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杰出青少年的思维力训练
1993000000030

第30章 观察思维训练

原理

一般认为创造能力主要是由创造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实践能力组成的,三者缺一不可,否则是不可能导致成果出现的。创造性观察能力,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创造性的观察,从普遍存在的事物中发现出奇异的东西。这正是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雕塑家罗丹所言:“大家望着的东西,大师是用了自己的眼睛去看的。常人以为习常的事物,大师能窥见它的美来。”“拙劣的艺者,常戴着别人的眼镜。”这里所说的大师是指米开朗琪罗这些欧洲雕刻史上的巨匠们,他们之所以窥见常人看不到的美,是因为他们具有创造性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的视觉器官的功能,尽管人们无时无刻不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但是大多数都是自发的行为,除了极少数的专业研究人员以外,绝大多数的人是为了适应生存的需要。为了学会观察,使之成为自觉的创造力活动,必须认识这种思维方法的特点,以提高我们应用创造观察思维的能力。

关于科学观察,可以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前者是通过视觉器官对客观事物进行考察的方法,后者则是借助观察仪器对客观事物进行考察。

用感观直接观察或是感知客观事物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仅就感知能力而言,并不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能力,动物也具有感知,如它们饥饿的时候会到处去寻找食物,感到寒冷的时候会躲进洞穴,受到死亡威胁的时候它们会逃遁,等等。然而,作为感知功能的最主要的观察能力,只有人才具有。人类正是凭借这种独有的创造性的观察能力,才把其视野拓展到无限广阔的宇宙,深入到物质的外观世界,从而导致了一系列伟大的发明和创造。

伊凡·彼得洛维其·巴甫洛夫是俄罗斯著名的生理学家。他长期进行消化生理研究,设计了巴氏小冒等手术方法,对未麻醉动物消化液分泌等功能进行终身观察。多么执著可贵的观察精神!由于他对消化生理的研究贡献,他获得了1904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进而又从唾液腺的精神性兴奋出发,转移到对高级神经活动的研究,从而创立了条件反射学说,证明语言功能为人所特有,并且是以语言的刺激作为条件反射的。

他是成功的科学家,他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观察,他把自己的座右铭“观察,观察、再观察”贴在实验室的墙上,时刻勉励自己。

训练1:连续观察

无论是物质运动抑或是思维活动,一般都具有连续性,由量变到质变。因此,无论是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或是进行科学试验,都应该坚持连续性,从而发现新奇的现象,总结出新规律,发明新理论。

哈佛学子,中国著名的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从年轻时候便坚持每天测量气温、气压、风向等气象数据,长达半个多世纪,共记录下了40多本资料。他晚年出版的《物候学》,体现了他全面系统地观察我国气候变迁的丰硕成果。

训练2:重点观察

在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时,无论是目测抑或是借助科学仪器观察,有时无法对事物的整体进行观察,而只能选择有典型意义的样本进行观察,进而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求出总体的统计规律。

在生物学的研究中,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选择用豌豆作为植物杂交的典型试验材料,创立了现代遗传学说。因此,善于选择典型,仔细观察典型样本,是培养创造性观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必须自觉地学习和应用。

训练3:异常之处注意观察

在对客观事物尽心观察或者是在自然科学试验中,往往从观察到的反常现象入手,经过深入研究进而导致科学发现与发明的历史是不胜枚举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青霉素的发现,它虽然产生于偶然,但它却是孕育于必然之中的。

英国细菌学家富莱明1922年从某种植物和动物的分泌液中,发现了一种称作“溶菌酶”的杀菌物质。1928年他在研究培养葡萄球菌时,发现了培养皿中完全没有生长葡萄球菌,却长出了许多绿色的霉菌,这是一个反常现象,他要追究个中原因。经过艰苦的研究,发现这种绿色的霉菌能灭杀葡萄球菌,因为是绿色的,所以命名为青霉素。这的确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后来经过澳大利亚病理学家弗洛里的研究,肯定了它的价值,并把它作为一种抗菌素广泛应用在医疗上,从而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由于这项发现的重大意义,他们两个人共同获得了1945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正常人的观察力,虽然是与生俱来的,但这只是常规的观察力,如果要使它上升为创造性观察力,还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事实上,人的观察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与经验的积累、创新意识的强化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而不断地提高的。

培养观察思维能力的方法很多,应当广泛地、经常性地进行。例如,学习绘画,参加旅游和科学考察活动,组织开展气象和天文观察活动,培养人对自然科学试验的兴趣和操作能力等。随着现代科学观测技术的发明和运用,人类的观察范围向着无限广阔的宇宙和极为精微的物质结构的内部两个方向发展,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发明和创造。

美国耗资15亿元研制的“哈勃”望远镜,于1990年发射,设计寿命为15年。这个被为“太空千里眼”的仪器,已在太空中飞行了16亿公里的航程,为2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科学家进行了11万次的观测,导致了不计其数的新发现。又比如,关于宇宙中存在着“黑洞”的说法,已经流行数百年了,但是一直无法得到科学的证实。而在几年以前,据来自哈勃空间望远镜发回的资料,科学家们首次找到了黑洞世界存在的直接证据,并推测黑洞很可能普遍存在于星系的中心部分。

有关观察力的小测试

对于下面的各组题目,请选择1个最符合你情况的答案:A:完全是,B:基本上不是,C:有时是,D:基本上是,F:完全不是。

1.我常常进行有目的的观察。

2.我观察时爱动脑思考。

3.我观察事物时耐心细致。

4.我常把观察的心得体会记下来。

5.我在观察前常常做好充分的准备。

6.在观察过程中,我善于发现或容易忽略的东西。

记分方法

对上述问题,如果你回答A得5分;B得4分;C得3分;D得2分;E得1分。将各题的得分加起来。

结果分析

23~30分,观察水平很高;21~25分,观察水平良好;16~20分,观察水平一般;11~15分,观察水平较差;5~10分,观察水平很差。