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见字如面:中国名家经典收藏版
17369500000005

第5章 无法预料明天,那就学会随遇而安

家书原文

思成:

我初二进城,因林家事奔走三天,至今尚未返清华。前星期因有营口安电,我们安慰一会。初二晨,得续电又复绝望。昨晚彼中脱难之人,到京面述情形,希望全绝,今日已发丧了。遭难情形,我也不忍详报,只报告两句话,(一)系中流弹而死,死时当无大痛苦。(二)遗骸已被焚烧,无从运回了。我们这几天奔走后事,昨日上午我在王熙农家连四位姑太太都见着了,今日到雪池见着两位姨太太。

现在林家只有现钱三百余元,营口公司被张作霖监视中。实则此公司即能保全,前途办法亦甚困难。字画一时不能脱手,亲友赙奠数恐亦甚微。目前家境已难支持,此后儿女教育费更不知从何说起。现在惟一的办法,仅有一条路,即国际联盟会长一职,每月可有二千元收入。

我昨日下午和汪年伯商量,请他接手,而将所入仍归林家,汪年伯慷慨答应了。现在与政府交涉,请其立即发表。此事若办到,而能继续一两年,则稍为积储,可以充将来家计之一部分。我们拟联合几位朋友,连同他家兄弟亲戚,组织一个抚养遗族评议会,托林醒楼及王熙农、卓君庸三人专司执行。因为他们家里问题很复杂,兄弟亲戚们或有见得到,而不便主张者,则朋友们代为主张。这些事过几天我打算约齐各人,当着两位姨太太面前宣布办法,分担责成。但现在惟一希望,在联盟会事成功,若不成,我们也束手无策了。徽音的娘,除自己悲痛外,最挂念的是徽音要急杀。我告诉他,我已经有很长的信给你们了。

徽音好孩子,谅来还能信我的话。我问他还有什么话要我转告徽音没有?他说:“没有,只有盼望徽音安命,自己保养身体,此时不必回国。”我的话前两封信都已说过了,现在也没有别的话说,只要你认真解慰便好了。徽音学费现在还有多少,还能支持几个月,可立刻告我,我日内当极力设法,筹多少寄来。我现在虽然也很困难,只好对付一天是一天,倘若家里那几种股票还有利息可分,今年总可勉强支持,明年再说明年的话。

天下大乱之时,今天谁也料不到明天的事,只好随遇而安罢了。你们现在着急也无益,只有努力把自己学问学够了回来,创造世界才是。

一九二六年一月五日晚 爹爹

家书延伸

随遇而安,一切做到尽力即可

台湾版《倚天屠龙记》的片尾曲《随遇而安》让人记忆深刻:“万般恩恩怨怨都看淡,不够潇洒就不够勇敢,苦来我吞酒来碗干,仰天一笑泪光寒,滚滚啊红尘翻呀翻两翻,天南地北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人们大都很喜欢这个词,想一想,一个人无论境遇如何,是深入侯门也好,是隐于草泽也罢,都总能够以一种淡定自若的态度来对待人生,这该是多么潇洒啊!想来古代侠客也正是有着这种“苦来我吞,酒来碗干”的“天南地北随遇而安”,才能看淡生死,笑傲江湖吧。

什么是随遇而安,就是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无论外物是好还是坏,我们的心总能够淡定如一,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而改变心境。就如同一粒种子,无论是被撒在肥沃的土地上还是贫瘠的土地上,都能开出鲜艳的花朵。

在某个寺院的后院里,光禿秃的土地暴露在炎热的阳光之下。此时正值盛夏,因此后院这番光景更让人心焦得慌。于是,小沙弥便跑去请示老和尚,想要给光禿秃的土地增添一点生气。小沙弥跑到老和尚的禅房说:“师父,让我给后院撒上一些草籽儿吧!那光秃秃的草地实在太难看了。”师父赞许地看着小沙弥说:“可以,等天气凉快一点吧!”

转眼间中秋到了,小沙弥拿着自己采集的草籽儿兴高采烈地跑到了老和尚的禅房,让老和尚和自己一起去撒籽儿。然而,当小沙弥在后院打开草籽儿袋子刚想撒籽儿时,一阵秋风把草籽儿吹落了一地,许多草籽儿随着秋风不知飘到了何方。小沙弥急得喊了起来:“师父,不好了!许多草籽儿都被风给吹走了!”

看着小沙弥着急的模样,老和尚不动声色地说:“没关系,留下来的是最好的,被风吹走的大多数是空的,种下去也不会发芽,随它去吧!”

小沙弥听完师父的话,开心起来,准备把剩下的草籽儿撒下去。可谁知,刚刚撒下的草籽儿又引来了一大群麻雀。小沙弥急得直跺脚,并大叫起来:“师父,不好了,不好了,刚刚撒下的草籽儿又遭到麻雀的袭击,草籽儿都让它们给吃了,这下可完了。”师父和颜悦色地说:“不用担心,麻雀吃去的只是一小部分,那么多的草籽儿,麻雀是吃不完的,顺其自然吧!”

撒种的那天夜里,忽然下了一阵暴雨。翌日,小沙弥早早地起来去看他昨天种下的草籽儿,看后马上返回去找老和尚,说:“师父,这下可完了,草籽儿都让大水给冲走了!”老和尚温和地说:“没关系,冲到哪儿就让它在哪儿发芽生根,一切都让它顺其自然吧!”

半个月后,小沙弥惊奇地发现,原来那片光秃秃的后院中居然长出了一片青翠可人的绿色小苗,而且以前没有撒种的地方也有绿意泛出。

小沙弥高兴得合不拢嘴,他想尽快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师父,于是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了师父的房间,对师父说:“师父,太好了,咱们种的草籽儿发芽了,而且没有播种的地方也有小草长出来。”师父眯起笑眼,慢慢地点着头说:“顺其自然,顺其自然。”

从这个故事中,大家也一定领悟到禅理了吧。人生于天地之间,境遇就如同这草籽儿一样,很难自己把握。既然把握不了,那就学会随遇而安吧,什么样的生活不是人生呢?

每年春节结束之后,人们就会在火车上看到背着大包小包的农民工。他们挑着铺盖卷在无名小站下车,在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地方尝试开辟生活。他们随遇而安,不断迁徙,在哪里落地,就在哪里发芽,就在哪里生长和开花,就在哪里重新建立自己的家,这不就是随遇而安的一种最好的体现吗?

当年苏东坡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震惊朝野,一时成为满朝瞩目的焦点,那是何等的风光;然而“乌台诗案”一发,他瞬间被贬出朝廷还差点身首异处,又是何等的凄惶。然而无论是风光还是凄惶,东坡先生却始终能够坦然处之。无论被贬黜到哪里,东坡先生都能随遇而安,并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实现自己的抱负,为国为民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终于成为一代名士。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从这一曲《临江仙》中,我们不难看出东坡先生那豁达的人生态度。

随遇而安,说到底讲究的是一个“随”字,随缘、随分、随意、随遇,总之是一切顺其自然。但是,随遇而安绝不是怨天尤人、悲观失意,而是顺应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所以“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其实是指能使自己较好地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无论它发生多大的变化,也能入乡随俗,随方就圆。

当你陷入一种不好的境遇,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时候;当你生活突然发生变故,需要重新开始的时候;当你想摆脱目前的现状,却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去做的时候,不妨随遇而安吧。随遇而安是一种适应,更是一种接纳,它需要一个人有足够的勇气和胆识来接受新的困难和挑战。不抱怨,做好自己现在的事情,享受踏实的现实生活,并默默地寻找时机,这才是最好的应变能力。

不少人在遇到不如意时,首先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喋喋不休地抱怨,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那只会徒增自己的苦恼。这种人计较得太多,未必会得到很多。在遇到问题时,第一要做的就是接受它,然后做自己当下能做的事情。一个和尚问师父什么是佛。师父问:“你吃饭了吗?”和尚说:“吃过了。”师父说:“那就洗碗去。”其实,道理很简单,吃饭之后,就去洗碗;该睡觉时,就去睡觉。守住自己清净自然的本心,不被外境所迷,不被妄念所转,这才是安住当下。

当然,随遇而安的最终结果是建立在你对生活的追求和目标上。它并不是让你变得庸庸碌碌,而是帮助你尽量克服在遇到人生障碍时产生的躁气,保持头脑冷静,在现有的条件下做到最好,同时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出路。

家书点睛

生活中的事情往往是这样的,有时你求都求不来的东西,反而在不经意间就来到你的身边。在人世要随遇而安,不用想太多,只要尽力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