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1843700000202

第202章 李秀成白纸黑字,铁证如山;是邪非邪,可以评说

李秀成(1823—1864)太平天国后期军事领导人之一。广西藤县人。1851年参加太平天国。勤苦好学,智勇夺人,屡立战功,升任后军主将。1859年封忠王。1863年主持军国大事。翌年,天京(江苏南京)城陷,突围被俘,写有五万四千余字供词。被杀害。

毛泽东对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的事迹很熟悉,对他被曾国藩所俘后写下供词很不以为然。他青年时熟读《曾文正公全书》,从中必然知道李秀成的故事。爱读书的毛泽东,当然也读过当时传抄的,如《中国近世秘史》所载的《李秀成供词》。因而当1963年在读了戚本禹《评李秀成自述——并同罗尔纲、梁岵庐、吕集义等先生商榷》一文后,就李秀成被俘后表现,写了批示:忠王不忠,李秀成的自述是叛变的,为什么要宣传?白纸黑字,铁证如山;晚节不终,不足为训。

1964年7月,戚本禹文在《光明日报》发表后,该报就李秀成评价问题讨论的反映,选编、编辑了蔡尚思、吴泽教授分别论述李秀成的一些意见。如蔡尚思说,李秀成的投降,只是一根线上的一个点,我们要想了解这个点,就需要把它放在一根线上来考察,而要了解这根线,又不能不把它和整个面联系起来,这样看问题才能全面。这里的线,指的是他一生;这里的面,指的是太平天国的整个历史。要认识李秀成投降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毛泽东读了,还作了批语:此文有些道理。

晚年毛泽东又注意李秀成的供词。1975年12月,他在病中读书,人们发现在他床上所翻开的有关太平天国史籍,其中一册就是罗尔纲《忠王李秀成自传原稿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