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河西故人列传
19255200000002

第2章 高考

吃完面喝了碗面汤后,断剑就午休了,正梦见自己在黄河滩的沙地里与一个蒙面女侠开始斗剑时,忽然蒙面女侠发声了。

“小剑,赶紧起床,去城里头。”

断剑吓一跳,跃下床,用凉水洗了把脸,心里悲鸣:我的亲娘呀,这梦做的真是虎头蛇尾。而且,这残云也是,又不是演武侠剧,蒙面干啥,这7月天也不嫌热。

夏阳城是县府所在地,考点就设置在城里的高中。从村里到城里去,断剑要和母亲先走到邻村坐带棚的蹦蹦车,人不满不发车。

然后到县城南关,换乘公交车去他姨家寄宿,高考3天都在。

断剑听说有同学是住在县城宾馆里,很是羡慕。但听妈说,更多同学都是住在考点所在学校宿舍,想想三伏天男生宿舍的汗臭脚臭味持续发酵,他就不敢多唠叨了。

夏阳城历史极为悠久,据他爷说,夏阳有个叫龙门的地方,传说是大禹用斧头将山劈开后得名。

此后,黄河自龙门一泻千里,造就绵延几百里的黄河滩涂,也再也不为害沿途村落。

而鲤鱼跳龙门之典故,也是发源于此。

断剑记得很清楚,他爷说这个时非常兴奋,还掐指一算,说夏阳城至少有五千年历史。

断剑读过史记,知道这些但没机会去龙门。

想想自己这次高考,是不是也像鲤鱼一样,要靠铅笔钢笔跃过设好的高考分数线。

姨家在城里,准确说是在夏阳新城。夏阳老城自隋时初创,据说为了保护古建筑,遂在塬上建立新城。

姨家就在新城区买的单元房,离考点不远,每天母亲在姨家为他做早饭晚饭,然后他坐冈田去学校。

到姨家后,一家人享受了一顿美味的晚餐。也得到了姨,姨夫,表妹一家三口的关于高考的美好祝福。最后,断剑被安排睡在除主卧外最好的房间--表妹的卧室里。

开着空调,坐在粉色的书桌旁温了会书。然后盖上簇新的毛巾被,躺在表妹的软床上。唉,床,枕头都太软,习惯性左右侧身后,低低的说说了声:“断剑,加油!”就沉沉睡去。

断剑在五点半左右就醒了,不知是紧张还是兴奋,他是被外面有个练高音的阿姨唤醒的。

直到被母亲送到陌生的考点学校,他才意识到,真的要开始高考了。

三天考试很快就接近尾声。最让他不爽的是,每次考完后,都有人故意问他不小心做错的题,搞得他心情不好,很想用剑...算了,用拳头揍人。

母亲这几天也故意没问考试状况,在最后一场考试完成后他走出学校,看到母亲给他拿了个最爱吃的提子奶糕,还有一个非常期待的眼神。

断剑伸手接过奶糕,撕开后猛咬一口。感觉母亲可能不耐烦了,一边舔着一边说:

“妈,这回考试,语数英发挥正常,化学物理感觉多丢了几分,回去我对下答案,问题不大。”

母亲紧张的表情缓和了下来,弄了下沾在额头上的一缕头发,道:

“剑,累不累,饿不饿?”

“累到不累,今天才考了一门。不过你一说我就饿了,能不能吃顿羊肉胡卜?”

“妈给你在姨家已经做好了,走,回去吃去。吃完回咱家!”

“好,哈哈。不管咋说顺利考完了,这一个月再也不用做模拟题了。”断剑开心地说道。

他有预感,这所学校应该是夏阳城给自己最后的烙印,他在家里呆的日子不会长了。

忽然他特别想去舞会剑,在村里的白叶子树底下,下意识吟道:“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高考后的日子过的飞快。

估分,报志愿,拿到录取通知书,请客,买新衣行李箱,收拾行李。

断剑在报志愿时有个小插曲,他本来想将南开做完第一志愿,但母校有个老师的儿子在长安电大读研,听说断剑分数不错,就一直向断剑推荐这个学校的三大专业。

断剑有点犹豫,翻了翻历年各大学录取分数线,应该可以上。但他还想去天津呢,因为他关系最好的堂哥就在那里上大学。

最后他爷一锤定音:“你看人家老师推荐的学校多好,一是离家近。二是学校有名气,三是好专业都带电,看看,通信,电子,计算机。以后就业不愁。咱历来不靠人,后头娃毕业后工作就可以坐到凉房底下,多美。”

然后又美美的抽了一根纸烟,断剑瞅到纸烟上似乎还有自己做数学题的公式。他又瞅着他爸,他爸看着他爷。

直到和母亲一起坐到去长安的大巴,断剑还懵懵懂懂,似乎还在纠结,为何他最终被计算机专业录取,没见过啊。

看着窗外的火车,故乡的风景渐渐退后。想着哪些没考好要复读的同学,思绪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