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杰出青少年的学习力训练
1992900000019

第19章 勤于思考,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举一”是基础,“反三”才是关键。“反三”反得好不好,关键看思路。

学会了一门知识,往往对学习新的知识产生积极地影响,甚至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主要是学习迁移的关系。

读书时要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学习法与著名语言学家夏鄘尊先生提倡过一种读书方法不谋而合:把精读的文章或书籍作为出发点,然后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由精读一篇文章带读许多书,有效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夏鄘尊先生举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例:这篇文章是晋朝人写的,如果想知道这篇文章的地位和晋朝文学的情况,就可以去翻翻中国文学史;这篇文章体现了一种乌托邦思想,而英国的莫尔写过一本叫《乌托邦》的书,又可以对照起来读;这篇文章属于记叙文一类,如果想明白记叙文的格式,就可以去翻看有关记叙文写法的书;另外,如果想知道作者陶渊明的为人,还可以去翻《晋书·陶潜传》。如此这般,可以由读一本书引出一大串来。夏鄘尊先生自己就是经常这样读的。

作家贾平凹也提倡这样一种举一反三的读书方法。他认为,书之为友不能一日不交;书是财富,要逼着自己静心地读书。他将自己的读书方法总结为“触一通三”法。他认为读书面不可狭窄,文学书要读,政治书要读,哲学、历史、美学、天文、地理、医药、建筑、美术、乐理、武术、绘画、舞蹈……凡是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他甚至主张连植树造林、做饭炒菜方面的知识都要略知一二才好。

但博并非不要专。在这种泛览中,他认为只有精专于一,才能触类旁通。他对孙犁的《白洋淀记事》这本散文集,不只是读一遍完事,而是读了一遍又一遍,每遍都力求从中学到一些写作知识。这次学开头、结尾,下次学结构、景物描写,再次学语言的运用,这样就逐渐摸索出写散文的门道。这本书读通了,读其他散文书就顺当了。对重点书他坚持多遍阅读,先欣赏,次吟味,再研究,然后方有得有悟。

被誉为“平民教育家”的陶行知先生,终生从事教育工作,潜心摸索读书方法,他曾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地把多读多想多问的读书“诀窍”,演绎成一首《八个顾问》的现代诗:

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

你若想问真姓名,名字不同都姓何:

何时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地何去,

好像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

姓名颠倒叫“几何”。

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陶先生的“八个顾问”、“八个贤哲”、“八位何先生”,就是我们读书求知的良师益友、至爱亲朋!我们读书时能与这八位何先生结缘,能有这八位先哲带路,就敢想善问,能思会辨;就会开卷有益、学而致用,开拓创新、不断长进。

现在的书籍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打开一本书,想想作者是“何人”,写“何事”,想引导读者“何去”……就不至于被诲淫诲盗的书籍拉向深渊。看到一个题目,想想作者将写到哪些题材?情节将怎样安排?故事会怎样发展?再边读边对照自己的想法,就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或作者的欠缺。这种站在自己角度自我审视想问题的读书法,能激发最大的阅读兴趣与最广的思维空间。读到某一精彩语段或场面,稍作停顿,掩卷思索一番:作者何以这般想这么写如许说呢?是基于作者的个人经历?生活体验?逻辑思维?

我们都说爱读书,我们天天都在读书,但要将书读好,还真不容易。如果做到了举一反三,那这个“不容易”也就变成“容易”了。

学习和生活中的举一反三

1.做题时,不要满足于得到答案

一道数学题,经常有好多种解法,但我们在做作业的时候,常常是怀着“为做作业而做作业”的心态,得出答案完事,很少多想还有没有其他解题方法。要刻意地要求自己一道题至少使用两种方法解出来,培养一题多解的学习习惯。

2.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18世纪60年代初,英国北部卡都布莱克本地区住着一个名叫哈格里沃斯的人。他和妻子一个织布,一个纺纱,以此度日。

有一天,哈格里沃斯的妻子在纺织的时候,不小心把纺车给碰倒了。奇怪的是,纺车上的纺锤从水平变成垂直,立了起来,仍然骨碌碌地转动着。哈格里沃斯就想:原来纺锤立着也能够转动。如果在一个框框中并排立着几个纺锤,用同一个纺轮带动它们,这样不就同时可以纺好几根纱了吗?想到这里,他非常高兴,马上就动手做了一个立式纺锤的纺车,在一个框框上并排安置了8个纺锤,一下子使工作效率提高了8倍。后来,哈格里沃斯用女儿珍妮的名字为之命名,这就是“珍妮纺纱机”的由来。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发明,竟然成了“震撼旧世纪基础”的杠杆,孕育了一场震撼整个世界的新的工业革命。

3.大胆肯定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举一反三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平时有个奇思妙想,要大胆地肯定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当慢慢养成习惯后,你会发现自己的思维方式在改变,变得越来越灵活了,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提高了不少,遇到相关的知识,很容易就会变通了。

4.你知道“冷冻法:是怎么发明的吗?

钓鱼老手巴柴常常到纽芬兰结冰的海岸上窑洞钓鱼,天长日久,他发现了这样的现象:每次钓到的鱼放到冰上,鱼马上就会冰冻起来。每天吃那些冻鱼时分又发现,如果鱼身上的冰不融化,即使经过几天,鱼的味道也不会变,他对此很惊奇,就做了肉和蔬菜冰冻的效果试验。结果竟然跟冰冻鱼一样,也能持久地保持鲜味。马柴从已知的“技术”和“产品”出发,锲而不舍地反复试验。经过几个月的摸索,终于研究成功了保持原有新鲜度的冷冻方法。然后,巴柴申请了“冷冻法”专利,并以30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通用食品公司。

鱼被冰冻了,想要吃还得把冻融化掉。这本身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但是巴柴却改变了一相思路,发现了冰冻的好处,然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冰冻鱼可以保鲜,那肉和蔬菜又会怎么样呢?结果发明了“冷冻法”。可见,遇到问题的时候,适时地改变一下思路,你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