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1843700000055

第55章 汉元帝请看千年旧史册,写出汉家一庸主

汉元帝(前75—前33)西汉皇帝。名夷。公元前49—前33年在位。统治期间,以儒生贡禹、匡衡等为相,任宦官石显为中书令;豪强兼并日烈,汉室走向衰落。

有汉一代诸帝中,汉元帝是属于非常平庸、无所作为的皇帝,西汉从元帝起,开始衰败。毛泽东对汉代历史很有兴趣,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三次提到汉元帝。

1957年4月,毛泽东找《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邓拓和几位副总编辑、编委谈话。他谈了不少历史人物,如曹操、李后主,批评书生办事,不抓政治。也谈了汉元帝。毛泽东列举西汉诸帝后说:“从元帝开始,每况愈下,元帝‘牵制文义,优游不断’。他说他父亲宣帝‘持刑太深’,主张起用儒生。宣帝生气地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仁德教,用周政乎!’并说:‘乱我家者,太子也!’到了哀(帝)、乎(帝),更是腐败”。[陈晋《毛泽东之魂》(修订本)第351页]又对邓拓说:我看你很像汉元帝,优柔寡断。你当了皇帝非亡不可!显然,毛泽东对汉元帝是不满意的,汉元帝柔仁好儒,都用儒生当丞相。同年6月13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和吴冷西谈论改进《人民日报》时,从领导人任务一是决策;一是用人谈起,评说了汉代几个皇帝的优劣。在谈及汉元帝时,他说:“前汉自元帝始即每况愈下。元帝好儒学,摒斥名、法,抛弃他父亲的一套统治方法,优柔寡断,是非不分,贤佞并进,君权旁落,他父亲骂他:乱我者太子也。”(吴冷西《忆毛主席》第43页)1966年3月18日,他在杭州的一次小型会议上谈及曹操有时也有优柔寡断后又说道:“汉元帝,用《诗经》治国,‘儒学’治国。汉元帝的老子是汉宣帝,对他说汉朝要亡在你的手啊!班固说他优柔寡断。”[《毛泽东之魂》(修订本)第3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