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一个人与他的铁道旅行人生
1788100000052

第52章 成都

最后的蓝箭

从重庆到成都的城际列车每天都有好多趟,虽然汽车的班次更加频繁,而且经常往返于两地之间的人更愿意选择汽车。几年前从重庆去成都旅行,我放弃了汽车,只是为了搭乘“蓝箭”号。这是我国早期自行研制的动车组之一。2000年初,这车是在广深线上运行,后来转到成渝地区,再后来又转手到贵州地区。据说现在这个车已经到了使用年限了,即将全面退役,这车算是在铁路史上昙花一现吧。几年前,在重庆北站修建好之前,老旧的菜园坝火车站一直是众多列车的发车起点。一直觉得这个火车站与重庆的直辖市地位不符,乱糟糟的车站广场和昏暗无光的候车大厅,实在让人难以想象这是直辖市的火车站。直到后来重庆北站修建好后,成渝城际列车改到了这里始发,情况才大有改善。据说现在菜园坝翻修了,要改造成城际高铁的起点,那就让我们期待最终华丽的转身吧。

仔细回想,原来第一次坐的动车组并不是沪汉客运专线,而是蓝箭。里面比一般的软座车厢要明亮宽敞,装饰也显得比较高端,乘务人员也大多年轻美貌训练有素。从重庆到成都因为是在既有铁路线上跑,无法达到列车的运行速度上限,于是就只好悠着点了。车厢里人还是比较多的,上座率可达到95%,票价也比汽车便宜。只是每天班次较少,所以很多成都的朋友都劝我坐汽车得了。要是成渝铁路线变得通勤化,那么汽车估计也没有什么生意了。但这是七年前的想法了,转眼间几年过去了,曾经的想法变成了现实。随着CRH动车组系列的投入运行,成渝之间每天动车组多达十几趟。从早到晚几乎每个小时都有对开的车。汽车也不得不降低票价或者改变运行线路来挽回铁路分走的客源。

但是两座城市共有的交通问题在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盆地之间的内部交通变方便了,但是四川盆地通往其他省市的交通,还主要是靠长途列车来维持。周期长,动辄二三十个小时的长途列车让人身心疲惫。所以两地的航空业极其发达。或许再过几年,打通入川的高速通道后,将会带来该地和其他地区交流渠道的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