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1843700000219

第219章 秋瑾秋风秋雨愁煞人,英雄豪气能孥云

秋瑾(1875—1907)近代女革命家。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璿卿,号竞雄,自号鉴湖女侠。少学经史,能骑马击剑。1905年留学日本。次年回国加入光复会。又赴日本参加同盟会,任总部评议和浙江省主盟人。回国后参与筹备中国公学,创办《中国女报》,主持绍兴大通学堂,组织起义,失败,被杀害。辑有《秋瑾集》。

1907年秋瑾在绍兴轩亭口被杀害的那年,毛泽东已是十五岁的少年,但当时信息不通,在闭塞的韶山冲,是不知道外界发生的风雷声的。日后,他知道中华民族有这样一位可歌可泣的优秀女儿,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940年3月,毛泽东观看了延安演出的四幕话剧《秋瑾》后,在归途中问作家颜一烟:刚刚演过的《秋瑾》,是你写的吗?当颜回答后,毛泽东即点点头说:好!这是我们中国第一位女革命家,应该写。

1961年毛泽东为纪念鲁迅八十寿辰写了两首七绝,其中第二首,就赞誉了秋瑾和秋瑾的诗:

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

(《毛泽东诗词集》第205—206页)

鉴湖,位于绍兴城西南,秋瑾曾自号鉴湖女侠,毛泽东在诗中赞誉了绍兴的人文景观,地灵人杰,也包括秋瑾在内的名士,忧国忧民。“剑南歌接秋风吟”,剑南歌为陆游《剑南诗稿》通称,而秋风吟实指秋瑾写的《秋风曲》诗和被清政府杀害前书写的唯一供词七个字:“秋风秋雨愁煞人”。他把秋瑾的诗篇,与鲁迅、陆游的诗篇并举,评价是相当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