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1960900000023

第23章 美国作品(7)

《深渊中的人们》饱含着杰克·伦敦的爱憎感情,也融入了他个人苦难经历的切身体会。作为破产农民的养子,他因家境极为贫困,12岁便独立谋生,做过报童、牧童、水手,在令人咋舌的传奇般经历中饱尝了人间的辛酸与不平。当他用笔来表现这个社会时,自然将目光投向生活在深渊中的人们。虽然作品没有反映出劳动人民的反抗意识,但就其对被压迫阶级悲惨境遇的描写来说,足以称得上是一部暴露资本主义社会黑暗的控诉书。美国进步舆论界认为,作为一种社会文献,这部书是无与伦比的。

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是20世纪美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于1900年问世。

文中叙述一个美貌天真的农村姑娘到芝加哥谋生后的不幸遭遇。嘉莉先在一个贫穷的姐姐家住了一阵。沉重的劳动、贫困、失业和孤独,使她感到身心交瘁,意气颓丧。为生活所迫,她终于成为一位年轻推销员的情妇。后来又与酒店经理赫斯渥同居,并与他私奔到了纽约。赫斯渥到处碰壁,终于穷困潦倒,死在乞丐收容所里。嘉莉离开赫斯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她成为演员并出了名。她有了金钱和地位,但她仍然惆怅满怀,感到生活十分空虚。

嘉莉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小资产阶级女性,性格坚强,敢冒风险,但生活现实使她沦为资产阶级的玩偶,终于使她感到失望。小说写出了她感情深处的潜流,描绘了由于热望破灭后所产生的空虚和苦痛。小说通过女主人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幻灭,说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已经结束,个性解放已成为不可能,如今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靠诚实的劳动找不到出路,在以金钱为中心的社会里也不可能有真正幸福的生活。

马克思、恩格斯在《给美国人的信》中说过:“世界上这个最后的‘资本主义乐园’正在迅速地变成一个‘炼狱’。”这部小说通过嘉莉的遭遇和贫富两个世界的鲜明对比,正说明了这种情况。小说暴露了资产阶级社会,粉碎了关于美国是一个人人富足的国家的神话,小说发表后被指责为“有伤风化”、“有破坏性”,招来“强烈憎恶”和“激愤抗议”,因而长期遭到查禁,至1907年才得以在美国再版。

铁蹄

《铁蹄》是美国优秀作家杰克·伦敦的长篇小说,写于1908年。

这部长篇小说是杰克·伦敦在接近社会主义运动的年代写成的,是献给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的。

它用的是革命领袖艾佛哈特的妻子所写的回忆录的形式,由一个历史学家作注解,这个历史学家7个世纪之后在杰克·伦敦所说的“人们像兄弟一样的时代”中得到了这些回忆录,并加以公布。在这部小说中杰克·伦敦指出了美国民主自由的虚伪性,美国的民主已经变质成为垄断资本的专政了。“铁蹄”——这是资产阶级的一种反动的挑衅组织,专门用残酷的恐怖手段对付工人运动。起初,艾佛哈特还指望通过议会来确立社会主义,但是统治阶级的疯狂抵抗使他认识到了武装起义的必要性。不过在作者对革命的解释中也出现了错误的个人主义,因为小说中描写的革命是由脱离群众的一些知识分子所准备和完成的。

尽管如此,《铁蹄》始终是全世界工人读者最喜爱的一本书。它歌颂了革命斗争,肯定了资本主义体系的必然崩溃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

大街

《大街》是美国作家辛克莱·刘易斯的长篇小说,1920年出版。

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

卡罗尔和丈夫结婚后回到他的家乡戈勒镇居住。不久就发现这个小镇的呆板、守旧、愚昧、落后。为了要改变小镇的面貌,她不遗余力地积极尝试着做了许多努力,但却受到当地居民和丈夫的批评和冷遇。种种努力宣告失败后,卡罗尔夫妇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卡罗尔独自来到华盛顿感受自由和文明。当她回到小镇,发现小镇还是依然故我,终于妥协了,只是把改造世界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代人的身上。小说描写了文明和传统观念发生强烈冲突的美国社会里人们那种复杂、微妙、无所适从的尴尬心态。一方面留恋淳朴的大自然,欣赏传统的风俗、恪守传统信条,另一方面也认识到这些又是阻碍文明发展、社会进步的不利因素,二者难以调和。

小说采用自然主义的纪实性写法,对人物、风景的描写细致入微,语言风格俏皮、幽默,善于运用讽刺手法,题目一语双关,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

喧嚣与骚动

《喧嚣与骚动》是美国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家威廉·福克纳(1897~1962)的作品,出版于1929年。

《喧嚣与骚动》是福克纳心血投入最多,又“总是撇不开,放不下”的一部作品。书名出自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主人公的台词:人生就“像一个白痴所讲的故事,充满喧嚣与骚动,却毫无意义”,表达了作者对南方世界的悲观见解。

小说描写杰弗逊镇康普生家族的没落,及其主要成员的命运与感受。这是一个曾经出过将军、议员,拥有大量田产、黑奴的种植园主世家。而今,康普生先生终日酗酒,康普生太太无病呻吟,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冷酷无情。他们有四个子女:大儿子昆丁读过哈佛,但心理脆弱,深为自己对妹妹的乱伦情爱所苦。二儿子杰生唯利是图冷酷无情,连姐姐卖身给外甥女的抚养费都要克扣,还想给白痴弟弟施行阉割。小儿子班吉是白痴,长期受杰生虐待。女儿凯蒂热情开朗,但未婚先孕,又遭丈夫遗弃,沦为妓女。小说分为四部分,由四个人物从不同角度分别讲述凯蒂的故事:“班吉的部分”,1928年4月7日讲述:“昆丁的部分”,1910年6月2日讲述,昆丁就在这一天自杀;“杰生的部分”,1928年4月6日讲述;最后是“迪尔西的部分”,改用第三人称,讲述1928年4月8日发生的故事。

白痴班吉33岁,只有3岁的智力。他没有时间观念,过去现在混为一谈,统统汇入一股狂乱混杂的意识流。然而由其讲述中,仍然可以感受到他失去姐姐母性关爱后的痛苦。昆丁精神已经崩溃,他身上既保留了祖先的贵族骄傲,又缺乏胆识和实际能力。懦弱使他陷入对妹妹的爱情而不能自拔。他无法接受凯蒂嫁人和堕落的事实,在紧张的回忆、思考、梦呓和潜意识活动中奔突无路,最终自杀。

昆丁之死表明,对南方旧传统恋恋不舍的一代,面对变动中的现实软弱无力,终被吞噬。杰生不同于哥哥,他顺应潮流,接受现实,集中体现了种植园主的野蛮残忍和资产者的自私与卑鄙。凯蒂妨碍他谋求银行职位,他恨死了凯蒂,连同她的私生女小昆丁。他所叙述的故事经过偏执狂、虐待狂的目光折射,心态极度变形扭曲。黑人女仆迪尔西客观清醒。她补充说明了前三部分没有交代清楚的情节,讲述了故事的结局。杰生的仇恨与虐待,终于导致命运的报复。长大成人的小昆丁卷走了杰生的全部钱财,随一个流浪艺人私奔。这一天是复活节。康普生家充满仇恨、手足相残的故事,同基督“你们要彼此相爱”的告诫,形成鲜明对照。

福克纳通过对种植园主家族沉沦没落的描写,为南方传统和贵族精神谱写了一曲绝望的挽歌。凯蒂粉碎了传统道德,班吉没有清醒思考,昆丁丧失了行动能力,杰生眼里只有金钱,完全抛弃了贵族价值体系。与此同时,作者找不到出路,对现代文明抱怀疑态度,甚至心存幻灭感。或许全书只有在劳动者迪尔西身上,可以发现人性中一息尚存的忠诚、忍耐、坚毅与仁爱,体现了“人性复活”的些微希望。

《喧嚣与骚动》成功地运用了多重人物视角的意识流叙事,并将之与象征隐喻、对位式结构有机结合在一起,造成了扑朔迷离、变幻莫测的神秘色彩,以及万花筒般繁复多样、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由于构思巧妙,同一事件从四个不同视角展开叙述,却丝毫没有重复罗嗦之感。相反,更显得中心事件有层次有纵深,表现了生活的立体感;人物意识的涌流也变得更加充分而自然。在意识流手法的具体运用上,小说前3部分分别根据3个叙述者各自不同的心理状况,突出了白痴、精神崩溃者以及偏执狂、虐待狂的语言特色,准确到位地揭示了3个人物不同的文化心理状态。第四部分从正常清醒、非功利的旁观者视角写来,既给人以清晰完整的经验感受,也释解悬念、总括全书,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喧嚣与骚动》的艺术成就,为福克纳的独特风格奠定了基础,为现代小说开辟了道路。

太阳照样升起

《太阳照样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26年。它表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部分美国年轻知识分子对现实的绝望。评论界把这部长篇小说看作是“迷惘的一代”的宣言书。

这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主人公杰克·巴恩斯的形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了海明威本人的某些经历、性格和特点。他是个美国青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负伤后旅居法国,在一家报馆当记者。战争使他失去了生活的理想和目标,他被一种毁灭感所吞食。虽然他爱着女友勃莱特,但由于重伤使他失去了性生活能力,无法同自己心爱的人结合。他消沉苦闷,极力要在酒精的麻醉中忘却精神的痛苦。

勃莱特也是一个不幸的流亡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她当过护士,战争又夺去了她爱人的性命。战后,她流落巴黎,在放纵的生活中鬼混,想以此来弥合心灵上的创伤。

然而,巴恩斯不愿在这样的生活中白白地耗费生命,他要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寻求解脱。勃莱特也不愿这样堕落到底,她同巴恩斯一道去参加了巴斯克人的节日狂欢。斗牛士的敢于单身鏖战,对痛苦的无动于衷和蔑视死亡的“硬汉子”精神,使巴恩斯欣喜若狂。狂欢之后,巴恩斯却比以往更加惆怅,甚至失去了最后的生活依托。勃莱特虽然一时冲动而爱上了年轻的斗牛士,但冷静下来后还是同他分手了。此时,她又想到了巴恩斯。可两位彼此相爱的人却注定不能结合在一起。他们更加孤独、苦闷。小说以一种浓郁的伤感情调而结束。

《太阳照样升起》的发表,使“迷惘的一代”的影响波及欧美。几年后,在这一流派文学大丰收的1929年,海明威又毫不停笔地写出了表现他“迷惘”精神状态和深沉思考的又一力作《永别了,武器》(1929),从而把“迷惘的一代”文学推向了高峰。

琼斯皇

《琼斯皇》是美国现代最负盛名的戏剧家尤金·奥尼尔(1888~1953),创作的一部典型的表现主义戏剧,发表于1920年。

表现主义戏剧的特点是剧中人物多为某种观念的象征,它往往是抽象的,缺乏个性的。然而,奥尼尔不是对这种表现主义的全盘照搬,而是根据剧本题材和表现内容的需要,进行选择,主要吸收“把许多动作带进戏剧”的特点,拓开了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和描写生活的途径。《琼斯皇》就是将表现主义艺术手法融于自己的创作,形成独具特色的“奥尼尔派”表现主义剧作的典范作品。剧中主人公黑人琼斯原是美国一个铁路工人,在赌博时失手打死另一黑人杰夫,被捕入狱。在狱中,他不堪忍受白人狱卒的毒打,愤而用铁锹将狱卒打死,越狱潜逃,来到西印度群岛的一个岛上。他运用从白人那儿学来的手段欺骗土民,成了暴君。他残忍狡诈,人民怒不可遏,揭竿而起。对此,他早有所料,潜往预先探测好的出逃之路。结果因慌乱迷失方向,被土民打死。

《琼斯皇》写的是黑人题材,但作品主题主要不在于揭露和抨击种族歧视,也不是正面描写琼斯暴君如何残酷地残害和掠夺人民以及人民的斗争场面。而是通过琼斯的仓皇逃窜的经过,着意表现他在当地人民的追捕下,只身逃到原始森林后的恐惧、惊慌、悔恨、绝望的复杂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变化。全剧共8场,不分幕。第一场写琼斯在宫中闻讯土人造反,迅即出逃。第8场写琼斯在密林深处被土人用银子弹射死。其余6场戏均写琼斯皇独自在林中逃窜之情景及其心理活动。鼓声贯穿全剧,既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功效,又形象地展现出琼斯特定心理情绪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可以说,剧作中变化多端的鼓声,是土人围攻、追捕暴君琼斯战斗形势变化的象征,又是激起琼斯内心情绪急骤变化的缘由,从而达到他内心活动外现的目的。“鼓声”在《琼斯皇》中不只是用以渲染气氛;更重要的是,它成为表现戏剧冲突、揭示人物心理变化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法,是构成戏剧本身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抽去了鼓声,《琼斯皇》亦将失去艺术魅力。从表面上看,这部剧作表现的似乎是琼斯与土人群众之间的冲突,是琼斯逃避土人追捕的行动过程。但是,剧作家并没有正面表现这场冲突,而是用鼓声象征性地体现冲突一方的力量,他也没有仅仅把琼斯逃亡的过程作为戏剧情节的实体,而是着力于揭示这位暴君在穷途末路中的潜在心理内容,而鼓声正是激发人物内心隐秘及其外现的力量。

鼓声作为黑人的一种鼓舞士气的仪式音响,作为琼斯逃亡的背景,化作压迫琼斯的有形力量,变成一种活的形象。在全剧大部分场面中,正是在黑人追捕的鼓声里,琼斯潜在的意识活动才被充分地外化出来,把他整个精神崩溃过程展现在舞台上。如果说奥尼尔这部作品是着力刻画琼斯逃亡的潜在的心理冲突,那么构成这种冲突的一方是琼斯自身的信念和意志——一定要逃走,离开;另一方则是鼓声——当地土著黑人的力量及追捕的象征。因此,强、弱、缓、急,纷乱和有节奏的不断变化着的鼓声,形成一种不断向琼斯内心挤压的推动力,使他的心理冲突逐渐加强,直到最后的结束——鼓声彻底摧垮了琼斯的精神堡垒,他的内心世界难于承受这种力量的轰击而首先自我摧毁了。

幻象手法的巧妙运用也是《琼斯皇》具有戏剧魅力的原因之一。剧作自如地以幻象艺术手法来构成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戏剧情节,用以展现剧中人物的生活经历和潜意识的发展演变。如在第3、4场戏中,当琼斯在丛林中走投无路、心中升起莫名恐惧时,在他眼前,突然出现了当年在美国被他杀死的黑人杰夫和白人狱卒的幻象,以及成群结队的“恐惧怪”向他不断袭来。这些都是从他内心浮现出来的幻影,是紧张失常心理的外现,是他预感到自己已经身临绝境而失去理性做出的非理性的判断和行为。在第四场中,琼斯眼前浮现出在美国牢内的幻境,白人狱卒用鞭子抽打他,他抡起铁锹砍向白人脑袋。琼斯突然从幻境中惊醒,发现手中空空的,便疯狂地喊叫起来:“我的铁锹呢,快给我铁锹,我非把这混蛋的头劈成两半不可。”惊恐、暴怒中的琼斯拔枪对着背对他的白人狱卒幻影喊:“我打死你,你这白人魔鬼。”“不管你是鬼怪,我再次打死你!”随着枪响,幻影消失了。他仍在逃窜中,但脑海中不断幻现出往事的幻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