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1959900000003

第3章 春秋 战国时期(2)

全书共5000多字,81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称为《道经》,下篇称作《德经》。据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则《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此书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作。在哲学上,作者推崇先天地而生,微妙玄通,自然无为的“道”,但又提出了一些包含着对立统一思想的朴素辩证观点。在政治上,作者主张绝圣弃智,无为而治,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他对现实中的统治者进行了猛烈抨击,并提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十二章),认为暴力镇压不能消灭人民的反抗。故鲁迅称此书“戒多言而时有愤辞,尚无为而仍欲治天下。其无为者,以欲‘无不为’也”(《汉文学史纲要》)。

此书为语录体。书中全是简短的语言片断,每章围绕一个中收观点,加以正面说明,但未采用对话形式,也未出现人物。其语言简洁凝练,常从具体的生活现象出发,引出深刻哲理,类似格言警句。句式或长或短,大体整齐,但又富于变化。文中多用韵语,读起来节奏鲜明,铿锵悦耳。如第二十一章形容道的特点:“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辞简而要,其旨深而远。飞龙成卦,未足比其精微;获麟笔削,不能方其显晦”(薛道衡《老子庙碑》),认为微言深旨,超过了《易经》和《春秋》。

注本有魏王弼《老子注》、清魏源《老子本义》、近人马叙伦《老子校诂》等。

庄子

《庄子》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重要着作,由庄子所着。庄子,名周,战国时期着名的散文家、哲学家,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是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与齐宣王、梁惠王同时代。他一生贫困,但厌恶高官厚禄,曾拒绝楚威王的重金聘请。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主张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保持人们原有的、淳朴的原始本性,以“无所作为”而回归远古。他的这些思想主张,在他的一些如《逍遥游》、《养生主》、《胠箧》等散文名篇中,有较为突出的体现。

《庄子》中的很多文章都是由寓言和神话故事构成,通过这些故事及故事中人物的对话,表现了作者的哲学思想和政治观点。《庄子》的文章词汇丰富多彩,语言幽默生动。其文章构思奇特精巧,于诙谐之中阐明深刻的哲理,常以拟人的手法描写自然界中的一些事物。文如行云流水,挥洒自如,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对后世的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中,《庄子》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战国时期,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和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展开了最后的殊死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因其符合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条件,适应高度发展的规律,具有社会历史发展的进步性而不断发展壮大。相反,奴隶阶级由于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已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所以逐步地走向没落和衰亡。

在这种情况下,备挫锋芒的奴隶主阶级的内部,表现出了无可奈何的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这种情绪是社会历史大变革的过程中,没落的贵族即将彻底灭亡的前兆。《庄子》正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代表了没落阶级思想倾向的一种学说。

《庄子》与《论语》、《孟子》虽然都处在同一历史时期,又都站在没落阶级的立场上,但所表现出来的主张、观点及倾向,有着明显的差异性。

《论语》、《孟子》出现的时候是封建地主阶级正在形成的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是新兴地主阶级和顽固的没落的奴隶贵族之间的斗争最为尖锐激烈的时候,而作为儒家学派形象代言人的孔子和孟子是极力维护奴隶贵族的统治的,他们都尽其所能宣扬理想的西周初期的奴隶社会,对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进行了猛烈抨击。《庄子》面世的时候,社会矛盾虽然还十分尖锐,斗争还十分激烈,但封建地主阶级已在这种矛盾的斗争中得到了壮大和发展,其统治地位已基本确定。反之,奴隶贵族阶级在这种矛盾和斗争中,势力被严重地削弱了,已经显示出它退出历史舞台的必然结局。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庄子》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强烈的不满,同时在恢复西周奴隶主统治又失望的情况下,所以采取回避矛盾、逃避现实的消极态度。

孟子

《孟子》是记载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由孟子及其门人万章等人撰着(《孟子》七篇)。孟子,名轲,字子舆,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是古代着名思想家,战国时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最有影响的儒家的代表人物。曾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一度为齐宣王的客卿。当时各诸侯的君主都认为他的政治主张不合时宜,而不予采用。晚年从事着述和讲学。宋元以后,儒家学派备受尊重、崇拜,被人誉为“亚圣”,享受祭祀,地位仅次于孔子。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自春秋以来,奴隶主把奴隶们开垦的土地全部据为己有,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

由于奴隶不断的反抗逃亡,使奴隶主的农业生产得不到稳定的发展,这就迫使奴隶主改变了他们原有的剥削方式。他们把土地采取出租的方式交给奴隶,以收取大部分的土地收获作为地租,这样,原来的奴隶主就变成了封建地主,而为奴隶主耕种土地的奴隶变成了租用土地的农民,于是产生了地主和农民这样两个新兴的阶级,这两个阶级的兴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代表了社会的进步性。

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以及和农民阶级之间产生的新的关系和矛盾,打破了西周时期奴隶制的社会秩序,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结构。

在这种历史条件之下,新兴地主阶级在农业经济的不断增长中逐渐壮大,加速了奴隶社会的瓦解,于是新旧势力在这个时期展开了最后的殊死搏斗。当时的这种斗争,在社会意识形态上表现得最激烈。各阶级、阶层思想的代表纷纷亮相,站出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孟子》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

《孟子》通行的注本有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宋朱熹的《孟子集注》和清焦循的《孟子正义》。

荀子

《荀子》是一部记录荀子言行和思想的着作,由荀子所着。荀子,约生于公元前313,卒于公元前238年,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是先秦后期儒派学说的代表。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学说,吸取了先秦诸子百家学说的长处,建立起了自己的新的儒学体系,把古代的唯物主义理论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战国末期,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在与奴隶主贵族的斗争中基本上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这个时期的统治阶级要求社会意识形态与其统治方式形成一致,各种学说必须和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互相适应,各种思想和主张要能为统治者利用,否则就不但没有市场,而且还可能会遭受打击。荀子的新儒派学说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是一种代表了统治者利益的新学说。

《荀子》是古代一部唯物主义着作,它驳斥了天人感应的唯心主义,认为天是作为物的客观存在,批判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观点,树立了“人定胜天”的进步思想。

《荀子》在批判过去的儒家不合理成分的同时,还继承了儒家一些传统的思想观点。如《王制》篇中提出“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的剥削阶级思想,把人分为君子和小人。这又表现出它受儒家传统局限性严重的影响,并产生了偏见。谈到思维在认识中的作用时,它夸大了“心”的作用,显示出带有浓烈的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

《荀子》在文学思想上反对华而不实,讲究实用。这种观点和主张在《非十二子》篇、《正论》篇以及《儒效》篇中都有充分的表现。《荀子》在文学创作中“厚道、成圣、宗经”的理论,体现了儒家的传统观点,它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及创作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荀子》善于运用比喻和对偶,语言丰富多彩,形成了质朴而醇厚的独特风格。《荀子》吸收了诸子百家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对后世的议论性散文有很大的借鉴。现存的《荀子》共计2篇,大部分为荀况自己所着,后6篇可能出自其门人之手。

墨子

《墨子》是墨子一生的思想言论的集中体现,“墨学”的主要典籍,由墨子所着。墨子,名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是手工匠人出身,由于他天赋聪颖,刻苦好学,逐渐成长为当时一大知识分子。他本人也脱离了直接的生产劳动,专门从事教育和政治活动,由于他的学说切合现实的需要,很快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一度压倒了孔子儒家学说。

墨子的学问是从学习儒家学说开始的,但是,在学习中,他逐渐发现了儒家思想不符合现实需要的地方,于是由学儒转而非儒。但是,和孔子一样,墨子也尊崇三代圣人,并以施行仁义和天下国家的治理,人民的幸福为毕生追求的目标。

墨子根据自己对“先王之道”和“圣人言辞”的理解以及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分析,提出了“兼爱”、“非攻”等着名的“十大主张”。

墨子反对儒家所提倡的礼乐和厚葬,代表了小生产者的利益和愿望,曾遭到儒家学派的代表孟子强烈的反对。墨子在当时还组织了带有宗教性色彩的政治团体。《淮南子》说:墨子有180名门徒,个个都能吃苦耐劳,人人都可赴汤蹈火。可见墨子在当时是很有影响的。

《墨子》以小生产者的立场和观点,与儒家思想及道家学派在“争鸣”之中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墨子》不仅以朴实无华,极具说服力的逻辑思维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而且还对科学和逻辑进行了研究、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科学文化的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墨子》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思想产物,是战国时期小私有者阶层维护自身利益的理论武器。

韩非子

《韩非子》,先秦法家学派的代表作,韩非子所着,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韩非子,约生于公元前280年,卒于公元前232年,我国着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出身于韩国贵族,是荀子的学生,战国后期重要的法家代表人物。他眼看着韩国越来越弱,曾多次建议韩王变法图强,均遭到了韩王的拒绝,于是发愤着书。他的书传到秦国,秦王嬴政看到之后,非常赏识他,于是派兵攻打韩国,向韩国索要韩非。韩王没办法,派遣韩非出使秦国,此后韩非就留在了秦国。由于秦始皇身边佞臣的阻碍,韩非并没有得到重用,最后被嫉贤妒能的李斯、姚贾陷害,死在秦国的狱中。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变革促进了农业及科学文化的发展,这种发展使新兴封建地主阶级势力迅速壮大,它们表现出夺取统治地位的强烈愿望,旧的奴隶贵族自然不甘心轻易失败,于是新旧两个统治阶级在统治地位的争取上展开了持久而激烈的斗争。这种斗争,也表现在了意识形态之中。各阶级的代言人纷纷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辩论。《韩非子》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代表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统治者利益,极具论辩性的法家代表的着作。它以严谨的逻辑性、犀利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参与了“百家争鸣”的大辩论。

《韩非子》综合了战国前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申不害等人的学说,又吸取了诸子百家之所长,建立起了自己的一个理论体系,有“法家学说大全”之称。其思想主张符合新兴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反映了新兴的统治阶级夺取和巩固政权的要求,是与历史发展的趋势相一致的、具有进步思想性的散文集。其中重要的有《孤愤》、《解老》、《喻老》、《势难》、《说难》、《定法》、《五蠢》、《显学》等篇,提出以法为中心,法、术、势三者结合的理论体系。

《韩非子》的文章绝大部分属于论辩文,重在演绎、归纳、分析、综合,文章说理周密,讲究逻辑,词锋犀利,富有文采。书中间以生动、深刻的寓言小故事,作为论证材料,极富启发意义,又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如“郑人买履”、“守株待兔”、“滥竽充数”、“买椟还珠”等。

《韩非子》全书共55篇,约10万字。通行的注本有清朝末期王先慎的《韩非子集解》和今人陈奇猷的《韩非子集释》等。

离骚

《离骚》,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屈原的代表作。屈原,约生于公元前340年,约卒于前278年,战国时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离骚》是诗人在自己被再次放逐、深感救国无路、爱国理想彻底破灭的情况下,以无比沉痛的心情写就了这篇激动人心的诗篇。全诗373句,2490字。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分是诗人对以往历史的回溯,后部分是描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全诗通过诗人烈火般的热情、雄伟瑰丽的想象、神采飞扬的语言以及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动,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也表现了他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峻洁的人格。同时通过诗人战斗的历程和悲剧的结局,反映了楚国政治舞台进步与反动两种势力的尖锐斗争,暴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腐朽和反动势力的嚣张跋扈。

全诗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运用大胆的夸张和美丽的象征及比兴手法,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驱使山川自然与历史传说等构成了一幅雄奇壮丽的艺术画面,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