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百诫
1776800000097

第97章 竞争中须谨慎设防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人人在其工作、谋生的圈子里都有可能遇到种种“陷阱”,而这些“陷阱”足以挫败人的成功热情。虽然我们未必会去做设“陷阱”的人,但是如果要做赢家,就必须连别人也考虑进去,以防可能会出现的麻烦。的确,“害人之心不可有”,因为害人会有法律和道德上的问题,而且也会引发对方的报复。如果你本来是“好人”,害了人反而会引起良心上的愧疚。然而,在社会上光是不害人还不够,还得有防人之心。尤其在同事之间,存在着竞争利害关系,在他想扩张他的欲望,当欲望受到危害的时候,“善人”也会在利害关头显示出他的“恶”。例如有人为了升迁,不惜设下圈套打击其他竞争者;有人为了生存,不惜在利害关头出卖朋友……与同事相处,你要时刻提醒自己:周围有小人。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要记住,这个世界并不是总充满着温馨怡人的亲情和友情,还有许多时间和场合要充满着伪情和欺骗。

古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水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俗话说:

枪打出头鸟。古往今来,多少仁人智士,因其才能出众,技艺超群,行为脱俗,招来别人的嫉妒、诬陷,甚至丢了性命。周公因谤而离朝,韩信遭诽受竹刀。

古代如此,现今亦然。在某市机关的一科室里,小吴与小王是很好的朋友。他们原是中学同学,后来又进了同一所大学,可谓是“患难朋友”了。他们既是同学关系又是同事关系,所以两人都很珍视这份缘份。后来,局里要在小吴他们科室选拔一位中层领导。消息传开后,科室里的人都闻风而动,托关系,找门子,都希望自己人选。但后来传出内部消息,领导主要在考察小吴与小王。他们俩的能力都很突出,尤其是小吴,能办事,为人也不错。所以大家一致认为非小吴莫属了。因此大家都准备好,等上司一宣布,就要让小吴请客了。

几天后结果下来了,令大家吃惊的是,中选的不是小吴,而是小王。大家想不通是怎么回事,但小王最明白,虽然他不能说。原来,在小王得知这次选拔是在他与小吴之间进行时,他的私欲极大地膨胀起来,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小吴挤掉。但他也明白,如果搞公平竞争,自己不是小吴的对手,他只能靠小动作取胜。于是,他四处活动,在上司面前极尽献媚之能事,除大大夸张自己的能力外,还处处给领导一个暗示——小吴有许多缺点,他不适合这份工作。小王与小吴相处多年,找出一些小吴的失误毫无困难,加之小王又编造了一些似乎很有说服力的证据。在小王的这种阴谋活动下,他终于把小吴挤了出去。

在成为同事之前认识或者是朋友的,当成为同事之后,这种关系是最不好处的。相互都知情知底,很容易就会“揭发”对方一下。所以处于竞争当中的同事,必须时刻小心提防,特别要对知根知底的“朋友”更要防一手。正如小吴的遭遇一样,他处于一种“防不胜防”的被动而尴尬的境地。其实,他没有明白这一点:这时只有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而绝不能一味防守,否则成为受害的羔羊无疑。

也正是鉴于这种情况,所以有许多人即使是再好的朋友,也不愿意进入同一个机关成为同事,尤其是那种潜伏着利益冲突的同事。朋友好做,只要大家合得来就行,而这个同事关系的确难处,因为其中充满了勾心斗角。做朋友时有来有往,协调得非常好。当带着朋友的“前科”进入同事角色之后,由于种种原因,相互的态度可能会发生巨大变化。而这种变化只能有一个结局:那就是损害了以前良好的朋友关系,而这种关系的损害,不是因为有人精神升华而发生的,却是因为对利益的争夺而形成,这多少有些叫人寒心,也不会去做利益丰厚的同事。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人,能得心应手地周旋于同事之间,对他人的动作要有冷静客观的判断,把这动作和自己所处的环境一并思考,便可发现其中玄机。我们虽不可为了保护自己而过于谨小慎微,但无论如何,“防人”还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