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明辨是非的故事(崇尚品德的故事)
1833200000012

第12章 史来贺永不褪色的旗帜

河南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党委书记史来贺,几十年来,他以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崭新形象,忠实地履行了共产党人的职责,以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突出的业绩,被誉为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

史来贺常对人说:“干部既是带头人,又是服务员。带头人就是要带领大家苦干实干,不谋私利;服务员就是为群众搞好服务,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他依据刘庄经济实力情况,首先从解决群众的住房入手。1976年以前,刘庄群众多数住的是低矮的土屋,还有一些住的是草屋。史来贺想,千百年来,房子问题是压在农民身上的大包袱。穷苦农民年年省吃俭用,出力流汗,却盖不起像样的房屋。咱难道就不能依靠集体的力量,使全村人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子,让大家看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1976年,刘庄新村楼房正式破土动工,经过6年的艰苦奋斗,终于解决了群众久久盼望的住房问题。接着,村上又建起了十几幢五层单元式住宅楼房,从而使群众的住房更宽敞、更舒适。

史来贺把为群众造福作为最大的乐趣。他与党委一班人十分关注全村人的收入分配和生活水平。他觉得,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使大家共同富裕起来,这是为群众办的最重要的实事。在他的带领下,刘庄人均收入年年都有大的增加。对群众的日常生活、家庭问题,他照样时刻记挂心间。冬天,他提前派人拉来烧煤分到各家各户;春节,他及早备好肉、油、面、菜和各种糕点送到群众手中。群众有了病,他去看望;谁家有了事,找他商量。从初级社开始,每年除夕,他都带领干部到饲养室和工厂值班,把饲养员和企业值班人员替换下来,让他们回家团聚。一次,饲养员马新政看到史来贺又来替他值班,无论如何也不回去,他流着泪对史来贺说:“你们干部也有一家老小,可你们不想自己的家,却让俺回家过年团聚。俺知你的一片心意,俺领下党的这份情意!”这一夜,他没有回家,和史来贺坐在草铺上一直谈到天亮。

1986年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过节,赶马车的刘树广因公被轧伤了腿,正躺在距刘庄25公里的新乡市中心医院病床上接受治疗,他妻子坐在一旁陪伴着他。腊月三十下午,史来贺匆忙开完干部会,急忙喊住副书记张秀贞和村干部刘树业,让他们准备好罐头和糕点,去看望正在住院的刘树广。干部们看到老史劳累的样子,劝他派别人去。史来贺执意不肯,说:“树广是为集体受的伤,他住院好几天了,还没去看他,我心里不安。”史来贺与张秀贞、刘树业一道驱车来到医院,史来贺握住刘树广的手,问寒问暖,刘树广感动得热泪盈眶。

50多年来,史来贺始终与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他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有年冬天,史来贺患重感冒正在打吊针,得知刘某家因丧事纠纷闹得数日不能出殡。他先派两名干部前往调解,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正月初四晚上,史来贺亲自主持召集刘姓有关人员开会,直到顺利安葬了刘母。

1999年,史来贺被中央组织部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和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的名字并列在一起,他是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