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解读《宦经》
1992800000039

第39章 安定的局面是巩固权势的根基

上谋安。

上司谋求安定。

对上司而言,安定的局面是他们巩固权势的根基,否则就会危及他们自身了,这是一定要当先考虑的大事。谋求安定就要用心布局,采取正确的措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该施恩的施恩,该调整的调整,这是当权者的一种谋略,其用意全在稳定大局,缓和矛盾,以免动摇自己的统治地位。

安稳人心的刘邦

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后,踌躇满志,整日忙于治国之事,和手下文臣武将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一日,刘邦和张良谈论天下大事,张良对刘邦说:

“陛下现在所做的事情并不重要,有一件大事陛下不可再拖了。”

刘邦见张良一脸郑重,于是停止了高谈阔论,他疑惑道:

“国家初立,治国之事自是重要,难道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吗?”

张良点头说:

“文臣武将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如今陛下做了皇帝,而他们却没有得到封赏,这是他们想要的结果吗?陛下如果忘了他们,那么人心必然浮动,再起反叛,陛下的江山又怎能说巩固呢?”

刘邦恍然大悟,击掌道:

“这的确是最要紧的大事,应马上付诸办理啊!”

一番论功行赏之后,结果是文臣优于武将,惹得武将不服。他们一起找到刘邦,诉说自己的不满,开口道:

“臣等披坚执锐,亲临战场,常常是九死一生,遍体鳞伤。江山是臣等攻取下来的,而萧何等文臣只会舞动唇舌,并无半点功劳,他们凭什么封赏在我等之上呢?这太有失公允了。”

刘邦解释说:

“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难怪有此谬误。你们知道打猎吧?追杀猎物,要靠猎狗,给猎狗下指示的是猎人。没有猎人的正确指引,猎狗再凶再猛,也是捕不到猎物的。你们攻城略地,如同猎狗,而萧何等文臣,恰如猎人,难道他们不该得到更高的封赏吗?”

武将仍不服气,刘邦又说:

“萧何是整个家族都跟我起兵,他劳苦功高,自然当受重赏。你们不要只以战功为功,朕的取胜往往更倚重谋略,他们文臣也是制胜关键,应该让他们分享荣耀啊。”

武将见刘邦这样说来,不容反驳,他们只好悻悻退下。

一日,刘邦在洛阳南宫散步,见一群武将在远处水池边交头接耳,谈论着什么,不禁眉头一皱。

刘邦把张良找来,问他说:

“这些人聚在一处,争论不休,你可知他们在干什么吗?”

张良望上一眼,出口道:

“不用问,臣想他们是在准备谋反吧!”

刘邦大惊失色,忙道:

“朕分封已定,俱有奖赏,他们为什么还要谋反呢?”

张良摇头说:

“封赏并没有人人得到,得不到封赏的人岂会甘心呢?这些人追随陛下东杀西讨,如今却没有丝毫好处,他们认为陛下愚弄了他们,谋反也是很正常的事了。”

刘邦心惊肉跳,说道:

“朕自信并无遗漏,他们这是无理取闹,该受重惩了。”

张良急忙说:

“陛下万万不可动怒,否则祸不可测了。陛下所封的都是从前的老朋友和自家亲族,所杀的都是平生最恨的人,这样做显不出陛下的公正。为了安稳人心,陛下当不吝官爵,予人荣耀,这样他们才能不生异志。如此,陛下的江山可保,而陛下又会增添更大的英名,何乐而不为呢?”

刘邦被张良的话打动了,他一笑说:

“朕一时气愤,险些坏了大事。朕得到了江山,他们也不能一无听获啊。”

刘邦于是遍行封赏,每个人都得到了实惠,连刘邦最恨的雍齿也被封为侯。将士们笑逐颜开,互相说:

“皇上恩德浩荡,公正无私,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皇上是真正的明主,我们只能追随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