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手册(上)
18046200000009

第9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方法

第一是“慎独”。慎独一词出自我国古籍礼纪中庸。意思是道德原则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要时刻检查自己。

第二是要“积善成德”。教师只有用持续的积的方法,才能逐步具备高尚的教师道德品质。

第三要“防微杜渐”。对任何不符合教师道德的言行,都务必注意克服,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指的就是这种防微杜渐的修养方法。

师徳养成的具体方法

(1)知行统一,身体力行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师德修养的根本方法。教师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师德修养的相关理论,不断提高师德认识,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另一方面要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中。从小处着手,将道德理想,师德理论付诸行动,干好本职工作,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这是师德修养的根本目的。

(2)严于自剖,兼听则明

这是促进个人进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动力。由于教师工作的艰辛,繁重,复杂,教师在师德修养上会出现反复或曲折,也会因种种原因产生这样的缺点或错误,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自剖”与“兼听”相结合,是教师修养的有效方法。

(3)见贤思齐,从善如流

生活本身就是一座道德宝库,教师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

首先,教师要向先进模范任务学习。以他们为榜样,来激励和鞭策自己;

其次,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品质。“师不必先于子弟,弟子不必不如师”,“教学相长”,学生也常常会给予教师修养上的启迪;

再次,在生活中发掘美德的宝藏。教师要走出校门,到人民群众中去,发现和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见贤思齐,从善如流是教师师德修养的不竭源泉。

(4)反复磨炼,努力慎独

慎独是指在一人独处,无人注意的情况下仍对自己的行为谨慎不苟。慎独既是一种品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又是一种修养的极高境界。它要求教师把着眼点放在自己内心深处,省察自身的一言一行,且持之以恒,反复磨炼,使自己的师德修养逐步达到完美境界。

教师道德规范是对一定社会教育制度和教育活动中伦理关系的概括和总结,又是评判教师行为的道德准则。它体现了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约束作用。

教师必须遵循的师德规范

(1)志存高远,爱国敬业

这是师德的根本原则。要求教师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本职工作,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并以自己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崇高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

(2)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教师要既当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言教与身教相结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应该为所有教师的座右铭。

(3)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爱是师德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

(4)严谨笃学,开拓创新

教师作为教育者,自身必须不断进步,成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不断增强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并以良好的学识学风启发和影响学生。

(5)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教师要强化大局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维护学校的整体利益与荣誉,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彼此取长补短,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