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荧河踏浪
1973200000040

第40章 漫步华盛顿

1992年10月16日晚,我们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开始对这个城市进行为期八天的访问。

第二天是星期六,美方没有安排我们的活动,一大早,我们就直奔市中心游览观光。奇怪的是,9点多钟了,街上行人极少,车辆也很少见,商店尚未开门,显得格外宁静。仔细一想:哦!美国人每周休息星期六和星期天,每到星期五周末,美国城市居民大都到郊区的别墅里度假去了。

华盛顿是美国的政治中心,但实际上它既不是一个市也不是一个州,1974年以前直属国会管理,以后成为华盛顿特区,城市人口60多万,但整个华盛顿地区包括居于马里兰州和维吉尼亚州的郊区人口却有近400万。

在华盛顿市区看不到工厂,市区内商店也不多,最近几年快速发展的电子、物理等研究和发展公司则使华盛顿成为通讯工业中心,22所高等学校和众多的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又使华盛顿成为教育文化中心,每年来这里参观访问的有1500万人次。

华盛顿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在宪法大道和独立大道之间有一条宽阔的草坪,形成了城市的轴心,它的东面是美国国会大厦,西面是林肯纪念馆,草坪两侧分布着许多博物馆。华盛顿市区的位置是乔治?华盛顿当年亲自选定的,18世纪末由法国建筑家彼尔?郎方特少校设计建设而成,后几经战火,又几度建设,才有今日的姿态。漫步在华盛顿街头,到处可见簇拥的鲜花,如茵的绿草、活泼的松鼠、多姿的雕塑,绝大多数建筑物其外观犹如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构成了华盛顿市的秀美英姿。

不论是否为节假日,华盛顿一些重要历史纪念性场所和博物馆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位于宪法大道第六街的国家艺术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博物馆内保存着欧洲和美洲的绘画、装饰和书画刻印艺术品,是美国最大的西方艺术宝库。它由两座建筑组成,西楼是由一位新古典主义大师约翰?卢梭?波普设计,并于1941年建成开放的。1978年建成并对外开放的东楼是贝聿铭的杰作,他是现代派的突出代表。两座建筑选用的是田纳西的玫瑰大理石,它们的轴向及其各个结构保持同样的高度,使两座建筑连为一体,异常和谐。

位于独立大道第七街的赫许霍博物馆和雕塑园则保存并展出现代美洲和欧洲的绘画和雕塑,一件件艺术品令人惊叹。赫许霍博物馆是美国最重要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之一,除闭馆日,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5点30分免费对游人开放,还面向不同的游人,提供讲座、电影、音乐会和各项教育性活动。

非洲艺术国家博物馆在华盛顿独立大道1050号,是美国唯一的收藏、研究和展出撒哈拉以南非洲艺术的博物馆,也是免费开放。其中,赛克勒美术馆和非洲艺术国家博物馆自1987年夏季对外开放后,被誉为现代世界的奇迹之一,可与几千年前的金字塔相媲美。这座现代“庙宇”的90%建在地下,两座建筑在地下再连结。尤其特别的是在天窗下悬着一节令人惊讶的阶梯,再往下是一个清澈的水池。两座博物馆都拥有亚洲和非洲的宝藏,建国时间不长的美国拥有如此珍贵的宝藏令我们难以理解。

位于宪法大道第七街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于1976年开始对外全天免费开放,向参观者展出种类繁多的飞行器和宇宙飞船。博物馆的23个展区收藏了从莱特兄弟1903年的“飞行者”真品到林博的“圣路易斯精神”,观众可直接触摸月球岩石并可进入空中轨道试验站,还有“探险号”宇宙飞船工人观赏。这些展品代表了美国航空航天技术和飞行的主要成就。博物馆内每天几次播放纪录片,《飞行》、《梦想未泯》、《活的星球》、《寂静的天空》、《季节》等放映美国航空航天事业的电影,通过所装备的世界上为数很少的电影投影系统显映出来,给观众增添了振奋的环境和遐想的空间。

据说,美国有763个博物馆。几乎每个城镇或任何规模的城市都拥有一所美术馆或博物馆或两者兼备的博物馆。其中最着名的有国立美术馆、大都会博物馆、现代美术博物馆、库肯汉博物馆等。赴美之前,我想象中的博物馆是一排排积有灰尘的玻璃柜,或者是简单地陈列一些历史象征的复制品。然而,当我走进那光线充足、窗明几净的博物馆时,不由得十分惊诧。美国虽然只有200多年历史,但博物馆的展品却都是那样丰富而精美,历史和现实构成的广阔空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难得的是每个博物馆几乎都不收费,而且提供多种语言解说等多项服务,尽可能多地使参观者有所收获。通过参观博物馆,我们既欣赏了出自着名画家或雕塑家之手的美术精品,又了解了美洲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历史,还欣赏了各种乐器、硬币和民间艺术等等。

华盛顿还建有着名的历史人物纪念堂馆,那也是了解美国社会背景的通道。

我们来到高高耸立的华盛顿纪念碑前,成千上万的人们来这里了解这位伟大人物的英雄事迹。有人说,要了解美国,必须了解乔治?华盛顿。这是因为,华盛顿本身的事迹就是美国建国的一段历史。

1732年2月22日,乔治?华盛顿出生于波多麦克河溪桥。他十一二岁时父亲去世,从此在哥哥的影响下长大成人。华盛顿20来岁时就被任命为弗吉尼亚团上校,他在1754年到1763年英法争夺北美殖民地的战争中积累了军事经验并被授予陆军准将。

18世纪60年代,英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关系日益恶化。1773年,英国政府企图使殖民地负担英国驻军的军费开支,同时允许英国商人免税以便在美国市场上倾销剩余茶叶,从而挑起了波士顿茶事件,并成为最终触发独立战争的因素之一。

1775年6月15日,华盛顿被推选为殖民地联盟的大陆军武装力量总司令。但他当时指挥的是一群衣衫褴褛、纪律松弛的民兵,面对的则是一万名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英国军队。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华盛顿及其同伴代表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公开反对英王。

随着英军人数的急剧增加,华盛顿不得不先后放弃了所攻占的波士顿和纽约,撤离到特拉华河南岸,此时手下只有3000人,而驻扎在河对岸的英军则有35000人。1776年12月24日,华盛顿率领美军向英军发动突然袭击,抓获了900个俘虏,而美军仅损失了2人。这一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美军士气,从而扭转了战局。随后,美国独立战争又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继续进行了5年艰苦的战斗。1781年10月17日,英军投降,美国13个殖民地获得了彻底胜利。不久,各殖民地代表被召集到费城起草了一部联邦政府宪法。1789年4月30日,在纽约市华尔街联邦大厦,乔治?华盛顿被一致推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华盛顿在他两届总统任期内,为新生国家的巩固作出了巨大贡献。最高法院、国务院、财政部等政府其他重要机构都是在这期间设立的。1797年,华盛顿拒绝担任第三届总统。3年后,即1799年10月24日,华盛顿在他心爱的凡农山与世长辞并被安葬在此。

离开华盛顿纪念碑,我们来到林肯纪念堂,了解这位美国人民心目中的另一伟大人物。

亚伯拉罕?林肯于1809年2月12日出生于肯塔基州一个农场的小木屋里。他从小丧母,上小学读书的时间总共不到1年。但是,林肯从未放松利用空余时间提高文化程度,他自学法律和英国文学,能成段地记住莎士比亚的许多作品。经过多年勤奋学习,他终于把自己造就成为一个出色的律师。1847年,他当选为国会众议员。一天,他在白宫附近,看到一种专关黑奴的马厩里,成群的黑人像牲口那样被送往南方奴隶市场。他突然想起19岁时在新奥尔良看到的奴隶市场上奴隶被卖时引发的惨景。从此,林肯对奴隶制的痛恨迅速增长。

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第十六届总统。同年12月20日,南卡罗来纳州首先退出联邦,接着其他6州也相继退出,以此抵制林肯对奴隶制的观点。这7个州组成南方联邦政府,试图挽救摇摇欲坠的奴隶制。专心致力于废除奴隶制的林肯,当然不能容忍南方从联邦中分离出去。他就职不久,就决定用武力来维持联邦。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1863年,林肯公布了使美国所有的奴隶都获得自由的《解放宣言》。

内战进行了四个艰苦的年头。一开始,战局对北方不利。但林肯不为失败所累,力排众议,任命格兰特将军指挥北军。1863年7月1日,北军与南军在宾夕法尼亚州葛底斯堡激战3天,终于扭转了战局。其后,林肯在葛底斯堡国家阵亡将士墓园落成仪式上发表了一篇着名演讲。他虽然只讲了两分钟,但其内容影响深远。

1865年4月9日,林肯接到格兰特将军的电报:南军投降了,美国内战终于结束。5天后的4月14日晚上,林肯总统和夫人去福特剧院观看英国喜剧。剧场休息时,一个25岁的南方演员溜进了总统包厢行刺。林肯头部中弹,第二天早上离世。

林肯的历史作用在美国人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在华盛顿雄伟庄严的林肯纪念堂里,林肯坐像前游客不断,坐像上方墙上镌刻着:

在这纪念堂上

正如在人民心中

他为人民拯救了合众国

对亚伯拉罕?林肯的怀念

永世不忘

坐落在华盛顿市区中央的美国国会大厦是一座圆顶的白色精美建筑物。它是美国立法机构――国会所在地,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走进一楼的圆顶大厅,只见各种壁画、油画相映其间,显得高雅而富丽堂皇。我们来到众议院会议厅,工作人员正在收拾刚开完会议的文件。众议院有435名成员,视各州人口多少选举而产生,每位成员任期两年。参议院有100多名议员,全国50个州不论大小都只选举两人。每位参议员任期6年,每隔两年就有三分之一的议员去竞选连任。

美国参众两院拥有很大权力,主要职能是立法,法案一旦通过,经总统签署就成为法律。如果总统不签或否决法案,国会又可以否定总统的否决。众议院还提议所有的财政开支法案,参议院则拥有批准总统所有的任命的权力。

美国国会不论是否开会,每天上午9点到下午3点45分都对外开放。参众两院开会时,外国参观者也能领取特别通行证入内。若想了解参众两院开会的具体时间,则可以拔打早已公布的电话询问。会议进行时,参观者可以在旁听席上旁听。在这座充满权力的大厦里,我们看到许多不同肤色、不同年龄、不同国籍的参观者。至于他们想看什么?我们难以知晓。

位于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的白宫,是乔治?华盛顿亲自选择的总统官邸,大多数建筑也是他指挥完成的,然而,华盛顿从未进入白宫居住。1812年英军进入华盛顿并焚烧了一些公共建筑,其后重建时,将被烟火熏黑了的外墙粉刷成了白色,“白宫”之名由此而来。第一个住进白宫的是约翰?亚当斯,而那时整个建筑还未完成。哈里?杜鲁门入主白宫后,扩建了白宫两翼,增加了走廊,白宫外观仍然保持原样。我们先参观白宫后面的伊利普斯公园,厚厚的草坪犹如巨大的绿色地毯环绕白宫,少数名贵树木点缀其间。历届美国总统常在白宫前的草坪上接见外国元首,或发表某项声明……如画的风光中常常涌动着政治风云或战争的火药味,庄重的仪式往往孕育着重大的事件。随后,我们参观了一楼和二楼除总统办公室外的许多厅堂和房间,只见其内陈设讲究,油画和工艺品甚多,各种沙发、座椅、地毯、茶具摆放得当,整个室内摆设既典雅,又不失现代气息。每星期二到星期六白宫都对游人开放,导游小姐详细地讲解白宫的历史、现状以及白宫相关的情况。据说,总统夫人经常在星期六下午站在白宫门口,亲自迎接来客。不过,我们参观白宫的那天,虽然也是星期六,却不见总统夫人——南希。因为,她随布什总统赴外地竞选连任去了。

以前,我只是在电视或电影上看过白宫,当我参观过白宫后,其神秘感则荡然无存。虽然这是一幢普通的建筑,但它是权力的象征,一旦成为它的主人,就能任命联邦内各成员和最高法院法官,负责实施美国法律,处理国内政务和国际关系大事。当然,入主白宫者不一定都是伟大人物,他的思想、他的作为、他的影响,一切都与美国人民相关。历史检验每位美国总统能否为白宫的真正主人。

(1993年12月28日《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