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梦圆景泰蓝
19392700000051

第51章 沈老板请客

起床后,两人洗漱完毕,收拾好行装,就下楼了。北平到前台办理了退房手续,他们就离开了客栈,来到了街上。找了一家摊位便坐了下来,北平问德风,“想吃点儿什么?”

“这是什么时候了?算是什么饭呢?”德风看了看天说道。

“已快到晌午了,咱们昨晚喝得多了,起得又晚,就算是早午饭吧!”北平笑着答道,“稀的就不吃了,都这个点儿了,就来碗白米饭,这样抗饿,你看怎么样?”看了看德风又说,“再来点儿咱们那边儿没有的菜吃吃。”

“行啊,您看着办吧,哥。”

“好,咱们就一人一碗白米饭,一个梅菜肉,一个冬笋火腿炖豆腐,保证实惠又好吃,怎么样?”

“行,好吃就好。可这梅菜是什么菜?”德风充满疑问的问。

“就是一种小青菜,经过腌制,再晒干,再和猪肉一块儿蒸出来的。那肉里的油和味道都被蒸道菜里去了。所以,菜就很香,油晃晃的,好看且很好吃!”

“说的我都流口水了。”

“等着吃就好了!”

“那冬笋就是竹子的嫩芽呗!”

“也不能完全这么解释。顾名思义,冬笋是冬天挖出来的大个儿的毛竹的嫩芽,还有春笋,春笋是春天挖的小个儿的竹子嫩芽。完全不一样的。”

说话间,菜饭上桌,闻着飘香四溢菜味儿,德风说,“哥,这还真香,尤其这梅菜肉!香味儿浓郁,一定很好吃!”

“可那也是够咸的,少吃点儿,先尝尝那肉,再尝尝那菜!它们是相互作用的。”

抓起碗筷,德风吃了一口米饭,便夹起一块有膘的大肉送到嘴里,轻轻一咬,油浆爆裂,满口留香,“嗯,好吃!香咸适口,还有点儿甜!”

“嗯,甜是南方菜的特色,你再尝尝那冬笋豆腐!”

“好,”先夹了一块儿豆腐,又夹了一块儿冬笋,“嗯——,那可完全不同于梅菜肉了。一个油腻香郁,一个是清爽适口。”

“好吃吧?”

“好吃!没想到人家这咸菜也能鼓捣出这样的美味儿来!在咱们那边儿可没有这么做的,更是吃不到的。”

“这南方人啊,就是吃得精细,想法多,脑子活络!快吃,吃好了咱该去码头了。”

“哥,你也吃啊,我一个人怎么吃的下呀?”

“吃不了就撂下好了。”

“那多可惜呀,咱把它带上。下一顿还能凑活一个菜呢!”说着德风拿出一个油脂包,“这还是前一天咱吃包子时,人家给打包过的。”

“德风啊,你可真够节省的!”

“这不是可惜了得吗?都是咱自己个儿拿钱买的!就这么撂下怪可惜了的!”

“你可真会过!我服了你啦!”指了指德风,“好了,咱们走!”

两人吃饱了饭,喝了汤,德风又收拾好了剩下的梅菜肉,两人就匆匆忙忙的起身向码头方向走去。

上了船,沿水路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又一个人间天堂——杭州。

来到杭州,两人在客栈住下,一切收拾停当,北平首就先去办理生意上的事儿及客货来往,探望一下新老客户,交流一下感情和今后的行情与打算,处理一下生意上往来的各种事宜。临走时北平给德风介绍了一下杭州西湖及周边的景色,又想给他找个向导,可德风坚持自己一个人自由自在的看看。

北平不在跟前儿,德风就一个人儿在西子湖畔开始了漫步游览。这里走走,那里看看。远处山影倒挂在湖中,小船儿水中划行,像是在山中。近前孩子们玩水嬉戏,一会儿从水摸上一条鱼儿上来。浣纱的姑娘们手中娴熟地扰动不停,一会儿又直起腰来看看孩子们的嬉闹。岸上垂柳轻柔慢舞婆娑宜人,多么优美的画面,不禁停住了脚步。尽兴地饱览各处美景,也听听别人讲的有关景点的人文趣事儿。

景致完美,名字也那么富有诗情画意。什么断桥残雪,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柳浪闻莺,还有平湖秋月……

什么雷峰塔的传闻啊,白蛇娘娘的故事啊,苏堤的来历以及三潭印月的神秘传说。件件让人充满好奇,个个又带着神一般的色彩和历史的厚重感,使德风受益匪浅,这趟出来真是游有所值啊,不虚此行。

坐在虎跑泉边,欣赏着美景,听着茶馆老人介绍的传说名字的来历,喝着泉水冲泡的茶水,真为这样的浪漫之人编撰的故事和传说折服。

有灵隐寺,飞来峰,还有那充满想象力的“一线天”,洞内洞外真是两个世界,都是那么引人入胜,充满着无限的想象力和诱惑力。

什么宋朝名将民族英雄岳飞呀,水浒人物武松呀,也都让人那么肃然起敬。那富有北方传奇色彩的民族英雄也深深影响着南部人们的思想。

和前几天一样,德风都要等着北平回来一起吃晚饭,再聊聊一天来的收获和对杭州及西湖的感想。

令德风惊讶的是,他今儿带来一个特殊又熟悉的人物,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多年前,在京城和北平一起吃饭,还被小偷偷去了财物的那位南方的沈老板。

一见面,德风就认出了他,“哟,这不是那位沈老板吗?”

“好久不见,您还能认得出我呀,小老弟?”沈老板殷勤地迎了上去与德风握手相拥。

“怎么能认不出呢?您只是两鬓处多了几许银丝,也没有皱纹,面相上您们南方人不显老,看上去还是没有多大变化的。”

“小老弟,您可真会说话。不行了,老了,体力上大不如从前了,也没有年轻人那么大的精神头喽。”

“说笑了,依我看,您还是正当年呢,容光焕发。看上去您看您这精神头还不减当年呢!”德风微笑并比划着。

“现在我把生意都交给我儿子了,让年轻人去历练历炼。有时他忙不过来,凭着这张老脸,也出来走走,外省是能不走就不走了!”

“对对对,这近处走走就挺好,也活动活动筋骨,外边儿的事儿就让小辈们出去闯闯,锻炼锻炼吧。”

“老沈,已经不早了,咱一块儿吃个饭!我请客!”北平提醒说。

“不,不,不,今天你们到了杭州,也就是到了我家,我是主人。怎么好让你请我呢?我来做东,算是给你们二位接风了!”

“那,那,那就谢了,”北平愣了愣说,“好,那咱走,您看咱去哪儿好呢?”

“《楼外楼》啊,”沈老板说,“让德风老弟尝尝咱杭州的名菜!”说着,就起身向外走。北平和德风也跟着沈老板往外走。

“那就太谢谢沈老板了,”德风一边走一边说,“让您破费了。”

“哪儿的话?这怎么叫破费呢?当初不是您慷慨相助,我还回不来呢。再说了,您也是难得来一次,一来呢让我尽一次地主之谊,二来呢也是感谢感谢德风老弟上次的慷慨解囊相助。”

“一点儿小事儿,不足挂齿。如果我遇到这样的事儿,我想您也会出手相助的,对吧沈先生?”

“说实在的,还真不一定。不过我从来还没有像那次那么狼狈过,多亏老弟的解囊帮助,再次感谢!今天的小菜您尽管点,只要是他们有的,我一定满足您!”

“我是一点儿都不懂,初到此地,说真的,还没有出过这么远的门儿呢。只要是您请我吃的,我都高兴!”

一回儿工夫三人就来到了《楼外楼》。

沈老板要了一个楼上雅间儿,窗口对着西湖,放眼望去,那就是个美丽景色。三人坐定,堂倌儿就来招呼,“三位客官,您要点什么菜?”

沈老板看了看北平,“陈老板,您看……”

“沈老板,您就别客气了,”北平一伸右手接过菜单,“好,那我来点菜!”

“您请!”

“咱就要几个他们的招牌菜吧!”又看着菜单对堂倌儿说,“这几个凉盘儿,热菜就要一个西湖醋鱼,一个龙井虾仁,一个叫花鸡和东坡焖肉,一个银鱼炒蛋,一个年糕青蟹,一个莼菜汤,外加一壶绍兴花雕老酒!”说完就把菜单给了堂倌儿。

“好来,您请稍等,马上就来!”堂倌儿说着就离去了。

“沈老板,杭州是个好地方啊!这儿有山有水,还有美丽的西子湖。又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浪漫的故事,真是让人陶醉呀!”德风说。

“是不错,你别看我在这儿生活,在这儿生,在这儿长。可也没时间去玩玩,看看,也都是小时候的记忆了,有些地方我也不熟悉。”沈老板说。

“您是都忙了生意了,”德风说,“还有句话儿说得好嘛,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您啊也是这景色中的一份子了。”

“他呀,是蹲在福中不去享这个福,可惜了!”北平笑着说。

“德风老弟可真会说话。”

“您啊现在生意也交给了儿子,以后就有空多转转了。不要误了这美丽的景色,错失了这大好风光。”德风说。

“老弟啊,也不是说转就转得了的,还有孙子整天的围着转呢。”

“那就带着孙子一起转呗。”

“他要是不想走路了,你也抱不动背不动的。他要是闹起来你也没有任何办法。”

“是这样,小孩子刚会走路时,总想着自己走。可会走了之后啊,他是光想大人抱了!”北平插嘴说。

“是呀,这小孩子们都是这样,也累死人的!”沈老板也叹苦境。

正说间,菜就上齐了,沈老板先给大家斟满酒,又举起酒杯,“来,远道来的客人,今儿我就尽个地主之谊,算是为您们接风洗尘了。希望您们生意顺利,在杭州也能玩得尽兴,来,干了!”

一杯酒下肚,沈老板拿起筷子,“来来来,尝尝这杭州名菜,也是《楼外楼》的当家菜。这在京城可是吃不到的。”

于是,三人就七嘴八舌地谈论并点评起起这几道菜来了。

德风看了看德润说,“哥,看看这几个菜光看着都是一件件艺术品,还真舍不得下筷子!破坏了他的美感!”

“不光好看,也很好吃的,”北平举起筷子首先伸到了西湖醋鱼,“味道真的不错,我可是不止一次吃了,来,德风,动筷子!”

拿在德风手里的筷子慢慢地伸向了西湖醋鱼,夹了一筷子放在嘴里,“嗯,香,又有酸,也有甜,外酥内嫩,还又滑柔不失弹性。像是鲜活的一样!”

“对,这就是正宗的西湖醋鱼的味道,”北平说,“对吗,老沈?”

“是,只有新鲜的,活蹦乱跳的西湖里的鱼,先杀现做,经过大厨的精心烹制才有这样的味道。这可是他们的招牌。”

“您们南方人就是会吃,又能够想出那么多的花样!”德风说,“我们们北方做菜没那么多讲究,也从不放糖在这菜肴里面。”

“这糖呀也能提鲜,能把食物,蔬菜里的鲜味提出来,使食物蔬菜更有好的口感!好的味感!”沈老板解释完了又举起筷子说,“再来尝尝这道龙井虾仁!”

于是,大家又开始品尝。德风首先动了筷子,“那我就不客气了!”夹了一块放进嘴里一尝,“还是那句话,滑嫩鲜香,不过还有轻轻的茶香!我知道为什么叫龙井虾仁了!”

大家都开始动手了。

“这呀,也是他们的招牌!”北平说。

“还有茶入菜的做法,独特!”德风竖起大拇指说,“太独特了,真是别具一格!”

“没有他们不会做的,不敢做的,只要你能够想到!”老沈说,“他们就是靠这个吃饭,靠这个养家糊口的嘛!”

“这就是独创!”北平说,“充分利用了大自然赐予的各种食材,当地食材。”

“不要光顾着说话了,喝酒,喝酒!”老沈端杯催促道。

接着又品尝了叫花鸡,东坡焖肉,德风又开口了,“这大厨呀可真舍得下料,又动了这么多心思,做的好看又好吃,那味道也是一绝呀!”

“您再尝尝这道银鱼炒蛋,这银鱼可是稀罕之物,它鲜美无比,与这鸡蛋搭配,让它们相互作用,碰撞的那是什么滋味儿?”

“还真没有听说过这种小鱼,”德风吃了一口说,“嗯,是好吃!这种鱼就是这么小吗?它长不大了?”

“对,就是这么大?”

“我以前也不曾吃到过,”北平拿起筷子夹起一块送到嘴里,“嗯,还真有点儿意思,的确如您所说。”

“那就多吃点儿!”沈老板说。

“德风啊,这个菜我吃过,你尝尝,这也是浙江人常吃的一道菜!”北平指着那盘儿年糕青蟹说。

“螃蟹!”

“不,还有年糕!”北平强调。

“那我先吃一块儿年糕,”夹了一块儿送入口中,“嗯——很鲜,蟹味儿的鲜!又很软糯!”

“再尝尝那螃蟹!”

“不但是鲜,还嫩!真是一绝呀!你们南方人真是会吃!”德风竖起大拇指真诚地对沈老板说。

“还会做!想法独道!”北平又加了一句。

到了那个莼菜汤的时候,德风却尝不出个所以然了,“这又是什么?从未见过,这么脆嫩,一抿就碎,到了口中,很快就一滑到底,清口解腻?”

“这呀,是莼菜,它生在水中,是一种植物的嫩芽,还没有长出水面时,就被人们把它们采摘下来了,很稀有的,”老沈解释说,“采摘它们也是很辛苦的,人们要趴在一个漂在水面的大木盆里,紧贴水面,一边用双手往前划动,一边采摘。”

“直接下到水里去摘不行吗?”德风问。

“哈哈哈,那可不行,下去就把那些植株踩死了,踩断了!”老沈说道

“噢,还真够费事儿的,真不容易!”

“来来来,再喝,再喝!”沈老板又端起了杯子。

“抬头看着西湖的美景,品尝着西湖的美味佳肴,亲朋好友在一起推杯换盏着杭州的佳酿,这真是神仙过得日子,那么地惬意!”德风发表着感慨。

“小老弟,您可真有点儿诗一般的韵味和境界啊!”老沈说。

“您看这苏堤春晓,断桥残雪,三潭印月,哪一个没有一个诗情画意般的故事和传说,都是天下唯一!”

“是啊,个个美景都是文人雅客追逐探知的所在,这里可是人间天堂!这里一年四季有春花、夏荷、秋月、冬雪,届时诗情画意美妙而深邃。”

“就是这一池湖水,人们如此的装扮,又赋予它多少美丽的名字和期盼啊!”德风越说越投入了。

“这里又是丝绸之府,茶乡之地,鱼米之乡,”北平说道。

“还有仙境一般的美丽风景和无与伦比的私家园林,”德风补充道。

“那就有机会常来呀,常来转转,看看,享受享受啊!”沈先生说道。

“说真的,真的感谢沈老板的热情款待,多谢,多谢!”德风双手抱拳。

“德风觉得这次的杭州之行如何?”北平问。

“真是受益匪浅,长知识,增学问!不枉此行!真是不枉此行!也真想多来几次,怪不得人们常说留恋忘返呢,还真是这样!可惜,我们有责任在肩,不得不返呀!”

“有机会,有机会!要想再来还是有机会的!”北平安慰着有点儿伤感的德风。

“只能是说说了,机会不会有了,”德风说,“哪里能说走就走啊!做人难,做一个有责任感、有抱负的男人更难!”

“小老弟,也不要这么悲观,凡是都有它的两面性嘛。”

“沈老板说得是!”北平附和着他说。

“谢谢你们,我也只是说说而已。我对美好的生活还是抱有很大的信心的。”德风解释说,“不过我真的很羡慕沈老板,羡慕您生活在这么富有诗情画意的人间天堂!”

“老弟像是诗人一般!”

“哪里?我是醉了。让西湖的美景灌醉了!”

短暂的会友结束,三人道别走出了《楼外楼》,沈老板在门口停住了脚步。然后,从兜里掏出一个钱袋,“德风老弟,这钱请务必收下,也谢谢您当初的慷慨之情!”

“沈老板,这您就见外了。这不成了我专程远道而来为了那几块钱来这里讨要了?这么说,今天您请我吃的这顿饭,还要我付您钱不行?”

“这……”沈老板一时尴尬的不知如何是了,转身看了看北平。

“沈老板,你太见外了。我们都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你就不要为难德风了!”

“对呀沈老板,您这就不必了。咱都是朋友了,在危难之际,帮帮朋友总算是可以的嘛!”德风说,“我们已经是朋友了,对吧,沈老板?”

“当然,当然!不好意思,都是我小人儿了!”说着也不再将坚持了。

“那咱后会有期!有机会再来京城?我们一定会热情周到的款待!如果您的公子要来京城办事,我们也会热情接待的!”德风拱手施礼。

“好好好,那么咱就后会有期!”说完沈老板转身就叫了辆黄包车绝尘而去了。

北平与德风二人也一路行走攀谈,一路向不远的客栈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