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荧河踏浪
1973200000048

第48章 访问泰国 越南见闻(1)

2012年11月27日至12月8日,我有幸参加了由中国记协组织的中国新闻代表团应邀对泰国和越南进行的访问。在为期12天的访问中,我们分别对上述两国的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以及记者协会进行了访问,还参观了部分风景名胜。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烈欢迎,深感中国与泰国、越南深厚浓烈的传统友谊。

难忘的“水灯节”

泰国的国土面积有5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6000多万,华裔占14%,其中相当部分来自中国潮州。九成以上的泰国人是佛教教徒,其中大部分人信奉上座部佛教。

11月28日一大早,我们由曼谷驱车前往泰国北部南端的那空沙旺府参观访问。经过白天紧张的公务活动后,好客的主人邀请我们晚餐后去放水灯,与当地民众一起过“水灯节”。

在泰国的传统节日中,每年泰历12月15日(今年公历为11月28日)都要欢度“水灯节”。这是泰国雨季过后,河水高涨,月儿清映的美好季节。按照泰国的习俗,把当天制作的水灯亲手放入河流中,以寄托美好愿望和祝福。

我们在泰国最大的淡水湖――博拉贝湖边赶紧吃完饭后来到一片滩涂上。只见灯光摇曳,人声鼎沸,当地正举行选美决赛。40名参赛选手身着民族盛装,随着音乐的节奏,在露天舞台上尽情地展示。

那空沙旺自古以来商业较为发达,因此成为华人华侨聚居最多的一个地方。这里的华裔祖籍主要是广东的潮州、梅州和海南省。当地华人华侨连续举行大规模春节庆祝活动已经超过90年。每年春节活动中,由舞狮队、舞龙队以及各具特色、千姿百态的花车组成壮观的游行队伍活跃在处处张灯结彩的市区主要街道,鞭炮声和欢歌笑语此起彼伏,人们无不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该地因此被公认为泰国最热闹的地方。泰国举办节庆活动很少由政府,而主要是由各类协会或民间组织来办,这就需要热心人士既要出力又要出钱。在那空沙旺就活跃着一批这样的华人华侨,我认为其中最活跃的是那空沙旺府中华公会主席陈思汉先生。他参与陪同我们一整天,不仅用汉语介绍情况,还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参赛的40名选手年龄最大的24岁,最小的只有十六七岁。经过第一轮角逐要淘汰三分之一选手。在宣布完进入第二轮比赛的名单后,主持人宣布“水灯节”正式开幕。那空沙旺省省长猜洛?米丁致辞。他感谢上苍赐予当地丰富的水资源,同时号召人们节约用水,保护环境。随后,他率领政府官员启动圆球,宣布“水灯节”开幕。顿时,礼炮齐鸣,焰火升空。我们作为特邀嘉宾,手持水灯,随着官员们走向贝拉湖边。

水灯,又名河灯,起源于中国明朝初年。据《续文献通考》记载:“洪武五年正月十四日,敕近臣于秦淮河燃水灯万枝,十五日夜半竣事。”此外,佛教中也有一个传统的节日为盂兰盆会。传说佛教弟子目连知道其母在地狱坠入饿鬼道备受倒悬之苦,故问佛祖如何能解母难,佛祖告诉他:每年七月十五中元那天,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母难可解。至梁武帝时设盂兰盆会以纪念目连救母。迨至明清时,更把七月十五日盂兰盆会与放水灯结合起来。在我国的周边国家中,印度、缅甸、越南等国,亦有民间放河灯、飘水灯的习俗。

关于泰国水灯节的起源没有一个权威说法,即便是泰国史书记载也纷繁复杂、莫衷一是。其中一种说法认为,水灯节始于800年前的泰国第一个王朝――素可泰王朝。那时,每年泰历12月15日月圆时节,居民聚集于首都庆祝“灯节”,而皇上必乘龙舟巡河,王后及嫔妃亦随圣驾游幸。在皇上的主持下,全城大放烟花,彻夜欢腾。

相传皇宫有位名为娜诺帕玛丝的贵妃,心灵手巧。她别出心裁地用香蕉叶折叠成了一盏莲花形的灯船,上面以水果雕成花鸟图案装饰,并插上鲜花,点上香烛,放入水中,使其随风飘荡,以表达对佛祖与河神的感谢之情。皇上见后大喜,下令以此水灯为范例,此后每逢水灯节,各式水灯制作便蔚然成风,水灯的样式愈加多彩,工艺更加精致。

主人送给我们的一盏水灯也是用香蕉叶折叠而成的,上面插着三炷香和一支香烛。我们步行不到5分钟就到了湖边。只见水中搭了一块200平方米的木平台,当地官员将各自水灯放入湖中后,我们也把香和烛点燃,双手将水灯放入湖中。我虽然未像其他人那样许愿,但有幸在此参与这一活动,希望一切烦恼和不快随水流逝,希望有生之年幸福愉快,安康时刻陪伴家人及亲友。

夜幕低垂,可见湖岸灯光闪烁,红男绿女或父母携同子女,人人手捧各式各样的水灯,其中以莲花造型的水灯最多最美。所有的水灯中间,插有香烛、鲜花和彩色的小纸旗,以表示礼佛,也有在水灯上放置数枚硬币,表示布施。放水灯之前,人人都会在点燃香烛之后,闭上眼睛,口中喃喃有词,或祝福家人平安幸福,或祈祷孩子学业进步。不过多数是青年男女相偕来放水灯,且多是为爱情祈祷……

据陈思汉先生介绍,那空沙旺府隔壁的清辽府的水灯节更为热闹,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几乎每年都予以报道,而那空沙旺的选美决赛和水灯节活动,当地电视台也都进行实况转播。

我们放完水灯回返,前来放水灯的人们仍然络绎不绝,选美活动还在进行。回到住地房间打开电视,看见泰国王室成员还在参加首都曼谷的水灯节活动。此时,我虽然感到劳累疲倦,但却永远记住了在那空沙旺过的这个“水灯节”。

夜游湄南河

11月30日,我们从芭提雅回到曼谷,晚上在美丽的湄南河边一家餐厅享用正宗的泰国餐食。泰国地方记协的朋友告诉我们:曼谷是泰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泰国政治、文化、经济、交通中心。泰语中曼谷的意思是“天使之城”,也是“佛教之都”。

200多年前,曼谷是个小渔村。直到1782年,泰国国王拉玛一世把都城从湄南河以西的吞武里迁到河东的曼谷。拉玛一世在这里造宫殿、筑城墙、建寺庙,曼谷从此逐渐扩大并繁荣起来。大王宫和玉佛寺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此间兴建的9条街道中,以唐人街的三聘街最为着名。

曼谷也有“东方威尼斯”之称。这是因为市内的河渠纵横,有繁忙的水上交通,特别是湄南河更是如此。白天各类船舶穿梭于此,停靠或起航于两岸众多的大小码头,为有近千万人口的曼谷运送大量的各类物资。晚上湄南河也照样繁忙,各类大小不一、装饰不同的游船载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睹两岸的梦幻景色。

12月1日,我们在游览了大皇宫和玉佛寺后,好客的泰国记协朋友说,尽管明天一早你们要离开曼谷,结束对泰国的访问,今晚也要追加夜游湄南河的活动。

当地时间晚上7点,我们随主人登上一艘游船。游船分为上下两层,估计可容纳300人观光和用餐,票价为1400泰铢。陪同人员中有位大学退休老师利用朋友关系,使我们的船票打了3.5折。

我们被请到游船露天顶层早先预订的用餐观光座位。落座以后,服务员告诉我们今晚食用的是泰国菜为主的自助餐。

曼谷是历史悠久的泰国菜的发源地。泰国菜的主料菜大多来自当地的菜园,新鲜洁净最为重要。厨师在烹制时,不仅使用大量的辣椒、葱、姜、蒜,还要加少量的咖喱、虾酱、柠檬汁等滋味独特的作料以及薄荷叶等天然香料。这样就使泰国菜的口感既辣又酸且甜。

由于在泰国访问了5天,我已逐渐适应了泰餐,加上是在湄南河上的游船上用餐,所以胃口和心情都很好。

在游船顶层用餐观光的游客多数是中国人,特别是听到有武汉人讲家乡话时更是令人感慨,世界既大又小,我们都在一个地球村,要是像这样和睦相处该多好啊。

曼谷湄南河两岸有大量设施齐全的高级酒店,每年接待世界各国的游客1500多万人次,每年有二三百场各种国际会议在这里召开。这里还设有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总部、世界银行、世界卫生、国际劳工组织以及20多个国际机构的区域办事处。

湄南河纵横南北,把曼谷一分为二,最后流入泰国湾。我们喝着美酒,品着佳肴,不时与过往的游船上的人们挥手致意,或者衬着岸边的景色照相留念。在游船驶到大皇宫地段时,只见那里灯光闪亮,金光一片,特别辉煌。连绵不断的两岸景色把游客的兴致不断推向高潮。有趣的是席间艺人穿插演出的中国、俄罗斯、韩国、日本歌曲,特别是三首中国乐曲中竟然还有广东音乐。

曼谷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湿热的天气与武汉的夏季相似。此时是泰国的凉季,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又值泰国国王节前夕,市内各种花卉绚丽多姿,景色格外宜人,是旅游的最佳时节。夜晚的湄南河两岸灯光闪烁,河上游船穿行,不同肤色的人们相聚,共享美食美景,好不快乐!

虽然在游船顶层稍有凉意,但两个小时的航程一晃而过,深感意犹未尽。我曾经在埃及开罗乘游船夜游尼罗河,傍晚在法国巴黎游过塞纳河,在英国伦敦夜游过泰晤士河,在武汉夜游过长江、汉江……而夜游湄南河则另有一番情趣。

体验河内的“拥堵”

越南“三瘦”早有耳闻。一是国土“瘦”,39.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呈“S”字,而且有3260公里的海岸线;二是姑娘“瘦”,由于喜爱清淡的饮食,大多数越南人尤其是姑娘们比较清瘦;三是住房“瘦”。我们代表团先后访问了越南的河内市、岘港市、广宁省、广南省的媒体和相关单位。所到之处,我们都能感受到中越间浓厚的传统友谊,感受到越南实行革新开放以来所发生的显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