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米粮库胡同往事
19271300000001

第1章 引子

熟悉老北京的人都知道,位于地安门内大街的米粮库胡同,在北京南北中轴线上,最多就是一个点缀,并没有让人觉得那么知名,更谈不上是重要景观。但深入其中,仔细咂摸,方发现这条胡同的价值所在。要细说米粮库胡同,自然绕不开地安门。

地安门是元大都皇城最北端的城门,1954年,因有碍交通被拆除。地安门虽已“名存实亡”,但周边的街道和胡同格局并没有大的改变。离地安门南边不远,有条不起眼儿的米粮库胡同,明代称之为米盐库,属内官监,清代改称米粮库。也就是说,这里早年间是皇宫的粮库;库址就设在景山之北,穿过景山便是皇宫,运粮颇为近便。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帝溥仪宣布退位,米粮库的作用逐渐消失。皇亲国戚均已断了俸禄,皇粮您就更甭惦记了。再以后,“粮库”里无粮,便将“库”改造为民居,并定名为米粮库胡同。或许原本是“粮库”留下的底子,在改造为民居以后,这里不仅院落宽敞,房屋高大,而且房前屋后,花繁叶茂,花园菜地皆而有之。如此,皇城脚下的米粮库“社区”逐渐享誉京城。

随着近年来北京旅游的不断增温,距离米粮库胡同不远的南锣鼓巷、什刹海荷花市场名声大震,游人如织。其中不少游客也按图索骥,寻找至米粮库胡同一探究竟,以满足好奇心。

如果是初来乍到,步入米粮库胡同东口,您会感觉这条胡同虽很宽阔,但不太长,直通通的也就300来米,且胡同北面灰墙矗立,显得有些单调乏味、平淡无奇。其实,您只要沿着胡同耐心走到头,再向南拐,则进入一条宽不过2米的小巷;继续行走十几米后转向西,眼前豁然开朗,周边不仅有小门小户的住家,且路南就是米粮库小学校门。之后,您再沿着胡同继续西行,向北拐弯后再向西,循着熙攘之声便与南北走向、被誉为最具有“明朝老胡同风骨”的恭俭胡同汇合了。

在米粮库胡同中行走,您可尽情感受北京胡同的魅力。在张弛有序的布局中,其院落间、胡同间在“拐弯抹角”之中,合理有机,默契相连。自新中国成立至今,米粮库胡同的总体建筑格局并无大的改变,多是“缝缝补补”或“小打小闹”的改建或翻建,很少有动静较大的土木工程。

倘若您再刨根问底,还可获知,如今灰墙矗立的地界,历史上既不是王府花园,也不是皇亲国戚的府邸,而是清末举人、曾官费留洋日本的民国政府官员陈宗蕃的私宅。如今,百十来年过去,陈家私宅早已被“肢解”,且伴随着社会的动荡变迁,住户更迭,原有私宅早已面目全非。

总之,要想把米粮库胡同“往事”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楚,还得从地安门的根子上说起。

学者郭京宁在其著作《穿越皇城》中写道:“书中的故事源自皇城,作者是它自己——我不过是个记录者。”

这话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