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要成就自己先培养习惯
1785000000010

第10章 谨慎说话,把握好说话的尺度和方式(3)

上帝造人的时候,只给人一张嘴,却给人两只耳朵,为什么呢?这是要求人们要多听少说,唯如此,才能从对方的谈话中挖掘更多的信息,才能对加深相互了解或深度交谈有所裨益。

每个人都不希望被别人忽视,都希望自己成为交谈中的主角,把说话权交给他人,把自己当成一个听众,有时比自己说话更有价值。一旦满足他人的这个愿望,就会由衷的愿和你接触。反之,如果一味地把他人当成听众,势必会产生逆反心理,会认为自己不受重视。

威森是一位对工作兢兢业业的青年,他的工作是向一家专门替服装设计师和纺织品制造商设计花样的画室推销草图。连续三年,威森先生每个星期都去拜访纽约一位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他从不拒绝接待我,”威森先生说,“但他也从来不买我的东西。他总是很仔细地看我的草图,然后说,‘不行,威森,我想我们今天谈不成了。’”经过一百五十次的失败,威森终于明白自己过于墨守成规了,于是他下定决心,每个星期抽出一个晚上去研究与人交谈的哲学,以拓展新观念,创造新的热忱。

不久,他就急于尝试这一新方法。他随手抓起六张未完成的草图,冲入买主的办公室。“如果你愿意的话,希望你帮我一个小忙,”他说,“这是一些尚未完成的草图。你能否告诉我,我们应该如何把它们完成才能对你有所帮助?”

这位买主默默地看了看那些草图,然后说:“把这些图留在我这儿,几天后再来见我。”

三天以后,威森又去了,拿着草图回到画室,按照买主的意思把它们修改完。结果那位买主全部接受了。从那时候起,买主又向他订购了许多图案,双方还成了知心朋友,不仅如此,买主还把威森介绍给了他的其他朋友。

其实,图案都是根据买主的想法画成的,威森却净赚了一千六百多美元的佣金。“我现在明白,这么多年来,为什么一直无法和这位买主做成买卖,”威森说,“我以前只是催促他买下我认为他应该买的东西,而现在,我的做法正好相反,尽量把说话权交给对方,让对方说出自己的想法。对方觉得这些图案是他自己创造的,确实也是如此。如今我用不着去向他推销了。”

那么,究竟该如何才能把说话权交给别人呢?

首先,控制自己的说话量。

也就是说,不要自顾自地说个没完。其实,这并不是聪明者所为,而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做法。一方面,说的话越多,给别人传递的信息就越多,里面可能有对方不喜欢的。另一方面,你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为别人传递信息,别人不但不会感激你,反而会认为你是一个善于炫耀自己的人,更何况,所说的每一句话不可能都是别人爱听的,也许一句说得不到位就可能得罪人,从此对你敬而远之。

尤其是从事推销这一行业,更应该注意到这一点。推销员的目的是为了推销产品,使对方能心甘情愿地接受自己的观点,购买自己的产品,所以,在说话这一问题上必须得多多留意,应该做到让对方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样才能在对方的话语中,揣摩到对方的性格、心思、购买欲望。

在与人交际过程中,如果自顾自地说个没完,不管对方的来意、兴趣爱好,是很容易被误解的,那是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当然,对于对方的提问也不能爱理不理,这样是不礼貌的,容易刺伤对方的自尊心。因此,对于别人的提问要耐心地听下去,抱着一种开阔的胸怀,把别人的话听完。真诚地鼓励对方把想说的话说出来,把想法表达清楚。

当然,也不能只把自己当成纯粹的听众,偶尔也要跟着说几句,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对方说:“我很喜欢月季花。”这时你可以顺应对方一句:“我也很喜欢,特别是红颜色的。”这样一来,对方就会顺着你的话继续说下去了,从而为彼此间的谈话,制造了愉悦的气氛,谈话也就可以顺利地进行下去。可是,如果你说出一句大煞风景的话,不但不能继续话题,还可能破坏双方感情,为顺利交际制造障碍。

与人交谈也有一定的规则,虽然它不像交通规则那样呆板,但是也得遵守着红灯停、绿灯行的原则。否则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误入雷区。在社交过程中,与人谈话并不能像与家人谈话那么随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它需要讲究一个方式方法,不能单纯地把自己当成主角,还要适时地充当听众。在恰当的时间里,把谈话内容扩大,以便继续谈下去。而且还要不时地与交谈对象互换位置,这样才能使交谈平等地进行下去。

交流是双向的。在听完对方的谈话后,自己要发表一下意见或建议。如果只是沉默地听取而不做任何表示,交谈很可能陷入一片死寂的气氛中,这不利于交谈顺利地进行。再者,当别人发表完意见后,无形中就等于把说话权交到了你的手里,此时,完全可以毫无顾虑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表现自己。

其次,要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曾有科学家做了一项调查研究,研究对象是一批受过训练的保险推销员。科学家把成绩最好的10%和成绩最差的10%做对比,结果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受过同等训练的人,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呢?原因出在他们每次推销产品时,在讲话的时间长短上,业绩差的那一部分人,每次推销时说话时间累计为30分钟;而业绩最好的那一部分人,每次推销时说话时间累计只有12分钟。

人们或许不明白,为什么只说12分钟的推销员,会取得较理想的成绩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说的少,听的自然就多了。在倾听过程中,他们能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而且,他们可以利用倾听的时间,思考、分析顾客的各方面信息。然后,针对顾客的各种情况、疑惑、内心 想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结果业绩自然优秀。

善于倾听不但对人际交往有很大的好处,对企业而言,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把说话权交给别人,还能提升自己的人气指数,使自己有个好人缘。

每个人都喜欢讲,而不喜欢听,要想处理好人际关系,必须意识到多听比多讲效果要好。让自己尽可能地充当好听众的角色,这在人际交往中有很大的好处。

把说话权交给别人,就是告诉人们,要强迫自己喜欢别人的话题,以足够的耐性去倾听对方的意见,就像去电影院看一场自己不喜欢的电影一样,要耐着性子把它看完。如果自认为电影不好看就一走了之,那么买电影票的钱也就白花了。在与人相处过程中,同样是这个道理,如果不喜欢对方提出的话题时,一走了之,这种行为很可能伤害到对方,影响双方感情。所以,在交际这个大舞台上,不要总把自己当成主角,要适时地把说话权交到对方手上。否则,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可,也很难得到他人的尊敬。

社交场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地方,每个人的个性、爱好都不尽相同,如果只要求别人去适应你,听你一个人讲话,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你在社交过程中,不会交到真心朋友,更不会办成事。所以说,与人交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说话权交给别人,这不但对处理人际关系有好处,还可以帮助你结交朋友、办好事。

9、发挥“高帽子”的作用

恭维、奉承的话,大多数人都爱听,在“高帽子”面前,许多事情都显得由难而易了。推销被人们认为是一个非常辛苦、难度较大的行业,但如果能发挥“高帽子”的作用,可能会轻而易举地让金钱流入自己的腰包。

许多推销高手,都清楚给别人戴“高帽子”的好处,也已经把这一方式运用到了推销活动之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和品格得到别人的认可和称赞,推销人员只要抓住人们的这一心理,及时满足对方的需要,把“高帽子”戴到对方头上,当对方虚荣心得到满足时,还会遭到拒绝吗?

那么,“高帽子”究竟该如何戴,比较适宜或效果较佳呢?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

(1)把握给人戴“高帽”的机会

胡小民是一家杂志社的编辑,他能轻松地使那些大牌作家为他写文章。不论那些人如何繁忙,面对他的请求都无法拒绝。据他所说,每当他去拜见一位作家时,开场白都会说这样几句话:

“您好!我知道您目前非常忙,可正是因此,我才来请您写文章的,那些过于空闲的作家,写出来的作品根本不入流,与您的作品简直无法相比。所以,我特地前来拜访您,请您无论如何都要帮这个忙。”无论哪个作家,听到这样的开场白,可能都会无法拒绝他的请求。因为没等拒绝的话说出口,他手中的“高帽子”就戴到了自己的头上,再拒绝别人显然有些失礼,也显示出自己的小气。

一般来说,当对方不想帮忙时,拒绝的理由往往非常充分,要想改变别人的想法,使其接受你的请求是十分困难的。但若把握住说话的主动权,先给对方戴个“高帽子”,不让对方有机会说出拒绝的话,这样谈话是很容易成功的。

(2)用类比式戴“高帽子”

有人喜欢用类比的赞美方式给别人戴“高帽子”,这在推销过程中,同样是一种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