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解读《宦经》
1992800000036

第36章 违反官场规矩是为官的大忌

存疑当慎也。

心存疑惑应当小心谨慎。

身在官场,看不惯的事情很多,这就要求人们不要乱发牢骚,而应处处谨慎。官场有其特殊性,不能适应官场生活,发展就是梦幻了。不懂官场规矩,这不是大的阻障,只要用心学习即可。而违反官场规矩,出言质疑,这便是没有谋略的表现,是为官的大忌。如履薄冰、谨小慎微,如此为官才会通达。

杨修的犯忌之处

杨修是东汉的太尉杨彪的儿子。杨修聪明绝顶,才学渊博,被举为孝廉,曹操让他代理仓部属官主薄。

杨修富有才能,做起事来得心应手,曹操很器重他。王侯曹植有心和他交好,便写信给他说:

“几天不见,甚是想念,你的大才,我甚为倾慕;而当世其他人,我就不敢恭维了。”

杨修回信说:

“几天没在您身边侍奉,如隔三秋,这都是因为你对我关爱至深啊。承蒙您赐寄的诗文,我反复诵读,说它如同《诗经》一般,也不为过。”

二人相敬相惜,由此可见。

杨修为了帮曹植当上太子,苦心谋划。曹丕因此嫉恨杨修。杨修的朋友一次对他说:

“太子之位一日未定,曹丕就有希望,你这样公开帮助曹植,万一曹丕当上太子,他能不报复你吗?你还是小心行事的好。”

杨修对之一笑,口说:

“曹植是我的朋友,我帮助他是理所当然的。有我相助,曹丕当上太子的事,是断不会发生的。”

曹丕请朝歌郡长吴质为己谋划,为不被人知,他让吴质藏在装满簏子的车子里出入府中。杨修得知此事,马上报告了曹操。曹丕知道消息,又依吴质之计,第二天车里装绢,杨修再去报告,却搜不出人来,由此曹操开始怀疑他了。

曹操总是出示教文考试诸子,每次作答,杨修都在旁为曹植出谋划策,揣摩曹操的心意,再告之以如何应对。曹操见曹植所答深合己意,心中欢喜,曹丕便派人密告曹操说:

“杨修擅测丞相之意,这些回答都是他的意思。他为显己能,又四处夸耀,实在令人痛恨。”

曹操为了验证此事,便派曹丕、曹植分别出城,又暗下命令让守城官吏不许任何人出城,以此观察二人所为,曹丕去而复返,曹植却依杨修之言,斩杀守城者出得城去。曹操心生厌恶,对杨修愈加忌恨。

杨修犯忌之处还有很多,修建相国门时,曹操曾去查看,在门上写了个“活”字,然后一言不发便走开了。人们不知其意,不知如何是好。杨修见之,开口便说:

“门中加‘活’乃‘阔’,丞相的意思是嫌门太小,应该拆毁重建。”

一次曹操在一盒酥上题写一个“合”子,众人不知所措,呆呆站立,杨修越众而出,吃了一口酥,且道:

“丞相让我们每人一口,你们还犹豫什么呢?”

曹操当众称赞了杨修的聪明,心中却是十分不快。

杨修的朋友都十分敬佩他的才学,却也为他锋芒外露担心。他们私下对他说:

“丞相生性孤傲,目中无人,向以机智示人,而你却屡挫其锋,不饰己能,丞相一定不会好受的。长此以往,这不是什么好事,为何不改变它呢?”

杨修不以为然,只道:

“丞相知人善任,心胸宽广,他是不会怪罪我的。何况我猜得一点不差,丞相不是多次当面赞扬我了吗?”

曹操扫平汉中,征伐刘备进退不得,一日出口令为“鸡肋”。随军的杨修由此猜出了曹操的心意,对人说: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丞相定是要退兵了。”

他让人准备行装。曹操知道后恼羞成怒,给杨修安上扰乱军心的罪名,将他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