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梦圆景泰蓝
19392700000011

第11章 初作的亮相

慢工出细活儿,这景泰蓝的工艺也是急不来的,它需要精细的加工,流程复杂,一点儿都马虎不得,只有耐心等待,得一步一步慢慢来,完美地设计,精细地操作。

制胎是关键,也是第一步,形成一定的模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后续的每一步都有很高的关联性,造型的关键就在制胎。

第二步是掐丝,是将紫铜丝压扁,压平,宽度均匀,再根据设计师的设计图案制成各种精美的造型。

接着,用一种传统的中药,经秘制方法熬制成胶,把铜丝造型粘合在胎体上,就形成了这关键的第三步。

第四步就是点蓝了,就是用铅丹,硼酸盐,玻璃粉等原料化合熔炼而成的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光泽物质,填埋在胎体图案上的所需之处,使图案更加明显。

点完了蓝,再将半成品入窑焙烧,经800度的高温烧熔,将粉状的釉料熔化,熔化后会在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釉面,还要反复几次上釉焙烧,直到表面没有凹坑为止,这可是很是费工夫和掌握火候的技术活儿,窑师是十分关键的人物。

出窑后,就要进行打磨。也就是将焙烧好的器物放入水中,用粗砂石,黄石,木炭等的多道工序逐次打磨,将凸出表面的蓝釉磨平打光。

最后,用木炭,刮刀将没有蓝釉的铜线,底线,口线刮平磨亮。

上述几个步骤完毕后,再将其磨平。磨亮的景泰蓝经酸洗,去除加工时沾上的污渍。沙磨打亮之后,再放入镀金液中,让黄金贴附在没有上釉的紫铜胎身和铜丝表面。镀金的目的是为了让铜体表面不生锈,又能增加器物的光感,显得光亮如新,金碧辉煌,夺人眼球,尽显贵族气派。

为此,德风一直担心记挂着这批作品。牢记师傅的嘱托,每一步,每一个关键时刻,他都要留心,每一个工序,他都要注意到,每一个作品,他都要关心,不能放松自己,更不能出点儿什么差池,这也两个月了。经过匠人们的不懈努力,器物已初见端倪,自然喜不自胜。看着自己的作品,心里砰砰直跳。虽然见过别人的许多作品,可这是自己设计的产品,感觉是异常的紧张、格外的兴奋、激动。

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估计再有几天就能完工了。望着这些东西,高的,矮的,圆的,方的,长的,短的,扁的等等这些器物,惊讶万分,等待了那么多天,终于看到了希望,如果成品出来,一定更加惊讶,压着内心的激动和无限的期盼,期待着。

一个作品的出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工序一道又一道,道道往复又往复,这些都需要工匠师傅的耐心又耐心,细致又细致,粗枝大叶可出不了好作品,更生产不出精细作品。所以,工匠们干活时个个聚精会神,心到手到,手到眼到,心手合一,不可分神。不然,一点儿差错就要耽误工时,前期的努力将再往复,或报废,事情就是这么残酷。这是谁也不想看到的,他们可都是百里挑一的优秀人才。

德润昨日去了一趟造办处,这是每月的例行公事,以便了解宫廷之中有无大的活动和布置的任务。到了造办处,见到德润,总管大人就问,“老掌柜,上次的几件东西做得怎么样了?”

“噢,回公公的话,都已经做好了,我正想告诉您这件事儿呢。”

“怎么,我又听说你那里来了新人了?”

“是,公公,我本家兄弟。”

“不知怎么样啊?有什么作品吗?”

“他有头脑,有想法,是块好材料。最近刚设计了一批作品,立马就要完工了,不过都是非制式的样品,您要是有空可以去看看,不知是否能入您的法眼。”

“嗯,我也正想去看看呢。再说,太后的寝宫也需要几件东西来装点一下,你们设计一下,能让太后满意就行。再说,太后高兴的时候,一时兴起,赏点儿玩意儿给来来往往的人和下边儿的人,手头也是要有点儿东西呀。当然,也要拿得出手的才行啊。这可是要用心思的,这种事儿可是我为你们争取来的,可要把握好噢,在太后那里我可是说了不少好话的。”

“多谢公公,您的关心,贾某时刻记挂在心,”上前一步贴耳“您的那一份我早就为您准备好了。”

“老掌柜,还是你规矩多,会做人。”

“应该的,没有您的帮忙,我们的饭碗也不好端不是?”

“啊,哈哈哈,好,那我明儿个就去你那儿。”

“好来,我就在厂里恭候您的大驾了。”办完了事儿,告别了安公公,德润就叫了一辆黄包车回来了。

从造办处回来,德润非常高兴,也总想着德风设计的那批东西。心里盘算着最好是能够打开局面,得到人们的认可,也为自己和自己的厂子赚来更多的利益。于是,他找来德风,问道,“德风啊,最近那批东西怎么样了?”

“回哥的话,我一直在盯着那批样品呢。”

“嗯,这又两个月过去了,应该差不多了吧?”

“哥,我正要跟您说这事儿呢。估计明儿个就差不多了,今儿个别的已经在忙着扫尾了。”

“嗯,我想也该差不多了,那么你觉得怎么样呢?还满意吗?”

“哥,我可说不好,我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以我的眼光怎么能看得出来呢,这需要您去掌掌眼,您有经验,见得多,功力深厚。”德风比较低调,也挺谦虚。

“好,德风啊,你还谦虚起来了。遇到问题也要时常请教你师父,多问问他。还是低调一点儿的好,一切都刚起步,这样对今后与人交往不吃亏的。”

“哥说得是,德风不会给您脸上抹灰的。我也常常找师父交流沟通的。”

“那就好,德风啊,明儿宫里要来人了,你就不要到外边儿去了,咱就在厂里等他。再说,咱也要把好这个关,等待最后作品的出世。”

“我知道了,哥。您放心吧,我哪儿都不去,直到这批作品全部完工。”

“德风,我可是很有期待的!”

“哥,我知道,我也一样,我更想早日看到结果。”虽然这样说,但两人的期待可不一定一样,也不一定不一样。

“好了,你去忙你的吧。现在我还要准备点儿东西。”

离开老掌柜,德风就又去了工坊了。同时,也充满了对明日的期待。

德风回到工坊,巡回在各个工作台之间,工匠们各自都忙于手里的活儿,大家都在进行扫尾工作了,各个都非常细致入微,在灯光下,翻来覆去地看,生怕落下一点儿不起眼的地方,工艺的好差,那是工匠的技艺的体现,设计的良莠,那是技师水平的体现,关系到个人的名誉,也关系到一个人的命运和未来,来不得半点儿马虎。

走到孝悌跟前,见他正忙着手头的工作,那可是画龙点睛的重要时刻,他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也没有注意到德风的到来,德风也没有上前去打搅他,他知道,孝悌是工匠之中的佼佼者,他的手艺精湛,屈指可数,也是令他最为放心的。

明日宫里来人,眼下的活儿基本上差不多了,有的已经完工,有的正在做镀金前的最后工作。

看到这种进展,德风的心情平静了许多,也不能去催促他们,他也知道工匠们也辛苦了二个多月了,付出了很多,都不容易,平时多一句贴心的问候和鼓励,工匠们都很高兴,都为能摊上这样的上司感到幸运。

到了晚上收工时,德风又催促大家赶紧回家,不要忘了家人的牵挂,可明儿宫里来人,大家都知道,情愿晚回去一会儿也要做好扫尾工作。

为此,德风也早就与师父商量在展示厅做好了布置,弄地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每个展位上红绸打底,每个物件都做好了说明,写在一块白色的小标牌上,非常醒目。就等每个器物最终完成,放在相应的位置上就大功告成了。

工匠们兴致也很高,一鼓作气,都把手头的工作一一完成,放在了展厅的展位上,他们看着自己这两个多月的的辛苦劳作,放在那里,那么让人心醉,那么地高贵典雅,别具一格,心情都很激动。以前,他们还不曾这样的看过自己做的东西,又放在这样的展位上,也惊讶自己做出来的东西是那么的高端大气,富丽堂皇,尽显贵气。

看它们,有大个儿的梅瓶,宛如高贵的夫人,略小的花瓶,就像含情脉脉的少女,艳丽动人,让人看得不舍离去。有小巧别致的摆设,又有装点雅致的拼盘,令人目不暇接。有严谨的祭祀用品,还有文绉绉的书房用具,个个都那么庄重典雅。见到实物以后,真是感受颇多,人人如此。不但是德风,师父,匠工们,都为之惊讶,赞不绝口。

正在大家忙着布置展厅的时候,德润也来了,看到大家都这么热情高涨,心里十分高兴,于是就催促大家抓紧时间回家了,已经比平时晚了近一个时辰了。

“大家快回家吧,已经很晚了,家里人都等急了。这批东西终于圆满地完成了,我在这里谢谢大家了。”

对陈师傅说道,“陈师傅,您也回去吧。他师娘也该等急了,”接着又对德风,“去送送你师父!”

“不用了,天又不黑,就是黑了,我自己也能行,没事儿。”陈师傅极力推托着。

“师父,我还是送送您吧!”陪着师傅走出了展示室,后又对师父说,“要不我给您叫辆车子吧?”

“不用,”德风坚持把师父送到门口,临别时,师父又说,“德风啊,终于看到自己的作品问世了,有什么感觉呀?”

“师父,我很兴奋,也很忐忑,真的。”

“德风啊,我信!当初,和你一样,我也是这样。今儿看到你的东西我也很高兴、很欣慰,加油啊!以后会更好的。”

“多谢师父的教导,您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一再教导,徒儿永世不忘。”

“有了良好的开局,大好前程还远吗?”走到门口握着徒儿的手激动地说,“德风,师父为你高兴。走了!”

“嗯,师父,走好!”

送走了师父,回到了展厅,看到摆在展位上的作品,德润很是高兴,他看了看德风,会心地笑了,“德风啊,是千里马,总会发光的!这段时间你辛苦了。可也完成了,这可是你设计的第一批作品,终于把图纸转变成了实物,真让人高兴,我看到了希望。也充分地证明我的眼光没有错,我的决定没有错。”

“有德润哥的赏识,才有了我今天的实践,感谢德润哥的知遇之恩,您是我的伯乐,我想我终于找到了那个属于我的驰骋疆场了。”

“德风啊,,尽情地跃马扬鞭吧,哥会支持你的,明天会更好的。”拍了拍德风的肩膀,“天晚了我们也该回去了,明儿宫里还要来人呢,还得接待他们。”

“好吧,德润哥,咱回去。”

“明儿也是你的机会,要好好把握,好好抓住这个时机。”

“知道了,哥。咱回去!”

走出了厂门儿,到了街面上,细风掠过,周身轻松。看看天边儿已不见了太阳的影子,已是灰暗一片,头顶上已有无数颗星辰闪烁了。

这时的心情非常地好,感到十分的惬意,盼望已久的作品终于见了分晓,没有想到第一次的作品就获得成功。而且这么的漂亮,完全超出德风的想象,走起路来真有点儿喝醉酒的感觉。

在星星的陪伴之下,随着轻风,脚步轻快又洒脱。看到街道两旁的店面也是那么富有生机和活力。总之,有了好的心情,看什么都是好的,都是美妙的。

对于老掌柜来说,今儿更是既兴奋又激动。他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看到了景泰蓝的再一次复兴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