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新型合成毒品滥用实证调查与治理对策(谷臻小简·AI导读版)
19769800000001

第1章 导论

第1节 研究背景及目的

一、研究背景

(一)我国新型合成毒品滥用问题日趋突出

在世界毒潮冲击下,从20世纪80年代起,以“金三角”为代表的境外毒源对我国的渗透不断加剧,为此,我国对毒品违法犯罪打击力度也不断加大。但与此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国际毒情和毒品供求关系的变化,悄然崛起的新型合成毒品又对我国造成新一轮的冲击。再就是易制毒化学品走私出境和流入国内非法渠道的问题依然突出。受境外新型合成毒品生产加工需求和毒品暴利刺激,易制毒化学品走私出境情况依然屡禁不止。

(二)云南新型合成毒品滥用问题形势更为严峻

云南南部中缅边界中下段沿线地区在地理上毗邻“金三角”北缘地带,受此影响并在诸多历史与现实的内外因素作用下,历来是我国首屈一指的“毒祸重灾区”,同时也是全国禁毒战略中的“前沿主阵地”。

二、研究目的

(一)把握云南新型合成毒品滥用的基本状况

对目前新型合成毒品滥用在云南的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以昆明、保山、临沧、西双版纳等强制戒毒所、自愿戒毒所收治的新型合成毒品滥用人员以及上述各地禁毒部门查获的新型合成毒品滥用人员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典型个案剖析,全面把握云南新型合成毒品滥用的基本状况。

(二)探寻云南新型合成毒品滥用的内在机制

1.与传统毒品相比较,新型合成毒品滥用在成因、特点、滥用人群、扩散途径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其形成的内在机制应与传统毒品不尽相同。

2.新型合成毒品滥用人群的心理特征有其特殊性与共性,并以其特殊性为主要依据,对新型合成毒品滥用人群进行分类。

(三)构建云南新型合成毒品治理的长效机制

在前期定性与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深入上述所选调研点,进一步与当地的禁毒委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座谈访谈,完成新型合成毒品滥用的专题调查,从而为构建云南新型合成毒品治理的长效机制服务。

第2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毒品

(一)毒品的概念

新修订的《刑法》第357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这里列举的6种毒品仅是国际上常见的、大量泛滥的毒品,但毒品却远不限于这6种。1996年1月16日国家卫生部发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列出被管制的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共计237种,其中麻醉药品118种,精神药品119种。

(二)毒品的种类

毒品种类繁多,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法学家根据法律条文的规定,把毒品划分为合法毒品和非法毒品两大类。

2.医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根据毒品作用于人体后改变感觉和意识的不同效果,把毒品分为抑制剂、兴奋剂、致幻剂、止痛剂和催眠剂。

3.从提炼方式上看,有植物性毒品,如大麻、鸦片、古柯叶等;有半合成毒品,如海洛因、二氢吗啡酮等。

4.从合成方式上看,分为传统毒品与新型合成毒品。传统毒品主要是指鸦片、海洛因等;新型合成毒品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

二、新型合成毒品

(一)新型合成毒品概念

所谓新型合成毒品,是相对于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

(二)新型合成毒品的种类

根据新型合成毒品的毒理学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四类:

1.第一类以中枢兴奋作用为主,代表物质是包括甲基苯丙胺在内的苯丙胺类兴奋剂;

2.第二类是致幻剂,代表物质有麦角酰二乙胺、麦司卡林和分离性麻醉剂;

3.第三类兼具兴奋和致幻作用,代表物质是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

4.第四类是一些以中枢抑制作用为主的物质。

(三)新型合成毒品的危害

1.吸食新型合成毒品会严重损害人体组织器官功能,形成难以逆转的病变。吸食新型合成毒品极易引发暴力和聚众淫乱。

2.新型合成毒品心理依赖性强。新型合成毒品一般在特定环境和气氛中被吸食,具有很强的迷惑性,防不胜防,青少年有意或无意接触新型合成毒品的概率更大。

3.此外,吸食新型合成毒品耗费大量钱财,导致家庭破裂,破坏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毒化社会风气,对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构成威胁。

(四)几种常见的新型合成毒品

冰毒、摇头丸、“K粉”、咖啡因。

三、新型合成毒品滥用

(一)药物依赖性的定义

药物依赖性:指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连续或定期使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为的是要去感受其精神效应,或是为了避免由于停药所引起的不适。

(二)药物成瘾

药物成瘾是指强迫性、失去控制的用药行为,是药物的精神依赖性和生理依赖性共同造成的结果。能成瘾的药物具有引起精神愉悦或缓解烦恼的作用。

(三)药物滥用

广义上的药物滥用是指不合理应用药物,限定意义上的药物滥用指的是与医疗目的无关地反复大量使用有依赖性特性的药物,用药者采用自身给药的方式,导致精神依赖性和生理依赖性,造成精神紊乱并出现一系列异常行为。

(四)新型合成毒品滥用

新型合成毒品滥用是指为满足某种精神体验,非法获取和使用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甲基苯丙胺、氯胺酮等主要以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精神药物,将药物用于非医疗目的之用途。

第3节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一、已有研究成果

1.毒品研究方面论著:

《毒品犯罪》、《毒品犯罪及对策》、《现代世界毒品犯罪及其惩治》、《新刑法与毒品犯罪》等。

2.新型合成毒品研究方面的论著:

《冰毒危害与毒品犯罪法律惩罚》、《新型毒品防范手册》、《新型毒品犯罪问题研究》《世界禁毒报告》等。

二、已有研究成果的主要贡献

1.从“法律规范研究范式”来看,此类研究成果主要从刑法学角度,探讨毒品犯罪概念的界定、各类毒品犯罪的构成以及毒品犯罪与其他相关犯罪的关系。

2.“毒品问题研究范式”:诸多学者站在犯罪学角度,以研究“动态的法”或“毒品问题”为主。

3.其他学科研究范式:从禁毒史角度,以资料梳理、鉴往知今为目的的研究。

第4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社会学理论基础

1.知识社会学理论在毒品问题研究中的运用

将知识社会学运用到毒品犯罪研究之中,有一个理论假设:这就是把毒品或毒品犯罪视为社会中的“知识”,因此就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法律问题而是被社会建构出来的知识。人们对这种知识的认识是受着上至社会政治制度、下至每个人社会经历因素的影响,而这种认识直接决定了人们对毒品的社会评价乃至刑事政策的运用。总之,就是寻找影响毒品这种“知识”建构背后的因素,从而进一步思考毒品刑事政策的正当性基础。

2.亚文化理论在毒品问题研究中的运用

因此从每一个吸毒成瘾者的成长历程来看,在其背后都可以找到一个或大或小、或模糊或清晰的吸毒亚文化群体。这些亚文化群体不仅为围绕毒品而形成的生活方式赋予意义和地位,为在一定程度上被社会排斥、歧视的吸毒者提供必要的心理和文化支持,也对吸毒者脱离群体和进行戒毒造成精神压力和严重障碍。

3.社会学习和差异性联合理论在毒品问题研究中的运用

个人所属的群体以及重要他人对个体是否选择吸毒行为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结论也启示我们,在吸毒等违法犯罪行为的矫治和预防工作中,应该高度重视家庭成员、同伴、好友等群体的积极作用。

4.社会控制理论在毒品问题研究中的运用

社会控制理论强调了家庭、朋友、学校等群体或组织在个人是否尝试毒品中的决定性作用,但实际生活中随着个人持续地使用毒品,其自身对毒品的体验在决定其行为方面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那些吸毒严重成瘾者,家庭、朋友、学校的制约和社会的惩罚就在持续的毒品的使用过程中降到了次要的地位。

二、调查方案的设计

(一)调查方案设计原则

1.实用性原则

2.时效性原则

3.经济性原则

4.一定的弹性原则

(二)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

1.调查工作的目标

本书围绕新型合成毒品的滥用问题,以在全国范围内首屈一指的“毒祸重灾区”和禁毒斗争“前沿主阵地”云南为例,主要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展开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重点是针对当前云南新型合成毒品滥用的现状加以客观的分析评价,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2.调查内容与调查工具

第一部分是对目前新型合成毒品滥用在云南的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第二部分是与当地禁毒委、禁毒支队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座谈访谈,完成专题调查,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综合治理新型合成毒品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3.调查地域

主要为昆明市、保山市、临沧市、德宏州、西双版纳州等毒品重灾区的强制戒毒所、自愿戒毒所、禁毒支队及禁毒委等相关部门及境外缅甸第二特区佤邦政府所在地邦康。

(三)调查指标的设计

1.根据多年的毒品研究成果,探索设计新型合成毒品滥用者的一些基本状况指标。

2.根据传统毒品与新型合成毒品的成瘾原理与消费规律,探索设计新型合成毒品滥用者吸食行为的特征指标。

3.根据赫希社会控制论的观点,设计家庭因素对滥用新型合成毒品行为影响的相关指标。

4.其他几块是根据萨瑟兰的社会交往与学习理论,设计朋辈群体对滥用新型合成毒品行为影响的相关指标。

此外,还设计了个人信念因素对滥用新型合成毒品行为影响的相关指标,主要包括对教育的认识、对自身努力程度与成功的认识、对金钱与权力的认识、对人生意义的理解等。

(三)调查的实施过程

调查组自2005年底2006年初先后开始了问卷调查,至2006年4月问卷调查全部结束,共发放问卷210份,收回有效问卷169份,其中昆明市49份,临沧30份,保山30份,德宏30份,大理30份临沧、保山、德宏、大理收回的问卷均有30余份,按问卷的有效性与时间先后性,确定四地有效样本均为30份。

第5节 主要创新点

一、社会学理论在新型合成毒品问题研究中的运用

本书主要运用社会学理论来分析现阶段的新型合成毒品滥用问题,以进一步拓宽社会学研究领域。

二、实证方法在新型合成毒品滥用研究中的运用

1.是运用社会学的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设计,并用聚类分析法和主因子分析法对新型合成毒品进行实证研究,探索新型合成毒品滥用原因中的主要原因及新型合成毒品滥用人群的主要类型、分类标准与依据。

2.是运用各种相关系数及因径分析方法,探讨新型合成毒品滥用人群各指标的相关程度与影响因素。

三、云南新型合成毒品问题的特殊性与典型性探讨

1.境外毒源的侵袭。

2.当前云南仍是“金三角”新型合成毒品转运至欧美及世界各地的主要通道。

3.新型合成毒品呈后来居上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