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1843700000049

第49章 贾谊汉傅有才终去国,无限清忠留潇湘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文学家、政论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二十岁为博士,升大中大夫,因主张改革,为周勃等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任梁怀王太傅。多次上疏论政,建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巩固中央集权;重农抑商;抗击匈奴贵族攻掠,均不得用。有《新书》十卷,明人辑有《贾谊集》。

贾谊是汉代政治家。毛泽东青年时期,曾读《汉书·贾谊传》和贾谊的《新书》各篇。在古歌《送纵宇一郎东行》(罗章龙曾取日本名“纵宇一郎”)中,毛泽东倾注了自己对贾谊的敬仰之情:“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毛泽东很赞赏贾谊的才华,认为他有治国安邦的良策。1958年4月27日,他致信秘书田家英:“如有时间,可一读班固的《贾谊传》。可略去《吊屈》、《鹏鸟》二赋不阅。贾谊文章大半亡失,只存见于《史记》的二赋二文;班书略去其《过秦论》,存二赋一文。《治安策》一文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贾谊于南放归来著此,除论太子一节近于迂腐以外,全文切中当时事理,有一种颇好的气氛,值得一看。如伯达、乔木有兴趣,可给一阅。”(《毛泽东书信选集》第539页)十天后,毛泽东在中共八大第二次会议上讲话中,又讲到了贾谊:汉朝有个贾谊,十七岁就被汉文帝找去了,一年升了三次官,后来贬到长沙。他写了两篇赋,《吊屈原赋》和《鹏鸟赋》;又回到朝廷,写了两篇文章,叫《治安策》和《过秦论》。我看他也是当时的秦汉史专家。毛泽东很欣赏这篇《过秦论》,对《过秦论》上篇结尾“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一句尤为欣赏,写在一本《旧唐书·朱敬则传》的天头上。(《毛泽东读史》第49页)毛泽东晚年,还常读《鹏鸟赋》,他说:汉朝有个贾谊,写过一篇《鹏鸟赋》,我读过十几遍,还想读,文章不长,可意境不俗。不少人就是想不开这个道理,人无百年寿,常有千年忧,一天到晚想那些办不到的事,连办得到的事也耽误了。

毛泽东还钦仰贾谊的正直品性,他说:历史上讲真话的,如比干、屈原、朱云、贾谊等这些人,都是不得志的,为原则而斗争的。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毛泽东写过两首赞美贾谊的诗。一首是《七律·咏贾谊》: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竞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汩罗步尘埃。”(《毛泽东诗词集》第221页)

诗中毛泽东对贾谊的怀才不遇深表同情和惋惜。另一首是《七绝·贾谊》: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同上,第219页)

毛泽东在赞赏贾谊的同时,又认为他因区区梁怀王身死而哀伤至死,实在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