

既然我们知道了娱乐性具备以上这六种特点,那就很容易根据娱乐性的特点来设计娱乐营销的方法。根据娱乐的六种特性,我们为娱乐营销总结了八种方法,用这八种方法来操作,基本上可以满足我们娱乐营销的需求,给消费者带来好奇心、自尊心等高层次精神需求满足的快乐。这八种方法分别使用于商品流通的不同阶段,我们先将它们一一解释说明。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还会针对每个不同的营销阶段,来详细讲解它们的使用方法,以及适用范围。当然,这些方法都是需要根据实际的营销工作活学活用的,不要懒到生搬硬套,那样的话我可没办法保证疗效!

产品趣味化

在我们的全面娱乐营销体系中,营销是不能仅仅被当成是广告促销及营销活动来策划的。全面的娱乐营销体系,应该是一个从产品的开发阶段就介入的营销体系。试想你在产品阶段都没想过娱乐营销,到了市场推广阶段,怎么可能会有特别符合你产品设计和定位的娱乐营销方案呢?

从产品阶段入手,要的就是你的产品得符合娱乐营销的理念。娱乐营销的理念首先要求你的营销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好奇心,对应到产品的设计开发上来说,你的产品一定不能是一个平淡无奇找不到卖点的产品。那么如何在产品上找卖点呢?首先就是要趣味化你的产品。

趣味化你的产品,其实就是要求你提供的产品一定要有趣味性。这样说似乎也很笼统,怎么才叫有趣味性呢?我们会在接下来专门讲述产品娱乐化的那一部分内容里来解释说明,在这里我们只做一个初步的提示。

产品趣味化的要求一是你的产品要有娱乐功能。娱乐功能是在一个产品基本的实用功能之外,加入一个完全是为了满足消费者享乐型需求而开发的功能。我们说苹果手机是革命性地颠覆了其他手机,原因就在于它提供了电话基本功能通话、发短信之外的游戏、影音等多种娱乐功能。以至于后来买苹果手机的人不会再关注苹果手机打电话是否方便,而是关注它的娱乐功能有什么提升。

除了功能上注入娱乐性之外,在产品的外形设计和包装上,也都要注入娱乐性。我们如果还举苹果的例子应该就比较容易接受。从最初的使用没有物理按键、大屏直接颠覆其他手机的设计,到之后用颜色来制造营销噱头,推出5C、土豪金、玫瑰金等颜色的手机,每次的外形设计改变都赢尽了关注,制造了无数话题。这就是从产品外形设计上所做的娱乐营销准备。

当然,如果仅仅用手机做例子,你可能可以找出反例。比如有某手机品牌为了凸显自己是高端商务人士的用机,人家故意不加那么多娱乐功能。故意不花哨、稳重。那这到底该怎么算呢?其实你就顺着商家的思路反向想一想就明白了,当大家都玩娱乐功能的时候,你不玩娱乐同样是一种很有趣的事儿,同样增加了产品的趣味性。不仅如此,你还给你的产品与其他品牌进行了主题化的区隔。

产品的趣味化有以下要点:

1.给产品赋予娱乐功能。

2.给产品的外形赋予娱乐性。

3.给产品的包装赋予娱乐性。

因为这些内容我们在后面还会更详细地述及,所以这里就不展开了。包括下面几个小节中的内容,同样是这个原因,我们只先点到为止。

主题化产品

上面的高端商务手机的例子,非常合适引入我们现在这个话题。我们之前有说过,在娱乐营销的概念里,商品就是道具。是为了使用它的人扮演自己的角色而存在的。我们这里强调主题化你的产品,就是为了让你的产品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

只有为自己产品赋予了特定的主题,你才有可能锁定你想要的消费人群,才能够在接下来的推广中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卖点,向属于你的消费者灌输你的品牌价值,传递你的品牌情感,说服他们购买你的产品。

主题化你的产品的案例眼下已经有很多。比如在旅游界有各种主题公园,在餐饮界也有各种主题餐厅。

我们举个日化产品的例子吧。洗发水!洗发水在主题化自己的产品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比如有防断发的洗发水,有防分叉的洗发水,有管顺滑的洗发水,有去屑止痒的洗发水。现在还多了男士专用的,女士专用的。其实,这种表面看似功能区分的洗发水,真的在功能上有分得那么细吗?反正我自己是将信将疑的。它的好处在我看来,主要是为了对产品做主题化细分,以便在营销方面做文章。

从娱乐营销的角度来看,主题化产品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身份认同感以及增强他们的快乐体验。比如上面我提到的商务手机,它就是商务人士的一个外在标签,给人的是身份认同感,满足的是自尊心的需求。主题餐厅则是提供特别的体验,比如一个动漫主题的餐厅,小朋友和喜欢这种动漫的人就会有特别愉快的体验经历。而这些,都是我们娱乐营销中所追求的消费者精神需求的满足,因此都算是娱乐营销的手段和方法。

主题化你的产品的要点是:

1.用主题突出卖点。

2.用主题突出受众群。

3.用主题突出品牌属性。

4.用主题表达情感。

制造新概念

我们娱乐营销里的每一个方法,都是承上启下一环扣一环的,主题化你的产品也是为了接下来你能够制造新概念。新概念意味着你的产品有全新的过人之处,有新的传播亮点,有更大的机会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当你的产品有了主题之后,新概念便有可能围绕你的产品主题做文章。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如果你是真真正正有新技术的支持,有新功能的体现,那自然就会有新的概念可以提出。新概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是为了促进你的产品研发,让你的娱乐营销有更好的落脚点。

在实际的营销工作中,我们其实可以把新概念的范围扩展得更大。让营销人员深入了解你的产品,然后从你的产品功能、设计理念、外包装、营销模式等各个层面去挖掘有关产品的新概念,最后为你的产品找到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个概念不是说只要别人没有就叫新,它的新也同样需要满足我们娱乐营销的需求。

首先,这个新概念能否满足消费者的好奇心,让人眼前一亮:哇,原来还有这么有趣的产品!

其次就是这种新概念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自尊心,让他们觉得自己用上这个产品之后身份得到认同,身价得到提升,品位得以提供。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提炼新概念的现象,很多跟美容、医疗等有关的广告,经常会用一些我们正常人类听不懂的词语,在讲述他们的新技术和新概念。没错,他们要的就是你听不懂,然后才会觉得这个技术好先进、好高端。

概念制造的注意事项有:

1.确保你的概念是新的,不要被人发现是炒剩饭。

2.新概念能够突出你的产品主题。

3.新概念是你的目标受众能够接受的。

4.新概念能为品牌赋予新的价值。

制造新闻

制造新闻显然是为营销传播而服务的。我在前不久曾写过一篇有关传播的文章,名为《媒体为什么拒绝你的新闻稿?》,专门分析很多企业的公关人员发给媒体的新闻稿为什么被拒绝。以我从事媒体十几年的经验来看,媒体拒绝你的新闻通稿,根本不是因为你跟记者编辑的关系好不好的问题,而是你的新闻稿里没有新闻。说好了这是一篇新闻稿,在里面却找不到新闻,请问这稿子该怎么发呢?换做你是编辑记者,你该如何处理呢?

所以,作为营销中的重要一环,传播是相当重要的。在这里,我们提出来要制造新闻之说。就是要求企业营销人员在没有新闻的时候也要制造新闻。这其中包括,为你的产品选择新概念制造新闻,为你的企业发掘新动向制造新闻,为你的营销活动制造新闻。

对于营销来说,没有新闻就太可怕了。没有新闻就意味着其实你们都没有为自己的营销事件,为自己的产品找到新闻点,找到卖点。也就是说,你根本不知道你自己要卖的东西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不同之处。

此外,在制造新闻点的时候,也需要注意:

1.切忌新闻假大空。貌似有新闻了,但都是假大空的东西,经不住媒体和公众的推敲和追问。这种新闻不要也罢,要的话有可能成为负面新闻的源头。

2.新闻确保真有全新的新闻点。把之前人家玩过,或者自家玩过的东西重新包装一下拿出来。这种东西哄得了几个不懂的人,实际上对于传播没有多大意义。而且,似曾相识的东西无法给受众带来新奇的感觉。新闻不新,不如不要!

3.除了新还要有情感诉求。除了新闻点之外,从产品的主题到营销活动的主题里,应该还要包含情感的诉求。也就是说,你用什么样的情感与消费者沟通,希望他们从中获得什么样的情感信息,这一点也相当重要。不然的话,你只是讲了一个新的东西,没有情感诉求,那与消费者有什么关系呢?

营销故事化

故事对于娱乐营销的重要性是需要单独写一本书去讲述的,因此在这本书里我们只能点到为止。

我们先说说故事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我一直强调我们是通过故事认识世界的。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个说法太大了,那我们先说小一点的——我们是通过故事认识一个人或是一件事的。或许你之前根本没留意自己多么喜欢听故事,事实上我们都是靠汲取故事中的养分或毒素长大的。比如认识一个人,我们对他的了解不是通过他给了你一张自己的名片,而是通过他讲自己的成长经历、工作经历、创业故事等等。如果是通过朋友之口了解一个人,朋友的做法肯定也不是直接下评语,而是通过讲有关他的故事,然后你便对这个人有了一定的印象。

对于事的认识就更不用说了,什么叫事,这个事就是故事,不然就不是事。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个朋友很夸张地跟我们说一件事,结果我们发现这个事一点故事性都没有,于是便说:这叫什么事呀?大惊小怪的!我们为什么说这不算个事,肯定是因为这件事没有什么故事性,没故事性的事通常都是剧情意料之中、情节单薄乏味、结果也没什么值得惊诧之处。这么一说,相信我们是通过故事认识人、认识事这一观点应该比较容易理解了吧。而我们所关注的世界,不就关于一些人和一些事吗?当下的人和事我们是通过故事去认识去了解,过去的人和事那就更是通过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不同类型的故事去认识去了解的。比如我们知道历史上的秦始皇是个暴君,我们借以了解他的就是有关他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

我们是通过故事认识世界的,这个问题应该基本上解释清楚了。我们还需要弄明白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其实都非常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无论你从小父母是否曾为你讲过睡前故事,现在的你都不会拒绝听故事。岂止是不拒绝,甚至是热衷于此。以我个人的经验而论,我记得自己以前在媒体工作的时候,每天中午基本上都会跟同事聚餐,而我们每个人似乎也都很中意聚餐。这倒不是仅仅因为吃得好,而是因为吃饭其实就是大家七嘴八舌八卦明星、八卦同事、八卦同行的好时候。圈子内的桃色新闻、情感纠葛等等,都是这个时候八卦出来的。谁人背后不说人!说人无外乎就是说当事人的事儿,也就是他的故事。仔细想想,你是否也有此种经历呢?我们都喜欢听故事,这一点应该大多数人都会承认。

那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听故事呢?道理其实也很简单,从娱乐的角度来看,故事能够满足我们作为听众的好奇心、自尊心。好奇心很容易理解,其实我们都挺想打探到别人的一些八卦新闻,从窥探欲、好奇心的满足中获得娱乐。至于自尊心,我是这么理解的。我们每个人言行的根本目的,不外乎就是为了推销自己的观点、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我们在听别人(无论是普通人还是明星)的故事时,其实是在消费这些故事。我们满足好奇心获得娱乐的同时,又对别人的故事加以点评。尤其是在点评明星的八卦故事时,我们获得一种较高层次的道德优越感。那些原本名誉、地位、金钱等世俗价值都高高在我们之上的名人明星,在我们八卦他们的时候,一下就成了我们鄙夷和嘲讽的对象,这种不自觉中的自尊心满足,也能够为我们带来娱乐的体验。想一想,我们是否都有这样的时候呢?我们是不是都爱听故事,都能够从中获得娱乐的体验呢?如果是,那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用故事做娱乐营销的主题了。

在营销中如何用故事,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我们目前常见的故事营销中,旅游景点的营销是一个典型案例。仔细回想一下我们曾经去过的旅游景点,几乎每个景点都有自己的故事,而且不止一个故事。这些故事中,有的是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有的则是无中生有,根据景点里石头的形状、树的形状,或者小溪的形状及水的颜色等,发挥想象力之后编撰的。但有趣的是,人类实在太爱听故事了,无论什么景点,若是没有故事,便觉得少了点什么似的。反之,哪怕原本破落或者欣赏价值并不高的景点,都会因为故事而产生了几分美感。除了旅游景点之外,我们常见的故事营销案例多集中在品牌推广上。世界名牌或者国内的大品牌,无一例外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做背景。肯德基爷爷、麦当劳大叔、松下幸之助的故事、华为的故事、海尔的故事,诸如此类的故事我们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书上都曾见过。现在几乎到了这个地步——你的品牌若没有故事可言,几乎可以断定这是个没有多少含金量的品牌。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打造背后的品牌故事,套路大多是千篇一律的励志主题。主角大器晚成、白手起家之类的本来就是那一代创业者的特征。正因如此,现在如果要想复制成功的创业励志故事来增加自己的品牌内涵,这一点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了。现在很多产品已经不再赤裸裸强调它的使用价值或实用价值,真正好的故事营销是,强调它背后的故事内涵和寓意。

2013年有个故事营销的典型案例,那就是韩后化妆品在《南方都市报》刊登的整版张太广告,以现任张太给前任张太的一封信,暗含了一个大奶与小三争夺老公的家庭内战。结果这个故事很快就被聪明的读者解读为小三公然对前任正房的挑战,结果引起读者、媒体同行、政府主管部门的一致高度关注。虽然这个营销事件的最后以韩后和《南方都市报》被工商部门惩罚而告结束,但撇开这个结果不说,仅从娱乐营销的角度而言,韩后在品牌知名度上则是大获全胜。十多万元的一个报纸广告所造就的品牌和产品的知名度,是远远物超所值的。这就是故事营销的威力!用故事做娱乐营销,通常适用于品牌的塑造和促销推广等方面。

我们说营销故事化,首先是指品牌的故事化。

所有的商品最后都会品牌化。

你很难想象会有哪种商品没有品牌但却非常受消费者的欢迎。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也是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在作怪。因为市场上的商品实在太多了,我选择谁的总是要有个依据的。品牌就是一个标签,先在名称上为商品做区分。接下来,品牌还承担着更重要的责任,就是要让消费者记住它,难忘它,喜欢它。

品牌为什么要故事化?因为故事是人类最喜欢的一种表达方式。你正常地说一件事,很难被人记住。但是如果你是说了一个故事,那就有可能比较容易被记住。因为好故事通常都是有剧情的,有戏剧冲突的,有情感元素的。仔细想想便会发现,能够为我们一直记得的事情,一定都是戏剧冲突比较强,情感冲击比较强的事。戏剧冲突能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而情感冲击能够引发我们情感的共鸣。

除了品牌要故事化,营销活动都需要故事化。包括你的售后服务都有必要故事化。如果你能够讲几个跟营销有关、跟售后服务有关的故事,你的品牌故事便会丰富很多。

但中国人的讲故事能力从中国的电影水平就能够看得出来。所以,我还是有必要为讲故事做几点意见提示:

一、老板的故事要讲,但不要一直都讲老板的创业故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品牌都在讲自己老板的创业故事,已经到了千篇一律的境地。而且每个老板几乎都是白手起家、历尽波折。我不是说你老板的故事是假的,而是这样的故事太多了。哪个成功人士不是白手起家、历尽波折呀。你们老板也不是只有创业这一个故事,他有没有家庭,有没有业余爱好,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情怀和追求?总之,少讲创业故事。

二、讲有新意的故事

我们讲故事本来就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好奇心,给他们提供娱乐体验的。没有新意老生常谈的故事,显然也就失去了讲故事的意义。

三、讲有感情的故事

一个故事要想感动人,必须是饱含真情的。否则,故事便只是味同嚼蜡,给人留不下深刻的记忆印象,也自然就达不到娱乐营销的目的。

四、把你的员工和消费者塑造成故事的主角

讲员工和消费者的故事,比讲老板的故事更容易打动人。

五、用故事满足普通人的幻想

有时候我们会追求故事的真实,这个也没错。如果真实的故事本身就很感人很离奇,这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如果真实故事本身不是这样的,我们的营销故事一定要朝着满足普通人幻想的方向去发展剧情。

营销情感化

所有有关产品的信息,最后都要通过推广渠道传播出去,让你的受众知道你产品的特点、属性等。尤其是在目前的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没落以及新媒体的兴起,让传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可以说,之前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传播像现在这么难做,之前也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传播渠道像现在这么多这么容易获取。

在营销传播上,我们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很多人问我,在传播上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我通常给他们的建议有两点,一是你的文章必须要有一个让人想点击阅读的标题,二是你的标题和内文里都要有让人无法拒绝的情感。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因是这样的。现在是资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各种信息包围着,你要是不能给一个我第一眼看上去就想点击的标题,在那么多的资讯里,你很有可能就被错过了。对不起,不是我不想去点击阅读,而是真的不够吸引,我只能把有限的时间用来点击更能吸引我的标题。二是,文案拼到最后,只有情感可以拼了。只有真挚的,贴近我们七情六欲的情感,才能让我们认同、感动、接受。

但是,你千万不要简单地以为我说的就是文案的情感化。没有产品、营销活动等方面的情感注入,你的文案肯定只能编造一些虚假的情感出来。这样的话,自然也很难打动人。所以,情感化真的不是简单的推广文案情感化,以及营销故事情感化,或者品牌情感化,它需要我们从产品开发到营销的每一个环节都真的倾注情感,并最终将这种情感传递出去。对于营销情感化的建议是:

1.别再用媒体通稿的格式去写宣传文案了,因为那里面缺少感情。

2.任何推广文案最后都不是拼辞藻,都是在拼感情。

3.把你的感情用一种大众更容易接受的形式包装一下,不要逢人就赤裸裸地讲情怀。

4.不要简单地以为情感就是文案里的情感,从产品到营销的每一个环节你都需要注入情感,文案只不过是最后把情感传达出去。

5.情感不需要复杂,只需要贴近人类的同情、嫉妒、贪婪、好色、骄傲、愤怒等人性弱点就可以了。

营销艺术化

娱乐营销艺术化,听起来似乎挺玄的,其实不然。我们在娱乐的六个特点里面专门提到,艺术性是具有娱乐性的。我们对艺术形式的追求意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因此,营销活动艺术化也是娱乐营销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且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以下的几点建议,是一个常规的操作模式,具体到每一个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所有的艺术化都要给消费者带来美的享受,带来形式上的新鲜体验,以及情感和意义上的认同及接受。否则,你的艺术化便失败了。

一、产品设计的艺术化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工业设计里面越来越多地融入了艺术元素。中国的产品设计与艺术的跨界融合,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这方面大有空间发挥。

二、包装设计的艺术化

这个与产品的艺术化一样,不要小看了包装:你有艺术的产品,没有艺术的包装,便不是一个完整的产品艺术化。

三、广告作品的艺术化

无论是平面广告还是视频广告,都不要只在广告吆喝卖东西。将你的平面广告变成一幅用户愿意主动去寻找其中内涵的绘画作品;将视频广告打造成一个值得反复观看的影视作品。让消费者从中获得美好、新奇和感动,这就是广告作品艺术化了。

四、营销活动的跨界艺术化

从品牌活动到促销活动,都可以将艺术化尽情地融入进来。艺术化的营销活动一定比我们常见的领导讲话、客户讲话这样的俗套,更容易赢得消费者的好感和尊重。

营销活动戏剧化

在娱乐营销的八种方法里,我们直接引入戏剧这种娱乐形式并加以运用。在上文探讨娱乐营销的理论基础时,曾提到了剧场社会和娱乐营销。当时我们已经指出,本书中所说的剧场社会与吉尔茨提出的“剧场社会”概念不同,我们没有特指的意义,本书中的剧场社会更接近莎士比亚“全世界是个大舞台”的感慨。每个人都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形形色色的角色,不断地进行角色转换,不断地台上台下换位。我们在演着自己的故事被别人围观,同时也围观别人演绎他们自己的故事。

我们引进这个概念,主要是因为戏剧形式决定了它必须要有主题,要有故事性,要有艺术性,要有情感的表达,而这些都是我们娱乐营销最需要的。此外,戏剧化的好处在于,把营销当成一出戏,就必须运用编导演的戏剧手法来做事,这会让我们做事的方法更专业。那接下来的所作所为就都要按着戏剧的方法来实施。这其中又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人员的分工配置上,要按照戏剧的编导演、服化道的配置来做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分工。确定谁是这出戏的总导演,谁是整部戏的编剧,谁负责舞台服装、布景、道具、灯光。接下来,要确定演出的时间、地点等等。还有一个层次的含义是,既然把营销当成一出戏了,就必须知道戏剧的元素是什么,就必须知道剧中人是谁,要制造怎样的戏剧冲突,传递什么样的寓意,怎样与观众产生情感互动。明白了这些,那你的编导演就得确定这出营销大戏的主题是什么、剧情是什么、观众是谁、剧情如何打动他们。你的服化道的人员就得配合编导演的意图,帮助他们完美地实现这出戏想要达到的目的。

在所有的娱乐营销过程中,树立这种戏剧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有了这一点意识之后,商家的营销人员做营销时才会进入编导演的角色,才会按照戏剧元素的要求去进行戏剧创作,从而才能在这出戏上演之后让观众获得共鸣,达到认识商家所要推销的产品,并从中获得好感,进而有意购买。只有做到这些,这出营销大戏才算成功。大到整个营销策划,小到每个终端的展示和促销,都要树立这种戏剧的意识。为什么一定要树立这种戏剧的意识?那是因为人的思想意识决定人的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如果你根本没有这种意识,根本不知道你要实现什么样的目的,却最终你达到了营销目的,那只能说明你运气好,蒙对了!如果有了戏剧的意识,又运用了戏剧的方法,最终还是失败了,那至少在总结经验教训时可以有迹可循,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以及今后如何弥补。

营销活动戏剧化的要点在于:

1.一定得赋予戏剧一个主题。

2.一定要赋予戏剧一定艺术性。

3.必须讲一个好故事。

4.一定要表达情感。

5.必须得要有编导演的配合完成。

有关营销戏剧化的细节,我们会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有更为详尽的讲述。

案例:社群+娱乐营销孵化出来的充电桩之路

我们都知道,美国著名的电动汽车品牌特斯拉的中国充电桩建设之路并不顺利。特斯拉还没正式进入中国的时候,我们就听说他们要与中国国家电网合作建设充电桩,但直到今天,我们也没见到国家电网与特斯拉合作的充电桩。特斯拉应该是太不了解中国国情了。跟中国国家电网合作?你凭什么?

在建设特斯拉的充电桩这件事上,社群经济和娱乐营销发挥了重大作用。这事要从广州一个叫宗毅的家伙说起。

这个宗毅很有意思,他从事的明明是中央空调和热水器这些传统行业,却把自己的公司定位为互联网企业。这也刚好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在互联网时代,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企业,一种是互联网企业,一种是被互联网企业。宗毅可能是怕自己被互联网了,所以直接定位自己的企业为互联网企业。虽然我觉得他只是利用互联网思维做营销,但管他呢,真正做互联网的公司也未必有他的互联网营销思维,更何况,这家伙或许之前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娱乐营销,但他做的营销却很符合娱乐营销的套路。

宗毅做得最牛的其中一件事,是利用互联网社群的力量,成功地打通了“中国第一条电动车南北充电之路”。

宗毅是罗辑思维的铁杆会员,同时他也是特斯拉的车主。但是身在广州生活的宗毅购买的特斯拉却需要去北京提车。现在问题来了,北京离广州差不多3000公里的路程,而特斯拉充满一次电大约只能行驶400多公里。路上没有足够密集的充电桩,宗毅该如何把他的特斯拉开回广州呢?

定位自己企业为互联网企业的宗毅果然不同凡响,他比一个互联网公司的老板更熟悉互联网怎么玩。这一次,他玩了一把个人通过社群调动社会资源的大胆实验。他从特斯拉购买了20个充电桩,然后通过罗辑思维社群发起了一个一路求“包养”种特斯拉充电桩活动。希望北京到广州沿途的人提供酒店的停车场等合适的地方,为他种充电桩的行动提供一席之地。没想到,就是这个看似戏谑的活动,竟然打通了南北充电之路。

宗毅是这么做的。

1.2014 年5月25日,北京始发站798园区首邀30位社群小伙伴,和罗胖(罗振宇)、宗毅一起在特斯拉上“搞搞震”。宗毅把特斯拉的第一次献给了罗友,结果活动当天罗友云集,试乘试驾者爆棚,6位特斯拉车主闻讯赶来助阵。

2.5 月27日,宗毅向社群小伙伴求包养,希望伙伴们提供场地,让宗毅一路种充电桩。告示一出,小伙伴们热情伸手,提供场地的信息纷至沓来。最终宗毅及其小伙伴们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信息252条。

3.从5月28日起宗毅自驾特斯拉从北京南返,因各地小伙伴们的热情喊话不断更改路线,原本计划3000公里的行程变成了5750公里,甚至不得不增设新的中转站点以满足小伙伴们的要求,或者在一个城市增设1到2个充电桩。

4.和罗胖一块发起武汉华中科大4000人现场宣讲,宗毅第一次向这么多小伙伴们分享自己多年创业的干货。

5.受此启发,特斯拉中国已正式启动“目的地充电桩”项目建设。

你看,表面上看宗毅是利用互联网社群的力量打通了这条南北充电之路,实则他运用的是娱乐营销的手法。

宗毅首先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有粉丝的明星,这是最常见的娱乐营销方式。此外,他把营销新闻化、事件化,从而赢得了传播上的优势。还有就是,他把整件事做的特别有故事性,且满带戏剧的形式感,充满了娱乐性。

另外,如果把参与众筹或者众包的人视为这次营销活动的消费者的话,这些消费者从消费行为中获得了强烈的满足感,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这件功德无量的大事件中的主角,自己的存在因此产生了强大的价值感,因此他们才乐意成为众筹或众包的参与者。

第三节 娱乐营销的趋势预测

世界上未来只有一个行业——娱乐业

美国人斯科特·麦克凯恩早在十多年前就预言了“所有行业都是娱乐业”。但直到今天,我们的企业家们也未必真正意识到这一点。我们说世界上未来只有一个行业——娱乐业,你一定要清楚这并非指以后只有娱乐业才存在,其他行业都必须消亡,而是说所有的行业都必须以娱乐自己的用户为己任,而不再是以前的买与卖的关系。因此,要想在营销上有所突破,你就必须现在开始有把自己的企业打造成娱乐业的决心和行动。

这一个要点很明显是针对企业老板而言的。对于其他人来说,即便有此心也无此力。对于企业老板尤其是中国的制造业的老板而言,很多人企业都还停留于加工一些产品赚取微薄利润的层面。虽然政府和媒体都在鼓吹要产业结构调整,要腾笼换鸟,但他们谁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调整,该换什么鸟。在这里,我们大胆给你一个建议,无论你的企业提供什么类型的产品和服务,你现在都应该转变思维,把自己作为一个娱乐企业来对待。你先接受这个理念,然后我们再讨论该如何运作,以及怎样把自己的企业打造成娱乐业。

把自己的企业打造成娱乐业,首先得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娱乐业。其实娱乐业不需要我们引经据典地给出一个定义,每个成年人几乎都知道娱乐业是什么。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电影、电视、音乐、演出等行业是娱乐行业,闻名全球的中国式按摩、桑拿、洗浴、棋牌等行业也是娱乐业。这么一想之后,可能很多企业老板就会问了:我们该成为什么样的娱乐业呢?如果你仍旧这么想,说明你还是没有弄清楚我们从本书的开头到结尾一直强调的广义娱乐概念。广义的娱乐是能够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和高层次精神需求,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把自己的企业打造成娱乐企业,就是说我们的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一定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好奇心和高层次精神需求,从而给他们带来快乐。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产品和服务都能够也应该给消费者带来快乐,不然便没有竞争力。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打造一个娱乐企业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知道娱乐企业有什么特点。只有知道了这些特点,才好有的放矢,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综合传统娱乐行业,以及我们上面所说的娱乐营销的理念与方法,我们把娱乐企业的特点归纳如下:

一、产品和服务的趣味性

通俗点说就是你的产品和服务一定有别于同类的其他产品,提供新奇好玩的体验。这里的趣味性,主要是功能性方面的。只有做到这一点,你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成为娱乐产品,才能提供娱乐体验,才能实现娱乐营销的目的。为什么你的产品和服务要好玩?一是因为我们的生活太平淡无奇,你的产品就是要给消费者以新奇感、超现实感,以挑动、启发和刺激人们的想象力,从而释放很多人生活中的压抑,给他们带来快乐。

二、产品讲究艺术性

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娱乐业,大都是与艺术有关的产业。广义的娱乐业虽然不一定是与艺术相关的行业,但你的产品设计和服务一定不能少了艺术性,否则,它的商业性也将会大打折扣。因为艺术的东西首先提供的是审美快感,审美快感就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娱乐体验。你提供了娱乐体验你就是娱乐业。这种艺术性贯穿于产品及包装的设计、服务形式的设计等多个层面。

三、讲究技巧性和互动性

这仍旧是从产品和服务的层面来说的。这里的技巧性和互动性也是多个层面的,尤其是使用层面的技巧性和互动性。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玩游戏,因为玩游戏需要技巧性而且互动性很强,冲关的难度能够带来征服的满足感,甚至挫败都能带来娱乐体验。技巧性和互动性足够的产品和服务,一定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快乐的体验。

四、市场细分

为你的产品和服务选择一个细分的市场。未来的市场,很难有一种产品老少通杀,满足所有人的消费需求。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层、不同性别、不同居住地的人,都有不同的消费倾向。如何在这些市场中细分出自己的市场,定位自己的产品,是每个商家都需要考虑的问题。从娱乐营销的角度来说,细分市场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只有市场细分之后,你的受众才会觉得买你的产品符合自己的身份和爱好,才能给他们带来满足感。以小米手机为例,它的“为发烧而生”,专为玩家设计的理念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五、打造品牌

产品够娱乐,品牌同样要够娱乐。更何况,品牌从一出生开始就是为了娱乐而生的。没有故事的品牌不能称之为品牌,有故事就有情感的认同,有戏剧性,这本身就能够带来娱乐。同时,品牌带来的身份认同、尊贵感,也能够提供娱乐。有了这样的品牌,你还有必要担心自己的企业不是娱乐企业吗?

六、跨媒体传播,跨领域发展

这一点不仅仅是从传播的角度的。如果你的产品真的能够成为娱乐产品,你的传播媒体一定会是跨媒体。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你的产品如果足够娱乐,你一定不会满足于停留在自己的领域。好的娱乐产品都是可以跨领域发展的。迪斯尼是个电影公司吗?它是个动画公司吗?它是个旅游公司吗?你只能说它是一个娱乐公司。

七、流行、畅销

娱乐新闻有一个不成文的选题标准,那就是紧跟流行和畅销。谁当红,谁的作品流行、畅销,谁就是娱乐新闻的焦点。用在娱乐企业上,你的产品一定是紧跟引领流行趋势的产品,才有可能畅销。不能引领潮流,不畅销,便只能自娱自乐。

八、不断创新

我们上面说娱乐企业必须要引领潮流,制造流行和畅销。但与之相对应的是,流行的东西很容易过时,因此娱乐企业必须在不断引领流行的同时通过创新超越流行。说起来很难,做起来其实也不容易。苹果手机曾经引领了流行,很快引来一堆效颦者。苹果公司只能通过不断的改进、创新,以保证自己的产品寿命。所以,想做娱乐企业就得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没有谁可以红一辈子,也没有什么能够流行一辈子,创新是娱乐企业永恒的话题。

有了以上这些娱乐企业特点的归纳,相信有志于将自己的企业打造成娱乐企业的老板们,应该有一个大概的方向了。但关键还在于行动!

世界上只有一种营销——娱乐营销

有关世界上未来只有一种营销的理论铺垫,我想我们已经完成了。既然世界上未来只有的一种行业是娱乐业,既然人类的所有行为动机都是在追求精神需求的满足和快乐,那世界上的营销将来也只有一种,那就是娱乐营销。这也正是我们一直强调的——所有营销都是娱乐营销。为了证明我们所言非虚,我们可以一一回顾一下我们市场上流行的一些营销概念,看看它们到底是什么营销。

体验营销

——为什么体验,体验的结果是什么?

我们都听说过体验营销这个词。我们说它也是娱乐营销。

为什么这么说呢?道理很简单,请告诉我你为什么让消费者去体验,体验的目的是什么?很显然,答案是你想让消费者去体验你的产品和服务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体验完之后你希望这个体验能够带给消费者满足感带来快乐。

对不起,这已经解释了体验营销为什么是娱乐营销了。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娱乐营销的手段和目的。

社会化营销

——为什么讲求创意,怎样才能有好的传播?

有了互联网之后,社会化营销一时间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会有社会化营销这一说法。是因为利用社会化媒体传播的原因?我们不去深究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只说说它们在干什么吧。

社会化营销讲究创意,然后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社会化媒体做传播。

请问,创意是用来干什么的?用户为什么会传播你的东西?答案不外乎,创意能够满足用户的好奇心,觉得好玩大众就会用社会化媒体做分享,你的创意因此获得了传播。

很好,这同样是我们娱乐营销的基本理念。满足用户的好奇心、自尊心,通过精神需求的满足给他们带来快乐。这根本就是娱乐营销!

文化营销、体育营销、情感营销、味觉营销、视觉营销——统统都是娱乐营销!

这应该不算是一个非常武断的总结,因为这些营销不外乎都拿一个营销的手段和形式做概念,根本没有触及营销的本质。你用文化手段、体育手段、情感手段、味觉手段、视觉手段,归根结底还不是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新奇感的满足、自尊的满足或者其他精神需求的满足,让他们从中获得娱乐的感受吗?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个世界上真的只有一种营销方法,它的名字叫——娱乐营销!

实践贴士:

1.把娱乐的六个特点写在产品研发会议的白板上,逐个对照检验你的产品是否具备娱乐性。

2.把娱乐营销的八种方法写到营销会议的白板上,逐一对照你的营销方法是否娱乐。

3.为你的产品研发和营销人员准备一系列娱乐营销课,让他们知道到底什么是娱乐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