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1843700000222

第222章 蔡锷护国擎大旗一呼群山应

蔡锷(1882—1916)近代爱国将领。湖南邵阳人,字松坡。早年在湖南时务学堂,师事谭嗣同、梁启超、樊雏。戊戌政变后留学日本。回国后任广西新军总参谋官兼总教练、陆军小学堂总办。在昆明领导新军响应武昌起义,推为云南军都督。1915年12月,发动护国战争,举兵入川。袁世凯死后,任四川都督,赴日,病死。

毛泽东和蔡锷是湖南大同乡,早年毛泽东痛恨袁世凯卖国,他对蔡锷领导的反对袁世凯的护国战争心向往之。1920年,湖南民众发动了驱遂北洋军阀湖南督军兼省长张敬尧出湖南的斗争。毛泽东是这次“驱张运动”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排除时尚的某些流言,并在上海《时事新报》发表《湘人为人格而战》:“故湘人驱张,完全因为在人格上湘人与他不能两立。湘人驱张,完全是‘为人格而战’,和蔡松坡云南誓师,说吾为人格而战是一样的。”(《毛泽东早期文稿》第481页)在这里,毛泽东以蔡锷护国战争为例,表明湖南驱张,同样视为反独裁、暴虐的封建复辟正义行为的。他从一个侧面高度地称赞了蔡锷。

蔡锷的人品、道德,也使早年毛泽东敬仰不已。1920年6月,在湖南驱张实行后,他在就湖南改造事宜与友人书说:“呜乎湖南!鬻熊开国,稍启其封。曾、左吾之先民;黄、蔡邦之模范。”(同上,第490页)此处叙湖南自西周始有楚人建国以来,多有英俊豪侠之士,而独为毛泽东青睐,视为模范不过数人而已,其中一个就是蔡锷。蔡锷虽然已在四年前逝世,但在毛泽东和湖南同侪心目中却永远是人格楷模。

1965年10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如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时,又一次提到蔡锷说:“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称帝搞复辟,蔡锷就在云南起义造他的反。所以如果中央有人搞修正主义,我就希望你们从底下起来造反,像孙大圣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