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亚非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1960300000010

第10章 印度现代作品(2)

其次是它的抒情性。泰戈尔是个抒情诗人,他的小说也经常带有浓郁的抒情味道。在这部小说里,作者无论是在描绘景物、布置环境时,还是在叙述事件、刻画人物时都怀着满腔的热情,读者仿佛能够从中感觉到他那颗火热的爱国之心在剧烈地跳动。尤其是在戈拉由于知道自己的出生秘密而抛掉自己的思想偏见后所发表的大段抒情独白,更把小说的抒情推上了高潮,颇有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

吉檀迦利

《吉檀迦利》是泰戈尔全部作品中最为人熟知的,也是给泰戈尔带来崇高世界声誉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最能体现泰戈尔诗歌独创性的一部诗集。这部诗集1910年用孟加拉文出版,共有157首。

1912年,诗人在准备第3次出访欧洲的前一天突然病倒。在百无聊赖的航途中,诗人拿出《吉檀迦利》来,一首首地翻译成英文。到达英国后,诗人继续翻译。但此时的翻译,他已不限于原来的孟加拉版本,而是将以前的诗歌创作的精华,进行了新的组合,再以《吉檀迦利》为诗集名向世界推介。

英文本的《吉檀迦利》的诗集共收诗103首,主要来自《祭品集》、《怀念集》、《儿童集》、《献祭集》、《渡口集》和《献歌集》及部分新作,其中所收《献歌集》的诗最多。孟加拉本的《吉檀迦利》是有韵的格律诗,译成英文时,采用了散文诗的形式,使诗的韵律更富于变化和优美。由于所蕴含的丰富的哲理和独特的抒情艺术风味,英文本《吉檀迦利》在欧洲一问世便引起轰动,诗人亦因此成为191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人。现在世界上通行的《吉檀迦利》就是这103首诗的英文本,我国的著名文学家谢冰心在早年时曾把它译成中文,影响颇大。

《吉檀迦利》的篇幅不长,但内容十分丰富,充分体现了泰戈尔的思想。首先是爱国爱民的思想。泰戈尔的一生都是在殖民统治中度过的,对处于被奴役的祖国和人民充满着深挚的感情。他一生都在追求着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因此,渴望国家的独立和富强,渴望印度人民的幸福生活也就成了这部诗集的一大主题了。如第35首,诗人就非常诚挚地对祖国进行了一番理想的描绘:

“在那里,心是无畏的,头也抬得高昂;在那里,知识是自由的;在那里,世界还没有被狭小的家园的墙隔成片段;在那里,话是从真理的深处说出;在那里,不懈的努力向着‘完美’伸臂;在那里,理智的清泉没有沉没在积习的荒漠之中;在那里,心灵是受你的指引,走向那不断放宽的思想与行为。

最后,诗人深情而热烈地呼唤:

进入那自由的天国,我的父呵,让我的国家觉醒起来吧。

这是诗人的理想,也可以说是全印度人民的理想,没有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是写不出这样的诗篇来的。其次,泛神论和泛爱论的结合。诗人自小受印度教的影响,成人后还担任过“梵社”的秘书,因此印度宗教里的那种“梵我如一”的观念也就在诗集中有所体现。

《吉檀迦利》系孟加拉译音,原意是“献歌”,诗人自己说是要“献给那给他肉体、光明和诗才之神的”。但在诗集里,不难发觉,诗人笔下的“神”不是专一的,而是十分神秘不定的,神的意象可谓千变万化。万事万物,有生命也好,无生命也好,都可以成为诗人歌颂的“神”,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由“梵我如一”的宗教观演化发展而成的“泛神论”的观念。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诗集里人称的不时变化上看出来,一会儿“你”,一会儿‘他”。“你”也好,“他”也好,都是诗人心中的“神”。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诗集中的“神”并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冷若冰霜的,他们不是在虚无缥缈的天堂仙境,也不是在庄严肃穆的金殿,他们是和蔼可亲的,是平易近人的,他们与劳动者在一起,与贫苦人在一起。可以说,神无所不在,他们在关注着民间的疾苦,在与人们共同体验着生活的艰辛。这在诗集的第10首和第11首里表现得最为鲜明了。我们还可以看出,诗人在诗里还表达了对爱的渴求。诗人的“爱”是一种泛爱,表现为对一切人的爱,尤其对处于被压迫被统治地位的印度人民的同情和对民族压迫的反抗。诗人渴望用爱来解除人间的痛苦,用爱来消解心中的烦闷与寂寞。诗集中的第17、18、27、67、70首诗就是诗人对爱的呼唤的诗篇。最后,就是弥漫于这部诗集中的淡淡的忧伤和迷茫的情绪。

因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国家、民族的前途时刻存在诗人心中,但现实又让诗人看不清前面的路,那种担心自然而然也就流露于诗中了。如在第23首写道:

在这暴风雨的夜晚你的爱的旅行还在进行吗,我的朋友?天空像失望者在哀号。我今夜无眠。我不断的开门向黑暗中了望,我的朋友!我什么都看不见。我不知道你要走哪一条路!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是丰富的,但也是复杂和矛盾的。

在艺术上,《吉檀迦利》也取得很高的成就。首先,是浓郁的抒情气氛和深刻的哲理意味的互相结合。泰戈尔是位抒情大师,他的几乎所有诗集都有浓浓的抒情成分,即使是叙事诗也不例外。这种抒情的特色在《吉檀迦利》中更是用得炉火纯青。同时,泰戈尔又是一位哲人,但他没有出版过哲学专著。他总是把那富有哲理意味的思想融化到他的诗作里面去,用诗的激情去蕴含哲理的意味。所以,在《吉檀迦利》中,处处充满人生哲理的深思,又时时流露出丰富而真挚情感的抒发。在蕴含哲理的抒情气氛中,抒发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诗集第12首就是这样: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旅客要在每一个生人门口敲过,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我的眼睛向空阔处四望,最后才合上眼说:‘你原来在这里!’这句问话和呼唤‘呵,在哪儿呢?’融化在千股的泪泉里,和你保证的回答‘我在这里!’的洪流,一同泛滥了全世界。

再如第70首也是这样:

这欢欣的音律不能使你欢欣吗?不能使你回旋激荡,消失碎裂在这可怖的快乐旋转之中吗?万物急剧地前奔,它们不停留也不回顾,任何力量都不能挽住它们,它们急剧地前奔。季候应和着这急速不宁的音乐,跳舞着来了又去——颜色、声音、香味在这充溢的快乐里,汇注成奔流无尽的瀑泉,时时刻刻地在散溅、退落而死亡。

读者在诵吟这样的诗篇时,既受到对人生真谛深邃沉思的启发,又感受到深情诗意的强烈感染。

其次是散文诗的优美而富于变化的韵律。《吉檀迦利》的英译本是由有韵的格律诗译成散文诗的形式的,这是诗人的一次新的艺术创造。诗人时而采用诗歌中常见的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时而采用音节相同的原则,使这些诗篇情感深沉,语言简洁隽永,诗句回环往复。而散文诗又不像格律诗受诗体的严格限制,其韵律可以随诗意和情感的发展起伏而千变万化,给人以韵律无穷的感受。

其三是质朴自然而超逸的美学风味。印度人民生活是泰戈尔创作的源泉,印度人民朴素的日常生活和印度秀丽的风光在诗人笔端诗意盎然地表现出来,显现出诗集所特有的质朴自然的美感。由于泛神论思想的存在,诗人又总是把自己推到自然与神的面前,寻求同自然与神的对话、交感,展现神人同一的理想。诗集中还大量使用象征、比喻手法,使自然与抽象事物形象化、性灵化,因而整部诗集呈现出一种既质朴自然而又超逸朦胧的美的境界。

帕德玛河上的船夫

《帕德玛河上的船夫》是印度著名作家马尼克的一部长篇小说,写于1936年。

库威尔是帕德玛河上的船夫,尽管生着病,还是上船捕鱼去了。正是捕鱼的大好季节,库威尔所得的报酬可以使一家勉强度日。天下着雨,库威尔的房漏了。跛腿的妻子又生了一个男孩,她的产房也是满地泥泞,连挡雨隔潮的干稻草都没有。

原住本村的雷苏回来了。雷苏一家由于生活困难,被荷散骗到摩伊纳岛。在那里,贫病交加,一家人除雷苏外全都相继死去。雷苏这次是偷跑回来的。荷散见了他,不仅不觉得问心有愧,反而装出一副笑脸,说话平和中听,甚至还要主动补给雷苏一些钱。荷散在帕德玛河上来来往往,买了地,盖了房,谁也摸不透他发财的奥秘。库威尔对他既佩服又害怕。

这年雨水特别大。库威尔的岳父所住的村庄水灾更严重。由于妻子的哭闹,库威尔只得前去探望,岳父一家幸好安然无恙。他把小姨子卡皮拉和几个孩于接了来。卡皮拉活泼、开朗,但她丈夫另有新欢,将她遗弃。

一天黄昏,突然刮起一阵台风,大树被吹断,茅屋被卷走。男人们都下河去了,老人、妇女和孩子吓得通夜哭喊。有一户渔民,3口人在家,树倒屋坍塌压死了两口。库威尔回到家,见家里两间茅屋倒了一间,女儿戈比的腿也被砸伤。荷散立下借据,帮村民们搞来稻草和竹子,重新建屋。戈比被送进医院,卡皮拉全心全意照顾库威尔一家,但因她的丈夫新妻病丧,又来接她,只得回去。

库威尔被船主辞退。女儿戈比从医院接回,腿伤仍未痊愈,再也别想给她找个有钱的主了。雷苏想娶戈比,但他心情矛盾,怕她的腿真的好不了是个累赘,但如伤势全好,人家又不会嫁他这个穷光蛋。

荷散来找库威尔,要他去给自己开船。库威尔等4人在一条船上,荷散把钱交给库威尔掌管,这就等于指定他当船长。戈比的腿又出了问题,但她父亲无暇照顾,雷苏把她送进医院。

库威尔为荷散运货到摩伊纳岛,这是荷散经营开发的一个岛屿,是他的一个独立王国,一切都听从他的裁决。库威尔发现荷散不只是装运货物,更重要的是偷运鸦片。他知道后大为吃惊,心想把自己的命运与荷散连在一起,终有一天要被抓起来坐牢,但从眼前利益来看,他不必再象过去那样累死累活,而得的报酬却日渐增多。

戈比的腿已经痊愈。本来库威尔夫妇已答应雷苏以30卢比为聘礼、40卢比做嫁妆把女儿嫁给他;但荷散却为戈比找了一个小伙子,给100卢比的聘礼和60卢比的嫁妆。虽然雷苏同意也可以出同样的数目,但荷散做主,库威尔也只好依从。他们成亲以后将被派到摩伊纳岛上去。

在戈比举行婚礼那天,卡皮拉也来帮忙,在库威尔家里住下了。库威尔出去替荷散办事,第2天夜里回家时,在村外,遇见来找他的卡皮拉。她哭着告诉他:家里遭了大祸。警察来抄了家,从屋角搜出一个盛钱的铁罐,而这恰好是很久以前雷苏的伯父失窃的。过去人们都怀疑是雷苏偷的,只是没有拿到证据,不了了之,现在却在库威尔家里找到了赃物,当局肯定要对库威尔严加处理。卡皮拉说,村里的更夫守在门口,他一回去,立刻就会被抓走。听到这些,库威尔马上想到这是雷苏栽赃陷害。因为戈比没有和他结婚,他扬言要进行报复。库威尔有口难辩,不能回家,只好到码头上去找荷散想办法。荷散让库威尔去摩伊纳岛,家里的事由他处理。卡皮拉一听说去这个岛,就吓得面无人色。她说:那还不如坐牢。而库威尔却说:

坐一次牢,将来还要坐牢,永远也不会脱身。

所以,他还是决定去摩伊纳岛。卡皮拉也跟他一起坐上了即将开出的木船。

斯里甘特

《斯里甘符》是印度作家萨拉特·钱德拉·查特吉的一部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写于1917~1933年,共分为4卷,是作者花费十几年的心血陆续写成的。

萨拉特·钱德拉·查特吉是印度近代文坛上以孟加拉语写作的著名作家,他的声誉仅仅次于泰戈尔,在孟加拉文学史上以及整个印度文学史上都占着突出的地位。小说以主人公斯里甘特青少年时代的生活为主线,展现了20世纪初印度社会的广阔画面,暴露嘲讽了贵族、绅士的骄奢淫逸的生活,批判了封建旧习俗、种姓制度以及宗教意识对人的精神的摧残,反映了殖民统治下广大印度人民的悲苦命运,并寄托了作者的人生理想,被认为是印度现实主义文学的杰作之一。

斯里甘特在少年时代就对被压迫者富有同情心,嫉恶如仇。长大以后,他在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对吃人的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怀着批判和反对的态度。他爱上了少年时期的同学拉佳拉克什弥,无限同情她的不幸遭遇,并敢于冲破封建礼法的约束,与拉佳拉克什弥生活了一段时间。但最后他却没有勇气同封建伦理观念彻底决裂从而也就没有真正获得自由。这充分暴露了他性格软弱的一面。拉佳拉克什弥虽为被人轻视的“沦落”歌妓,但她的心地是纯洁善良的。她十分忠于对斯里甘特的爱情,对他百般关心和照顾,但由于深刻的思想矛盾,结果,不得不忍着内心的苦痛出家为尼。

从小说主人公斯里甘特以及其他人物身上,我们既可以看出作者的进步思想倾向,也可以看出他的局限性。作者的人生理想和真实的美学观,对种姓制度的谴责和批判,对被压迫妇女的深切同情以及某些封建意识,都在主人公的言行中得到生动的反映。

这部小说尽管在后几部存在着结构松散等缺点,但它却以朴素自然的艺术风格、幽默讽刺的语言、细腻的心理刻画深深打动了读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戈丹

《戈丹》也译作《献牛》,或意译为《牺牲》,是印度作家普列姆·昌德最杰出的长篇小说,写于他一生的最后两年,凝聚了他晚年对印度尖锐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标志着他思想与艺术的高峰。

普列姆·昌德,生于1880年,卒于1936年,是印度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对印度现代进步文学作出卓越的贡献。

《戈丹》以30年代农村生活为背景,通过主要人物何利一家的生活变化,描绘了印度农民的极端贫困和不幸遭遇,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印度农村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猛烈地抨击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剥削制度以及地主、资本家、高利贷者的罪恶,深刻地揭示了造成农民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

小说描写贫苦农民何利一家悲惨的生活与经历。何利勤劳终年,仍在饥寒线上挣扎。他一生“最崇高的愿望”、“最美丽的梦想”就是积攒一点钱,买一条母牛。但是这一小小的心愿,对他却是一种永远不可企及的奢望;不管他怎样拼命奋斗,最终只是一个泡影;他为之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乃至自己的性命。小说以何利3次买牛的经历作为贯穿线索,展示了他的悲剧命运。

第一次他向邻村牧人薄拉赊买了一头母牛,却被弟弟希拉毒死。为了使希拉不受警察敲诈,何利被迫借下了高利贷去贿赂。儿子戈巴尔与一寡妇恋爱,何利将她收留在家,这触怒了村里的“长老会”,被罚以重金。何利无奈,将全年收成上交,还把破房子也抵押了出去。尽管如此,他并未放弃买牛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