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1843700000181

第181章 李时珍一代医家千年传,粪土当年万户侯

李时珍(1518—1593)明朝医学家。湖广蕲州(今湖北蕲春西南),字东璧。自幼行医。好读医书,为纠正旧本草错误,不辞艰辛,跋涉远近,寻采草药,历三十年,读八百余种医书,写成《本草纲目》,为中国药物学巨著。

毛泽东博学广读,他深知李时珍其人其事。五十年代,在与保健医生谈保健养生之道时,谈到了中国茶的功能。毛泽东说:茶可以益思、明目、少卧、轻身,这些可是你们的药学祖师李时珍说的。1958年10月5日,他在天津的一次谈话就稿费时说道:司马迁的《史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不是因为稿费、版税才写的。《红楼梦》、《水浒》也不是因为稿费、版税才写的。这些人是因为有一肚子火才写的。《史记》是人文科学的巨著,毛泽东将《本草纲目》与它并提,也足证他对《本草纲目》评誉之高了。李时珍编《本草纲目》,翻山攀岭、穷搜博采,阅书八百余种,用了三十年功力方才完竣。这对讲究实践第一性、实践得真知的毛泽东看来,是一个成功的模式。1964年2月13日,毛泽东在召开的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在历数那些“书读多了,就做不好皇帝”和批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后,话题一转,提到了李时珍,他说:明朝李时珍长期自己下乡采药。

毛泽东历来是提倡批判地继承,发扬祖国优秀文化的,而《本草纲目》是一部医界必读的经典医书,因此早在1956年3月他在和医务人员的一次讲话中指出:“在学习中应该把一些古代的经典性医学著作由专人翻译成白话文,印成古文与白话文对照本,以便于西医阅读学习,例如《本草纲目》就不好懂,不好在科学基础上理解,最好由一些有较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的中医或懂中医的西医来讲。”(杨庆旺《毛泽东题词和联语记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4月版第2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