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荧河踏浪
1973200000003

第3章 数字的意义,访黄石市锻压机床厂

一、二、三、四、五……个、十、百、千、万……这些普通而又平常的数字,常常深深地打动人们的心,使人们为之激动,为之振奋。

请看下列数字:

黄石市锻压机床厂今年1至11月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6.8%;相当于1973年至1975年3年的总和;上缴利润――比去年同期提高107.88%,相当于1966年至1975年10年的总和。

最近,我们来到这个厂采访,和厂里的干部、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分别举行了座谈。这些数字,如同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参加座谈的同志们告诉我们: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转移工作重点以来,我们厂里的工作确实在变。前些年,厂党委虽然带领全厂职工顶着“四人帮”的路线干了一下,也总是不能放开手脚。那时候,从党组织书记、委员,到厂长、车间主任,开会作报告,总结布置工作,都是“口里不提纲,心里就发慌”。

今年,厂党委在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大胆、迅速地带领全厂职工实行工作重点大转移,明确地提出了“以生产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种求发展”的口号,一反过去这也是中心,那也是重点的局面。

年初订计划时,厂里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进行讨论。今年全厂的生产计划指标,都比上升幅度较大的1978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产值要突破800万元,上缴利润要翻一番。

任务是艰巨的,厂里的工作是扎实的。扎扎实实的工作,留下了扎扎实实的数字。

为了跑任务、跑材料、跑销路,厂党委主要领导成员先后11次亲自出马上武汉、进北京。

改革行政机构。厂政治处原有5个工作人员,今年抽调出4个人充实到生产业务部门;厂长办公室配备了两名副主任、两名秘书。

改革厂长办公制度。由厂长、副厂长带领生产科、技术科、工艺科、质量管理科等部门的干部,到车间实行“大查房”,每周一次。

在厂党委统一部署下,党、政、工、团充分利用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大转移中的新人新事。前几年,厂区通道两旁的宣传栏上,连篇累牍的大批判文章,人们很少过目。如今换上了“革新能手”、“质量标兵”、“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的照片和事迹,工人们说它是新长征途中的“加油站”。为了搞好工人和干部的业余教育,厂工会还主办了工人夜校,办起了一个初级班和一个中级班,最近又办起了扫盲班。厂团委在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的活动,青年工人中不少人每月实际完成的生产工时,都两倍、三倍地超过定额标准。工人们高兴地说:“党、政、工、团‘锣鼓’敲到一个点子上了,我们工人的劲也就拧到一股绳上了。”

在和部分生产班长座谈时,我们了解到:往年,当班长的有名无实,对班里的事不敢管,管不好,有些工人也不服管,有不少班长向厂里或车间提出过辞呈。今年不一样了,参加座谈的班长们给我们讲了许多生动的故事:加一车间车工班,过去当班长的活没少做、苦没少吃、气没少受,班长换了好几个,班里的工作起色也不大。这个班的现任班长是今年春上民主选举产生的,他却感到自己并没有伤多少脑筋、费多大力气,今年头10个月,全班完成的工时就比去年全年还多三分之一以上。为什么现在班长的工作好做了呢?他们说:一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搬去了长期压抑人们生产积极性的石头,人们的革命热情迸发出来了,班里的事不再是班长一个人叫、一个人干了,大家都关心生产了。二是厂里给班长下放了一些权力,班长真正有职有权了。三是现在实行了定额管理,大家都清楚地看到:没有好的劳动态度、没有过硬的技术,“铁饭碗”是捧不稳的。

在同这个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座谈时,工程师吴恒坚对我们说:“现在我们才真正感到自己是工人阶级的一员了。”我们在采访中发现,吴恒坚说的是这个厂工程技术人员的心里话。

前些年,林彪、“四人帮”鼓吹“知识越多越反动”,把广大科技人员排斥在劳动者的行列之外,这个厂的技术人员的遭遇也是如此。那时候,全厂十几个技术员,只留一个人在办公室里,其余统统下放劳动。劳动要是专业对口也罢,可是偏偏叫他们专干那些擦铁锈、扫厕所、掏臭水沟、扛木料的活儿。他们说:“累点苦点倒没有什么,可为什么要把我们同工人区别开呢?知识分子未必就这样臭?”粉碎“四人帮”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全国科学大会给科技人员带来了福音:知识分子是劳动者。三中全会以来,厂党委给技术人员创造了越来越好的工作条件:专门腾出一层楼,把技术科从声音嘈杂的车间搬出来了;建立了科技图书室,订了60多种科技杂志;增加了技术活动经费和试验器材;设立了专门的实验室。为了保证技术人员有充足的工作时间,又考虑他们的身体健康,厂里规定技术人员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制。更主要的是,厂党委从思想感情上把他们当一家人。厂党委的重视和关怀,使全体工程技术人员敞开了智慧的大门。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不断革新改造老产品,试制新产品。今年,他们设计试制成功的Z47-6型冷镦机,填补了我国锻压机床系列中的一项空白。

一串串激动人心的数字,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使我们按捺不住自己的喜悦。在即将结束采访的时候,我们又到全厂各个车间走了一遍。每到一处,我们都被那里强烈的战斗气息所吸引。在加二车间,迎面碰上了刚刚出差回来的厂长韩守成同志。当我们说到通过几天采访受到教育时,韩厂长谦虚地说:“我们的工作还差得远,这才仅仅是开始。”是啊,这仅仅是开始!我们相信,黄石锻压机床厂的干部、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一定会用自己坚实的双手,记录下更多闪光的数字。

(1979年12月18日《黄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