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1843700000093

第93章 陆机惆怅月中千岁鹤,夜来犹为唳华亭

陆机(261—303)西晋文学家。吴郡华亭(今上海松江区西)人,字士衡。陆氏世为江东大族。吴亡,退居乡里,勤学十年,后征入洛阳为官。参加八王之乱,与弟陆云同被杀害。文才秀逸,以辞赋重世,后人辑有《陆士衡集》。

1958年9月21日,毛泽东在由南京赴杭州的专列里,与张治中、罗瑞卿谈起陆机、陆云。毛泽东称赞陆机、陆云两兄弟在晋代是有名的文学家。又说:陆机的《文赋》是有名的,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只是写得冗长些,能压缩一半就好。陆机写《文赋》时很年轻,才二十岁吧。1959年12月27日《光明日报》“文学遗产”专刊发表了《如何评价(文赋)》一文。作者晏震亚肯定了《文赋》的价值和在文学批评史上的进步意义。毛泽东读了,将此文批给一些同志阅读,并称赞这是“一篇好文章”。

毛泽东对陆机的《文赋》和其他作品非常熟悉,常能在文章中运用自如,如1951年在《纠正文字缺点》一文中说:“一切较长的文电,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极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现在新闻学上称为‘导语’,亦即中国古人所谓‘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唤起阅者注意,使阅者脑子里先得一个总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167页);1958年《七律二首·送瘟神》:“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毛泽东诗词集》第104页)此中的“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和“浮想联翩”,都是出自陆机的《文赋》。1959年在《要政治家办报》称,“新闻工作,要看是政治家办,还是书生办。有些人是书生,最大的缺点是多谋寡断。刘备、孙权、袁绍都有这个缺点,曹操就多谋善断”。(《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215页)此中的“多谋善断”一词,即出自陆机《辩亡论》“畴谘俊茂,好谋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