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柴静的沟通力
17406800000004

第4章 提问背后的真谛

保持疑问而不是质疑

柴静在一次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中说:“当年庄殿君主任就对我说,你不要质疑,要疑问。质疑是你质问要找出什么,疑问是还有未解之余地。”

一期名叫《事故的背后》的节目,报道了一家药厂的污染问题,柴静用质疑的口气问负责人:“难道你闻不到吗?”后来,柴静对自己的这一提问方式做出了反思。她说:“我觉得那时应该是真正的疑问——‘你闻不到吗?’,而不是假定对方是一个漫画式的人物,我要去刻画他。当你的提问带有强烈倾向性的时候,观众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所以,我并不强调质疑,我只强调疑问。”

当有记者问柴静是怎么区别“质疑”和“疑问”的时候,柴静回答说:“疑问是,我真的很好奇,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作为一个普通人,你愿意告诉我吗?你愿意让我理解你吗?但质疑是,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凭什么可以这么做?”

柴静接着解释说:“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当我有疑问的时候,我首先愿意相信,我愿意相信他人可能是无辜的或者是美好的,尤其是采访一个被指证的人物,他们通常是很狼狈的。我希望通过我的提问,对方能给我一个合理解释。这应该是一个前提,而不是我要让他难堪,让他出丑。”

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候会对对方的言辞表示不解甚至持反对的意见。这时候,如果我们像一个评论家一样用质问的语气重复对方的观点,必然会引起对方的不快,谈话也就很难再继续下去。

在社交中,适时提出你的疑问也是让谈话继续进行下去的方法。对方只是一味抽烟,当你发现他在熄火柴时有某种习惯的时候,你就立刻问他:“你熄火柴的动作很有趣,怎么轻轻一弹就熄了?”看到对方在咖啡里加了两勺半的砂糖,你也可发问:“对不起,为什么你非要放两勺半砂糖不可……”通常面对这类问话,人们都会热心回答,甚至就此开始滔滔不绝。而对较内向、羞怯的人,不妨继续发问,帮助他把话题延续下去。

我们想要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因势利导地提问让对方自己说出答案,会比我们直接向对方讲述道理的效果好得多。

著名主持人杨澜采访余秋雨教授时,曾谈到媒体与小道消息的话题——

余秋雨:“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总会经历这么一个阶段。过去传媒过于刻板,现在言路初开,多种能量释放,各种民间行为不可能再整齐地走‘一二一’的步伐,这在整体上不是坏事。我们应该以幽默的态度来看待这种纷乱现象,然后一起努力,尽快集中体现我们的文化环境从无序走向有序。”

杨澜:“余先生,这一点我可能不同意你的看法。我觉得这种无序会延续很长时间,不能快速走向有序。你看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香港、台湾,这种不真实的‘小道消息’在传媒上也大量存在,我们恐怕只能适应它们,不能期望它们有朝一日会改观吧?”

余秋雨:“我们的有序不是指小道消息的消失。海外和港台报刊上的小道消息、艺人逸事、无聊调侃确实很多,但它们固守着一个本位:无聊就是无聊,庸俗就是庸俗,并不怎么装扮,更不会慷慨激昂地提高到关及民族命运、文化前途的道德评判上来。这也是一种‘序’。”

杨澜:“除此以外,广大的民众对传媒的态度也会成熟起来。”

余秋雨:“这是最重要的‘有序’。”

为了挖掘出对方内心更多的需求和想法,或者为了使谈话更加丰富,我们最常用到的就是提问。当对方发言冗长且不得要领或离题太远的话,你也可以借他停顿、间歇时提问。例如,对方停顿时,你可以借机提问:“您刚才说的意思是?”“这些问题我们以后再谈,请谈谈您的主要观点好吗?”

在提问时,还有几点需要注意:要避免提出那些会阻碍双方让步的问题;不要提带有敌意或者有关对方个人生活隐私的问题;不要提直接指责对方品质和信誉方面的问题;更不要为了表现自己而故意提问。

同时,提问的态度要让人看起来诚恳,所提问题的句子尽量简短一些。既不要以法官的态度来询问对方,也不要接连不断地提问题。提问过后,应闭口不言,专心致志地等待对方做出回答,不要强行追问。

总之,想要构建良好的谈话环境,就要在出现问题时,多些疑问,少些质问。

提问越界就是冒犯

提问,是我们与他人交流的一种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如果你的问题超出了别人的底线,提问就变成了一种冒犯。

柴静说:“记者有关切的权力,但要有一个界限,超过这个界限,关切就变成冒犯了。我们可以慢慢摸索找到这个界限,界定公众生活和私人生活,界定好了这个,很多事情才能很好地生发出来。”

有记者问柴静怎样看待关于她私生活的传闻,柴静说:“一个记者的私生活跟任何人都没有关系,去解释跟说明是没有意义的。学会恪守自己的隐私,也敬重他人的隐私是不容易的事,我们刚刚学习建立空间。”

柴静还提到自己采访一个广州的女孩:“她遇到性侵犯,把那个人杀了,被判了四年刑。我是唯一采访她的人。基本案情我都问了,但有些问题可以问我没问,就是关于最私密的性的问题,我有我的判断。有些事她只能跟自己的母亲、姐妹、爱人分享,而不是你,不是大众。”

柴静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曾引述过自己看的一个片子:“一个记者站在矿难幸存者的面前,这个幸存者刚醒过来,躺在床上,还插着管,刚能说话,医生也允许采访了,他就问:‘你知不知道跟你一起下井的四十多个人都死了?’就这一下,那个人的眼睛就闭上了,眼泪流下来。这时镜头就推了上去。”

柴静评价说:“我心里非常难受,这既叫煽情也叫无情。告诉你其他人都死了,就你幸存了。对人没有感情才敢这么问,才敢这么拍。我要催生你的感情,就要消费你的痛苦,这背后是一种无情。真正有感情的人是不会煽情的,他不忍心对别人这么做。”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他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也有保留自己秘密和隐私的权利。尊重别人的隐私是对人最起码的尊重,也是自己修养的体现。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对他人的隐私总是表现出特别的兴趣,街头小报上一旦出现了一篇有关某某名人的隐私,如“某某离婚揭秘”“某某情变内幕”之类,就很容易被好奇的读者们哄抢一空。

但喜欢打听别人隐私的人是令人讨厌的。提问越界就是一种侵犯他人隐私的行为。

因此,我们在向别人提出某个问题之前,最好思虑一下这个问题会不会涉及对方的个人隐私。如果可能涉及,就要尽量避免,这样对方不仅会乐于接受你的问题,还会为你在应酬中得体的问话与轻松的交谈而留下好印象,为继续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我们的日常应酬中,涉及隐私问题的主要有几个方面:工作情况及经济收入、家庭内务及存款、女士的年龄、夫妻感情、私生活、身体(疾病)情况、不愿意为人所知的隐秘、不愿公开的工作计划等。如果不是为了某种特殊的需要,我们在与人交谈时一般应尽量避免触碰这些敏感区。

有个老妇人向牧师忏悔说,她经常拿别人的隐私开玩笑,得罪了很多人,她不知道还有没有办法可以弥补。牧师并没有对她说教,只是给她一个枕头,要她到教堂的钟楼上,把枕头里的羽毛散到空中去。她照着做了。牧师说:“好吧,现在把每一根羽毛再收集起来,放回枕头里去。”这位老妇人为难地说:“牧师,那是办不到的!”牧师很严正地说:“同样的,要追回你所制造的每一个笑话,那就更难办到了。”

真正聪明的人,是懂得对他人的隐私持有尊重的态度,不会拿别人的隐私开玩笑。要知道有些事只能点到为止,才能给自己也给他人留下一片自由呼吸的空间。

马克思在巴黎的时候,与诗人海涅之间的友谊达到了“只要半句就能互相了解”的地步。海涅思想相当进步,写下很多战斗诗篇,夜晚他就到马克思家中朗诵自己的新作。马克思和燕妮就一起与他加工、修改、润色,但马克思从不在别人面前“泄露天机”,直到海涅的诗作在报纸上发表为止。海涅称马克思是“最能保密”的朋友。他们的友谊为世人所羡慕,所称颂。

如果你的朋友愿意主动把一些秘密和你分享,那你们之间一定是非常好的知心朋友。对于朋友的秘密,即便他没有叮嘱你也不要外泄,但你自己应该心知肚明这种事传出去会对他造成负面影响。

刺猬和乌鸦是好朋友,乌鸦很羡慕刺猬有一副铠甲,刺猬有一次安慰乌鸦说:“其实,我的铠甲也是有弱点的。我全身蜷起来的时候,在腹部会留下一个小眼不能完全蜷起。这时如果朝着这个小眼吹气的话,我就会因为受不了痒而打开身体。”乌鸦惊诧不已,原来刺猬还有这样一个小秘密。

刺猬说完后,赶忙又对乌鸦说:“你可千万要替我保密,要传出去被狐狸知道了,那我就死定了。”乌鸦信誓旦旦地说:“放心好了,我们是好朋友,我怎么会出卖你呢?”

然而没过多久,乌鸦落在了狐狸的爪下。乌鸦为了保命,便对狐狸说:“狐狸大哥,我早就听说你很想尝尝刺猬的美味,如果你放了我,我就告诉你刺猬的秘密。”

最终,乌鸦对狐狸说了刺猬的秘密。狐狸成功吃掉刺猬后,又捉住了乌鸦,这次,它再也没有可以与狐狸谈判的砝码了。

打探别人的隐私给人一种没有教养、不懂礼貌的感觉,而如果再把打探来的隐私传播给别人,必定会让当事人对你恨之入骨。因为对别人隐私的传播会对当事人造成很大的影响,轻者颜面扫地,重者羞恼不已。此人对传播谣言者也必定要找机会报复。

因此,我们对于别人的隐私要做到不打听,不传播。如果有人向你打听他人隐私之类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只有假装不知。

旁敲侧击,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们在对无理行为或者荒谬的言辞进行反击时,可以直来直去地说,不必避讳,但有时不宜锋芒毕露,露则太刚,刚则易折。有时,旁敲侧击,绵里藏针,反而更容易达到自己的目的。

在《事故的背后》节目的结尾,柴静与一家污染企业的负责人有这样一段对话:

柴静:“公司有没有给附近的环境造成污染?”

负责人:“应该说,基本做到了达标排放。”

柴静:“你能在我们的镜头面前保证公司现在的排污是基本达标的?”

负责人:“对。”

柴静:“我们坐在这儿闻到的刺鼻的味道是什么味道?”

负责人:“我的嗅觉可能不是像你们那样灵敏。”

虽然节目的最后并没有明确给出问题的答案,但柴静一句旁敲侧击的追问——“刺鼻的味道是什么味道?”已经说明了一切。

旁敲侧击的提问策略也可以运用在采访对象企图遮掩事实真相的情况。《新闻调查》栏目的记者在采访山西某矿难的时候,就遇到了矿主不愿承认某一矿井事故与自己有关的情况。记者先是问这位矿主,出事的这个矿与他是否有关系,矿主回答说那是别人的矿,与自己毫无关系。记者就问:“他们不需要向你交什么承包费吗?”这位矿主只好回答说:“就是承包费,就是有这110万承包费。”间接承认了自己与出事矿井的关系。在这里,记者就是采取了旁敲侧击的方法,让对方说出了实情。

旁敲侧击,就是不直接指出对方的错误之处,而是从侧面出发,让当事人自己认识到自己说话或者做事的漏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指出别人错误的目的是让对方认识并改正,方式不当的指错不仅容易让人觉得丢面子,同时也很难达到我们指错的目的。相比较直白的责备,旁敲侧击的提醒要好得多。

有一天,苏格兰的著名诗人彭斯在泰晤士河畔见到一个富翁不慎掉入水中,被人从河里救了起来。富翁给了那个冒着生命危险救他的人一块钱作为报酬。围观的路人都对富翁的吝啬行为感到很愤怒,纷纷嚷道要把富翁再投到河里去。彭斯上前阻止道:“放了他吧,他自己很了解他生命的价值。”富翁闻言脸红了,连忙请那位救人者去自己家做客,并支付了大量酬金。

我们在说服别人做某件事的时候,有时候直截了当地说教是很难达到目的的,甚至会引起对方的抵触心理。而如果我们抓住对方的心理,用旁敲侧击的方法,就很容易让事情按照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

孟尝君有一次因为与齐闵王意见不和,一气之下辞去官职到了一个叫薛的地方。而恰好在这时楚国正准备举兵攻薛。与楚相比,薛不过是弹丸之地。孟尝君感到很焦急,但现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求救于齐国了。但他刚刚与闵王闹了意见,拉不下面子去求他,而且就算去了闵王也不一定会答应。为此他一筹莫展。

正当孟尝君愁眉不展之际,齐国大夫淳于髡来到薛地拜访他了。原来他是奉闵王之命去楚国交涉国事,回来的时候顺便来看望孟尝君。淳于髡与孟尝君交情很好,孟尝君就直言相求说:“我将遭楚国攻击,危在旦夕,请君助我。”而淳于髡也很干脆地答应了。

淳于髡于是立即赶回齐国进宫晋见闵王,闵王见到他就问道:“楚国的情况如何?”

闵王的话题正中淳于髡的心意,于是他顺着这个话题,开始展开攻心术,履行对朋友的承诺。“事情很糟。楚国太顽固,自恃强大,满脑子以强凌弱;而薛呢,也不自量……”淳于髡皱着眉头说。话题有意识地转到了薛,但不露痕迹。

闵王一听,赶紧问道:“薛又怎么样了?”

淳于髡一见闵王已经落入了他的圈套,就赶紧抓住机会说:“薛对自己的力量缺乏分析,没有远虑,建筑了一座祭拜祖先的庙宇,规模宏大,却不问自己是否有保卫它的能力。目前楚王出兵攻击这一庙宇,咳,真不知后果怎样!”

闵王听得此言表情大变:“喔,原来薛地竟有那么大的庙宇!”于是闵王为了守护先祖庙宇,下令派兵救薛。

在这件事上,淳于髡没有提到一句请闵王发兵救孟尝君的话,而是抓住了闵王最关心的问题,旁敲侧击,点到痛处,令闵王为了尽守护先祖庙宇的义务而主动发兵救薛,实际上是救了孟尝君。可见,旁敲侧击是一种有效说服他人的迂回战术。

著名的法国农学家安端·帕尔曼切在德国当俘虏时,亲自吃过土豆,回到法国后,他想在自己的故乡培植它,可是很长时间他未能说服任何人。1787年,他终于得到国王的许可,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上栽培土豆。根据他的请求,由一支身穿仪仗服装、全副武装的国王卫队看守这块地。但只是白天看守,到了晚上卫队就撤了。这时,人们受到禁果的引诱,每到晚上就来挖土豆,并把它栽在自己的菜园里。通过这种迂回战术,帕尔曼切达到了目的。

旁敲侧击,说话绕绕弯子,就犹如在“良药”外面包了一层糖衣。糖衣不会降低良药的威力,绕弯子也不会减弱你的语言魅力。旁敲侧击,绕绕弯子,让别人不知不觉地认同你的观点,是人际交往的最高境界之一。

求人办事时,为了少碰钉子或避免碰钉子,不妨采用旁敲侧击的迂回交际法,试着多绕几个弯子。绕弯子并不等于是放弃,而是为了顺利地接近自己的目标,更好地达到目的。

让对方参与到话题中来

有些人在说话的时候不给他人插话的机会,尤其是当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只顾着自己滔滔不绝地说,却不知对方的注意力很可能已经转移到其他地方。事实上,谈话不是演讲,不是个人表演的独角戏,而是双方交流的话动。

柴静说:“一个社会,事件的哪一方都有说话的机会,都说对方能听懂的话,也都有诚意去听对方的话,把意见和矛盾一一陈述,也许在说清楚事实的时候,事情的化解之道也就随之呈现。”

在双城小学生连续服毒自杀事件中,获救的孩子都对此事保持沉默。当地政府和很多媒体都认为这些孩子是受到了邪教的蛊惑,但是柴静觉得应该去了解孩子们真实的想法。于是她想尽办法去了解这些孩子们沉默的原因,让他们说出了心里话。

在采访虐猫事件的女主人公时,柴静也是抱着追求真相的态度,让女主人公道出了不为人知的真相。

柴静认为,作为一个媒体人,有责任让各方说话,要向人们展示新闻事实,而不是让自己停留在概念和成见上。

我们在讨论某个话题的时候,如果让事件的当事人也能参与到讨论当中,讨论出来的结果就会更加准确、有说服力。

即使是在普通的聊天中,如果你说话的时候只以自己为中心,好像他人都不存在似的,长久下去,定会令人生厌。表面上看起来,谈话场面很热烈,而实际上,因为缺少其他人的参与,呈现出外热内冷的局面。

生活中我们不难见到这样的场景:一个人在口若悬河地讲话,但是和他交谈的另一方却紧皱着眉头,对这个说话者的话题根本就没有兴趣,到最后,对方实在听得不耐烦了,就会找个借口离开。

一场接力赛需要让每个成员都参与其中,我们既要接好棒,也要交好棒,当接力棒在我们手上时,我们要尽心尽力跑好,但是这场比赛并不是你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你还需要把接力棒传给别人,然后为之加油、喝彩,这样才会有赢的可能。

我们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也是一样,就算你说得再精彩、再卖力,如果其他人没有参与进来,也就对你的话没有兴趣,更不会附和你或者为你鼓掌喝彩。

对话是双方交际的基础,只有双方都参与到对话中来才会有交流,进而才有可能在交流中产生情感。所以,能说会道的人都不会去扮演“一言堂主”的角色,要擅长把“接力棒”交到他人的手里。

例如,在火车上,你想和坐在你旁边的陌生人聊一聊,问:“看样子你是回家探亲吧?”对方说是。你顺便问:“老家哪里的啊?”“济南。”于是你就可以顺着济南往下发挥:“那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啊,出差去过几次,不但风景美丽,而且那里的人都非常热情好客。我只去过趵突泉、大明湖,那么济南还有什么旅游景点呢?”“是啊,我们济南……”这样你就轻松地打开了对方的话匣子。顺着话题交谈,就可以使对方的话语滔滔不绝,而且能发掘出许多新的话题。

沟通是谈话最重要的目的,只有双向交流,才可以使谈话场面热烈,气氛和谐。要善于选择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交流。

如果不想让自己成为唱“独角戏”的孤家寡人,就要注意下面的问题:

第一,耐心等待,给人思考的时间。

如果只是你和另外一个人进行单独谈话,你说完话或是问完问题以后,对方没有立即回应,那你就得保持沉默,不要喋喋不休地不留给人家任何说话的余地,也许,对方只是需要时间考虑考虑,或是回避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你只要耐心地等待,对方必定会给你一个回答。

第二,实时停顿,征询他人意见。

有时候你讲了很长时间,但是你不知道对方是否在听,也不知道对方听了你说的话后究竟有什么样的反应。这时候,就要适时停下来,如果对方示意你继续说,就能反映出他是在认真地听你说话。停顿还有另一个好处,就是对方可能有问题要问你,你停顿下来,他才能借你停顿的机会向你提出问题。这样你就可以大致了解谈话的效果,也让对方有机会参与到谈话中来,从而使整个谈话非常投机、默契。

问的问题越具体,回答的人越省力

台湾著名节目主持人蔡康永曾说:“问的问题越具体,回答的人越省力。回答的人越省力,他就越有力气和你聊下去。”“喜欢什么样的国家、男生、衣服……”他举例说,“这类问题需要对方做一番归纳整理的工作,有点费对方的脑力。万一对方不善于归纳整理,或刚好没力气动脑筋时,他可能就会回答:‘我也不知道’或者‘都好啊’这类较扫兴的答案。”

作为节目的主持人,向受访者提出的问题一定不能太宽泛或者含糊不清,每一个问题都要具体而集中。

柴静在一次回答读者的问题时说:“我自己的采访当中会比较注意一点,尽量问对方比较具体的问题,越简单越愚蠢越像孩子一样去提问的时候,反而比较容易地去得到一个比较完整的答案。”

相对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柴静表示更愿意报道新闻事实。她说自己曾经一张口就全是“成语、概念、宏大、热血沸腾”的词。柴静后来反思说:“但是这个东西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越具体越好。其实也就是原来胡适说的,你多研究一点问题,问题本身会指出生活的一个道路,就像新闻一样,不要从意识形态出发去解决问题,而是要从解决问题的路出发,走下去,看看什么样的制度和方式才能更好地帮助解决日常问题。”

在生活中,只要留心我们就会发现,别人向我们提出的问题越是具体,我们回答起来就越省力。比如说,如果别人问我们“你喜欢什么样的礼物?”我们可能认真思考很长时间也无法给出对方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如果别人问我们:“你喜欢玩具熊吗?”这时我们就很容易给出肯定或者否定的答案。

在2011年一期《小崔说事》节目中,崔永元采访了NBA巨星加内特。在节目的休息时间,啦啦队带来了一段精彩的舞蹈表演。崔永元就坏笑着说:“NBA的啦啦队员都很漂亮,在这样的环境里你能打好球吗?”加内特回答说:“我一旦到了球场,除了教练和队友,别的什么话我都听不见。”假如崔永元问:“你打球时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吗?”这个“外界”所指的范围是什么?加内特就要先好好想一想了。问题太大、涉及的范围太广,对方就会感到难以回答。

因此,我们在向别人提问时也要注意这一点,向对方提出的问题越具体越好。要想让我们的提问恰当、得体、有效,还需要掌握一些提问的技巧。

第一,要选好话题。

从对方擅长的方面问起,会使之更乐于答话。比如说一个人擅长唱歌,就可以先问对方:“听说你对音乐很感兴趣,是吗?”对方就会很乐意跟你交流自己的心得。

第二,把握好提问的语气,营造良好的交流气氛。

问句的句式和严肃的语气,只会让对方的心理产生压力,使气氛紧张。轻松俏皮的提问会更容易让对方打开话匣。

第三,向对方提出问题前,要明确自己的目的。

在谈话的过程中,提问者处于主动地位,他决定着被提问者说不说、说什么、怎么说。因此,提问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如果你提的问题模棱两可、表意不明,那么对方也常常会答非所问。

第四,要根据不同的对象,有针对性地提问。

不同的人,其年龄、身份、文化素养、性格等特点也不尽相同,我们的提问内容和方式也应当随之有相应的变化。我们可以问一个小朋友“你几岁啦?”,但是如果你对老人也这么问,就会被认为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

提问越具体,越能引发人的思考。如果你问的问题,对方只消说“是”或“不是”来回答,那么他自然不用费脑子想更多。或者你的问题太笼统,对方要么会不知所措,要么不理解你的用意而回答跑题,从而迫使你失去对谈话的主导地位。央视主持人敬一丹从接触采访开始就给自己定了一条采访“忌语”,不问“你有什么感想”,同时不说空洞、生硬的“大词儿”,让采访贴近真相和实际,提高采访的效率和质量。

所以,要使谈话进行下去,激发对方说得主动,就要问具体的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对方有说的欲望。

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

当别人流畅地谈话时,随便插话打岔,改变说话人的思路和话题,或者任意发表评论,都被认为是一种没有教养或不礼貌的行为。

柴静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了自己采访导演李安的经历。她说:“李安是这样,讲话速度很慢,回答一个问题时间很长。以至于福克斯公司告诉我,麻烦您尽快打断他,他会讲很长的。”

但是柴静认为,打断别人是一种冒犯。柴静向记者说:“我问一个问题,他说一个小时,可以吗?可以的。你的患得患失之心会放下来,也不会有感到所有目光注视着你、等待着你提问的压力,就不会在提问的时候有略带急切之感。”

俗话说:“听人讲话,务必有始有终。”但是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却不多。有些人往往因为疑惑对方所讲的内容,便脱口而出:“这话不太好吧!”或因不满意对方的意见而提出自己的见解,甚至当对方有些停顿时,抢着说:“你要说的是不是这样……”这样的插话,很可能打断了对方的思路,要讲些什么反而忘了。一个精明而有教养的人与人交谈,即使对方长篇大论地说个不休,也绝不会插嘴,他明白打断他人的言谈,不仅是不礼貌的事,而且什么事情也不易谈成。

在人与人沟通的过程中,时常会发生这样的情景:别人刚说个开头,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插嘴,自认为自己更有发言权,结果却事与愿违。

很多时候,当我们打断别人说话的时候,都是自以为十分清楚对方话中的意思了,然而事实上我们对真相只是一知半解。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次在自己主持的节目中访问一名小男孩,他问小男孩说:“你长大后想要做什么呀?”

小男孩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行员!”

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小男孩想了想,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在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个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小男孩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林克莱特发觉自己也许误会了孩子的意思。于是林克莱特温和地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没想到小男孩带着哭腔说:“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所以,在别人说话的时候,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听,不要随意打断别人或者中途插话,也不要迫不及待地表达自以为是的见解。在和别人沟通的时候,我们不妨问问自己:“我真的听懂他说的意思了吗?”如果不懂,就请对方把话说完吧。

没有人喜欢无时无刻都滔滔不绝的人,人们总是更关注自己的问题和兴趣。如果有人愿意听你谈论自己,你也会马上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伍尔特说过:“没有人能抵抗倾听式的谄媚。”也有人说:“上帝给人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其实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专心地听别人讲话,不随意打断别人,是你所能给予别人的最有效的,也是最好的恭维。

有勇气问尖锐的问题

柴静曾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说:“我觉得任何问题都可以问。但关键在于你是以什么态度问、你的出发点是什么、你有什么目的。对于这些,受访者会比谁都敏感。这才是对记者最大的考验。你就是你,不要试图在采访中用记者的角色保护自己。要么做到绝对的真诚,要么就是不真诚。”

柴静敢于提出尖锐问题的勇气,在她做《新闻调查》的记者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2003年9月,柴静去山西录制了一期名为《村官的价格》的专题报道。这期报道主要针对“当地有人愿意花近两百万元去竞选一个村委会主任的职务”的事件而展开的。柴静向当时监督选举的乡人大薛主席了解了具体情况,并且进行了电话采访。

柴静:“这个现金放到台上了吗?”

薛:“现金,当时有几个人把它从台子后面抬上来了。”

柴静:“你们当时没有制止吗?”

薛:“当时你制止不了。”

柴静:“您去监督这场选举怎么会制止不了呢?”

薛:“我也怕群众围攻我,打我。我也怕这个。”

柴静:“这个不是您的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吗?”

薛:“乡人大主席群众也监督了嘛,不起作用。你到村里采访群众就知道了。”

柴静:“那您对他们这个选举的态度是什么呀?”

薛:“程序上、要求上没有什么问题。就是他们关于发钱这个事情,出现这个事情咱们也界定不清楚。法律上也没有明确怎么操作,这件事情我们也很为难。”

柴静:“我怎么理解您这个话?”

薛:“我认为应该根据法律。”

柴静:“您认为这次选举不是贿选?”

薛:“我也不认为是贿选,领导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

柴静:“您认为呢?”

……

柴静的提问中并无任何空话,句句切中要害,直点问题重心。柴静提问的技巧值得赞扬,但是她敢于提出尖锐问题的勇气更加让人佩服。

在我们的生活中,或许不需要像柴静这样向人提出尖锐的问题。但是我们要有勇气说实话、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但是敢说实话并不是让你打着“说实话”的旗号去到处得罪人,说实话也是要有技巧的:既要有敢说实话的勇气,还要运用好说实话的智慧,把握好说实话的时机。

一次白岩松采访潘虹,潘虹因日程安排过满,十分疲惫,她一边用手拍着脖子,一边漫不经心地说:“随便问吧!”为了调动她的积极性,白岩松提了一个不容随便应付的问题:“过去你与刘晓庆是中国影坛的双子星座,现在她靠经商继续保持知名度,巩俐异军突起,一颗新星冉冉升起。你却是默默的,你打算东山再起呢,还是默认现状?”

这个挑战性的问题一下子把倦怠的潘虹激发起来,进入了访谈的状态。

敢于单刀直入提出富于挑战性的问题,常能一下子驱散对方的懈怠、敷衍,击碎得意的模式、假象,或更加激起对方的谈兴,也更有利于挖掘出更多重要的信息。

“非典”时期,北京市代市长要接受记者采访,采访他的记者了解到代市长在发布会结束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最害怕的问题你们还真没有问到。”于是,就决定大胆一搏,上来就抛过来问题:“今天记者问的所有问题,都不是你最害怕的问题,你最害怕的问题是什么能不能告诉我?”

结果,迎难而上、深知“军中无戏言”的代市长坦诚回答“最重要的就是污染源的切断”,接下来,两人步步深入、开诚布公地进行了一场当时老百姓特别需要的对话。

是一针见血还是循序渐进,是直截了当还是迂回前进,是绵里藏针还是单刀直入,是注重情绪感受还是理性思考,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自然需要不同的提问风格。

需要注意的是,尖锐的提问风格不应是“为风格而风格”、刻意为之的矫情之举,尖锐的问题来自提问者对问题的认识水平,来自生活阅历。问题可以尖锐,但要秉着尊重人、尊重事实的态度。总之,问题可以尖锐,态度一定要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