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河西故人列传
19255200000046

第46章 实地考察

次日,寻常见到爷爷家晨练后,就听寻常见安排道:“太史公说过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昨天小梦提起这个黄河中游的那些问题,我们不是要去解决它,但至少也要让你去实地看看。你这读书不少,见识短浅的缺陷还是得弥补下。走,下坡,顺着河岸往河阳方向走。花一天时间,去看看其他沿岸村子的情况。”

寻断剑觉得爷爷突然间变得就非常果断,他都19岁了,一直也就是在夏阳这边几个村子河岸上走过。河阳县的村子在他们村下游,以前下坡干活的时候远眺,不过从没有想过要走过去看。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家里活都干不完,哪有闲工夫去别的地看什么黄河。再说,黄河又不是没见过,还要单独去其他地方看,有什么好看的呢?“爷爷,我爸还让我练完剑跟他去修地去呢。”

寻断剑说的修地,是因为家里有块挨着猪舍的那块两亩大的地,因为以前是村里的老宅基地,有很多砖头瓦块,地也不平,导致虽然猪粪尿往里面浇灌了不少,庄稼果树长的还是不好。他们家修了已经好几年了,每次都是年前年后修,其他时候太忙没时间。

“算了,一起去。让你爸自己带着你两个妹妹修一天,唉,真是的,这种愚公移山的搞法我都不知道说啥好了。砖头瓦块太多了,人住了接近五十多年,穷的没有宝藏埋,只有碎瓷片各种垃圾。这块地真的是既不经旱也不经涝……”

“对了,咱们村内迁的原因你知道的吧?”

“还不是因为黄河以前水大,日夜冲刷,好多延河的土崖都崩塌了,才威胁到我们村的老宅基,后面,村里才慢慢往西迁。书面语叫水土流失。”寻断剑小心翼翼回答道,担心说错,过了昨天以后,他对自己的有些认识也没有自信了。

“这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后面人口众多,老宅住不下去了。分家后考虑到安全原因,都往西分宅基地了。老宅基地让那些快死的人住他们不怕,但是年青人怕死,就担心晚上正睡觉的突然家里掉黄河里去,哈哈!”说完他爷爷笑了。

两人到他家后,有寻常见出马,寻守义虽有不满但也没说什么,其实他也想去,不过一是家里养猪离不了人,二是他不耐寒,耳朵早被冻的有冻疮了。下坡风更大,又是最冷的时候,老爹和儿子都习武,应该好点。

完事寻常见指挥,寻断剑整理行李装备。他们带了两把砍刀,一塑料壶的热水,几个馒头还有辣椒酱,还带了半瓶白酒,换了棉布鞋穿上。最后,在寻守义建议下,还带了两顶帽子和两双手套,加上一卷卫生纸方便上厕所。准备停当后,寻常见就带着孙子出发了。

两人走到河岸往南走时,寻常见就一边找路一边说道:“小剑,你爷爷我年青的时候经常在这边上跑,晚上也来过不少回。只是这荆棘太多,到家看脸上胳膊是全都是口子,冬天北风那个吹,滋味不好受。后面到对岸闹革命,有时候被人追的没办法,跟你梦爷爷也偷偷游过黄河,躲在这边的土窝子里一猫就是几天。那时候也是烧这些荆棘取暖,不然我俩就被冻死了,反而河水没那么冷。所以呢,你看这荆棘,虽然扎的我们不好走路,但关键时候也是能救人的,以前人饭不够吃,坡地种的都是粮食,也没有现在这些花椒树。有了这些阻碍,我们俩逃命时也能安全一些,呵呵。”

寻常见的说话声被风吹得断断续续的,他爷爷说的荆棘是泛指,包括酸枣树,还有地上长的那些扎人的草,夏阳叫“呲溜虎”,藤上有刺,长出的果实上也有刺,寻断剑小时候光脚丫在地上走经常被扎。

寻断剑看着对面同蹄村的河岸土坡,与他们站的地方——一个土窝子之间根本就没路,全都是扎人的酸枣树,就回头问正在喝水的寻常见:“爷爷,这怎么过去呀?”

寻常见抬头看看笑到:“怎么过,用砍刀在悬崖上开几个脚洞,然后带上手套抓住酸枣树,这也就不到一丈高,还担心自己上不去呀?”

寻常见其实担心的不是上不去,而是怎么下来的问题。不过他没急着说话,看寻常见还有什么话要说。

“我们回来不走河岸,从榆林村上去陌东村,在上面在看看黄河走回家。来回都从这没路的地方跑,你没啥,我这一把老骨头,可不想交代在这。”说完,寻常见也没挖什么脚洞,就拿着砍刀边插边上很快就到对面的坡上了,照照手对着寻断剑喊道:“像我那样,不要怕被扎,很快就上来了!”

寻常见就心里嘀咕,这所有吃喝都自己拿着呢,怎么可能像他这么利索。不过年青人不服输,在上的途中虽然被酸枣树挂住背包有点进退两难外,还是顺利的上来了。

看同蹄村的黄河,干流也是在西边一股,东边一股,脚下就是带着冰凌的河水流淌,声震云霄。还能看见有的地方的水打着旋,不时有白鹭呼朋唤友的飞过,附近除过河道中央远黄河滩上那些放羊人和那些羊以外,既嘈杂的过分,又安静的过分。他顺着爷爷拿着的木棍看去,就发现黄河在远处似乎合流了,河西的耕地似乎也出现了。

“爷爷,那是不是榆林村?我看他们村还有水坝,河滩地也不少。为什么我们这边没修呢?”寻断剑一边找路一边问道。

“榆林村本来就在黄河岸边,没坝的话村里的地和房屋就都没了。不像咱们这几个村,耕地都在塬上,河滩地就是没了还有塬上的地能种。走吧,往临河村那边走,目的地榆林坝上!”

在途径临河村的时候,还不时能听到沿岸黄土被河水崩下去的声音,让寻断剑走的有点心惊肉跳。这自己要是被这样掉下去的话,还不被人笑死,但在花椒树间穿行的滋味确实不好受,加上大家种地都比较扎实,即便是黄河岸的延子上,也栽满了,虽然寻断剑看这树形估计也摘不了几斤花椒,但没办法,挡着他们的路是完全足够了。这边的路,跟他们村的是一样的,都是通往自己村子东西走向,而他们是延河岸南北走向,拦路虎就除了荆棘以外,还有如今漫山遍野的花椒树。

“爷爷,我像以前如果再有这些花椒树的话,你和梦爷爷就更安全了,呵呵!”寻断剑打趣爷爷道。

“嗯,不过我们也跑不快的。这玩意半夜里走肯定会非常遭罪,时代变了呀,被花椒树扎上,可不比酸枣树,它刺更密更硬,受不了的!”

爷俩一边抱怨一边缓缓向南方移动,到了临河村的河岸,看黄河与上游同蹄村差异不大,只是他们这里塬向东突出,黄河给他们留下10几亩河滩地。

再从临河村往南,就是榆林村了。寻断剑看着塬的走向,再看了看黄河的干流,问道:“爷,这个塬突出来才造就的榆林村吧,不然跟我们村一样往里凹,榆林村也就不复存在了吧?”

“是呀,找个地方歇下吃点馍喝点水去,好久没走过这种路,有点累了……咦,榆林坝上那么多人围在那里干嘛呢?”

寻断剑顺着河岸看下去,他们刚好位于突出的位置,可以看到榆林坝上,开始他主要是往回看地形,没注意到。

“对呀,干嘛呢?爷爷。”

“咱们村那个叫先锋的最近好像为救对岸一个朋友,过河时掉水里头失踪了。会不会是他遗体被找到了。走,不吃了,过去看看,这小伙子平时闷不吭声,就跟媳妇在河滩放羊,听说是坐着鞋船拉着几只羊羔和朋友一起回来在黄河上出事了,把别人救了,自己被冻死了。冬天河水太冷,家里找了好几天尸体了。唉,三个娃娃呢,这以后日子咋过呀?”说完两人就又拿起行李,手握砍刀往榆林村方向走去。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看着离的不远,他们手脚不停,用了接近三个小时才到人群汇聚的地方。途中,两个人不得不吃喝了一番,有可能是海拔低加上是个窝子的原因,榆林坝上似乎没有他们村那么冷,只是风还是很大,夹杂着一股鱼腥味吹得他们眼睛都睁不开,相互间说话更不方便了。由此可见,冬日的黄河里捞人是多么不容易。

被找到的勇士肚子很大,面色发青,浑身泥水,其余裸露的皮肤已经被泡的发白,孤零零的躺在土黄色的草丛中非常凄凉,他家人的哭声也被河冰的撞击声和北风呼呼吹得零零散散。

这个人的家属认识他们,不过在这个当口也没人关心他们爷俩怎么会来这里。寻常见带着孙子过去看了眼就只能安慰了。事情的经过也已知晓,其实人不是被救上来的,而是被河水自然冲到坝上来的,这两天家属也跟这边村子的人打了招呼,巡坝的人一发现尸体就打电话通知,因为交通原因,早上发现通知后,家属也刚到没多久。其他都是村子里的围观群众,大家都暗暗喟叹,这现在河面浮冰这么多,尸体还能被冲到岸上来也算是老天有眼。

他们爷孙俩也帮不上啥忙,聊了两句就走了,从榆林村上坡去陌东村,寻断剑记得韩信好像就是陌东村的,加上肚子也饿了,就想去塬上这个村子里找他混碗踅面吃,他们村到陌东村直线距离也就十五六里地,但现在走大路得绕个大圈子。

上陌东坡才发现这个坡比他们村的要长很多,听爷爷说与榆林村另外,一条上塬的坡长度相仿,有十五六里了。他们村的坡也就五里多,这可咋弄,上去还不得两三个小时,看看手表,就到下午三四点了。

还好寻常见不担心,说道:“先往上走吧,如果能碰到个蹦蹦车就让人捎我们上去,给钱也行,陌东村就在坡口,快过年了,往来村里商贩不少的。”话音未落,就见一个蹦蹦车冒着黑烟冲了上来,车里拉着10几头猪在嗷嗷叫唤。寻断剑看了看爷爷,只见寻常见招招手,谁知这车根本就没停,带着一股烟尘和猪叫走了。

寻断剑憋不住了,就把东西往地上一扔,哈哈大笑起来,就见寻常见也是有些失落,你不捎就不捎么,这么急赶着投胎去呀?

他们俩接着爬坡上坎,半个小时过去了,却一辆蹦蹦车也没看到,路上碰见个推自行车往上走的,就让寻断剑把行李绑在别人车上替人推车。

“爷爷,你听,好像有猪叫的声音,是不是有人在这养猪啊?”寻断剑疑惑问道。

寻常见背着手,拿着砍刀,沿着坡沿子看着地里庄稼道:“什么耳朵呀?没听到是猪在跑,有人在追嘛?”

好么,不用听了,就见有几头肥猪沿着坡像坦克一样冲了下来,他们几个人吓得赶紧找地方躲避。寻断剑看着猪的样子,回忆道:“这几头好像是刚才坐车上去的那几头哦?”寻常见笑而不答,一脸神秘。

“伯,叔,还有这位小兄弟,能不能帮忙把那几头猪弄回来,不知道那个天杀的,在路上放了块砖头,害的把我绑猪的绳子给弄断了……”一个络腮胡满头大汗冲了下来急急说道。

“你咋不说你开车快呢?”寻常见一动不动的问道。

“那这不马上过年了,得赶着回去杀猪卖肉去呀?”络腮胡拿出皱巴巴的烟盒要给他们几个散烟,看到人他也不着急了,单靠他一个人可没办法把猪都弄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